登陆注册
312300000637

第145章 命名资治通鉴

赵顼看着眼前的场面有点为难,不答应王旁等于自己失信,答应王旁吧,朝廷上大臣们又有异议。低头咳嗽几声,掩饰了一下尴尬,同时又让朝堂上安静了下来。

“皇上,这样可不好,今天镇南王要兵您若是准了,那明天吴王,后天献王都来找您要兵,那岂不是乱了吗?”司马光一脸严肃的说道。

赵顼瞟了一眼司马光,心说这我还不知道吗?!“王兄,这个事官家既然答应你了,必然不会食言。不过你要兵要的这么急,总要容官家和枢密大臣商议一下。”

“这有什么好商议的?皇上随手调一营兵就够我用的了,况且我这也是为朝廷办事!”

“为朝廷办事?”王旁这句话在众人心里都打起了问号,难道皇上又秘密派王旁去办什么大事吗?连司马光也不无顾忌的看着王旁。

王旁反而走到司马光身边,像多年老友一样将手臂往司马光肩头一搭,笑嘻嘻的说道:“我就知道,司马相公是正直的人,对上忠心耿耿,对同僚更是以礼相待。虽然当年你和我父政见不同,但这么多年一直是好友,这次我爹特意从江宁来向你道贺,你可帮我看住了他,他可是从不嗜酒的。”

司马光脸色显出几分尴尬,这朝中上上下下谁都知道他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可却少有人知道他们一直往来。这次进京,那些反对新法的旧派党人各个摩拳擦掌,想给拥护新政党人一次痛击。这些司马光不是不知道,尤其是刚才张汝贤急急渴渴的冒上来弹劾王安礼,司马光就觉得自己这差事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被王旁这么一说众人狐疑的看着司马光,众目注视之下司马光诺诺的说道:“可是常有往来,王公学识渊博,这点有目共睹。”

“对啊!”不等司马光说完,王旁一拍司马光:“想必司马相公主修的《通鉴》已经编纂完成了吧,本王恭喜司马相公!”

司马光不由一愣,这可是自己的心血,这部书编写了十多年,如今刚刚将《通鉴》的最后部分《唐纪》和《五代纪》修成,这件事就连和王安石他都没提,怎么王旁到先知道了。

“司马相公,《通鉴》已经编写完毕了吗?”赵顼欣喜的问道。

“正是!老臣历时十九载所编写《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全书294卷,现已完成!”

“司马相公真厉害啊!”

“果然是千古第一相!”

“十九年啊,难怪司马相公不为高官所动。”

朝廷之上赞誉声一片,司马光心里高兴但低着头尽量让人看出谦虚才好。

“好,很好,父皇的心愿总算是了却了!”赵顼点点头。

“还请皇上为通鉴赐名!”司马光请旨道。

“是啊!皇上,司马相公编写的巨著完本,这可是我朝的一件大事,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不知道是谁引起的头,似乎司马光写成了编纂成的通鉴成为朝中的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王旁暗想,这《通鉴》的确是好东西,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听着大家纷纷请旨让皇上给通鉴赐名,王旁心里一动随即说道。“圣上且慢……”

“王兄,你,又有何事?”赵顼都忍不住皱了皱眉,这王旁难道又有什么鬼点子。

“刚刚司马相公不是劝谏不给我用兵吗?我这人呢就这点不好,我比较矫情。所以在这里我想跟司马相公比一比。”

“跟我比什么?”

“跟司马相公比谁更能体恤圣上,了解圣上之心。”王旁侧着头看着司马光,略带一丝挑衅。

“这,这如何比?”

“就拿这通鉴来比吧!”

王旁话音刚落,朝堂上一阵讪笑之声:“这王爷怎么了?难道他要用十九年也编纂一部出来?”

“你们说多了,人家镇南王是谁?也许十年就能编出来!”这话音中充满这嘲讽的味道。

“哈哈,就算用一年,那也不过是个仿品,怎么能和司马相公先编的相比。”

赵顼看着王旁,这家伙肯定不会说没把握的话,不过此刻他也感兴趣,王旁到底要如何比试呢?

王旁才懒得理会下面的那些议论之声呢,他朝赵顼拱手道:“皇上,大家不是请旨让你通鉴赐名吗?你写一个名字,我写一个名字。名字相近都算我输了,您看如何?”

“哦?王兄有这么大把握?”

王旁点点头看着司马光,司马光一笑:“王爷这话可有点大,这通鉴之事如果不是王爷今日提起,恐怕老臣要过再过一遍再呈现皇上。听说王爷也是刚刚从吐蕃回来,这次也是首次上朝,我就相信无论如何这事王爷也没法事先征得皇上的心意。”

“笔墨伺候!”赵顼也来了精神,这状态哪像是久病之人啊。

太监端着笔墨纸砚摆在赵顼面前,赵顼提起笔凝神想了想,一看王旁的眼前也放着笔墨,他却丝毫不着急:“王兄,你不写?”

“皇上开始写我在写,要不怎么显得咱们君臣心有灵犀呢?!”

“切!吹牛!”细微的声音在大殿中飘荡。

赵顼皱紧眉头,似乎猛然想到什么,开始在纸上龙飞凤舞写起来。

王旁这才拿起笔,在纸上赫然写下《资治通鉴》,写完交给司马光:“司马相公,你且收好!”

司马光拿过纸来,看着似有不解,可皇上还没写完,又不便多问。赶等赵顼停笔,太监拿起赵顼所写交给司马光,司马光打开看了看又看看王旁写的,顿时无语。

“司马光,你验的结果如何?”赵顼问道。

“圣上,这似乎是王爷赢了!”司马光看了半天,终于说道。

“怎么可能?王爷怎么知道皇上要赐的书名?”

看的人都糊涂了,这点小事在王旁来看简直太小儿科了。

“圣上所提此《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王爷所写正是《资治通鉴》,皇上您看!”司马光说着,兴冲冲的把王旁和赵顼所写同时呈了上来。

这件事上,谁不服也不行啊!王旁得意的站在一旁,看着刚才嘲笑过他的人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样子,心里十分得意。

退朝之后的垂拱殿中,赵顼皱着喝过太监送来的药,擦了擦嘴角抬头看到坐在殿中的王旁:“王兄这下可是趁了心意了?不知道王兄什么时候离开京城?”

“皇上这么盼着我赶紧走啊?!”王旁半开玩笑的说道,说实话他对赵顼将种师道带的一营兵交给自己简直觉得太称心了,但看着眼前的赵顼不由得想到父亲和司马光之间的恩怨。

“看你说的。你若是晚两天再走,我还想请你到宫中一坐。”

“皇上想跟我叙旧,随时可以召我进宫。”

赵顼摇摇头:“不仅仅是你……”

“哦?”王旁明明知道,赵顼最近调苏轼进京,但仍然故意哦了一声。

“皇上,李教授和苏学士都已经到了。”杨戬在赵顼耳边说道。

“嗯,带他们来见官家!”

不多时,太监带着两名官员走进殿中,李格非王旁早先曾见过,而苏轼可是和王旁多年未见了。想不到苏轼年纪轻轻头发就已经白了不少,花白的头发显得几分苍老,曾经风流才子如今经历牢狱和丧子之痛,整个人竟如未老先衰般失去了光彩。

“不知道圣上召见下臣有何要事?”两个人在外面等候的时候就嘀咕了半天,忽然将两个人都调进京城,不知道朝中有什么大事。

“赐坐!”

谢圣上,两个人这才平身,起身落座的时候看到王旁:“原来王爷也在?!”

王旁朝两个人点头微笑示意,随后问赵顼道:“圣上,看来真的很巧,竟然都在了!”

这句话似乎寓意深刻,只不过苏轼和李格非没有听出来,两个人一脸的茫然的看着王旁。赵顼符合道:“是啊,好巧,但也不算是都在了!可惜元泽没了,当年我们开云轩,办云摘的人,如今已经有人不在,恐怕日后还会有人不在了。”他说着话目光从王旁,李格非,苏轼的脸色扫过,神情有些凄然。

这种神情王旁可是见过,有句话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年的宋英宗,最后看着王旁的时候,也正是这样即是愧疚又是无奈的神情。而王旁最怕的就是这神情,大宋朝给他很多,但也夺走他很多,有时候王旁真希望痛痛快快的恨上一场,可每次遇到这样的事,什么样的怨恨他也提不起了。

“莫非朝中有什么让圣上难以解忧的事,故而叫我们几个前来?”李格非试探的问道。

“你们先退下吧!”赵顼打发身边的太监,侍婢都退了出去。

吱呀呀关门声,随后垂拱殿中一阵沉默,每个人都似乎在想着心事。苏轼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李格非则是茫然的看着赵顼。

赵顼微微闭上眼睛,片刻喃喃说道:“有时候官家真是羡慕你们啊,回想当年我们几个人,吟诗作对纵饮高谈,那时候简单而且快乐。”

几句话说的几个人都沉默了,似乎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官家自知不行了,现在唯独歉疚你们,看着你们官运浮沉,似乎我也无力作为。亏我还是一朝之君啊,到最后连点心里话都没人可说了。”

“说什么?圣上觉得我们跟你不一心,觉得我们阻碍了圣上要做的事,是升是贬都是圣意,我们不曾埋怨过。还请圣上保重龙体!”苏轼似乎从自己的哀伤中走了出来,低声劝到。

赵顼痛苦的摇摇头,看到赵顼这个样子,王旁心里说不出纠结,他和赵顼有仇吗?一个是君一个是臣,一个为了统治,一个为了实现自己想法。

李格非忽然按捺不住了,忽然转向王旁问道:“王爷,你不是一直在给皇上炼丹治病吗?你的丹呢?你难道就看着圣上这么痛苦吗?”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望子成龙

    三国之望子成龙

    一个重度‘穿越综合症患者’侥幸穿越到东汉末,孜然一身的情况下他为了活命成为了佃农,无意中露出了值得拉拢的本钱,成功与徐州一个世家联姻,从此慢慢走上了帝王之路。都说望子成龙,父母不给儿子大好基础搞好教育,再聪明的儿子都能被搞废了。身为张铭贴身编辑的南华老仙就对他说:“你可是责任重大,就别指望能够提前退休了。尽情演出吧!”张铭反驳:”凭什么我要给你们当猴子一样欣赏?!“南华笑道:”让你来到这个时代,让你人生重新来过的我们,也就等于是你的父母,父母望子成龙,有错吗?“”有错吗?好像没错吧?“某个被忽悠的人点了点头。
  • 出山,

    出山,

    这部小说写的是河北省一个小三线军工厂——国营红光机械厂在工厂军转民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曲折动人的故事。小说刻画了从领导到工厂普通职工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工厂不同阶层人的不同命运。作品对人物的感情描写尤为细腻,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 忽悠盛唐

    忽悠盛唐

    从一无所有,到家财万贯,一张巧嘴走天下;从烂命一条,到威震番邦,新奇故事说不停;从人嫌狗憎,到独揽朝纲,忽悠盛唐显威名;从李二陛下,到则天女皇,看我成才咋忽悠。别问我谁是女主角,未必每个主角都要戏最多;别问我为啥老恶搞,每次恶搞的背后都有真实的故事。初中生穿越咋混啊?背诗?先想想李白跟杜甫;打仗?先掂量掂量自己那四两肉;问世间吹为何物,且看我天天忽悠!想听宅男说笑话聊天的加群:324806455
  • 三国乱之龙返三国

    三国乱之龙返三国

    龙哮天一个现代的富家子弟,被一串佛祖念珠吸进时空隧道到了三国。在这个强者为尊的时代,他该何去何从?横有天下是为霸,诸侯之长可称王!中国只能是有这么一位霸王,绝无其二!“山有木兮,国有伤”问剑天下之,孤剑作伴!陪伴我命运轮回的只有孤剑,或许它有个名震天下的名字叫:轩辕剑!天道一节,不以尧存。非为纣亡。已经身在三国乱世的龙哮天到最后发现的到底是什么?是机缘?还是阴谋?请大家拭目以待。
热门推荐
  • 神游宇宙虚空

    神游宇宙虚空

    被人设计,于至爱卫清清分离,孟龙重生在异世界成长为吞噬者,冲冠一怒为红颜,吞噬万千宇宙,尸山血海,征战寰宇!书写传奇!
  • 元史演义

    元史演义

    民国著名史学家、小说家蔡东藩,以“演义救国”旨,历时十年,创作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8年,全面记述了中国封建时期2166年的历史,以内容丰富、取才翔实名重一时,深受读者青睐。
  • 星南之我

    星南之我

    女魔头的养成路!琼齐:我不是我没有,我也想当一个清纯白莲花啊,谁知道结果就成这个样子了啊!女主比较凶残,想看白莲花的姐妹请绕道。女主事业流,属于专心干活的,感情戏不多,属于人狠话不多的那种狠人。
  • 怒童

    怒童

    凡人飞升之地,自古便有四座仙峰耸立其间,仙峰各据一方,盘踞东西南北四阁,由四位阁主守护。万年传承,当一阁之主心生叛变,企图灭仙途争天下,致祸乱四起,天下众生身陷苦难……身赋阴阳异体的少年,背负深仇挺身而出,是欲望之劫?羁绊之守?亦或宿命之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完本,敬请收藏。新书筹备中……】
  • 流经岁月

    流经岁月

    有些人,只是我们短暂人生的过客,很快便在我们的记忆中被抹掉;还有些人,却在与我们插肩而过之后,让我们的心为之改变。我是一名过客,只是一名不知是谁的过客。但我自有一方天地。过客般的开始,过客般的结束,过客般的落幕。一切都只存在于记忆深处。有些人你抓的再紧也抓不住,因为这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的过客。青春万般好,就是回不去了!
  • 全皇朝都在磕我和白莲小太监的CP

    全皇朝都在磕我和白莲小太监的CP

    【女扮男太监】【小白莲是黑心馅的VS军候大人比钢铁还直】前世坏事做尽也没个善终的小太监重生了,回到假仁假义的白莲面具还戴得稳妥的时候。小太监反省了自己悲惨的一生后默默举手:我死了?我还敢!这一世,她依然要封侯拜相,荣耀一世。可在此之前,她首先得找个靠山,为自己挡刀当箭,给她当刀使。于是,她做了当朝第一军候的“男宠”。某直男军候抓着她的衣领。“说,为什么是我?”“你有权。”“还有呢?”“你有势。”某直男军候被气的要当场撕碎她。“侯爷,您勇猛无敌,举世无双,我自然是敬仰您,尊敬您,心悦您的。”衣服已被撕碎的小白莲太监还在用十分雅正的表情看着他,清澈大眸在放电,看的人骨头都酥了。“够了,你看上的只是本候的身份,不配谈感情。”某直男侯爷气的咬她。说着冷漠无情的话,该撕的衣服还得撕……只是衣服撕多了,他看小白莲太监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直到他上位成功后,直男侯爷背着包袱要离家出走。“侯爷,日后我也是要上朝之人,所以脖子以上,不能动。”他在城门口拦着他,白衣飘飘,温雅清冷,可从嘴巴里吐出来的字,一个比一个吓人。
  • 武战锋天

    武战锋天

    万世不灭吾之执念,万世轮回轮回不悔吾之夙愿,天已崩,地以陷,吾之血,尤未寒。一曲战歌道出了天武战道不灭的荣耀,可魂已断,曲空传……亿年后天武战道的后裔阎玉身处天枢大世界!天术者,练气士,血脉觉醒者,这世界因天武战道的再现而重起波澜。三千大道,皆可成圣,可这其中谁为主?谁为雄?到底是谁破开了这天地的束缚,杀向那无尽的星空!禁神之地,陨魔谷,堕神渊,冥妖废墟。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秘密?且看阎玉用那沸腾的战血,颤动的心脏,铮铮的铁骨打破那一切的束缚,让世人永远铭记那属于天武战道的荣耀!
  • 三宫六院之谁是宠妃
  • 团宠妖妃三岁半
  • 自杀疑云

    自杀疑云

    妻子离奇死亡,竟已自杀草草结案追悼会后第二天丈夫竟也悄然去世两个案件,两封信件自杀迷云将由男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