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300000139

第一百二十六章 通商有争议

王旁与薛向堂中饮酒畅谈,厅堂之外的廊下,杨希和折克隽、张平也在院中石桌石凳上摆好饭菜。偶尔他们能听到房中薛向和王旁的大笑声,杨希回头看看厅堂方向,转过头来问折克隽:“嗳,你们二位比我学问大,你们说公子那画的那个是什么符吗?怎么他一画,就跟变戏法似的,这卖私盐的就没了呢?”他一边说一边憨憨的笑着。

张平看着折克隽:“折大哥比我学问大,还是让折大哥说吧。”

这两个人都是身高八尺的大汉,张平二十五六岁,折克隽三十出头,两人都是力大无比。就连坐在那吃饭,都端端正正的挺拔。杨希跟他们两个坐一块,更显得像个小老头。

折克隽这会儿已经吃完放下碗筷,他一抹嘴说到:“公子那画的可不是咒符。我听公子讲解过,他那叫“走势图”,而且那些卖私盐的也没消失,你想想咱这的盐价跟西夏的青盐一个价,有时候还会低一点。走私青盐的人赚不到钱,干嘛还把脑袋别裤腰上,干那违法贩卖私盐的事。”

张平也放下了碗筷说到:“对,我也听说了,那些原来做私盐的西夏人,干惯了来钱快的活,私盐做不了了,就到处抢劫。这西夏靠边境的州府百姓,都往兴庆府那边跑,跑到那边有没有生计,原来富人家请人工,一个月七八两银子工钱。现在只给五两都有人肯做,人工都不值钱了。”

杨希一边收拾这碗筷一边说到:“看,还是咱们公子聪明,我就觉得让公子做侍郎都屈才,等公子升官你们二位就跟着沾光吧。”他得意的撇着嘴。

那两个人嘿嘿一笑,张平说到:“要是公子带兵打仗,折大哥才高兴的很,有折大哥在公子肯定能立大功。”折克隽一拍他的肩膀:“别胡说,走,咱们溜达溜达。”

张平也站起身来嘟囔着:“我可没胡说,当年折家可威风了,再打仗还能威风……”张平可是打心里佩服这个大哥,要知道当年折家军在边境也是让西夏人闻风丧胆的,更何况还出了一个折赛花。

他们这说着,忽听见门外“砰砰”的叫门声。杨希端着碗筷刚有往外走,折克隽说到:“我去吧”说话间大步流星的就走到了宅院的门口问道:“谁在叫门。”

外面一个男子声音回答到:“请问,这里是不是王侍郎府宅。”

折克隽打开大门,见门外站了一个青年,身后跟着两名侍从,借着大门上灯笼的光和月光,看衣着不似普通百姓。他怀中抱着一个不大的包裹,衣服上净是些口子,显得极其狼狈。

来的人府门打开急忙说到:“麻烦通禀一下王侍郎,旧友李锡哩求见。”

平日里晚上偶尔也有来找王旁的人,王旁一律开门相见,折克隽见这人来的匆忙,应该是有急事,便将他三人请进院中。进来之后折克隽才看到,身后跟着的两个人更是狼狈。三个人都好像跟人厮打过一般。

王旁此刻正将书房画好的走势图拿给薛向看,一边看一边指,在过去一段时间,西夏私盐价格波动,高低点对应的时间,一边结合产盐期的规律,做出自己的分析。薛向听的目瞪口呆,王旁的推断简直惊为天人,难怪皇上会对王旁如此器重,正要大加赞叹,忽听折克隽来禀报说李锡哩来了。

王旁心中好笑,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他收好走势图对薛向说到:“西夏派来人了,薛大人可一同见见。”说罢二人来到厅堂前请李锡哩进来说话。

李锡哩进了厅堂,厅堂之内烛光明亮,王旁这才看清楚,只见李锡哩怀着紧紧的抱着一个包裹,脸上风尘仆仆的倦容,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王旁上下看看不解的问道:“李大人这是怎么了?”

李锡哩摇摇头,他这次可是郁闷了,这西夏官员竟然在临出西夏被打劫了,打劫他的土匪,看见了文牒才知道他是官员,两个头头对于要杀要留还争论一番。最后李锡哩说到,他到宋国是去通商,如果顺利建立榷场,他们这些土匪还可以做些正经营生。土匪听了,这才放他走,让他赶紧去宋国。

李锡哩琢磨回兴庆府肯定会被笑话死,去宋国汴京就这样也走不到。想到王旁就在延州,只好到延州碰碰运气,万一找不到王旁就再去找知府种仪。

他运气好,延州城内基本没有不知道王旁王侍郎的,经人指点李锡哩顺利的找到王旁的府邸。这便是以往的经过,可是这怎么能告诉王旁呢?

王旁见李锡哩有难言之隐,看样子是被打劫了。王旁一笑也不再问,他将李锡哩和薛向互相做了介绍。

李锡哩说明来宋国的来意,天明要继续赶路。三人稍坐片刻,薛向起身告辞,王旁送至门外,薛向停下脚步问到:“这西夏人这副打扮,还支支吾吾莫非有什么阴谋。”

王旁笑道:“薛大人有所不知,看来这西夏人是逆天了。连官员都敢打劫。”

薛向见王旁说的如此肯定,更加疑惑问道:“王侍郎,这要是西夏官员在宋国境内被打劫,岂不又是找麻烦的借口。”

王旁心中有数,他笑着说到:“薛大人无须担心,这人要是在宋国境内被打劫,还不理直气壮的来。”

薛向点着头赞叹到:“有理,有理!”说罢笑着转身离去。

王旁想着李锡哩的表情,心想又应验了一句古话:这才叫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虽然王旁心中觉得西夏人好笑,但转天依然很有礼数的备好车马,又赠送了银两让李锡哩上路。

李锡哩不好意思接受,王旁安抚到:“我到西夏之时,蒙李大人招待,现在你来了宋国我这只是尽地主之宜。更何况此事办好,对大家都有好处。”王旁心知,以后少不了要和西夏打交到,多一个朋友多条路。

李锡哩在西夏受了窝囊气,又收了王旁的银子,一心只想促成此事,他快马赶到汴京,诚心诚意来到拜见仁宗皇帝,商讨两国通商榷事项。西夏使者退下朝堂之后,宋国的朝堂之上又吵吵开了。

这回意见分成三派,一派是韩琦等人,建议趁着西夏局势不稳进军西夏,支持韩大人的义愤填膺的说着;“西夏人一向狡诈,若能攻取西夏,便可免除后患。”

另一派人则是以现任宰相曾公亮为首的,建议就此机会和西夏通商,遵守边境协议。

还有一派人,就是谏官司马光大人,他等韩琦,曾公亮吵的差不多了才不急不缓的说到:“韩大人主张打,请问可否由韩大人带兵出征?”

“你?哼!”韩琦明知道司马光将了自己一军,却也无话可说,韩琦是文官里面的武将,武将之中的文臣,这局面足以让他尴尬,况且自己这把年纪,又是一国宰相,难道他让自己亲自带兵。

司马光转头有看看曾公亮:“曾大人主张通商,如果我们就这样通商,岂不是让西夏人觉得我宋国好说话。”

曾公亮看看司马光,这司马光又要搞什么名堂,他心里不喜欢司马光,司马光属于那种“闷倒驴”。不过自己刚刚坐上宰相的位置,屁股还没焐热,不可多结恶缘。

曾公亮索性将目光投向仁宗皇上,皇上正皱着眉看着朝堂之上。韩琦出师无名,曾公亮光说个通商,具体怎么出师怎么通商都没对策,他看看司马光说到:“君实,如此说可有对策。”

司马光左右看看说到:“启禀圣上,臣没有!”

他说完这话朝堂上一片哗然,仁宗差点没气乐了,但是司马光还有话说:“臣是觉得有一个人肯定有,既不打仗有能在通商榷问题上占尽优势。”

说完他看看包拯,又看看王安石。众人也随着他的目光看看这二人。包大人和王安石一愣,自己又没说什么,不过二人一对视马上明白了,两个人心中都暗骂司马光:“我们家王旁跟你有仇啊?”

仁宗看司马光的眼神,也明白了司马光的用意,他最近很是为慧眼识珠欣慰,王旁在延州这段时间对盐务治理十分得当。仁宗露出病愈以来难得的微笑,立即传下诏书:“急召王旁回京!” 他哪知道,王旁自从送走李锡哩,已经在延州收拾行囊了。

司马光见目的达到,安安稳稳退下站好,仁宗左右看看了又问道:“太子今日仍没来上朝么?”问完这句话,朝堂之上一片肃静。仁宗刚刚一点高兴劲儿,又被冷水泼了下去。

这一天散朝之后,几位大臣来到濮邸看望太子赵曙。

自正式立太子位赵宗实。皇上赐给了他新名字“赵曙”。虽然名字是赵曙,但他似乎没看到曙光。他已经被黎明前的黑暗折磨疯了,每天提心吊胆中纠结,他的内心越来越害怕,害怕即将得到又失去的感觉。仁宗的身体竟然是一天天的见好,太子身份已定,眼看到手的皇位却好像是越来越远。

赵曙病了:用现代医学的话说,他得了抑郁症。他甚至不愿意卖出府邸一步,以至于连上朝都不去了。

他的长子赵仲针得知几位大臣来访,急忙走到府外将韩琦,曾公亮,欧阳修,刘敞等大臣恭恭敬敬迎进了府邸的厅堂,请大人们落座,又命家丁奉茶,这才转身进了内宅去请自己的父亲:当今太子赵曙。

同类推荐
  • 大明朝糊涂事儿

    大明朝糊涂事儿

    本书系17K网站签约完本免费作品:我之前起的网名叫蒋连长,之所起这样一个难听的网名,那是因为这个网名身份低,一个国民党反动派的连长算狗屁啊,现在之所以改了,那是因为怕引起某些人的反感,至于现在这个名字,我是随便起的,至于原因您自个到书里头找就行了。之前我写了一本书,没写完,我觉得不符合主流思想,就删了,现在这本里面的人物、情节有一小部分提取自前书,但内容和核心价值观绝对是不一样的。之所以起这样一个书名,我是怕看到的人太多了产生误会。现在我之所敢这样写,那是因为我有信心了,这个信心是通过认真学习学习强国总结出来的。我现在之所以把告诉大家这些,那是因为我觉得我再不把本书的核心写出来的话,那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原因自己到书里面去找,认同的话就留言,之前打赏过的朋友们,我真的不愿意要这个钱,但网站就这个规矩,我只能谢谢您了。最后,还要感谢签约编辑,没有17K网站和编辑的支持,我是无法完成本书的。
  • 三国大教皇

    三国大教皇

    他是21世纪留学归来的管理学研究生,却在命运安排之下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的商贾之家。他与命运抗争,少年成名,名动四海。他撰写东汉版《国富论》成为公元2世纪的现代经济学之父;他创建圣母教,聚拢数百万信徒成为一方诸侯;他广纳贤士,郭嘉、徐庶、毛玠、戏志才、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诸葛亮、庞统……天下英杰在他帐内汇聚,关羽、赵云、黄忠、马超、魏延、于禁、徐晃……海内良将在他旗下听令;他继管仲之后,将没有硝烟的战争——商战搬入诸侯征战;他东征西讨,平定中原,马踏辽北,南下扬州,西入剑阁,一统天下,位列九五;他灭高句丽、三韩,征大漠,侵天竺,破龟兹,攻安息,分裂罗马……将华夏文明的种子播撒四方。他是伟大的神王,名动天下的大教皇。
  • 明血

    明血

    穿越到明末乱世?英雄自有英雄的死法,狗熊也有狗熊的活路。大丈夫热血挥洒,死而何惧!!墨离说,扯淡,这世界没有了我,你们将会很寂寞!呃,我是说尤其是那些风姿绰约的美眉们~大玉儿!说你呢,想什么呢?过来跪下......疯子蓝的QQ群26015181,欢迎加入,大家一起扯淡。。。
  • 律师之回到清朝

    律师之回到清朝

    被乱棍揍死的律师,穿越到了乾隆盛世;阴差阳错的救了被刺客刺杀的乾隆,获得赏银封官的奖励;想要颠覆满清……想要改国辅运……想要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国家……这些在无数人心中、梦中出现过的景象,在这里,或许真的能够看见……记晓岚没什么,就是一会说几句诗,会做几个词,画几副山水人物的庸俗文人罢了;刘庸不咋地,不就是字写的好些嘛,咱爷爷也会……和绅也不算什么,不就是钱多了点么,既然你钱多,那就借点花花吧,反正你迟早都得掉脑袋,留那么多也带不走一分一毫……〖全力打造08年度,17K架空历史经典完本!〗架空,记得,是架空哦……
热门推荐
  • 了不得

    了不得

    说的是明朝永乐年间,在还乡河畔的禹家庄,有一个叫禹生的年轻人,勤劳仗义,他的行为感动了玉帝。玉帝随即派义仙女下凡,帮助禹生。义仙女下凡之后,不仅帮助照顾禹生的生活,而且还细心观察凡间百姓的安危冷暖。这里有个姓黄的知县,非常的霸道,经常到乡下搜刮民财,欺压百姓,欺男霸女。本来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根本无法摆平这个黄知县。黄知县越是得不到什么好处就越是感觉到很憋屈,他每次到这里来都是一副很难看的脸色。他一来,百姓们不得不躲着他走。一提起黄知县百姓们无不恨之入骨。有一天,黄知县听说禹家庄,有一个叫禹生的人娶了个貌美如花媳妇,这可把黄知县给欢喜坏了,他立刻叫来衙役,备马下乡。很快,黄知县带着衙役快马加鞭,心急如焚似的去奔跑在去见美人的路上。黄知县居然打起了义仙女的主意。当他第一眼见到八仙女时,那不安分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为了得到美人,他百般刁难,耍尽花招,义仙女机智灵活,将计就计,为民除害。
  • 千世剑帝

    千世剑帝

    一个陨落剑帝,重活一世,开始了逆天之程……
  • 紫炎帝尊

    紫炎帝尊

    长生长 凡人凡 既是凡胎 何以与天同寿人在世尽量而为则是尽人事我林小雨脱凡长生,行人事。以刀正心群魔众仙间,我也敢提刀怒问‘我这一刀,定生死,谁来接。’
  • 临星旅程

    临星旅程

    出土的奇怪戒指与破旧的摆钟,看管博物馆的少年,寂静的夜晚发出阵阵响声。刺眼的光线,陌生的世界,奇幻的旅程就此开始。未知的世界,混乱的王朝,人鬼的斗争,穿越的少年,三年的修行,世界的变动,无声的对抗,齿轮的转动,一切都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
  • 反派和我he了

    反派和我he了

    总有一日,你将会凭着自己一个人去活一场。
  • 西湖二集
  • 从1997开始追凶

    从1997开始追凶

    回到1997?连环抛尸?自己撞死自己?......奇案一个接着一个。啥?主角还要趁机搞钱?可给作者省省心吧,脑子要不够用啦!作者徘徊在金融与刑侦知识之间,要趴下了。 啊啊啊.....书友请加QQ:3560134858~~
  • 九界天神录

    九界天神录

    得长生,还是入轮回,本以为终于成神,却不想到最后不过是一个守墓人……
  • 南罗幽传

    南罗幽传

    在我刚能看清东西的时候,对于眼前的一切都是好奇的、懵懂的。随着年龄慢慢长大,我眼中的世界也在慢慢变化。她有好几种颜色:春是绿、夏是红、秋是金、冬是银。绿色的世界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漫步在草地上,沐浴在阳光里,听着鸟语,闻着花香,让人陶醉。红色的世界让人感觉火热。仿佛有一颗炽热的心带给人们热情和奔放,拥抱在大海里,奔跑在沙滩上,看着人们脸上快乐的笑容,你会觉得幸福无常。金色的世界让人感觉神秘向往,金灿灿的稻田、火红红的枫叶、遍地飘落的银杏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照耀着大地。各种各样的水果,争奇斗艳的花朵,果香与花香交汇在一起,闻起来使人神清气爽,让人产生无限的瞎想。银色的世界让人感觉浪漫温馨,整个世界银装素裹,漫天飞舞的雪花,如颗颗爱心向人间洒落,沉浸在这片白茫茫的天地里,仿佛身陷仙境,让人迷茫......
  • 万古界圣

    万古界圣

    武道九级,回返先天,修真九境,渡劫成仙,仙道极致,万法归元。在修武修仙修神魂的世界,少年罗平,和所有的修炼者一样,在追求修炼的极致,无意之下,竟然同时修炼精气神三宝,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成仙不是终点,仙道之后,依然别有洞天,传说中的圣主之境,如何能够达到?碾天骄,俘芳心,成圣主,御万界,且看罗平如何一步一步的登临修炼的顶峰!微信公众号:我是离殇断肠。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留言功能已开通,可以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