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说了,不要提什么乱民。如果这天下真存在什么乱民,那就是我们这些做官的不负责任造成的。”狄仁杰说着一边瞅向身旁的县尉。
县尉大人都被瞅毛了,只见他指着旁边的校尉将领,示意狄仁杰刚刚的话是他说的。
“啊,是是是。城下的是百姓,不是乱民。”校尉听到狄仁杰的话,又见到县尉大人指着自己,连忙承认错误,行礼致歉。
嘿嘿嘿……县尉见到校尉吃瘪却是笑了起来。
不过他也是很快的收拢起了笑容,为官数载这点本领还是练的炉火纯青的。
“狄大人,我们刚才询问了。百姓他们说他们夜聚彭泽城是因为明天初一,彭泽西市有大集,他们来逛集的。”
“哦,来逛集?”狄仁杰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当老夫傻吗,逛集有来近万人的吗?”
“对呀,我们也是这样想。所以我怀疑他们,另有别的图谋。”县尉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眼神望向狄仁杰没敢往下说。
“别的图谋,起兵谋反?”
“对呀……不不不,不是。我的意思是比如他们有什么诉求?”
“诉求?”
“对呀,他们说是来赶集,推车、菜篮的,却什么都没有带。说他们举兵起事,也没有兵器和攻城器械,甚至连铁锤镰刀都没有。他们聚集起来肯定别的有原因啊,或者说别的什么诉求呀!”
狄仁杰点头同意了下位的观点,他也看出了楼下百姓进退不是的窘境。立马决定自己亲自下城,走到他们中间去,在他们之间去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意见。看看今晚他们究竟是为什么而聚集!
“县尉大人分析的有道理。这些百姓一看都是穷苦之人,他们聚集起来一定是有什么诉求。诸位大人,谁有勇气跟我一同下去,走上一走,去了解了解百姓们真正的诉求啊。”
“啊,去城下,那多危险呀!”
“对呀,下面近万百姓。万一有一两个人心怀不轨的,我们就危险了。”
“我不能去呀,我家上午有八十岁的老母。下午三岁嗷嗷吃奶的孩子。”
……
重官吏纷纷推脱,最后反而是一名小伍长站出来。
“大人,小人家就是城外的。下面众多百姓,很有可能就有我的家人,为了家人不犯下糊涂之事,小人自愿前往劝说。”
唉,狄仁杰默默的叹了口气。心里想道:诸位大人呀,天天将百姓民心放在嘴上,却没有放在心里啊。反倒这名军士颇有几分胆气。
狄仁杰称赞道:“小伙子,很好。你叫什么名字?”
“小子不才,姓张名环。”
“很好,张环。今日你我就去这城下走上一遭,如果真能缓解今晚百姓的聚集。我定会为你记上一个大功。”
“谢大人恩赏!不过小子只是不想让自己的家人受到伤害。奖赏之事,还望大人收回。”
“你放心,本官自有评判。”
当官的不去,但他们肯定也不会让狄仁杰这个县里的***独自去冒险。于是,张环手下的五六名“壮士”被官老爷们派去狄仁杰周围展开护卫。
“传大人令开门!”张环朝着城头大声喊了起来。狄仁杰此时正坐在一辆没有顶篷遮拦的马车之上,张环在前驾车,五六名兵士护卫在马车的周围。
“城门开了,城门开了。”一些眼尖的百姓一见到彭泽城有了动静,就立马喊了起来。
“不好了,快跑呀。官兵们杀出来了,再不跑就没命了。”在观望的百姓里,胆小的家伙已经怂了,正在准备撺掇大家一起逃跑。
“大家不要乱,大家不要乱。”指挥秩序的里正村正正在紧张的四下奔走,向大家解释着:“各位都放心吧,新来的县令大人是个大清官。况且我们来并不是来攻击县城的,县令大人没有理由肯定不会派兵来对付我们这些穷苦百姓的。”
他们的劝解作用不大,更怂的人直接跌落在地上,对着城门磕起头来,一遍磕一边说道:“官爷啊,不是我们聚众想来县城的,是里正村正把我们逼来的。”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城门里面只出来了六七个人,待到六七人完全走出了城门范围,他们身后的城门就轰然又关闭了。
一名领头的骑士最先打马而出,在百姓队伍的最前列停了下来。“尔等听着,你们这里谁在主事?我家大人有要事想问。”
一名老者从队伍里走出,直接跪在了地上,磕头说道:“求大人原谅,老夫曹家庄里正,正是此处的主事。只因为小人的一时糊涂,这才聚集众人夜聚彭泽城,没别的意思,只是想明天去赶个早集呀!”
“放屁,你一个小小里正能窜动数万人聚集?”
“你给我退下,怎么跟老乡说话呐?”
原来狄仁杰的马车已经赶到,当他听见骑士对里正的态度恶劣时,立刻批评了起来。
“都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乡亲,你怎么能这样对待?”
“大人,我不是本地的。”
“不是本地的,就不敬爱百姓了?你得将心比心,你想想你家乡的老父老母,他如果也被言行恶劣的人对待,你会是什么心情。”
“诺,我等受教!”
“老乡你先起来。”狄仁杰走下马车,弯腰轻轻的将老汉扶了起来。
“大人饶命啊。”老汉站起来的时候身体还哆哆嗦嗦的颤抖不止。
狄仁杰笑着宽慰道:“没那么大的事,你们只是聚集了起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做过一点错事,何来饶命一说的。”
“可是城头军爷说我们聚众谋反,要杀无赦呀!”
“那是因为他们紧张,在吓唬您们呐!你们大半夜的不睡觉聚在一起,城头的军爷们怎么能不紧张呢,最坏的打算肯定以为有人要聚众谋反,进攻县城了呀。近万人的规模,就是不起事,这阵仗也能把人吓死的。更别提他一开始就以为你们要攻城呐!”
“唉,说到底都是老夫的错。”听到狄仁杰的劝慰,老人家倒是淡然了起来。
狄仁杰问道:“老人家,你们聚集在这里,到底想要做什么?”
“大人,明天就是初一了,西市有大集,我们闲的无事,商量的起个早,一起来逛集呀!”
狄仁杰光听这个借口就听两遍了,笑道:“你觉得我会相信这个理由吗?你们说来逛街,连推车、菜篮都不拿,这是为什么呀?你们逛集买的菜买的用品,你们准备怎么带回去?”
老者被狄仁杰问得哑口无言,因为他并不想对狄仁杰说出实情,当时他们几个领头的把这件事咬死了,实情只能够对那个不太昏庸的县令大人说,别人一概不能提。他还不知道身前的这位官吏正是他们要拜见的县令大人。
“你放心,老大爷。我们既然来了,就是来解决事情的。”
老人见狄仁杰比较诚恳,叹气说道:“我并不是不想跟你说呀,这件事关系太大了,你们普通官吏想办也办不到呀。”
老人家的话倒是勾起了狄仁杰的好奇心,什么事呀那么关系重大,竟然连普通的官吏都没法办?
“除非见到县令大人,否则这件事我绝对不会说的。”
“事情那么重要,还得先见到县令大人?”
“对,事关生死。”
“好吧,我就是县令大人!”
狄仁杰承认了身份,没想到却引来了老乡的嘲笑:“哎呀,你这个人,别闹。我都听说了,新来的县令大人是从朝里来的,那是大贵人,那装扮那气质,怎么可能向你这样土?”
好吧,狄仁杰很无奈,竟然还被人嘲笑了。
“阿嚏……”“咳咳……”
几声不间断的喷嚏咳嗽声响了起来,打乱了狄仁杰跟这位老人的对话。
“天气太凉了,老人家,您不如跟大家商量一下,先回去。不行等明天休息一下,后天再过来怎么样?”
“我们好不容易聚起来的,怎么能说走就走。”
“可是你看周围,天气已经转凉了。如果再待下去,女人孩子们就会生病的。”
“生病总比去死好吧。”
张环很不满意老人家的说辞,埋怨道:“哎呀,老人家,你怎么能这样说话?首战,你能不能不要动不动的就死好吧?当今圣上严明法治,新来的县令大人以民为生,怎么可能让百姓随便就死呐?”
“是呀,圣上不错,大人也挺好。但是老天爷不给力呀!你光看今年,先是是旱涝之灾,又是瘟疫盛行,再这样灾害下去,老百姓活不成了!”
张环没开口说话呐,身边不远处的人群里却响起了询问的声音。
“唉,你不是我们村的张环吗?”百姓人群里有人认出了护卫在狄仁杰身边的这位军士。
张环趁着声音望去,发现竟然是同村的村正。
“村正大人。”张欢规矩的对着村正行礼。
村正却没礼他,直接问道:“你不是在彭泽当兵吗,他们怎么派你这个小兵,跟我们来谈话了?”
“这……
张环不知道该怎样解释,他总不能说那些大人们不敢下来同百姓对话吧。
倒是狄仁杰接过话茬,替张环解了围。
“老人家,现在张环可是出息了。县令大人让他做了贴身卫士,很是器重他。不远将来,他肯定是前途不可限量呀!”
百姓里有人不相信,纷纷议论道:“怎么可能乡下来的穷小子。怎么会被县令大人赏识,你们不会合起伙来,在蒙我们吧。”
“怎么可能。你们不信,就让张环回到城里试一下就知道了。”
“万一他们是串通好了怎么办?”
“那就在我们视线之内试呀。”
“好啊,你只要敢把我们县令大人给叫出来我们就相信。”
狄仁杰不知道这些老乡们是怎样想的,退一万步讲,就是在普通富裕家庭里,你觉得一个种田最好的佃户能叫动一个老爷吗?
狄仁杰解释道:“老大爷,你觉得可能吗?张环只是县令大人的卫士。县令大人他肯定是指挥不了的。”
“那你就让收税的张典吏出来同我们说话。”
张环无言,望望狄仁杰。狄仁杰感应到了目光,与张环四目相对,他们两人用眼色交流了一下,对于这件事情狄仁杰点头同意。
于是张环独自一人,返回了城墙之下,向着大城楼之上大喊道:“传令,请收税的典吏张大人出来说话。”
“哎,我在这儿呐,我在这儿呐!”一个猥琐的胖子从城头上伸出头来朝下面打着招呼,“张环兄弟,有什么事情吗?”
“大人,要求……
百姓这里看见那个猥琐的胖子真的出来了,顿时一阵喧哗。
“哎呀,还真是典吏大人。”
“看来张环发达了,还跟县令大人认识。”
……
张环同村的村正急眼了,跟自己身边的几个后生说道:“快快快快,快让张环大人回来。不能让典吏大人下来呀,那货记仇,说不定以后会给我们穿小鞋的!”
于是张环又被人给叫回了百姓队伍中。
本来就认识张环的人围着他连连称赞。
张环笑着向大家解释:“大家放心,县令大人知道诸位生活艰难。他一定不会做事不管,让大家活不下去的。实话告诉大家,我就是县令大人亲自派来的,县令大人派我来就两件事,一是了解大家聚集的原因。二就是为了了解大家的需求。”
“张环呀,你跟县令大人说呀,我们百姓命苦呀。”众人有了倾诉对象,顿时哭声一片。
“大家别急,慢慢说。”
百姓们立刻将各自悲惨的遭遇讲述了出来,从水旱之灾,到瘟疫盛行。听他们这彭泽县城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就发生了数次灾害,无数的人妻离子散,无数的人家破人亡。
可就算这样,却仍然要上交赋税,你如果不交就有官吏进行催租。百姓虽然知道赋税乃国家之本,可是经过连续的灾害,百姓们自己生活都有问题,更别提还要上交赋税了。如此官吏们也只能强行征收,不过这就是把百姓往死路上逼呀。
这次百姓们听说城里新来的县令的人,这大人一来就嘉奖了静安奶奶,应该不是昏庸之辈。所以大家就看看能不能聚在一起,一起向县令大人诉诉苦,争取把赋税减上一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