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00000305

第一章 击鼓(13)

数百匹战马直接“撞”在了单薄的人墙上,血肉横飞。冲破人墙后的官军甩掉长槊上的尸体,再度加速向前。没有人能挡住他们的去路,缺乏训练的瓦岗外军各营喽啰们在官兵面前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四下奔逃,只要脚步稍有迟疑,冰冷槊尖就会从他们的胸口上透出,无情的马蹄就会从他们的肋骨上踏过。

房彦藻仓猝组织起来的人墙过于单薄,根本迟滞不了战马的速度。他试图再度聚拢起兵马,但被李旭射落的帅旗却顺着风‘呼呼啦啦’地飘远,根本不肯再替他传达那些毫无条理的命令。看到自家的帅旗已经降下,周围的各部兵马愈发手足无措。没有人知道中军到底出现了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人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敌人只有那么一小股,还不足他们的一个零头。可就是这一个零头的官军,却像虎入羊群,鹰博众雀。

正手忙脚乱之中,那匹令人闻之胆落的黑色特勒骠已经出现在了光秃秃的旗杆附近。马背上的旭子利落地一挥手,碗口粗的旗杆便轰然而倒。紧跟着,他用那柄黑色的长刀向房彦藻指了指,数百骑兵就像心有灵犀般,齐齐地端平了长槊。

四尺槊锋如同地狱恶鬼的一排尖牙,将面前的一切活物吞噬。挡在骑兵攻击道路上的喽啰要么被长槊挑飞,要么被战马踏死,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房彦藻见势不妙,不敢留在原地与骑兵们硬拼,大喊了一声,拨转马头,加入了逃命者行列。“百死而不旋踵!”激励士卒时,他无数次强调。等轮到自己真正面对死亡,他却发现勇敢并不如写文章时那么容易。 他拼命抽打着坐骑,唯恐被人从背后刺中。马蹄的轰鸣声却始终不离其耳,仿佛所有敌军都在追其一个。

耳边不停地传来濒危者的惨呼,那是没有坐骑可用的普通喽啰在敌军槊下亡命,他们跑不过四条腿战马,只好接受被人猎杀的命运。“李密死了,杀了李密了!”惨呼和**声中间,有人在大声地喊叫。房彦藻知道那是在造谣,因伤而昏迷的蒲山公李密早就被他放在了一辆马车上,悄悄送进了郝孝德所率领的后军。但是他也没机会停下来反驳谣言,敌人就粘在他的马尾后,随时都可能夺走他的性命。

追在房彦藻身后的是李旭本人和一百多名轻骑,他们稍稍再提高一点速度就可以给房彦藻身上增加一个透明窟窿,但没有人那样做。骑兵们小心地控制着自己的速度,不让房彦藻等人有停下来整顿兵马的时间,也避免一不留神将其杀掉。他们一边将跑得精疲力竭的喽啰兵们刺翻砍倒,一边将恐惧和慌乱随着房彦藻等人的脚步向敌阵更深处传播。恐惧和慌乱才是更致命的武器,在以少击多的情况下,它们比长槊的杀人效率更高。很多瓦岗军的喽啰兵都是被同伴推倒的,只因为这些人阻挡了自己同伴的逃命道路。而无数双大脚就从倒地者的身体上踏过去,根本不顾忌彼此间曾经有过袍泽之谊。

罗士信带着另一群骑兵,在混成一团的敌阵中来回搅动。他的攻击不像李旭所部那样具有非常明显的目的性,而是在随意扩大战果。这种做法使得与其遭遇者的命运更残酷,几乎是被毫不犹豫地屠杀。有人已经丢下了兵器,放弃了抵抗。罗士信的战马还是从他们的胸口上踏了过去,片刻都不曾停歇。

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上不容为将者慈悲,更何况罗士信本不是名有慈悲之心的人。他左突右次,每一槊探出必有一人翻倒。而在每刺死一人后,他都不忘了张开嘴巴怒吼一声,仿佛在数着自己今天到底夺走了多少条性命。

酝酿了几个时辰的雨终于下起来了,闪电与雷声更加深了战场上的恐怖景象。红色的血被雨水一浇,快速溶解,然后和红色的雨水一道汇流成溪,染红整个河面。红色的河面就在闪电的照耀下滔滔滚滚,流向远方。远方是曾经安宁繁华的大隋江山,伴着雷鸣和马嘶声在风雨中飘摇。

整个战场上,唯一不动的就是瓦岗内军。几次试图冲入战场核心扭转溃势的努力未果后,程知节下令麾下弟兄停止了营救行动。他们不再管别人的生死,而是排成一个方阵,磐石般站在战场外侧。“瓦岗”,另一杆写着这支兵马名字的战旗则倔犟地挑在半空中,任风雨多猛也无法将其击倒。

“吹角,要求各营兵马都向我这里靠拢!”冷冷地望着前方的杀戮场,程知节大声命令。这是一个绝对僭越的命令,作为一营将领而不是整支队伍的指挥核心,他根本无权指挥其他各军。而此命令一旦发出去,无论其是否正确,恐怕他都不会落到好结果。“临阵夺权,扰乱军心!”这八个字经过有心人的整理后压下来,足够让他身败名裂。

“程将军!”旗牌官贾文斌低声地提醒了一句,然后将求救般的目光看向了谢映登。他希望对方能和自己一道制止程知节的莽撞。眼下全军皆败,唯内营全身而退,事后程知节只有功没有过。为了稳定溃势而强夺指挥权,程知节事后只有过没有功。

“传令!”素来以理智著称的谢映登的回答让贾文斌更加失望。好像看穿了对方的心思般,话音落后,他干脆从贾云斌手中夺过了令旗,快速地将其在风雨中来回舞动。

“呜――呜呜――呜呜!”高亢的角声突然响了起来,压过了天空中所有风雷。“瓦岗!”一道闪电凌空劈过,让旗面上的大字更为清晰。为了让所有人看清楚,程知节干脆命令麾下亲兵用长槊勾住了将旗的另外两个角。“瓦岗!”豆大的雨点打在青色的旗面上,咚咚作响,亦使得黑色的字迹更显分明。

这才是真正的瓦岗军,一瞬间,战场上敌我双方仿佛都清醒了过来。李公逸、孟让、郝孝德等人带着已经和中军脱离的各营快速向程知节身边移动。那些失去主心骨四散奔逃者,也突然找到了方向,哭喊着冲往坚固而又安全的方阵。

“竖盾!”取代了早已经不存在的指挥核心后,程知节再次喝令。站在方阵第一排的士兵快速向前数步,蹲身,将一人多高的巨大木盾竖在了泥浆中。地面很滑,盾牌很难竖稳。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构成支撑盾牌的另一个斜角。

“举矛!”程知节策马走到盾牌最前方,高高地举起了长槊。数千根硬木长矛从队伍中举起来,上前,架在了盾牌正上方。一个由硬木和钢铁组成的刺猬瞬间定型,程知节自豪地点了点头,“映登,你来指挥。亲兵队,跟我上!”

没有人再置疑他的命令,仅剩的四十多名骑兵从侧翼绕过本军,聚拢在他身边,组成一个菱形小阵。程知节带着这伙骑兵向前跑了几步,在即将与逃过来的溃兵接触的瞬间,他猛然将长槊抛出去,重重地扎在了地上。

“散开,经两侧到阵后集结。违令者,杀!”这条命令是对着急冲而来的溃卒说的,但显然没什么成效。逃在最前方的数个人只是楞了楞,便快速从长槊边跑了过去。再有二十步就安全了,方阵近在咫尺。只是,他们永远失去了到达目的地的机会。有柄斧子呼啸着从雨中掠过,将逃难者的人头当场砍下。

“喀嚓!”一道闪电凌空飞来,照亮程知节魔鬼般的面容。血顺着他手中的斧子在向下流,战马脚下不远处,是几个无法瞑目的人头。“经两侧到阵后集结,违令者,杀!”瞪着通红的眼睛,程知节又喊。身后的菱形阵列突然发动,不是攻向敌人,而是横着攻向那些来不及停住脚步的溃兵。

刀光闪亮,几十个溃兵当场被砍倒在地。骑兵们横推二十余步,然后快速转身,推向另一侧的溃兵。所有溃兵都吓呆了,没想到一向笑呵呵的程将军杀起自己人来居然这样狠。他们猛然停住脚步,然后以程知节的长槊为中心,洪流般分开,绕过方阵,逃向被贾文斌等人指定的位置。

电闪雷鸣中,程知节单手拎着斧子,回到了军阵正前方。他惯用的长槊就插在身前,再没有人敢逾越半步。

刚刚从昏迷中醒来的吴黑闼被几名士兵搀扶着跑了过来,他钦佩地看了程知节一眼,毅然甩开了亲兵,站在了对方马下。

张亮也披头散发地跑来,他的马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砍死了,人的肩膀上也有一道大口子,呼呼地淌血。“密公还活着!”看到程知节和吴黑闼,他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然后偏转身,带着几百名溃卒绕向两翼。

牛进达、杨德方、郑德韬等李密麾下的亲信将领亦快速逃致,看到独力擎天的程知节,他们脸上的愤怒和慌张瞬间变成了佩服。这几个人都是沙场老将,知道这时候自己该怎样做。纷纷停住脚步,协助程知节一道,将溃兵们分散、导引,以免给敌人更多的可乘之机。

“黑子,这交给你!”程知节向远方看了看,命令。

房彦藻等人还在逃,李旭正在他身后追杀。更远处,罗士信亦舍弃了周围的溃卒,聚集兵马,调整队列,准备开始新一轮冲杀。

借我一把斧子!”吴黑闼冲着程知节伸手。后者将手中染血的短斧交给了他,然后毅然拔起身边长槊,带着四十几名亲卫迎向了官军。(注2)

同类推荐
  • 欧洲那些事儿

    欧洲那些事儿

    了解欧洲的历史真相,搭建一个自己的认知框架,从而更好的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
  • 洪荒明月

    洪荒明月

    在中秋之后的清晨,于高桥可见日月同辉,直线对射,可为何月亮不反射出满月? 地球到底是如何运转的?长城真的有多少防御力的吗?它到底是为何而建?白公山有十五万年前的铁管?飞来峰竟然是这样‘飞’来的?医学竟可以如此简单,病毒都无所遁形?神秘洪荒,三千大道,战国风月,诡谋先秦。这是一本只存在于枢密院中的书!这是顶级机密!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没有穿越,只有精彩的历史!五代十国也就五十多年的事儿,但比三国还要精彩。在这里,大家可以认识一些诸如李克用、朱温、李存孝、李存勖、郭威、石敬瑭等很有看点的历史人物……用《明朝那些事儿》的文笔,描写不输于《三国》的精彩!
  • 关东粮王

    关东粮王

    四平街曾经的首富郑老寒,其名庆义,字寒山十六岁闯关东成就自己的事业,本文就是他的传奇经历。他利用了张作霖称霸东北后,入主中原的机会,仅凭四千元资本的小粮米铺应对数百万元的大买卖,成了与四平八大粮商齐名的义和顺粮栈代理店,他抓住二十年代农业空前繁荣的时机,在粮谷的生产加工和经营上,以大豆三品为中心,尽管有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交互压榨下,仍顺利地完成他的资本扩张。他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游刃有余,即使遇到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急,很多人在买空卖空过程中因此而倾家荡产。他确从中得利,盆满钵满。期间他又涉足工商百货业,开了义和厚百货商场,形成采购、生产、销售又一个大企业集团。郑老寒在生活上严谨,他四平前后有两个小老婆,非常有故事性。特别是他与第一个小老婆的恩恩怨怨,很有看头。他的传说很多,其中,郑老寒买天桥,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版本也很多。本文根据采访当年伙计的真实材料,对郑老寒进行了描写。
  • 从万历到永历

    从万历到永历

    不看此书,不知道为什么懒皇帝亡不了国,勤皇帝却要亡国?明朝真是亡于万历吗?不看此书,不明白东林党为什么会受到两代帝王的打击?他们真的是正人君子吗?不看此书,不清楚那支打败倭寇的明军为什么会屡屡败在女真人手里?女真人真是满万不可敌吗?不看此书,不理解袁崇焕为什么会被处以极刑?他真的是民族英雄吗?看了此书,就知道万历、天启并非人们描绘的那么不堪……看了此书,就明白魏忠贤其实也有很多可取之处……看了此书,就清楚努尔哈赤崛起靠的是卑鄙手段……看了此书,就了解李自成流氓无产者的一面……
热门推荐
  • 剑啸残阳

    剑啸残阳

    倚剑秦岭笑红尘,剑啸残阳定乾坤。身若惊鸿势如龙,链剑缠臂不离人。七种兵器纷纷涌现,长生剑,霸王枪等神兵再现江湖。大旗门后续有人,江湖武林三代人的恩怨情仇渐渐浮出水面。血日映残剑,西风展大旗……---------------------------------------------------读者群【剑啸残阳】:274303957(436/500)执往昔微信公众平台火热开启,新书高清宣传海报、原创主题曲、萌版动漫人设尽在:zwx17k,搜索加关注,就让你好看!
  • 五行炁师

    五行炁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初中传授的是元炁,培养大家成为出色的炁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妖兽魔物。一样看不起自己的老师,一样在社会底层挣扎的父亲,一样纯美的妹妹.........
  • 疯了吧!别人修仙你种地

    疯了吧!别人修仙你种地

    逍遥山中逍遥门,逍遥门掌门倒血霉。上辈子太穷被飞升雷云劈死的掌门舒清这辈子翻身农奴把歌唱。开启两条古神血脉得了至宝山海册后,种菜养殖自带灵气,吃一口生灵根,吃一个可飞升。飞升雷云都抱紧她的大腿,今年修仙KPI稳了!与她有血海深仇的第一仙门派人上门跪求买她的蔬菜水果却被她打出门去。什么?整日在她身后嘤嘤嘤求灵果的灵狐居然是她的师叔祖兼现任魔尊?还想娶她为后?躺赢玩家舒清表示:先把荒地垦了去!
  • 异星世界之超级地球

    异星世界之超级地球

    公元2150年,皇天荣耀和上官雪儿夫妇等中外航天员奉命驾驶意念飞船向宇宙进发,探寻“新地球”。荣耀夫妇在北斗探寻遭遇灵异魔王附身;三木太郎夫妇在鲸鱼座探访遭遇黑蚁帝国的囚禁;荣耀夫妇应邀同平行世界的爱因斯坦参加“天狼星黑洞世界第2345届最强大脑比赛”;荣耀夫妇最终找到编号为“宇宙边缘100号超级地球”,不幸遭遇鼠人部落活祭。在中国领导下,三十亿人搬迁“超级地球”。修来佛祖率团访问“超级中国”,签定了《宇宙异星人类文明盟约》。
  • 果味的爱

    果味的爱

    拥抱友情,亲吻爱情,不浪费学会珍惜,爱自己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万世疆土

    万世疆土

    林庸本是一个如他名字一般一生平凡的人,直到一次车祸夺走了他的生命,转世时的他趁着孟婆不注意将孟婆汤吐出,投胎到一位古时富贵子弟身上,凭借前世记忆使得原本天道秩序发生改变。三十年后,地府人员逐渐发现端倪,派阴兵来夺他姓名以正天道,谁料林庸竟阴差阳错,修得仙位,成为自古以来唯一一位长生不老的帝王。地府间,林庸手持赤练长剑,怒视阎王,这一刻,谁也不能夺走他的万世疆土!“阎王老儿,你看朕这百万大军,可否与你阴兵一战?”
  • 天天得意洋洋

    天天得意洋洋

    青春年少的徐得意改完名字后成为一名大学生,开启了欣喜的大学生涯。机缘巧合下和岳益阳成为好友,勇敢善良直率鲁莽的她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趣事。“别怕,我来保护你”她站到羞涩的他面前“别怕,我来保护你”10年后他拉起她的手天大地大,始终逃不出的是她的心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乡村遇见爱情

    乡村遇见爱情

    罗婉柔在乡村支教时遇到了18线顾铭城,两人由互相瞧不起到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