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吕望,渭滨之贱老。夷吾困于缧绁;韩信弊于逃亡。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启殷朝;执旌牧野,会昌周室。齐成一匡之业,实资仲父之谋;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
——李世民 《帝范》
白话
不要因为人才出身卑贱而不录用,也不要因为人才曾受过折辱而不尊重。从前,辅佐商汤夺取天下的伊尹,开始时只是有莘氏的一个媵臣。辅佐周武王的姜太公开始只是一个再渭水之边钓鱼的老者。管仲以前曾是公子纠的谋士,齐桓公最终不记前嫌,任管仲为相。管仲使齐国大治,使齐桓公得以称霸春秋。商汤不以媵臣为耻,周武王不以卖肉垂钓的姜太公为耻,最终都能让这些谋臣献计献策,为国效力。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靠得都是管仲的谋略。汉朝能够拥有天下,实际上也是依赖韩信的策略。
家训史话
唐太宗求贤人于天下,不唯亲疏,不论资历,不记恩怨。可谓是古今有名的伯乐皇帝。
出魏徵于敌囚,委李靖于宿怨,用世南于逆属,亲敬德于义军,任何力于异族,赞思廉于书佐,擢马周于布衣,拔仁贵于行伍。
魏徵为太子洗马,为李建成策划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建成失败被杀,魏徵被俘。世民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他见徵有奇才,释怨释囚,命为谏议大夫,言听计从,国家富强,封郑国公,官至宰相。
李靖为隋炀帝马邑丞,曾上书告密,说李渊欲反。后李渊登上帝位,曾囚禁欲杀之,为李世民所救免,后佐李世民定天下,官宰相,封代国公。
虞世南之兄虞世基以佞媚隋炀帝,为世人所恨,世南又转任窦建德黄门侍郎。后李世民灭建德,任他为参军,文词书法典故为天下所传,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公。
尉迟恭,名敬德,从刘武周起义反隋,任命他为将军,与唐作战,后来归降唐,因其同伙寻相又再叛,群臣请杀恭,李世民却释放他,而且加以重用,尉迟恭辅佐唐太宗定天下,官鄜、夏二州都督,封鄂国公。
葜苾何力,铁勒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之孙,唐太宗初年时期征服其地,何力归降,辅佐唐太宗平定西北诸国,官左卫大将军,封凉国公。
姚思廉曾为隋河间郡司法书佐,唐太宗见他史学渊博,任为弘文馆学士,封丰城县男,著成《梁书》、《陈书》。
马周为中郞将常何家客,唐太宗任为监察御史,官任宰相,以致贞观之治。
薛仁贵为张士贵兵卒,征高丽时,冲锋陷阵,受到唐太宗的赏识,不久,提升为右领将军中郎将,佐唐太宗、高宗平定高丽及西北诸国,官至右领大将军,封平阳郡公。
古训今鉴
自古有英雄不问出处的说法,这也正是唐太宗的用意。举贤才一定要唯才是举,不能看别人的出身和背景。如果是贤才,也一定不能因为自己出身低微而悲观。正如唐太宗所言,明君定不会以卑不用,以辱不尊。注重人的才华和本领,才是发现人才,任用人才,使人才创造价值的最根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