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大老板你说的算。”黎天说。
“嗯。”余光嗯了一声就看手机去了。
没写过?那个剧本明明很多地方都是她的习惯,所以他之后看都没有看编剧这一栏。
难道是因为他说他是余光的助理所以为了搪塞自己说没有写过吗?
“这样吗?那算了,想问问李编还有没有新剧本要合作。”余光又问。
而另一边的李小理此刻肯定是看不到了,她已经沉浸到电影的世界里面去了。
久久没有得到李小理信息的余光拿着手机坐在椅子上发呆,眼中的光亮从最初的闪闪的到现在的灰暗。
怎么不回信息了?
黎天起身带上工作人员一起去公布主角的事情。
“谢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试镜,今天的试镜就结束了,谢谢大家!”黎天说。
看着现场等待试镜的演员不禁有些感慨,有时候付出了还真不一定有回报。
今天的试镜告一段落。
之后就是准备拍摄事宜了,《侠》的整个制作组都聚集在一起讨论开拍日。
大家也发现今天的导演好像有点不在状态。
在黎天的眼中就是余光一本正经的看着现场在讲话的他,然后偶尔拿出手机看一下。
在这样三次以后黎天终于忍不了了,翻动文件的手停了下来,无奈的看着余光。
“余导有事吗?”
余光刚刚打开的手机的手楞了一下,眼镜下的眼睛直视黎天,然后点了点头。
“好,那开机日期就定在10月5日,为期一个月,大家辛苦了。”
“散会。”
黎天的声音刚刚落下,余光就拉开椅子走了出去,其他人见导演走了也一个个迅速离场,只剩下黎天在会议室默默摇头,这余光怕不是个恋爱脑。
余光回到公寓,坐到沙发上,将手机放在茶几上,用手扯了一下自己的领带,最上面两颗扣子也打开了,露出起伏不定的胸膛,看得出来被李小理不回信息气得够呛。
“叮咚。”
李小理用手揉了揉眼睛,揭开身上的毯子,起身去开门。
一般小理在家休假或是在家写剧本的时候孔清都会准点给李小理点外卖,作为助理孔清在某些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谢谢啊。”李小理对外卖小哥说。
“不客气,不客气,记得好评哦。”
小哥送李小理家已经送了一年了,已经知道一般人在家就会点外卖,按一下铃马上出来,根本不用打电话,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来李小理家根本不用打电话了。
关上门就开始看今天孔清点了什么,咖喱土豆拌饭,也还行。
记得外卖小哥说的好评,就拿起手机给孔清发信息,看到余导助理这一栏上面的红点点,就点了进去。
这个时候李小理还是在怀疑这个余导到底是谁,余事南导演有自己的联系方式他助理也有,其次就是余光,不过余光应该不会费尽心思来和她合作。
从思绪中转过神来,仔细看起信息来。
有她写作的特征?她有什么写作特征她自己都不知道。
有没有新剧本?没有新剧本夭折了。
李小李将自己的回答发了过去,然后就准备开始旁敲侧击这个余导到底是谁了。
隔壁余光收到李小理的信息整个人就和满血复活一样,刚刚整理分镜头剧本时候的沉闷气息一下子就没有了。
“这样啊,那打扰了。”余光不舍的打下几个字,好像他和小理之间除了剧本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聊了。
“你是哪个余导的助理啊?”小理将一勺咖喱饭送入口中,放下勺子就给余光发信息过去。
余光却是被这句话提醒了,他现在的身份是余导的助理,又不是余光,想聊啥聊啥,不过说是哪个余导的助理还是说是他自己的助理吧,感觉还是熟悉一点。
国内出名的余导好像就他和他爸了,想想余世南那个老头子知道这件事了肯定得笑他,说什么还要回来追前女友,好马不吃回头草之类的话。
“我是余光导演的助理。”
啊?还真是余光的助理?李小理的眼睛里面闪过一丝光芒,技从心生,这助理挖过来!
“要不要考虑给我做助理,我高薪聘请。”
李小理老神自在了,不就挖个人嘛,不过自己一个助理好像够了,自己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还是先看看那小助理怎么说吧。
余光看着手机里的信息,他倒是想去给小理做助理,只是自己现在用的是一个伪造的身份,且自己是余光。
不过这样邀请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是不是有点太蠢了?
“是不是随便一个人的助理你都会邀请他来做你的助理?”余光的心里有点气,都这么大了还不会保护自己。
小理被弄的莫名其妙,当然不是这样,只是因为他是余光的助理罢了,她就想让余光不舒服,着就是她那小女生的一点私心吧。
不过她准备暂时不回这人了。
正是秋季,中午的阳光褪去了夏日的炽热,现在是温暖而又和煦。
这样想着李小理也就起身了,说不定可以在这样的日子里面寻找到什么灵感呢,说不定就写出一本《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种好剧本来了。
“咔嚓。”李小理打开门,一抬头就看到了正站在自己门口的余光。
余光按门铃的手还停在半空中,藏在眼镜下的惊讶被隐藏的很好。
“有事吗?”李小理好像注定不会和余光客气一样。
“没。”余光收回自己的手。
“让道。”
余光往旁边移动了一下,给小理留下足够的空间。李小理反手带上门,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余光在原地楞了一会就跟上小理,他可是已经想好话题再过来的怎么可以让人就这样跑了。
“小理,我助理联系过你了吧?”余光跑来和小理肩并肩走。
“嗯。”李小理瞥了一下旁边的余光,现在的他好像褪去了所有的稚气,变的成熟,可是当他跑过来时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