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叶应过去时所修练的,最初的那个世界元气充足,所以一开始也像这个新的世界一样,人人都可以成为修炼者、
但因为人体吸纳元气的缘故,天地元气越来越少。
到后来能成为修炼者的人越来越少,等叶应出生的时候,他们的那个时代被称为末法时代。
元气已经十分稀薄,但凡可以修炼的人,放到远古时期都是天赋异禀之人。
而如今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其元气充盈度远远超过末法时代,就像是来到了自己世界的远古时代一样,这让叶应如何不喜。
有了修为,自己有机会找到回去的路,而自己同时在这个世界依靠元气修炼,回到自己世界后修为不可能丧失,毕竟他的世界只有元气,而无灵气!
叶应平复了一下心情,他现在需要冷静一下。
回想起清城主刚才所说的话,叶应突然想到,在自己的世界,前四境分别为,练气期,筑基期,紫府期,金丹期,自己当初便是便是筑基期九阶。
而城主刚才提到的修炼境界,与自己世界的修炼体系十分相似,最大的区别实际上是元气和灵气的区别!
“我究竟到了什么世界?”叶应喃喃道。
“算了,等先恢复自己的修为再去想这些吧。”叶应伸了伸腰,拿起了城主给他的普灵决。
普灵决,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为这个世界人们修炼最多的功法,说是功法,其实只适用于炼灵期,教授人们如何联系天地灵气,并且运用它。
“将自己想象成天地的一部分,然后用心去感应”
叶应结印,按照功法上所说,但出乎意料的是,什么都没有。
“不对呀,我明明也用心去感悟了。”
叶应满头黑线,因为他已经尝试了一个时辰了,而结果就如同第一次一样什么都没有。
“难道说我不是这个天地的人,所以天地不接纳我?”叶应沉思道。
过去是自己容纳元气,而现在要求自己去融入天地。
或许自小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早已习惯了灵气,所以他们可以轻易的沟通,在他们眼中最简单的这一步,此时却成了叶应最难的一步。
想象成天地的一部分,融入天地,呼,我是一团气,一团气。
在叶应默默低语之时,屋子里的灵气开始有了变化,叶应狂喜,他感受到了灵气!!
现在只需要将灵气纳入自身构成循环即可,因为功法上提到灵气一旦被感应到在身体内循环后。
它便会一直与外界交替循环,所有的功法不过就是在这个循环上做功夫。
但要如何纳入?不对,不是纳入,叶应摇了摇头。
元气是需要人体主动纳入的,而灵气则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们修炼时其实身体内和外界的灵气是同时感应到的。
而自己现在只感应到外界的灵气,是因为自己仍然按照元气的思路来。
不是要将灵气纳入,而是要感应身体中的灵气。
我是一团气,一团。
就在叶应不断重复之时,身体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
屋子里的灵气开始流动,下一刻,叶应睁开双眼,眼里抑制不住的笑意,他感应到了,在他感应到的那一刻,一种融于天地的感觉浮现,一股透明的淡白色灵气在他体内不断循环。
如同空气一般,身体与外界不断进行着交换。
而正在叶应刚感应到灵气循环的那一刻,远在天边的中域。
一处极高的楼阁上。
鹤发童颜的老人,看着眼前破碎的龟甲,抑制不住的震惊。
“天数有变,雷霆将起!世界会重新洗牌,快快,快去通知所有弟子,给我查出是谁来!”
当然,此时的叶应还不知道,元气与灵气同修的他,冥冥中改变了天的变数!
灵气的修炼是需要加快灵气的循环,因为与自己产生联系的灵气,才能为自己控制运用。
但令叶应无奈的是,他的灵气循环,极其缓慢,就好像城主提到的厌灵体一般。
“或许是因为自己刚刚感应到的缘故。”叶应沉思了一下,感应到了灵气,其实也就是迈入了炼灵期一阶。
但接下来的事情,令叶应直接愣住了。刚才激动时没有感应到,但现在却发现,自己体内的元气,好像壮大了一丝!!!
自己刚才可没有修炼结印!!难道是灵气?
叶立刻感应灵气,在进入体内的透明的淡白色灵气中,有一小缕,微不可感的另一种气体,那是元气!!!
叶应此时呆住了,灵气循环时会将元气带入体内?这么说自己可以不用主动吸纳,元气就可以入体?
当然,现在进入的还少,但倘若自己将灵气修炼到更高的境界,那么进入的元气是不是也会更多?!
叶应此时对修炼灵气的兴趣,瞬间浓厚了起来。
毕竟一开始看到自己缓慢的灵气循环,他也想过不在这条路上下功夫。
但现在灵气会携带元气入体,修炼灵气的狂热之心瞬间被激发。
没有人能忍受日复一日吸纳元气时的枯坐,哪怕自己世界中的那些元婴老怪们!!
那是不是元气入体时也会携带灵气?但令叶应失望的是,当他结印后灵气的确会稍微加快一点,可一旦自己停下结印,又会恢复原样。
“看来只有运用灵气的功法才能修炼灵气”叶应轻叹一口气。
算了,也许自己真的是他们口中的厌灵体呢。
叶应仔细的规划这未来,当前主要是恢复自己的修为,但灵气的修炼也不能这样落下。
就这样,前半夜,叶应打坐修炼元气,后半夜叶应摸索着修炼灵气,
当叶应再一次睁眼时,天已经明亮。经过一夜的修炼,叶应的修为已经恢复到练气三阶。
不得不说,这方天气的元气太过浓厚,半夜时间便恢复到了如此境界。
但令他无奈的是,灵气循环好像也就是快了一丝。
没错,甚至都看不出快来,要不是叶应一直感应速度,恐怕浪费了半夜的时间一点都没变化。
“算了,慢慢来吧,既来之,则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