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李豫照例去工部衙门上值,日常摸鱼,喝茶看看文书,就这样过了15天,吴氏的人接到信件之后便向长安而来,来人名叫吴成,是吴氏庶出的哥哥,湖州吴氏商业的负责人。李豫和吴成见礼之后,一脸欣喜说道:“大舅哥,你来的正是时候,目前万事俱备,就等你了,想必大舅哥已经知道了缘由,我想让你负责府中商业,其他人我有点信不过。”说完让李文叫来独孤氏的叔叔独孤其,几人见礼,李豫开口的:“两位,以后两位通力合作,负责府中生意。”两人皆点头称是。李豫接着说道:“两位今日初到府上,我在醉仙楼订好了酒宴为两位接风洗尘。”说罢几人出发前往醉仙楼,进了醉仙楼包间,几人坐定,大舅哥吴成便开口问道:“不知道府中将从事哪一方面的生意,我们也好去准备准备。”李豫神秘一笑:“两位不要着急,我保证整个产品前有未有,利润可观,但是目前还在研制当中,两位请稍安勿躁。”两人见李豫口风慎严,索性不在打听,几人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几人喝的正酣,突然隔壁房间传来打斗的声音,几人出门查看发生了何事,只见一个年轻小将提起板凳指着对面的人说道:“几个小杂种,你们有何功绩,尽然如此污蔑王大将军?”
其中一人冷笑的回答道:“王忠嗣乱臣贼子,野心勃勃,公然违抗圣命,和太子勾结,预图兵变上位,幸好当今圣上烛照万里,洞悉他们的阴谋诡计,提前解除兵权,贬谪地方,如今他客死异乡,不是大快人心吗?”李豫听到王忠嗣这个名字,记忆涌上心头,他与父亲李亨亲如兄弟,对自己也疼爱有家,突然传出其死亡消息,一时有些感慨。这个叔父南征百战,于边境扬威,任四镇节度使,掌握大唐一大半的精锐部队,位高权重,因忤逆唐明皇攻打石堡的命令,遭到猜疑,随后又被李林甫诬告与太子合谋,被贬汉阳,郁郁而终。只见那小将怒目而视,愤怒的说道:“王大将军忠君爱国,为小人所嫉恨,客死异乡,实在可惜,但也不是尔等可以侮辱的。”说完便冲了上去,板凳被他舞的虎虎生威,几个回合将对面几人干翻,几人哀嚎一片,杯盘狼藉。不一会武侯赶到,受伤几人向武侯通诉那小将的暴行,领头武侯看那小将勇猛异常,上去见礼,问道:“这位郎君,那几人说的可是事实?”那小将说道:“是的,我打的就是那群败类。”那武侯说道:“既然如此,请各位随我到京兆府衙走一趟。”这是李豫有点看不过去,那小将为自己的叔父打抱不平,于情于理都该帮他解围,李豫走上前,说道:“慢着,我乃工部侍郎李豫,刚刚发生的事情我全程看到,几位只不过发生点口角,没什么大事,不用去京兆府了。”说话间用眼神威胁看了那几人一眼,那几人也是京城权贵圈的,对他这个皇长孙工部侍郎也有所了解,几人对视一眼,说道:“是啊,我们本来是朋友,发生了一些争执,就不劳烦各位了。”那武侯见双方都有息事宁人的打算,心中也是一阵轻松,长安子弟非富即贵,抓了人不知道不惹出什么神仙,随即说道:“既然是误会,那我等打扰了。”几人便告辞了。
待到受伤几人走后,李豫赔偿了打坏的物品,邀请那小将入席。李豫向那小将说道:“感谢小哥为我叔父仗义执言,我敬酒一杯,以表谢意。”那小将赶忙站起,说道:“殿下谬赞了,在下愧不敢当。”李豫问道:“壮士大名?”那小将回答道:“在下李晟,曾在王大将军麾下效力,故而听见污蔑将军,一时气愤,出手教训了他们一顿。”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他18岁时投奔名将王忠嗣(时任河西节度使)。一次与吐蕃的战斗中,唐军遭遇吐蕃悍将,屡战不利,大为恼火的王忠嗣下令招募弓箭高手,李晟报名参加,纵马出阵,一箭干掉敌将,王忠嗣兴奋得拍着李晟的背称赞他是“万人敌”。是中晚唐的名将,为唐王朝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李豫动了收拢的心思,说道:“壮士现任何值?”李晟回答道:“现在在左吾卫任职小小的校尉。”李豫说道:“前途无量,以后必定能封侯拜相。”李晟说道:“殿下过誉了,在下只是个八品校尉,不值一提。”李豫有意招揽,推杯换盏,两人已经很是熟悉了,开始称兄道弟了。然后几人各自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