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日,求真在一小河边慢悠悠地走着,一老翁在他前面哼哼着:“双山一路好地方,有山有水好风光。”
突然一边山上有人唱道:“吤呣飞过青又青?”
另一边山上有人唱道:“青翠飞过青又青。”
这边又唱道:“吤呣飞过打铜铃?”
那边唱道:“白鸽飞过打铜铃。”
这边又唱道:“吤呣飞过红夹绿?”
那边唱道:“尖嘴鸟飞过红夹绿。”
这边又唱道:“吤呣飞过抹把胭脂搽嘴唇?”
那边唱道:“长尾巴丁飞过抹把胭脂搽嘴唇。”
求真向前面的老翁问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啊?”
那老翁笑着回道:“这是抛山歌,一边抛出问题,另一边要作答。”
正在老翁说话时,刚才作答的那一边开始唱道:“吤呣麻脸徛山头?”
另一边唱道:“松枝卵卵麻脸徛山头。”
这边又唱道:“吤呣麻脸东海涂?”
那边唱道:“花蛤麻脸东海涂。”
这边又唱道:“吤呣麻脸挨街卖?”
那边唱道:“荔枝麻脸挨街卖。”
这边又唱道:“吤呣麻脸挂门头?”
那边唱道:“秤杆麻脸挂门头。”
求真觉得这抛山歌挺有意思,他亦编出几个问题,自问自答,一路唱到了镇上。
在镇上,他看到一堆人围着一个台子,他亦凑了过去。原来是一剃头匠在给一后生剃头,这台子是此后生搭起来的,就是为了让别人看他是怎么剃头的。剃完后此后生骑上一毛驴,还没走几步他的一只鞋掉在了地上。他的随从赶忙把鞋捡了起来,欲给他穿上,可他把另一只脚上的鞋子一踢,说道:“不要了,买双新的。”
人群中有一个认识他的人说道:“又是一个败家子,他老爹的家产很快会被他败光。就像我们村的那个钱公子,败光了他老爹的上千亩地,现在穷得在大冬天里也只能穿个裤衩,盖着一捆稻草,还羡慕起旁边那个盖两捆稻草的穷鬼。”
围观的人散去后,求真亦走了。在一桥边他听到几个人在谈论,其中一人说道:“二华给我们十分利息,每月付息,很多人拿到利息了。”
另一个说道:“他做什么买卖的,要这么多银子,还付这么高的利息。”
那人回道:“好像是跟洋人做买卖,那船跟一座小山一般大小,大买卖,我们跟着挣点利息亦算沾点光吧。”
还有一人说道:“此事可靠吗?别把本钱给搭进去了。”
那人回道:“这么大的买卖,应该可靠,我已经借给他一些银子了,再过几日便满一个月了,等收到利息我再增加一些本金。”
此事很快便传遍了镇子的每个角落,且扩散到其他镇子。人们争先恐后地把银子送到二华那,二华家的银子也就堆积如山了。
一日,一老汉挑着一担糠来到二华家,糠里藏着村民们凑起来的银子。老汉欲让二华的属下清点一下银子,哪知二华的属下都没正眼看一下便用脚把银子往屋里头踢。老汉心想,我们把银子当宝一样,他们却把银子当草芥,随意用脚踢,还是拿回来比较妥当。最后老汉把银子拿了回来,挑回了家。
一日,一后生正做着农活,突然下起了大雨,他便躲到了一大树下。他看着雨想起二华这个事,他觉得此事有些不对劲。二华从别人那借了银子后给了别人一个月的利息,其他人得知有高利息后纷纷把银子借给了二华,二华只需用后面借来的银子还前面的,他的银子便会越借越多,但是去掉利息后这亏空会越来越大。而且他还有很多下线帮他收银子,这些下线如若私吞了银子那这窟窿就更大了。他这么一想便顶着大雨跑到二华的一个下线那要银子,他只要回了一半,那个二华的下线叫他等几日,等银子收上来便把另一半亦还给他。
可就在这几日,事态失去控制了。二华带着银子准备逃往海外时他的几个打手暴动了,他们刚开始还有点犹豫,后来便肆无忌惮地争抢起来。其他打手和下人都纷纷来抢银子,那些帮二华收银子的下线听到风声后都把银子藏了起来。
二华被抓起来了,他在衙门里招认是一尼姑教他的这法子,那尼姑亦被抓了。他的那些打手和下人都被抓了,他的那些下线,只要没还上银子的通通被抓了起来。
最后算了一下账,亏空巨大。百姓们都懊悔不已,只有那些未出借银子的人在街头巷尾说着风凉话。
一日清晨,求真来到一竹林。他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竹子上挂着很多青蛙和四脚蛇。他走近仔细一看,这些青蛙和四脚蛇被串在竹子的小枝中央,但是青蛙和四脚蛇没有破的地方,小枝上下都有叶子,如果不把上面的叶子摘掉是不可能串进去的。求真越看越觉得奇怪,便摘了一串下来,这小竹枝就像从青蛙和四脚蛇的身体里长出来的。他用小刀把青蛙和四脚蛇的身体剖开一看,这小竹枝是断开两节的。他心想,还以为是神明的杰作,人是不可能办到的,原来是糊弄人的把戏。
正在他观察着这些青蛙和四脚蛇时,他听到不远处有动静。他便朝那边走了过去,他看到有一人在锄地。那人亦发觉了求真在靠近,他猛地一回头,看到求真后他提着锄头神色慌张地快步离开了。求真觉得那人是来挖竹笋的,也就没理会他了。
在村子里,一妇人叫住了求真,她欲让求真看看她女儿,她女儿成亲好几年了,亦没怀上个孩子。她带着求真来到她女儿家,她喊了半晌工夫亦没人答应。一邻居过来对她说道:“都好几日没看到你女儿了,没有去你那吗?”
妇人说道:“没有啊,那有没有看到阿窭?”
那邻居笑着说道:“你这女婿,真是个宝贝,大白天都在家睡大觉,不过这几日他都一大早便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