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元十六年深秋,北甸大军五万压城,穆辰铭官拜骠骑大将军领兵五万,出城应战,大战三天三夜,北甸军退军十里,至马尾坡安营扎寨。
两军僵持着,就在北甸退军后三日,一场初雪纷纷扬扬的下了两天两夜。
自从上次粮草营被偷袭后,穆辰铭将整个幽州的四门二十营外带十处粮草营, 统统整治了一番。随后上书天子,要求增兵应战,打过雁门关,最好一把打的北甸国百年没国力在来挑衅。
只是皇城朝廷里也是分成两派,以太子为首的群臣,认为,北甸军不会发动战争,只是想得些好处。而且打仗就是花钱,劳民伤财,打起来就是伤了黎民百姓。而以三皇子的朝臣,则认为,北甸军早就狼子野心,早就想闹事,岁贡也一年不如一年。这仗迟早要打,不如占的先机。否则就是被动应战,百姓受苦,还得亡国。朝堂里剩下的人只能看着两方神仙打架,默默躲在旁边假装自己不存在。
这两方每日在大殿上打着口水仗,吵得人脑仁子疼。吵得大周的天子既不敢苦了黎民百姓,更不敢丢了老祖宗的江山。于是派兵增援之事总是断断续续。
直至今日,才终于派来了钱粮官兼监军,结果来人却是三皇子沈清鸿。
穆辰铭笑道:“怎么是你?你做我的监军??”
沈清鸿道:“新官上任,请将军多担待”。
穆辰铭没有想到,最后居然来的是三皇子,可见朝廷里估计也是乌烟瘴气的,一边又觉得大材小用,一边又觉得宽慰,毕竟三皇子亲自督办粮草后勤补给,这仗打个十年八载也不怕断粮。随后又想了想,三皇子这次来,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攒资历,又能替皇帝监军,也算一举多得。
不过放开这些尔虞我诈,三皇子和自己的交情也是在的,多少也是信任和倚重,这一点的确是好事。
圆圆直到傍晚雪停了,才来到穆辰铭的大帐。这一年来,千机阁也是紧赶慢赶出了一批劲弩,射程500米。射出犹如白虹贯日,相当震慑。前几日大战,这批劲弩直接射穿了攻城的铁盾阵和投石机。逼得北甸军一直不能近城。
雪停了,沈清鸿和穆辰铭,陈圆圆,登上了城楼,白茫茫一片。
一别半年有余,再相见就是同仇敌忾一起上了战场。无论是当初沈三皇子被掳走还是陈圆圆的栖霞村,亦或者是穆辰铭,都有一种势必打败北甸,否则誓不罢休的感慨。
几人默默的望着远处出了神,看了很久,沈清鸿道:“这次势必驱除鞑虏,后勤补给将军不用发愁”。
“我若是要打十年呢?”穆辰铭难得的不正经问道,让人听不出这句话的真假。
沈清鸿压根没想到还有这种打法,愣了一下,心下,十年,打十年的战争,得耗费多少银钱,死多少人?这………
穆辰铭见他为难,拍了怕他的肩膀,笑道:“我被圆圆带坏了,开玩笑的,何必当真,我们能耗十年,北甸军又怎么能耗的起,早跑了。哪能搁着城门口蹲十年。”
沈清鸿默默扯了个嘴角,看着圆圆摇了摇头。
圆圆觉得自己莫名躺了个枪,缓缓了神,问:“穆将军打算怎么打?”
穆辰铭道:“若是你,怎么打?”
“我非军人,我怎么知道怎么打?”圆圆觉得现在穆辰铭真是越来越想法清奇,什么事都喜欢拉着他。
“我军厉兵秣马,准备了两年,只等这一战”沈清鸿道:“只需要出城迎敌,最多三个月,必定打退他们”
穆辰铭听着,却不说话。
沈清鸿等了一会,心觉有异,便问:“穆大哥准备怎么打?”
“不打”穆辰铭甩出两个字。异常干脆,明显深思熟虑很久。
沈清鸿一腔热血,感觉批头被一盆凉水泼了下来,顿时有些迷茫,不打,那你准备干嘛?这个答案,要怎么跟父皇交代?
随后穆辰铭果真就死守城门,拒绝应战。惹的军中不少人猜忌,不知他意欲何为。
自从上次北甸军大军兵临城下,穆辰铭亲自点兵,厮杀三天三夜后,北甸退兵十里。北甸退兵,因为首战失利,当然也是一种试探。双方将领都在其中互相探寻对方的战力,士气、优势等等。
从此战以后,穆辰铭就一直紧闭了城门,只守不攻。
一个月后的大雪消融,北甸军马重新整顿,再次攻城,一天一夜,城池固若金汤,北甸大军再次退回马尾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