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你来,你会给一个身上插着三只整齐而又有规律的雕翎箭,还往外滋滋冒血,骑着个快到看不清的马的人开门吗?
守城的士卒一半是心中疑惑,一半是心中害怕。
拿着枪上前,列好阵,前排是甘宁亲自训练出来的精英盾兵,后排是拿着枪要准备刺粥宫的。
话说此时甘宁就坐在南门楼上,只看见是粥宫驾马前来,后面是一大群尘土,扰乱人的视线。
甘宁也被粥宫那身上插着的三支雕翎箭给吓到了,看不清他手上拿着的是荆州刺史印,便认定粥宫是个疯子,是个有病需要医治的人。
“取我弓箭来。”
要说粥宫身上最不缺的就是箭了。
甘宁在门楼上,手持宝弓,箭在弦上,拉的是满弓,对着粥宫。
要说甘兴霸的射箭技术是真的被埋没了,粥宫这么快的速度要飞进城中,就算是黄忠黄汉升亲自站在门楼上,也是瞄不准的,最多只能射出一点儿皮外伤。
不过甘宁这一箭,只见箭前一秒还在弦上,仅是眨了一下眼睛,听得“崩,噔噔(弦的回弹声)”。
就见箭如同粥宫的马一样,是疾如雷电,照着粥宫的右肋,“次噗!”,只见粥宫在离前排盾兵还有几步之遥时,一支箭忽然射入,将粥宫射于马下。
“哎呀!卧槽!卧槽!你搞……”
话还没说完,死于非命。
话说粥宫没意识到箭飞来吗?粥宫都不知道有东西飞来了。
系统呢?系统也纳闷,确实是没意识到有一只箭飞来,直到射死粥宫之后才意识到。
可见甘宁这箭是快,准,狠。
再看甘宁手上的弓,刚刚一箭,用银子打造的弓,就这么被甘宁弄折了。
【华佗系统:青囊书,起死回生】
粥宫死了还没到一分钟,又活了,只是身上又多了一支箭罢了。
粥宫像是个没事人似的站起身来,举起了荆州刺史印。
前排的士兵们是没看到粥宫是怎么死的,正在纳闷,看粥宫又站起身来,还以为是刚刚粥宫骑马不小心落地了。
前排士兵当然是看到了粥宫手上的荆州刺史印,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粥宫那里,就排成两列,中间让出一条道给粥宫,让他进入南阳。
可是甘宁没看清,仔细看也看不清,见刚刚那一箭没射死粥宫,对随从说:“拿弓来。”
甘宁是没看清,但是站在一旁的随从看清了。
“甘将军,那人手上拿的是荆州刺史印。”
斯~
甘宁就在心里琢磨了:荆州刺史印常年都存在刘表那里,如果是有什么诏令常常都是用印盖章前来汇报,今日,为何带着印前来?而且还不是刘荆州来?
但是,毕竟荆州刺史印在那里,不管甘宁如何琢磨都得下去迎接。
南阳城中
尽管南阳百姓各个都躲着粥宫走,因为他的装束实在是吓人,上,中,下,额头,胸脯,肚子,分别各插一箭。
而且每两支箭之间的距离是分毫不差,完全相同,黄金比例。
并且三支箭插入的深度也是分毫不差,完全相同,黄金比例。
最后三支箭的构造品种也是分毫不差,完全相同,黄金比例。
独粥宫的右肋上有着刚刚甘宁射入的一支箭。
跟在甘宁身后的侍卫和随从都也是无不胆战心惊。
南阳郡府
甘宁让粥宫站着说话,怕他坐下伤着身子,自己坐在府上位,“何事?”
粥宫把手中伪造的信封给了甘宁,“三箭装束”实在让他有点儿搞笑。
甘宁忍不住瞟了粥宫一眼,不厚道的笑了。
“不许笑!不许笑!”粥宫觉得这身装束明明很适合他,三只一样的箭,三个一样的距离,三个一样的深度,明明是野生的艺术化生!
甘宁看完信件,放在桌子上:“这个好说,我带兵前往西鄂拦截,荆州想要通往江东必须要走南阳郡,孙坚必经西鄂,西鄂有一条斜谷,两边都是丘陵,等他们到那条谷中我们就出击,他们必会舍弃物资,逃跑的,到时候我们必能截击他们的物资,大获全胜。”
这虽然是个好的出兵之计,但是粥宫的目的可不在截击物资上。
他要的,可是传国玉玺。
“这条计策虽是妙计,但是孙坚孙文台不是等闲之辈,西鄂此道十分危险,是埋伏敌人的伏击地,孙文台此次回江东,定是有什么目的,盟军要我们截击孙文台,实际上,就是让我们就此了解孙文台的性命啊!”
甘宁是带兵打仗之人,猜不透粥宫内心的想法,“那你有什么好的破敌之计?”
粥宫瞅了一眼系统地图。
【孙武系统:孙子兵法】
系统完完全全的给粥宫指出了哪个儿地方是可以彻底歼灭敌人又不被敌人发现的伏击之地。
“此地可伏击敌人。”
粥宫指了指铺在桌子上的纸质地图,指着那个地标。
“在南阳之下的郦县,可以伏击敌人!”
孙子兵法中所说,绝对没有错!
甘宁倒是皱了皱眉头:“郦县……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池而已,不难守也不难攻,哪里是伏兵之地!”
粥宫听罢,笑了,“郦县也是孙文台要走之地,旁只有一条道通向东南,他不会绕大路,会走小路加快速度回江东的。”
“你怎知道他一定会加快速度走小路?”
“好啊好啊。”粥宫模仿起了司马德操说话,好像说这话的人都很厉害,“他心中可是有鬼呢,而且,今夜他便会不休整直接穿过小道!”
甘宁听完,将信将疑,疑惑是必然的,任何事情都说不准,何况是战事,万一有闪失怎么办。
但是看粥宫头,胸,腹,分别按照黄金比例插满的三支雕翎箭,甘宁又有点儿信服了。
“甘将军,今夜还请将士们早点儿打更造饭,夜里我们就先敌人一步,前往郦县。”
甘宁今日是第一次见粥宫,郦县这个地方,确实有个小道直通东南,过了曲江可就是江东地界了,想到粥宫了解地形,又拿着荆州刺史印,便在心中定下了主意。
“来人,传令,今夜启程往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