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步入书房,苏东坡唤来侍卫王争。
王争年约四十,体格瘦长,光看外表,无法想象,此人五年前已是宗师鬼阶级高手,可谓难得的练武奇才,平日不善言语,苏东坡赋予的任务,总能出色完成,从不拖踏。
一路追随苏东坡,从黄州惠州儋州,深得苏盟主器重,天阶四大宗师中南僧北道与苏东坡来往较密,王争近水楼台先得月,没少得到两大宗师的指点,目前已是半步圣阶境界。
苏东坡在王争关上书房后,平静的说道:
“赵佶应该已经查觉畅儿的身份,不惜得罪整个武林向我出手。我现在身边可用之人不多,除了你,还有外面的十余个幻影,曹公公应该是和我们走岔道了,目前正在岭南往回赶,但远水难解近渴。”
“所以此次能否杀出重围,完全拜托你了,一定要保证畅儿的安全。”
“此次赵佶前来,应该是尽遣主力,明面上就都是武师级高手,暗中肯定有几个宗师级,敌在暗,我在明,情况非常不利。”
“公孙道长已看出,畅儿有帝王之相,赵佶如能还大宋一个天下太平,就不要让畅儿有反意,你就让其不露锋芒,了此一生吧。”
“如赵佶昏庸无德,朝堂奸佞横行,大宋百姓民不聊生,还望你等助其一臂之力,助其上位。”
说罢苏东坡从怀中掏出一块黑玉,只见此玉内置一圆孔,外呈锯齿状排列,手感冰寒。郑重的交给王争道:
“此武林盟主印你先代畅儿收好,必要时交由畅儿,可令其号令武林六大门派,六大门派掌门人卖我簿面,应该会给其予以方便。”
接着苏东坡又从旁边暗格中取出一幅画卷,交给王争,说道:
“此图我也交由你保管,我给畅儿留下两道难题,如其能解,说明其已具帝王之能,如无法解出,说明其泯然众人矣,想与赵佶对抗,无异飞娥扑火,不如罢了。”
说完这些,苏东坡瘫坐在太师椅上,脸上布满倦意,似乎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畅儿尚幼,先暂别告诉其身世,待其心智成熟后再说不迟。此次影卫刺杀,你不要管我,一切以畅儿为重,切记。”
苏东坡盯着王争,眼神中不容一丝质疑。
王争双目噙泪,哽咽道:“属下明白”。
说罢盯着苏东坡半晌,欲言又止,终未说出片言,拱手离开了书房。
天色渐黑,华灯初上,苏东坡走出书房,向厨房走去,自从苏畅母亲淑妃和东坡妻王朝云先后在岭南病逝,家中渐显冷落。
二子苏过,三子苏遁因带在身边不便,从岭南北上途中,就通过江湖人士送到颖川苏辙处。
苏东坡爱怜的看着苏畅大块朵颐,说道:
“畅儿,晚上为父有客来访,你就跟着王叔叔,不要到处乱跑,一定要听王叔叔的话。”
苏畅懵懂的点了点头,完全不察危险的气息。
是夜,万籁俱寂,没有了往日的鸡犬相闻和鸟啼虫鸣。
夜,静得可怕!
夜,静得离奇!
几处屋顶上,数十个黑衣人纵横跳跃,黑暗中幻影快速窜出,一下子,兵器撞击声,人员惨号声此起彼伏,一盏茶时间,常州城又恢复宁静,一如往常。
片刻后,又有三个黑色身影,快若离弦之箭,飞速射入一个院中,武功之高,埋伏在院外的幻影,只能望其项背。
隐身暗处的王争快速弹出,冲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黑衣人,剑剑杀招,招招夺命,黑衣人闷哼一声,肩膀中剑,闪身后退。
另两个黑衣人欺身而上,王争渐落下风,咬牙猛攻几剑后,趁两人不备,飞身跳入屋内,快速关上房门。数名幻影从树上跃下,持刀死守书房大门。
“不知死活的家伙”,一名黑衣人轻哼道,数招过后,五名幻影尽被三名黑衣人斩于剑下,弥漫的血腥气充斥着整个小院。
书房内,王争和苏畅已不见踪影,只有苏东坡站在书屋前挥
毫拨墨: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写完,看着闯入屋内的三个黑衣人,淡然说道:
“你们来啦,看我写的诗如何”。
黑衣人齐向苏东坡拱手行礼,其中一黑衣人答道:
“请恕我等是粗鄙,拜读不了苏相公大作,我等皆奉官家之命行事,无意与苏相公为敌,还望恕罪,只要交出先帝余孽,我等立马退出,绝不伤及苏相公。”
“如果老夫所猜不错,你们应该是崆峒派、青城派和点苍派掌门吧,我执掌武林时,对贵派多有照拂,为何尔等不专心治理本门派,却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赵佶弑兄篡位,此等暴君谁会相信能给大宋带来福音,大宋危矣!”
说完,苏东坡坐下,对三位黑衣人说道:“来吧,老夫不怪你们,只希望不要一错再错,置大宋江山于水火。”
一一0一年八月,赵佶继位不久,一代文豪苏东坡被斩杀于常州,从此文坛再无领袖,江湖纷争四起,血腥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