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900000011

第11章 孤山踏雨

车过断桥,隐隐孤山浮在车窗外,我想到了一首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

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

踏过樱花第几桥。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是苏曼殊的。苏曼殊是一个广东商人在日本经商时,与一日本女子私通生下的孩子。生下三月,生母弃他而去。这么一个混血私生儿,在那个时代,那样一个家庭,难免要受到种种歧视和虐待。这导致他怪癖性格的形成,最终出家当了和尚。

苏曼殊的才情很高,写小说、绘画、写诗,无一不能。本世纪初的那些文化人,像柳亚子、章太炎、陈独秀、陈去病等,都是他的朋友,据说,他学诗的老师还是陈独秀呢。

苏曼殊1918年5月2日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三十五岁。当年6月9日正午葬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西泠桥南岸。至今,孤山的旅游指南上还标有“苏曼殊遗址”。不说墓而说遗址,我想,十之八九,那墓是毁了。

除了苏曼殊的墓,孤山还葬了另外一名诗人,即“梅妻鹤子”的林和靖。这两位诗人倒真是给孤山添了不少逸气。不过,说得中肯一点,林和靖是逸中见奇,曼殊和尚则是奇中见逸。

我认识苏曼殊,是从他的“燕子龛诗”开始的。后来得知他葬在孤山,于是,我来西湖旅游的第一站,便是孤山了。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断断续续下了半月的春雨,今日仍不见稍歇,买了孤山公园的门票,踏上山中小道,才感到幽静得怕人。一团一团的树影,一蓬一蓬的雨雾,一声一声的鹧鸪,一折一折的山道,让你忘却近在咫尺的车水马龙的杭州,而生就一股肃穆的出尘的怀想。

在山道上拐来拐去,目的是找到苏曼殊遗址,可是这遗址仿佛是在跟我躲迷藏。走了个把小时,看到了林和靖的放鹤亭,还有一个把中国馒头传到日本去的什么人的纪念碑。不肯谋面的,还是这个苏曼殊。

曼殊生活的年代,是清末民初那一段剧烈动荡时期。昏庸腐朽的满清政权灭亡前的垂死挣扎,一个个窃国大盗的粉墨登场,导致军阀连年混战,华夏大地生灵涂炭。斯时,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志士,旨在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曼殊曾加入其中,那时,他的诗中是很有豪气的:

海天龙战血玄黄,

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

一天明月白如霜。

《以诗并画别汤国顿》

但是,时代的恶流使曼殊深感前途无望。他的性格和愿望,决定他不是本质上的革命者,而只是一个放浪形骸、寻求超脱的智者。于是,他改变了吟唱的基调:

万户千门尽劫灰,

吴姬含笑踏青来;

今日已无天下色,

莫牵麋鹿上苏台。

曼殊葬于孤山,这并不是他本人的意思。我想,这该是柳亚子、章太炎等朋友为他选定的。孤山之于曼殊,其品位与韵致应该是极其吻合的。曼殊之“孤”,孤在内心。既有孤苦,也有孤愤,更多的恐怕是孤情了。

曼殊留下的诗作,最多的是爱情诗。这个常以“诗僧”自许的才子,成年后,一直在学佛与恋爱这人世的两极中摇摆。佛要求人们“离一切相”。“相”,简言之,即客观世界的一切诱惑。离一切相,首先要离的就是情。但曼殊离不了的,就是这个情字。尽管他写过:

白云深处拥雷峰,

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

庵前潭影落疏钟。

《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

但是,禅对于他并不是约束自我的一种“戒”,而是他寻求内心解脱的一种“慧”。“戒”与“慧”连在一起,即可生出一心向佛的定力。单单一个“慧”字,追求的是不受佛门限制的精神境界的绝对自由。他写过这么一首诗:

收拾禅心侍镜台,

沾泥残絮有沈哀;

湘弦洒遍胭脂泪,

香火重生劫后灰。

《送调筝人绘像》

这个调筝人,是一位名叫百助眉史的日本艺妓。1909年春,曼殊与陈独秀同住日本神台清寿馆,认识了这位调筝人,两人一见钟情,感情缱绻。百助眉史把她做调筝状的一幅小照送给了曼殊,曼殊据此为百助眉史手绘画像一幅,题名“静女调筝图”,并将此图印成明信片,分送友人。

可以说,在感情世界里,曼殊便是那一具品高韵雅的古筝。多少红颜女子,皆在这古筝上弹出了她们情有所寄、爱无所托的哀恸。

曼殊为之动情的女子,为数不少,但恋爱归恋爱,说到底,他仍是不肯为爱情而悖反佛门的:

乌舍凌波肌似雪,

亲持红叶学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

恨不相逢未剃时。

曼殊似乎是一颗“情种”,特别能赢得红颜女子的欢心,他亦很投入地爱恋着对方。但是,一旦对方向他表达刻骨铭心之爱时,他又退缩了。他强调“余实三戒俱足之僧,永不容与女子共住者也”(《断鸿零雁记》)。所以说,他既是一位爱心难泯的出家人,又是一位宁可殉道也决不殉情的孤僧。他的这种做法,在严格的青灯佛子那里是得不到好感的;在被他撩拨得死去活来的少女那里,同样因他对她们感情的伤害,使得她们对他哀怨有加。这一点,从他自己的诗中可以看出迹象:

禅心一任娥眉妒,

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

与人无爱亦无嗔。

无爱无嗔,倒的确表现了一个出家人无情无欲的菩提境界。自己不能爱人,而又撩拨得这么多女子爱他,曼殊的奇,就奇在这里;曼殊的孤,也孤在这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大乘佛教的万千丛林中,曼殊依然是一座无傍无依的“孤山”。

那么,他真正的归宿在那里呢?他自己不知道,但他在寻找:

碧海云峰百万重,

中原何处托孤踪?

春泥细雨吴趋地,

又听寒山夜半钟。

《吴门依易生韵之二》

苏州城外的寒山寺,以唐代最著名的诗僧寒山之名而名。同样,以诗僧自许的曼殊,自然会想到他的前辈同道。尽管“箫条异代不同时”,但寒山寺的钟声中,依然回响着寒山生命的激情,它撞击着曼殊的心灵。他觉得,他的“孤踪”,只有寒山寺夜半的钟声可以寄托。

放荡不羁的曼殊,在人间狂狷得够了,由极度的激情变得极度的厌世,该走的时候,他及时走了。他知道,他个人的行为与佛家的要求相去甚远,朋友们并不把他当一个和尚对待,因此,死前他留下了四个字的遗言:

僧衣葬我。

这斩钉截铁的四个字,说明曼殊最终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的。朋友们择地孤山埋葬了他。这里,虽然听不见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但净慈寺的南屏晚钟和灵隐寺的梵鼓,却是可以破空而来,悠悠地,抚慰孤山上的这一颗孤魂。

曼殊生也匆匆,虽然皈依佛门,却不曾修习真正的“壁观”。当他一旦挣脱有形的躯壳羁绊,或许,这林石郁结的孤山,倒成了他坐禅面壁的灵地。

这么想着,我也就懒得去找他了。他已化有形于无形,这山中的每一棵草,每一株树,每一滴雨,都含蕴着他同时也被他含蕴。

我踏雨而来,仍踏雨而去。

同类推荐
  • 洛阳女儿行.1

    洛阳女儿行.1

    洛阳古都风起云涌,轮回诡巷陈年辛秘,紫宸高手突现穷街僻巷,大荒山秘术鬼神莫测,在世家与权利的追逐中,爱情又能占有多少分量?历史底蕴浓郁深远,字里行问古意深厚。新武侠大师小椴如椽巨笔,重现汉唐风貌!小椴,出生日期:20世纪70年代。何方人氏:常住随州,偶居深圳,有时浪迹四方。代表作品:《洛阳女儿行》,《长安古意》《魔瞳》《石榴记》《弓箭缘》《龙城》。文风:诗词化的文字,人性化的写作。行文颇有大家风范,脉络清晰,文笔流畅,妙笔生花,古文功底深厚。
  • 天山恋之谋心

    天山恋之谋心

    天山恋之谋心 葉子洣
  • 鬼谷子的局.卷七
  • 往事百语③

    往事百语③

    往事百语③ 星云大师
  • 经典小说6

    经典小说6

    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只有我们不断扩大视野,更新知识,才能认识世界,传承文明。本书以求知为主题,讲述先人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热门推荐
  • 霸天武道

    霸天武道

    前世他以一敌万,陨灭无数大神,最后血祭吞天,穿越东龙大陆!这一世他凤凰涅槃顿悟霸天武道!世间万事,非黑即白!与我为敌,十死无生!===============蜗牛的新书,求各位支持。《霸天武道》读者群:284481175喜欢本书的朋友进来交流,大量的空位!!
  • 至尊冷妃:独占帝王心

    至尊冷妃:独占帝王心

    【中文在线授权销售】穿越重生频频遭遇算计,一朝公主被指定和亲,生在帝王家早已是身不由己,是做他人的棋子,还是独来这一世只做自己,抉择、阴谋、冷峻帝王的心、还有这一世的情,且看现代女横穿古川后,如何左右自己的命运……近期修文中……请亲们狠狠的砸票票吧,重重的点收藏吧,相信新作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哦……
  • 我在梦里当富婆

    我在梦里当富婆

    钱钱钱,超有钱。梦里的我当富婆,梦外的我是穷逼。梦里的我人见人爱,小帅哥们快到碗里来。
  • 单丝

    单丝

    他爱她吗,爱,但他更爱他自己。
  • 一场血的神秘游戏

    一场血的神秘游戏

    第一人称揭露人性险恶与一个个烧脑,智慧,狡诈
  • 网游:第二世界

    网游:第二世界

    世界上第一款采用人体模拟,号称百分百真实的游戏【第二世界】仅仅开始预售就席卷全球,热爱游戏的明心没有错过这个盛况,向着那传说中的第二世界出发。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黑夜很光明

    黑夜很光明

    他是业界大亨,叱咤风云,只手遮天的人物;她只是大学学生,乖乖女一枚,涉世未深······渣男友为求自保,把她丢给黑社会抵还赌债。她想尽办法逃生却又落入他的仇敌手中,被逼为他献媚。当他爱上她,一切阴谋真相大白。他恨极了她的算计:“敢背叛我的人,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 封天九印

    封天九印

    天地苍茫,宇宙洪荒,阴阳相合,万物谐生。在天印大陆上,强者为尊,弱者为寇,问君可敢剑指苍穹,笑傲八方?
  • 末世之君心不惑

    末世之君心不惑

    开始只是下了一场雨,那场雨却是下了三天两夜的大雨,下的雨水都淹了道路,好多人都在家里没有出门,新闻视频播报都是抗洪救灾的事情,很多运输交通也都停工了。这是一次难得全市放假的日子。大部分人都在屋里躺着刷手机,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不合时宜的发起了低烧,人们一开始只当是淋雨受了寒,还以为只是普通的流行感冒。很快,半天的功夫,除了那极少的一部分人开外,世界像是收到了洗礼,铺天盖地的犹如传染病毒一样,将所有人都困在了家里,人们也由一开始的低温不适,转到大面积人口昏厥。当市政府准备下达一切控制救援得指令之前,全世界在同一时间像是电脑重启一样,全部陷入了昏迷之中。世界从这一刻起,宣告读档重来。第一批昏迷的人类在这次重启中获得了机缘,第二批陷入昏迷后的人类获得了改造,第三批昏迷后的人类出现了两极分化,而这些都将在许多年以后,一一对应。当世界的读秒器从新归零后,伴随着一道光芒一般,所有人再度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