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初年,南虞国边境小城。
宋清如一手拿着饭铲,一手整了整头巾,然 后抹掉额头的汗。
每到年末,没什么人的空旷饭馆总会挤满人。
宋清如的这家小饭馆,特意开在了这城与城的交界处。不仅可以为外出经商的人提供落脚处,自己也可以赚点钱供开销。
虽然小镇人少,平日里没什么生意,但归乡人的那几个日子,像清明中秋及年末,不少人都会路过这座小城。
因此小饭馆一年到头所赚到到的银子都够宋清如花两三年。
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人特别多,多到宋清如忍痛又请了两个小厮才忙的过来。
宋清如炒好菜,赶紧盛出来让人端了出去。
“老板,出事了!”
喊话的是她刚请的小厮豆子。
豆子刚出去,没想到还没出去,端着菜又回来了。
“怎么了?”宋清如停下手,问道。
“外面出事了,你快去看看吧。”豆子满脸焦急道。
宋清如有些纳闷,什么事这么慌。
“死人了!”
“这家店吃死人了!”
宋清如闻声连忙走了出去。
只见地上躺着个中年男人,此刻双眼紧闭,脸色发青,嘴角留着白沫。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中毒了。
宋清如忍着不适,上前探了探鼻息。
见人没了气息,宋清如浑身一抖。
听着一旁人的叫骂声,宋清如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她今年也才十七岁,年后就十八了,她的馆子出了这种事,不管是不是她做的,一旦传出去,她还怎么嫁人啊。
嫁不出去也就算了,这是她的义父义母去世后留给她的,要是这事没解决好,给馆子的招牌招黑,她怎么对得起义父义母的救命之恩。
她咬了咬牙,然后走到尸体旁蹲了下来。
她伸出手探了探那人的鼻息,又摸了摸脸。
尸体又开始变硬,体温也凉了下来。
真好啊,彻底湿死透了。
世事难料,清如叹气。
她站起来,看了看周围冲着她指指点点的食客。
“不是我做的,”宋清如解释道,“我没必要在这里害人,不然我怎么跑路。”
她顿了顿,接着道“是有人陷害我。”
周围的人听她这么觉得有理,但是还是不信。
“谁知道你是不是故意这么做,”有人这时候站出来,“你前一会儿下毒,后一会说‘跑不了路’来骗我们。”
“就是,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不是你下的,”又有人道,“厨房就你一个人,别以为我不知道。”
“你这店就你一个厨子,这是大伙儿都知道的,”那人看了看人群,又道“大伙儿说是不是?”
围观群众赫然称是。
“有没有骑着马来的,赶紧去报官,”那人转头盯着宋清如,“去一个吧,剩下的就在这里看着这个杀人犯。”
“我不是杀人犯,”宋清如有些头疼,“不是我做的,不要血口喷人。”
“你说你不是你就不是?”
“就是就是,”这时候又有个大娘站出来,“我看小姑娘你承认吧,到时候见了官老爷挨板子就不好了。”
众人又连连称是。
宋清如被人围着,她也不解释了。
这一看就是有预谋好了的,不管她怎么解释,这些人也不会相信。
也不知道是谁请的戏子,演技这般的好。她有好些年没看到了。
宋清如有些疑惑,她就一普通小平民,究竟是谁要害她。
“既然都不相信我,那就等官来,”宋清如冷声道,“清者自清,我会证明一切的。”
“倒是那些做戏的,”宋清如转头看向刚刚非要把脏盆子扣她头上的几人,冷眼道,“你们就不怕晚上有东西来敲门吗。”
说完,就从屋里搬了个凳子出来,坐在屋檐下等着。
“官来了官来了,”有人大呼,“快给官让道。”
众人听见后,自觉让出了一条空路。
宋清如抬头看去,那个官,竟是个生的极好看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