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骞道:“同行儿还有叔伯同行儿。”
郭桃儿言:“我是......唱戏的。”言罢还在那“呵呵呵呵”的傻乐着。
“可別乐了就!”于骞说道,“唱戏的有什么好嬉皮笑脸儿的呀。”
“我兴奋呐!”郭桃儿兴奋的说道。
“您这是兴奋呐。”于骞说。
“一想就高兴呀。”郭桃儿 说,“唱戏,传统艺术呀。”
“哪个曲种?”于骞疑惑的问道。
郭桃儿肯定的回答道:“梆子!”
“河北梆子啊!”于骞说。
“嗯呐。”只见郭桃儿又是激动的后退了几步蹦跳着说道。
台下的观众们好像见到了一个烤熟了的土豆儿在跳动着又是不禁的笑了起来。
“您这是踩高跷儿的还是唱梆子的呀。”于骞见状道。
“唱梆子的。”郭桃儿说。
“您蹦什么呀?”于骞问道。
“高兴呐!”郭桃儿说,“遇见知音儿了!”
“哦!”于骞也是兴奋道,“我算知音儿?”
“嗯!“郭桃儿说,“知音不在多,一个胜十个。”
“欸!”于骞赞同道,“那倒是,唱梆子好儿啊!”
“早些年儿,国内的某地区梆子演员唱的太好了。”郭桃儿说,“后来那个地区的相声演员陷害我们!”
“这相声演员抓(dei)什么曲种就陷害什么曲种是哈!”于骞笑着说道。
“所以我们相声演员实在是没有什么出色的。”郭桃儿嘲讽道“陷害唱梆子的,没有什么不陷害。”
“后来我一气之下就......”郭桃儿又说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哦~!”于骞捧道。
“天涯何处无芳草,那儿都能吃饭!”郭桃儿说。
“什么嚼头您这是。”于骞又捧道。
“走,漂洋过海。”郭桃儿说,“出国,到东瀛(某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去发展。”
“到东瀛唱梆子去呀!”于骞惊奇的说道。
只见郭桃儿又是用手糊着脸在“嘿嘿嘿嘿”的傻乐着。
于骞道:“就冲您这样儿,我怀疑您去东瀛是唱梆子的吗!”
台下的观众们听了这句话,看见了郭桃儿的样子,又想到东瀛的某些儿个视觉冲击,又是一阵的哄堂大笑。
“你以为我......?”郭桃儿假装不知道的问道。
于骞回答说:“我以为您......您唱京戏去了”而后快速转移话题的问了:“哎,您去干嘛了?”
“帮东瀛去发展梆子事业。”郭桃儿说,“还好啊,还好,这些年来还算是小有成绩。”
“小有成绩?”于骞重复到。
“嗯”郭桃儿说,“在东瀛演出也引起了轰动。”
“哦哦。”于骞道。“演出......在哪儿演出?”
“在东瀛演出。”郭桃儿回答道。
“什么时候演?”于骞又问道。
“额......额......在三月十一号(不知道是什么的,可以搜一下某国3.11的事儿)”郭桃儿又回答道。
“嚯~喔~!好家伙!”于骞惊讶道,“那轰动可不小呀!”
“可不嘛,差点儿·亡·国·呐!”郭桃儿放大声音儿说道。
“嚯~哦~!”于骞又一次的惊讶道,“那您可是立了功了。”
只见这时,郭桃儿一脸不屑的撇着嘴巴,好像在说着“这儿都是小事儿”。
台下的观众们也是十分的爱国,见此状是有的欢呼有的鼓掌,都是在大声呼喊着“好!!!”。
接着,郭桃儿又说:”真的,还有点儿后悔!”
“咳,为什么呀?”于骞捧道。
“后悔呀。”郭桃儿一脸后悔的说道,“后悔他们让我返场儿我没返。”
“那是怎么着啊!”于骞又捧道。
“我要是返场儿......”郭桃儿言到,“返场儿他们早就夷平啦!”只见郭桃儿还大气的挥了挥手。
“咳。”于骞也是和台下的观众们一样儿一脸笑意的回道“您也是没坚持!”
“反正就是很遗憾吧。”郭桃儿说道,“但是到东瀛,你提我———一个知名的梆子艺人,大家还是都了解我的。”
于骞又道:“那怎么着吧,您是专业演员......”
“不,不,不,也不能这么说。”郭桃儿挥手道,“现在呀,不干专业了。虽然说我有艺名儿,虽然说我还会这行儿,但是很久没有从事了。”
“您还有艺名儿呐!”于骞道。
“对,对!”郭桃儿回答道,“你们这行儿不是都有艺名儿呀!”
“哎,对对!我们都讲究这个艺名儿。”于骞肯定道。
“我都知道于骞老师的外号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