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更离奇的。“超哥和我已经喝了一打,瘦子还在那慢慢的自饮自酌。
”老板,再来一打啤酒。“我看超哥意犹未尽正在兴头,赶紧叫老板上酒。
”好嘞。“老板娘马上提过来一打啤酒,看着我们吃的一片狼藉的桌面问道:”帅哥,少喝点,来日方长嘛。我把这几串凉的烤串再给你热热。“
”谢谢老板娘,送三串烤腰子呗,姐。”超哥嘴真甜。
“帅哥,没问题。”老板娘也很爽快。
“接着聊,超哥。”我说。
“好啊,但说实话,里面很多也是我道听途说的,一说一听罢了。”超哥喝了杯酒,借着前面话题继续说起。
有家公司的员工,怀胎七个月了,马上快休产假了。有一天下班,因为行动缓慢落在了最后负责关灯锁门,然后晃着沉重的身体走向电梯。开电梯,进电梯,电梯下行,一切正常如故,奇怪的是电梯没停一直下行。按说这个点,刚下班,应该坐电梯的人很多,可是电梯一直缓慢下行。该员工刚开始也没注意,可眼看着电梯一直下行也没有要停的意思,赶紧按开门键。
可是电梯按键好像锁死一般,怎么按都没反应。电梯在悄无声息的下行,女员工赶紧拿出来手机给物业打电话,电话里只有一片盲音始终接不通。忽然电梯停了,按键显示十八楼。正在女员工诧异时,电梯悄无声息的打开了门。与前面那位老总看到的一样,一眼看去十八楼处于一片黑暗之中。电梯桥箱仿佛是悬浮在太空的空间站,无穷的黑暗当中,一束灰暗的灯光悬浮在夜空,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无助。
女员工已经神经高度紧张起来,脸煞白,浑身冒汗。猛然间,黑暗的远处飘来两道白影。赶紧打开手机手电筒向外照去,微弱的手电筒光源好似被什么东西吸住一般,远处仍然是一片黑暗。说话间,那两道白影已经来到电梯口前,是一高一矮两个人。全身白衣袍,长发盖着脸面看不清男女。
你。。。你是谁?女员工哆哆嗦嗦的问道。
嘿嘿。。。仿佛远处又似近处的笑声,在寂静的黑暗中相当的渗人。
一阵阴风吹过,白衣人的长发随风飞舞。若隐若现中,看到两张惨白的脸,是位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女员工鸡皮疙瘩骤起,一股尿骚味弥漫开来,小便失禁了。白衣人看了一眼女员工,然后瞬间飘然而去。刹那间,楼道恢复了灯火通明,电梯也悄无声息的关上了,直到这时,女员工才“哇“的一声哭出来。
女员工是被120拉走的,后面好像听说孩子没了,大人不知咋样了。
这下子是瞒不住了,很快整个海港市传的纷纷扬扬,同时不断爆出其他公司领导或员工所见所闻的一些不可名状的事情。政府出面解释,没用;物管公司破谣,没人听。首先是大厦十八层的企业,一夜间全搬走了,有的连办公家具都不要了。
奇怪的是 出事的公司大都是国内企业,所以后面的是各楼层的国内企业慢慢外迁。当时虽然有不少的外资企业入驻,但是总体数量有限,仅占总租户的20%不到。仅靠这个租户,连大厦的基本运营成本都不够,更不要说盈利了。
有好事者翻出来大厦施工时的照片,桩基带出来的很多骨骸格外醒目。市面上各种传闻都出来了,海港大厦一下子成了”鬼楼“的代名词。
政府出面澄清:海港大厦从立项到地质勘探以及文物勘探,再到后期的施工建设,都是按照正规流程进行的,合理合法的,希望市民不要以讹传讹,误导大家!政府对此会做严厉的调查,对于恶意谣传,会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后的调查结果,只是象征性的抓了几名造谣生事者,拘留十五天了事。
最终找到结果的是市文化局的一名民俗作家。作家姓陈,在海港市文化局工作了十多年,平时就是走遍海港市及辖下县镇的各个角落,搜集地方人文古籍、地方传说、风俗人情等等。书也出了几部,除了在图书馆作为地方志查询之外,市面上很少见到。所以说陈作家,不管是在文化局内部,还是在社会中,都是个默默无闻的一个人。除了自己在努力的工作生活外,确实是世间可有可无的一个人,我们的大多数何尝不是如此?
但是,存在即是合理。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关键是发现和被发现。
这不是,陈作家勤勤恳恳大半辈子,现在真正到了学以致用了。在海港市上下都在纷纷扬扬的谈着各种或真或假的传闻时,陈作家利用自身专业,一头扎在文化局资料室。经过三天三夜的彻夜工作,翻遍了资料室所有资料,终于在一本发黄的古书中查到了蛛丝马迹。
《盐田村民俗》,作者不详,编撰时间不详。海港市,改革开放前就是一个小渔村。因为靠海吃海,沿海渔民就在海边筑造了很多盐田,忙是打鱼,闲时晒盐,故名盐田村。时至今日,在偏僻的海边,还有一部分海民在延续着古老的晒盐制法。
陈作家是在第三天、在档案室最最靠里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本布满尘灰的这本书。还好,估计这本书从放在这里就没人翻看过。打开封面,里面除了纸张发黄,竟还能闻到油墨的味道。
书的开篇就是”三月三拜护法娘娘“的文章,这还要从倭寇说起。
日本,在元末明初时,当时称为倭寇。是时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民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晚清时期,在光绪皇帝的上谕中,大量使用“倭寇”指称日军,衍生出倭军、倭兵、倭炮、倭艇等词。明朝洪武时期,政府致力于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军于辽东望海埚全歼来侵之倭,此后海防较为平静。嘉靖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在封建诸侯支持下,日本海盗与中国海盗王直、徐海等勾结一起,在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明朝东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经营海防,因朝政腐败而难有成效。嘉靖后期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先后平定沿海区域倭寇海盗,倭患始平。
日本本土狭小,其治国之策就是对外掠夺。明朝末期开始,因政府闭关锁国,朝政贪污腐败,倭寇又有了可乘之机。不时的骚扰我沿海边民,民不聊生。因为大明的无暇顾及,倭寇不久就占领了整个盐田村以及周边海域。虽然倭寇刚来盐田村时,没有大规模的烧杀抢掠,但是村民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它们的监视和管辖。同时晒得海盐,出海打的渔获,一半都被它们强行收走了,美名其曰缴纳海税。
随着大量倭寇源源不断的输送进来,它们的兽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倭寇人越来越多,就不单单是抢掠老百姓的鸡鸭猪狗,看到好看的大姑娘小媳妇便肆无忌惮的侮辱,稍有抵抗就会被杀掉。
盐田四村有位妇女胡氏,因家里行三,都称她胡三娘。胡三娘胆大心细、嫉恶如仇,表面上对倭寇服从,私下里组织了一批群众,白天打鱼晒盐,晚上秘密训练,找机会打击倭寇的嚣张气焰。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雨夜,胡三娘带领他们袭击了一营地。他们带着长矛钉耙冲进军营,把睡梦中的倭寇脑袋砸了个稀巴烂。最终因为寡不敌众,除了三个被抓,其余的倭寇被砍杀,倭寇也死伤了十几人。
被抓的人里面就有胡三娘。倭寇对这三人百般酷刑,尤其是胡三娘更是百般凌辱,但他们都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恼羞成怒的倭寇把三人斩首示众,接着又把全村六百多口全部活埋。盐田四村自此不复存在,周边乡镇百姓就事后在村里筑起一座大坟,取名盐田千人坟。这件事重重打击了当地倭寇的气焰,也极大的激起了当地抗倭志士的激情。后人为了纪念这次抗倭行动,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三,当地百姓就会用稻草扎成倭寇的形象,然后点燃急速送到海边,待到燃烧差不多时投掷到海水里。最先到达这,就是今年的最佳幸运儿,今年家里会一帆风顺,出海平平安安。刚开始人们叫”三月三拜胡三娘“,后来不知怎么叫着叫着演变成今天的”三月三拜护法娘娘“了。
陈作家如获至宝,一是经他研究当年的千人坟应该就是在如今的海港大厦所处位置;二是”三月三拜护法娘娘“现在依然流行。陈作家满怀无比激动之情找了领导,并把前因后果告知了领导。如此重大发现,领导也不敢怠慢,马上反映给了市政府有关领导。
政府领导感觉事关重大,不敢轻举妄动。一是大厦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千人坟的存在,严重不重视历史核查工作。二是毕竟事过多年,全国人民都在热火朝天的大搞建设,封建迷信宣扬不得。三是花费几亿建造的大厦不可能因此拆掉。最终讨论结果,封锁一切不利消息,此事交给民调局酌情办理!
”超哥快喝一口,嗓子冒烟了吧?“我见超哥绝对超长发挥了他的口才,旁边桌的几位民工大哥都听入迷了。
”渴死我了!“超哥一口干了杯中酒水。
”老乡啊,哥们真能唠啊,走一个。”几个民工大哥跟超哥喝了一杯。
“胡聊,你们可别信啊?”超哥忙说。
“谁信这瘪犊子玩意,走了!”民工大哥们起身走了。
“超哥,接着唠呗,这才十点钟,早着那。”
“有酒喝,接着唠!”超哥笑嘻嘻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