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0500000001

第一章、小林村的一家人

二十世纪初,中国迎来了有史以来最混乱的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国内局势的动荡,让这个曾经辉煌灿烂的东方大国变的千疮百孔。公元1912年,统治中国长达两百多年的清王朝在革命的炮火中结束了它腐朽的命运,一批又批的中国人纷纷剪下了那饱含屈辱的辫子,至此,民国时代拉开了序幕。然而,和平并未降临到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各方军阀间为了一己私欲,勾心斗角,相互攻伐,让这个可怜的国家雪上加霜,人民的生活更加苦了,这个社会也更加乱了。

现在回想起那个年代,最瞩目的无疑是那些为了拯救国家民族而挥血奋斗的名人英雄,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流刻在史书中被后人称颂,他们的名字也将成为荣耀的代名词被永世牢记。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一些事,或者说是忽略一群人,一群那个年代的最普通的人,他们没有那么远大的抱负,也没有那么深远的见识,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是想让自己、让家人能简简单单吃上一口饱饭,能在乱世中平平安安的活下去。

在一个偏远大山深处,有一个名叫小林村的地方,这里叫小林村并不是因为这里的人姓林,而是这里到处都是树林,树林的面积竟比田地还多,远远望去,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能在民国时期找到这样一片地方,一定会称赞道世外桃源。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这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这片山水,因为这里太偏远了,村里二十几户人家,全都是穷人,走近一看,所有的房屋都是泥土稻草、破瓦烂石堆砌而成。这里离青山县城有一百多里,山路崎岖,光是去县里就要花上两天的时间,就连地图上都看不到这个地方,更不用说会有哪个军阀官僚到这个破地方征税抢粮。这里的农民想法很简单,他们不愿意舍弃这片祖宗留下来的土地,再加上每次去县城时常听说外面打仗闹得凶,凡是出去的人不是死了就是音信全无,于是这里的人就越是不敢离开大山了,即便再穷,也只愿意留在这里。

董素清是小林村一名普通的中年妇女,她相貌平平,但性格祥和文静,在她的世界里,除了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就只有他的丈夫夜家原和他们的三个子女。

这天,董素清在扫完地后,便一刻也不得空地坐到灶台前把火烧起,然后她将一口黑压压的大铁锅放在灶上,往里面倒满水,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得出她累了,但她面带微笑,似乎并不觉得累。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娘,我们回来了。”一名十六岁的少年和一名中年男人走进门来,此时正值大热天,二人浑身被晒的油黑不堪,两人扛着锄头,背着干柴,身上脚上尽是些泥土。

“你们回来了。”董素清见状,忙上去帮二人拿东西,“先休息会儿,水马上烧开了,洗个澡,洗了再吃饭。”

“知道了,这都是老规矩了。”中年男人笑着回答,此人便是这个家的男主人夜家原,而在他旁边抠身上泥土的就是他们的长子夜初。夜初从小跟着他爹进山砍柴、下地干活,别的没有,但肌肉和力气算是练出来了。

没一会儿,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从里屋走了出来,这是夜家的另外两个孩子,男的排行老二,叫夜安,才刚满十二岁,虽然和夜初同父同母,但身子骨却没老大壮实,这也难怪村里人常调侃说夜安就不是农家孩子的命,迟早要当个读书人的,也正因为这些个玩笑话,夜家原每次到县里都会买些便宜的旧书回来让三个孩子自学,虽然他们没钱上学,但这个法子也总算让这几个孩子能识点字。女孩是最小的,才十岁,叫夜杉,因为是家里唯一的女儿,所以夜家原从来舍不得让她去下田干活,平时也只是让她在家里帮帮她娘做做家务罢了。

夜家原年轻的时候因为没机会读书,所以不想让孩子们也当文盲,虽然家里穷,连吃口饭都是精打细算,但唯独在读书上他从不含糊,但是他们实在太穷了,好在他脑子够精,总是到一些旧书摊上去杀价购买,每次讲价都要讲很久,虽然麻烦,但也年年如是。孩子们虽是自学,但老二和老三都很喜欢看书,唯独老大一看到书就一脸嫌弃,只不过在他爹的严厉管教下才勉强学了一些。

就在夜家原和夜初坐在板凳上休息的时候,夜安和夜杉主动上前替这两个劳累的大小农民按肩膀,夜杉道“爹,外面太阳那么大,你和大哥明天就不要出去了吧。”

夜初听后笑道“不出去干活,咱们家吃什么,小丫头片子不懂。”

夜安道“爹,要不以后我也去帮你们干活吧。”

“诶,这个可以。”夜初刚一抢嘴,脑袋就挨了夜家原轻微的一巴掌,道“可以个屁,你小子读不进去书,老子才把你拉出去干活学生计,你还想你弟弟妹妹跟你一样啊。”夜家原转头又对夜安说道“老二,你还小,就在家里和妹妹好好念书,没事的时候帮你娘,外面的事有爹和你们这不争气的大哥呢,等书念好了,长大以后就可以到县里去谋个好差事,总比干苦力好,明白吗?”

夜安和夜杉点了点头。

“咱们县那么小,能有什么好差事啊。”夜初又在一旁念叨,夜家原扭过头来,道“怎么就你小子事儿多,在家里跟老子顶嘴顶得欢,在外面怎么跟个怂包似的,去看水开了没,准备洗澡,臭小子,还指望你有出息,要等下辈子了。”

夜初不以为意,一脸不屑地躲到灶前。

到了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只摆了五碗青菜和三个红薯,三个孩子都很孝顺,不愿意自己吃红薯,都想递给爹娘吃,董素清道“孩子们,你们在长身体,该你们吃的,看你们吃饱了,爹娘就饱了,快吃吧。”说着便摸了摸孩子们的额头,夜安和夜杉唯有听话自己吃,但夜初却迟迟下不去口,他看了看爹娘碗里的野菜,内心翻滚,他用筷子将红薯分成了三份,将两份大的硬丢到了爹娘的碗里,然后自己端着自己的碗独自跑到门口坐着吃。

“这臭小子……”夜家原和董素清都知道老大虽然孝顺,但性子执拗,便接受了他这片孝心。

一家人还没吃多久,门口的夜初喊道“起大风了,看来有暴雨要来了。”

夜家原道“今天大太阳,明天大暴雨,这天气真是多变,明天还得到县里去,真不吉利。”

“去县里做甚?”夜初问道。

夜家原捡起桌上掉落的红薯皮边吃边说“还记得县里的黄老爷吗,就是那个之前派人来咱们村砍过树的,这次他们家祠堂要重修,又选了咱们村的木头,让咱们村里的人给他抬过去,这样他就可以雇佣我们村的人来修祠堂,只要修好了,每个人都能赚一块大洋,这期间还包吃包住,我和大张他们几个商量好了,这活儿接下了,明天就去。”

董素清道“可明天要下暴雨,这山路不好走,要不等雨停了走。”

“胡说,这雨谁知道要下几天。”夜家原接着道“这活儿可是肥差,要不是黄老爷看上了咱们村的木头,也不会雇我们,这要等雨停了,钱也就没了,咱们家已经多久没见米了,等挣了钱,就可以买点米回来。”

“爹,这账不对啊。”夜初说道。

“哪儿不对了?”夜家原问道。

夜初回到饭桌上说“你们想想,平日里请个搬工走一百多里搬东西都差不多要一块大洋,更何况还有修祠堂的工钱,你们帮他家搬这么远的木头,又帮他修祠堂,结果一共才给一块大洋,他这就把搬工费省了,太狡猾了吧他。”

“臭小子帐算的倒不错。”夜家原道“这世上有多少商人是不狡猾的,无奸不商,说的就是这个,别人开出了价,你可以不接,但你不能保证别人不接,要是别人接了,那这钱也就没了,所以有时候你明知道是吃亏却还是要吃,因为没得选,这就是生意,你情我愿。”

听着自己父亲说的这番话,夜初感到了一丝迷糊,他心里疑惑,难道生意就是这样吗,做个商人就必须要奸诈吗?

次日早晨,夜色还未褪去,夜家原和董素清已早早的起来收拾,因为县里很远,所以必须早早地去山里砍好树,然后和约好的同村人搬木头去,这个时候三个孩子还没醒,夫妻两人来到一间破旧的小房间,三个孩子正挤在一张用稻草铺成的床垫上睡觉。董素清道“要不把孩子们叫起来送送你。”

“别。”夜家原轻声道“送什么送,又不是不回来,现在还早,让这三个娃儿多睡会儿。”

夫妻轻脚慢步走到门前,夜家原道“这老大也十六岁了,到成家的年龄了,像咱们家这种情况,县里的姑娘是别想了,还好老刘家的闺女还没嫁出去,等这次赚了钱回来,就去提亲,把人家姑娘娶回来。”

董素清道“你呀,平日里对老大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心里还是挺关心的。”

“废话,那是我儿子,老子不关心谁关心。”

“雨大,山路滑,慢点。”

“放心,又不是第一次出门了,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完工回来了,你在家要照顾好孩子们。”

董素清点了点头,不知道怎么了,这一次感觉特别不舍,就在二人聊话时,几名中年人带着家伙事儿走了过来,这些都是和夜家原约好的同村,一共十几个人,夜家原披上蓑衣带上斗笠,跟着他们在暴雨和黑暗中远走越远,直到背影完全消失。

同类推荐
  • 日月双悬

    日月双悬

    身藏惊人绝技的小吏曹颉无意中卷进了一场帝王夺嫡的历史变局。随着个人的身世秘密逐渐浮出水面,他也从一个提塘署小吏成长为一段历史风云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并逐步成为掌控某一神秘力量的权势人物。本书还将告诉你:除了已经被圈禁起来的老大胤爱新觉罗·胤禔、禁足于咸安宫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参与九子夺嫡的还有老四、老八诸人,另外还有一个更其神秘的力量也在暗中窥伺皇权。本书还将呈现曹寅家族的兴衰及《红楼梦》背后的悬疑、真相。康熙与曹家的渊源、曹家的发迹秘史、大清朝入关前后的百年风云、两支暗黑力量与朝廷的复杂关系、日月两朝同时并存的历史谜团,也尽在书中展现……
  • 清和月

    清和月

    清朝末年,硝烟四起。辅国公载泽考察国情归来,却遭遇一场精心设计的海难。九死一生归京,又因触怒太后被谪贬广东......究竟是谁要取他性命?看似宁静的小镇,十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惨案?海战失败,是哪双黑手在背后操纵一切?这些疑团盘亘在载泽心间,誓要抽丝剥茧、一探究竟!几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相聚在清和月,他们搭档探案、变革维新,追求光明的世界。除了那些志同道合的挚友,还有那画上的倩影,那对琉璃般的深眸。情不知所起,再忆时早柔肠百结。内忧外患的旧朝廷风雨飘摇,且看他们,如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 夏商传奇

    夏商传奇

    夏朝末年夏桀无道残害忠良商朝开国皇帝商汤举义旗反抗的故事
  • 镇天河

    镇天河

    昔日龌龊不足夸,春风得意马蹄疾。吾喜天之扶桑,昆仑绝顶,梦想有一天,一览众山小。吾喜燧明扶摇直上九万里,阅尽人间春色,簸却沧溟水,古来江河东流水,青山悠悠水迢迢。路难行,难于上青天,毕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社会制约论

    社会制约论

    天对地,雨对风,富裕对贫穷,漫漫人生路,未知吉与凶。有人挑灯夜读,有人无师自通,有人鸢飞戾天,有人四大皆空,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相逢,肉食者鄙未曾远,独善兼善忘心中。
热门推荐
  • 你身边有我

    你身边有我

    十五年前的事件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让她不得不小心翼翼,而他的闯入改变了她的世界。八年的想念,让他决定要保护好这个女孩。他用八年的思恋,只是为了换回一个她,他也只要她。
  • 异界之邪君

    异界之邪君

    天剑大陆,强者为尊,世家林立,百家争鸣。忆龙尘本是无法修炼的废物,突然觉醒了,前世记忆。前世他是无数次死去又重生过的人,经历了许多许多的危险和磨难,但却没有一件事情是他无法面对的,他总是会笑着度过。而这一切,自己不应该倒下,因为他还要继续活着。前世的他是一个孤儿,在无意中发现自己体内竟然拥有一滴神兽之血,于是就开始研究起这滴神兽之血,最终得到一本神奇古怪的书籍,并且将其带到了这个世界。他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他的目标是变强,他想变得强大,想要杀掉那些曾经欺辱过自己,伤害过自己的人。前世的我是一个孤儿,在无意中发现自己体内竟然拥有一滴神兽之血,于是就开始研究起这滴神兽之血,最终得到一本神奇古怪的书籍,并且将其带到了这个世界。
  • 秋风十五里

    秋风十五里

    永远这个词太重了,往往脱口而出的都是不能实现的。“我想祝你幸福来着,仔细想想还是算了““那我祝你吧”“谢谢”
  • 隐仙传

    隐仙传

    南雍《隐者篇》:“民有不满朝者,择居僻林。”
  • 明殊公主

    明殊公主

    天降异象,百鸟归巢。小公主明徽出生时祥云漫天,天现异彩,国师批命,曰:“凤归梧桐,乃祥瑞之兆。”帝与后盼公主多年,终得偿夙愿,又逢祥瑞降世,帝当即封“明殊公主”。公主名曰明徽,封号明殊,“日月伴其左右为其名,‘徽'字寓其明慧之美德,‘殊'字彰其所享之殊荣”,可见帝予公主之偏爱。公主上有六位哥哥,亲眷皆以“小七”称之。小七公主幼时珠圆玉润,可爱非常,唯爱美食与美人,唯厌国师小弟子顾迢,每逢二人见面必是针锋相对,互戳软肋。小七:“顾迢!给本公主滚过来!”顾迢:“我就不!小胖子,有本事你来追我啊!”抒情版:就像他不知她爱了他整个年少,却总是用气死人不偿命的语气吸引他的注意,她也不知他忍受了她一切的坏脾气,却仍把他的小公主藏进心里。有多少恋慕,以朋友之名,害怕失去;有多少暗恋,以针锋相对为挡箭牌,唯恐对方知晓。(这是一个躺赢公主谈着谈着恋爱突然‘被’上位称帝的故事)
  • 我不是天师

    我不是天师

    一个关于平凡的捉鬼人之旅,一个不平凡的故事,主人公王狗蛋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生离死别和爆笑故事呢?敬请期待
  • 扬雪

    扬雪

    帝清扬看着面前的考场,手握笔袋,面目严肃。三年备考,寒窗苦读,无数挑灯夜战,汗水与心酸终于能够得到回应。她深吸一口气庄严肃穆地踏入教室。然后穿越了。……这操蛋的狗血剧情为什么会发生在她身上啊!!啊,穿成客栈老板了啊。那没事了。于是乎,金陵多了个日常坑蒙拐骗撒泼耍横的小无赖。这日子别提多快活了。如果没有那几个突然跑到金陵来要把她绑去蓬莱的白衣男人,她会更快活。帝清扬:“你们绑我做什么?我只是个菜鸡啊!”被骗出经验的蓬莱f4:女人的嘴,骗人的鬼。不要理她,绑走便是。至于人身安全……某少主:活着就行。几乎不自己讲话面瘫男x嬉皮笑脸不正经流氓女
  • 帝君

    帝君

    天刀出,天地之间,谁与争锋!一代天之骄子,一夜之间,一无所有!落魄辰夜,携天刀重回少年时代,带着不屈的心,一步步迈上武道巅峰,从此掌控天地,终成帝君!公布一个群:30774669(备注,一定要有本网站账号)
  • 我的爹爹是老子

    我的爹爹是老子

    北冥之神倏,南冥之神忽,中央之神混沌。混沌即我。某一天,我裂开了!爹爹:恭喜你证道了!我的爹爹是大佬,保我长生逍遥。但我,还是想要靠自己!这是一段艰难的求道之旅!
  • 狐者

    狐者

    《狐者》讲述了一群身不由己,势单力薄,半人半仙,迷迷糊糊,顶着弱不经风的小身板,却偏偏要扛起维护地球,延续生命,保证地球生物生存的这一重担,我们的口号是:动真格的,谁怕谁啊!(抱歉,东北味儿较足,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主角们几乎都生长在极度寒冷的北方城市,那个地方有一个传奇一样的名字:哈尔滨)如果你愿意了解那一片神奇的土地,就一起来吧。狐者说:我们的组织是伟大的,我们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的福利是欠缺的,我们的技能是待培训的,可是我们的使命感是毋庸置疑的,再一次喊出我们的口号:动真格的,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