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才呀,检查一下,看看有无错别字,没有话,就让人迅速抄写一千份,然后送往全国各地,让各路诸候知道周瑜和孙策办得好事。”
孙正仔细又看了一遍,发现无误后便去命人抄写。
孙正越来越佩服陶谦了,这一举无疑是能赚取天下人的同情心,虽然赔了点儿粮食,倒也有所得,九江拿下也名正言顺的多,再者也收获九江百姓的民心,同时又骂了周瑜和孙策二人,将二人贬低得一无是处,自己形象立马就高大了起来,可谓是一举三得之事。
江东,吴郡。
周瑜正在书房聚精会神的看着兵书,对于九江的处理,他觉得够陶谦吃上一壶的了,就算陶谦派人回来占了九江城,也讨不到任何的便宜,还得自己拨粮救济九江的百姓,当然,对于百姓来说,虽有些损失,生活仍能得到保障,只不过会恨他而已。
周瑜很想听听陶谦在进城之后,怒火中烧的消息。他很期待,所以在看书的时候,时常会分心,探子已经派出去好些日子了,算算也该回来了。
“咚!咚!咚!。。。。。。”清脆的声音自屋外传来,这是拐棍儿拄地的声音,周瑜之前就听过,因为黄盖的腿受了伤,所以每次来的时候,他都是拄着拐来的,只不过随着黄盖伤势的好转,走路自然就越来越快,声音自然就也越来越快,但今天这声音里,周瑜听出了急促的感觉。
“黄老将军,你怎么来啦。”周瑜放下手中书简,夺步上前来掺扶黄盖。
黄盖手中拿着两个书简,声音洪亮的对周瑜道:“大都督,探子传回了消息,陶谦已经命人进驻了九江城。”
“哦?”周瑜听后先是疑问,后就笑出了声来,道:“呵呵呵呵,陶谦到底还是中了圈套啊,他以为进九江就没事了,那些没东西吃的百姓,还在等着他喂食呢。”
“哎——”黄盖长叹一声,不作言语。
周瑜脸上笑容顿消,道:“怎么了黄将军?难道陶谦不肯救济那些百姓?”
黄盖道:“哎,肯是肯,就是。。。。。。”黄盖引而不发,将其中一个竹简递给周瑜,道:“大都督且看看吧。”
周瑜接过竹简,带着疑问摊开来,默念题目:“谴贼檄文。。。。。。”
周瑜看到一半,脸已经气得发绿了,胸膛起伏得跟波浪一样,一下一上的,看完之后,“啪!”一声,愤怒的将竹简摔在地上,大喝一声:“陶谦!你个老贼,竟敢血口喷人!”
周瑜越想越气,最后直接道:“黄老将军,传本都督的将领,点兵五万,我要重返九江,我要把陶谦人头砍下,以泄我心头之恨,这斯辱我与主公太甚!”
“大都督,那陶谦当下不在九江,他只派孙乾和乐就引两千人入城,而他仍在向庐江进发。”黄盖道。
“什么?”这一点明显出乎周瑜意料,此刻恨不能挫碎钢牙,眼珠转了半天,才叹道:“没想到这陶谦,竟有如此智谋,倒真不容小视。”
黄盖道:“陶谦那老贼,实在可恨,据探子来报,他把谴贼檄文,已经让人抄写上千份,送到全国各地官员的手里了,把大都督和主公说的里外不是人。”
周瑜眼里闪出一丝可怕的凶光,道:“看好吧,我周瑜一定要让陶谦付出代价。”
“那。。。。。大都督,还要不要点兵攻打九江?”黄盖小心翼翼的问道。
“哎——”周瑜哀叹一声,接着道:“刚才本都督被陶谦气昏了头,现在清醒了许多,现在不用立刻打九江,派探子严密探听九江的情况。”
“诺。”
黄盖拄着拐离去了。
周瑜从地上将自己摔散的竹简捡了起来,然后长长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不知道主公知不知道此事。”
说罢,周瑜就快步朝孙策府上走去。
“大都督,主公正在气头上,您还是待会儿再进去吧。”周瑜正要进入堂内,却被站在旁边的卫兵劝止了。
周瑜望向堂内,地上有一个摊开的竹简,显然是被摔的,孙策在原地一动不动的背着手,面朝帅案,一言不发。
周瑜没有吭声,只是捡竹简的声音被孙策听到了,霍然转身,发现是周瑜,立马道:“公瑾,你怎么来了?”
“主公啊,在下前来,就是为了这封谴贼檄文。”
周瑜看了看竹间上的内容,跟他拿来的一模一样,只是这字就明显写得臭了些,歪歪扭扭的,跟乌龟爬行留下的痕迹一般。
“这陶谦,实在可恨,将你我二人骂得狗血喷头,并且还将檄文发往各地,搞臭我孙策的名声,老贼不除,我心难安哪!”孙策轻轻的按揉着自己的太阳穴,现在提到陶谦的名字,他就头疼得厉害。
周瑜这时反倒是心情平和了,尽量让自己面带微笑,道:“主公啊,这世上何人无人骂,何人不骂人呢?陶谦要骂,就让他骂好了,现在天下大乱,谁也不必假装仁义,陶谦若没有称霸叛逆朝庭之心,便不会率兵攻打寿春,只不过他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什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全是些鬼话,明知他徐州之地乃是兵家必争,他才说出那样的话,给自己找了个侵占他人地盘的理由。”
“哼,由此可见,陶谦才是真正的人面兽心,对了公瑾,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不知道。”
“总不能白白把九江送给陶谦吧?”
周瑜道:“当下陶谦的兵,正从寿春往九江运粮,或许我们可以劫一些粮草。”
“这样做,会不会导致百姓饿死啊?”
周瑜耐心的解释道:“主公,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绝不能让九江城富不起来,不然陶谦的势力就会越来越大,并且我们伤过九江的百姓,渡过难关之后,他们定会与陶谦同仇敌忾,到时候我们再想拿下九江,只怕会难入登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