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7200000030

第三十章武安君主

一看到秋陶宁,李然就走了过去,甩了下拂尘:“皇后娘娘,今日可不能送羹汤了。”

猛然被太监拦了一下,秋陶宁的脸色不是太好看。

身旁的赵嬷嬷走了出来,悄咪咪给李然递了块银子:“李公公何出此言,莫非圣上不在御书房?”

李然笑嘻嘻的接过了银子,脸上才有了点恭敬的意思:“是皇后娘娘来的属实不巧了,皇上正在与大臣商量要事呢。”

赵嬷嬷:“那皇后娘娘要何时才能进去呢?”

“嘶,这咱家可说不好,少则一炷香多则几个时辰,皇后娘娘还是回宫吧,今个不是初十?晚些时候皇上会过去的。”

每月初十和初一,但凡结婚的人家,男主人定是要去女主人的房间里的,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哪怕递了银子,李然还是将主仆几人打发了出去。

“该死的阉人,若不是能在皇上跟前说句话,哀家能留你到这个时辰?”

秋陶宁气的脑袋疼,一桩桩一件件竟是干不利落的!

一旁的赵嬷嬷安慰着:“娘娘消气,虽然见不到皇上,但奴婢有个主意,定然也能将那永王妃带到坤宁宫。”

“哦?何意?”

“娘娘,这亲手抓人和借刀杀人可不是错了一点半点 ,这宫中那么多想要讨好您的人,借他们的手自然也可以将永王妃身上的秘密揭开。”

“妃子?”

秋陶宁冷笑一声:“说的倒是轻巧,这宫中有哪个人敢动王妃?赵嬷嬷,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皇后娘娘,您忘记那位了吗?”

“哦?”

说曹操曹操就到。

主仆俩的话题刚落下,一个蹦蹦跳跳的女人就来到了主仆俩的跟前规规矩矩行了个礼:“妾身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秋陶宁摆了摆手:“起来吧。”

在瞧见女子头上带的花时笑了一下:“静儿今日带的花可真娇,这一时之间啊,竟不知道是花儿娇还是人儿娇了。”

尚静:武安君主,爹娘在当年的夺嫡之战为了救当今圣上而战死。等到新帝上任的时候才将尚静的爹娘追封候,而年小的尚静则被封为武安君主,养在皇太妃膝下,也算是半个公主。

无论是从身份还是从地位上来说都是秋陶宁要的人。

尚静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皇后娘娘说笑了,静儿哪敢称得上是娇。”

“静儿才是在自谦吧?赵嬷嬷评评武安郡主好看吗?”

赵嬷嬷:“武安郡主那里是貌美啊?说是京城第一美女都不足未过。”

夸得尚静脸更烫了:“哎呀,皇后娘娘和赵嬷嬷老是逗人家,静儿都要害羞了。”

“哈哈哈,还不经夸?”

简单的寒暄过后,秋陶宁突然叹了一口气:“本来还想着让静儿过来找懿儿……害……罢了。”

懿儿,秋陶宁的独子:贺修懿也是现在的太子。

而尚静喜欢贺修懿。

所以在听到懿儿这两个字的时候,尚静就双眼亮光,连忙追着问道:“皇后娘娘想要让静儿去哪里?是和太子哥哥一起去的吗?”

秋陶宁的脸上更是为难的摇头。

赵嬷嬷则配合着:“武安君主有所不知啊,太子近日头痛万分,偏偏太医院的太医个个诊治不出来毛病,近日都憔悴了不少呢,前几日武安君主您不是在说想要出宫玩吗?皇后娘娘就想让太子殿下带您出去,可现在……”

一听到自己要错过出去玩的机会。

尚静不干了:“太医院那些废物,静儿去找这世上最好的医生来给太子哥哥治病!”

见她上钩,赵嬷嬷更是说着:“其实也不用找,这医生啊,永王妃就行了,可惜皇后娘娘……”

秋陶宁:“赵嬷嬷住嘴!永王妃岂是你能说的?”

“可是娘娘,除了永王妃还有谁有如此高的医术啊?”

“不行,那可是永王妃!不是旁人。”

主仆俩你一言我一句配合的十分默契。

“皇后娘娘,永王妃怎么了?是不是永王妃可以帮太子哥哥?”

赵嬷嬷点头:“嗯!目前能救太子的只有永王妃一人了!”

“可是,静儿没听过永王妃会医啊?”

“武安君主有所不知,这永王妃可是当年国医圣手!娘亲是如此著名的医师,永王妃又为何不懂医术呢?方才永王妃还救了贵妃娘娘。只是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一想不对付,这永王妃又是贵妃娘娘的儿媳……”

“呵,贵妃娘娘又怎么样?赵嬷嬷你只要告诉本郡主永王妃能不能救太子哥哥就行了。”

“这……当然是能的!”

“行!本郡主,这就去找永王妃,赵嬷嬷和皇后娘娘就等着本郡主的好消息吧!”

尚静拍拍胸口,答应的很快、

带着自己的宫女就走。

自然没有注意到秋陶宁眼中的算计。

“赵嬷嬷,你这招,倒是让哀家开眼了。”

秋陶宁伸手,虚虚的搭在赵嬷嬷的手背上,带着得逞的笑意往坤宁宫走去。

“那咱们就等着武安君主的好消息了!”

武安君主身上有快牌子,是圣上亲赐的,见此牌如同见到圣上,全国上下也就武安君主有这么一块。

平日里更是宝贝的放起来,细心呵护着。

可今日为了“救贺修懿”,尚静将这块牌子也带了出去。

路上,婢女小红觉得有些奇怪:“郡主,您就真的相信皇后娘娘和赵嬷嬷的话吗?若是永王妃真的能救太子殿下,那么皇后娘娘怎么不派人去请,反倒是让您过来?”

单纯的尚静摇了摇头:“你不懂,这一定是皇后娘娘对本郡主的考验,如果本郡主真的把永王妃带过来的话,指不定就可以让本郡主和太子哥哥更进一步呢!再说了,为了太子哥哥,我连命都豁得出去,怎么还怕一个永王妃呢?”

“郡主……这永王妃是不足为意,主要是永王殿下啊。”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在民间风评一向深得民意很好的永王殿下,在这些皇族子弟中间却有一个别称:玉面阎王。

同类推荐
  • 藏娇儿

    藏娇儿

    脑回路清奇娇软美人×占有欲超强腹黑师兄云挽歌萧九楼
  • 大梁狂婿

    大梁狂婿

    开局穿成大梁驸马,自带天神武将系统,戏诸侯,平天下,江山美人皆我所爱,轻装备,重武器,地表生物皆臣服脚下,我陈墨,就是这个世界的王者。
  • 如梦前尘

    如梦前尘

    苏芫看着眼前一夜白发的男人她笑了心想这样也好,对她对他都好
  • 春夜寒

    春夜寒

    料峭春夜寒,莫欺少女柔。
  • 天地一书生

    天地一书生

    年轻的大学历史系教授本想安安心心的研究历史,没成想一次偶然的车祸竟然让他回到古代。“还好,我学历史的,古代嘛,我熟的很,啊,这是哪里的古代啊!”这里有酒有故事,唯独不想留遗憾,且看大学教授如何凭书生意气改变这段人生。这就是“天地一书生”!
热门推荐
  • 大梦寻蝶衣

    大梦寻蝶衣

    玄机阁, 桃夭山, 佛法仙
  • 快穿之女主觉醒

    快穿之女主觉醒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于一大化生万变,是规律而非命定。当世界出现bug,本应顺应天道而支撑世界气运女主因为种种原因陨落,天道为了自救,选取系统任务者进入各个小世界,让崩塌的世界走向正轨。
  • 经典小说10

    经典小说10

    一代君王对治国之道的深刻体悟,对管理天下民众的方法总结,几乎都总结在君王的家训箴言之中。君王之家训,不仅有对治国之道的阐述,也有对自身得失的总结,更有修身齐家的经典话语。为帝位的顺延,为江山之永固,一部家训就是一部帝王治国之经典。
  • 团宠女主
  • 千年凝月

    千年凝月

    2020年科幻世界,来自于魔灵族的元婴公主和拥有千年之力的妖狐元丹的妖狐灵昧生活于妖族,和来自于2000年的平凡女孩寻儿因一次人魔妖灵图穿越到科幻世界2020年,2020年凝月校园拥有千年妖力的九尾妖狐蓝冰结识灵族的妖灵王子海语,凝月校园却隐藏暗黑破坏者末风来到凝月学院弄破坏,一场魔妖之战即将开始.
  • 满级大佬娇养了反派权臣

    满级大佬娇养了反派权臣

    末世大佬姜雪卿穿书到了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家徒四壁,爹爹瘸腿、娘亲病弱,还有嗷嗷待哺的三个弟弟妹妹。幸好万能空间在手,要什么有什么!于是姜雪卿撸起袖子,捕猎,采药,灌溉庄稼,开食铺,搞副业,事业弄得风生水起,实现吃饭自由、银钱随意霍霍。眼看日子风生水起,极品亲戚又找上门她左手银针右手刀,把渣渣们虐得嗷嗷叫!令人意外的是,隔壁搬来的小书生黏了上来。“姐姐,我手无缚鸡之力柔弱不能自理,能抱抱我吗?”
  • 阴生子,鬼巡山

    阴生子,鬼巡山

    东北关外,是一片广袤神秘的富饶之地,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奇闻怪谈。民间供奉的五大仙堂、高山密林里修行的山精野怪,光怪陆离的故事不胜枚举。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不再相信神鬼之说。少年耿无恙却对此深信不疑,因为的的人生经历,就与传说中的神灵精怪纠织在一起,远比传说故事更加的惊心动魄。这一切,还得从耿无恙“尸胎鬼婴”的身份说起……
  • 诛神灭道

    诛神灭道

    一位黑衣少年,携风暴而来,统御灭世雷霆,当乌云笼罩大地,魔神,降世!一位金甲少年,驭神龙而来,不朽战意凌天,当战意席卷诸天,战神,临尘!
  • 我拿了敌国女刺客的剧本

    我拿了敌国女刺客的剧本

    某大学历史学研究生楼雪栀收到了自己心仪大厂的入试offer后一下子欣喜若狂,刚想打开电脑再通宵一晚上游戏,却不料一阵白光将她卷入陌生的次元,来到了一个她从未听闻过的古代王朝。楼雪栀来不及懊恼offer机会的逝去,她必须先面对她这个身体的艰难现状:本以为自己穿越成了妃子能享受荣华富贵,不料真实身份竟然是已经行刺失败的敌国女刺客,挂在了去往牢狱的路上才有机会让楼雪栀穿越进来。楼雪栀:太糟糕了吧!太不公平了吧!凭什么人家穿越过来的时候就三千宠爱,凭什么我刚穿过来就要去世!ヽ(#`Д′)?┌┛〃丹陛上站着的皇帝看着下面那个拙劣辩解的敌国女刺客,心里面对于敌国的鄙夷不屑更上一层楼(皇帝内心os:他们也真是蠢,找了个如此愚蠢的女刺客来),可当他看清面纱下面那女刺客的眉眼时,他却一瞬间恍惚起来,这个人为何和已经故去的她如此相像……
  • 一片凋零的红色枫叶

    一片凋零的红色枫叶

    人生要走的路很多,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有人的一句劝诫、自己的一个闪念、偶尔的得与失都时刻在改变着我们命运的走向。世事难以预料,遇事无需太执着。谁都无法带走什么,何必纠结于某一人、某一时、某一事。看开了、想通了, 才能随缘、随性、随心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