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兴盛之家,长幼多和协,盖所求皆遂,无所争也。破荡之家,妻孥未尝有过,而家长每多责骂者,衣食不给,触事不谐,积忿无所发,惟可施于妻孥之前而已。妻孥能知此,则尤当奉承。
——《袁氏世范》
白话
兴旺发达处于鼎盛时期的家庭,长幼之间相处多和谐美满,大凡所希望得到的都能满足,没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东西。破败落拓之家,妻子儿女未曾有过失误,但是一家之长每每多责骂之声,连衣服食物都不能供给,遇事处理不妥,积累的怨愤无处发泄,只能在妻子儿女面前倾泄。妻子儿女如果能理解家长的这种不快与尴尬处境,最好的方法是顺从他,使他重新树立起自信心。
家训史话
历史上有名的戏曲《琵琶记》,塑造了有情有义,忠贞不渝的是艺术典型——赵五娘。在蔡伯喈进京赶考之后,家里发生灾荒,公婆几乎饿死,她向县令借粮养活公婆,自己却吃糠咽菜,她这种“偷偷摸摸”的举动,被公婆发觉后将她痛打了一顿。即便是这样,五娘自己也没有交代实情,还是公婆最终发现了“秘密”,才知冤枉了这位好媳妇。顺从的媳妇以手掊土,淹埋了公婆的尸体之后,一路卖唱去寻找负义丈夫蔡伯喈,谁料蔡伯喈根本不肯与她相认,还是牛小姐识大体,才使赵五娘有了一个可喜的结局。赵五娘畏缩在公婆与丈夫的权威之下,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自己,没有想到过自己要反叛,一味顺从是她一贯的个性。
其中的深味恐怕每一个现代妇女都无法体味。
古训今鉴
漫长的封建社会史也是一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家长制发展的历史。家长在对待妻子儿女时,可以不考虑他们的人格,也不关注他们的心理。家长如若遇到不顺心之事,回家之后就可以随便发泄。封建家长制多少有些灭绝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