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白云观
白云观是北京最大的道教庙宇。位于宣武区广安门外滨河路,是全真派的著名道观,也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道观建筑,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在全国享有盛誉。其创建于唐代开元二十七年(739),距今已有1200多年悠久历史。现存建筑主要是清代修建的。号称全真天下第一丛林。也是“龙门派祖庭”。《天咫偶闻》云:白云观之长春宫也,昔在城中,今则为城外巨刹,犹可冠京师”。
白云观前身为唐代天长观,金代十方天长观和元代的长春宫。天长观,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后几经废兴,至金大定十四年(1174)重修,命名十方大天长观。泰和二年(1202)毁于火,次年重建,改名太极宫。元太祖十九年(1224),邱处机西游返京后居此,改名长春宫。二十二年,邱处机逝世,其弟子买长春宫东下院,以葬邱处机,从此称此下院为白云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白云观也是“**”中北京很少没被破坏的寺观之一。白云观从一九八七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春节民俗庙会”又恢复了骑小毛驴的活动,尽管从胡同西口到观前,只能骑行三、四百米,骑的人依然很踊跃。
白云观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倒“***”后,迁走了住户和工厂,政府拨专款进行了全面修缮,焕然一新。现在是中国道教协所在地,恢复了宗教活动,也对外开放接待游人来此观光旅游。
白云观规模宏大,殿堂巍峨,座北朝南,临街为一座四柱七楼金碧辉煌的大牌楼。牌楼之南,隔街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照壁,照壁上镶嵌着“万古长春”四个用绿琉璃烧制的大字,传说这四个字出自长春真人之手,字体浑厚,颇有功力。牌楼之北是石拱雕花的山门,牌楼与山门之间是一个小广场,两侧有配房。山门里是一座汉白玉石拱桥,俗称“窝风桥”。道观由层层递进的四合院组成,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参观白云观可分中、东、西三路进行,主要殿堂均在南北中轴线上。从轴线南起有琉璃照壁、七彩牌坊、山门等。山门里有一汉白玉石浮雕小石猴,十分生动,逗人喜摸,以求去病纳福。山门后有一座单孔石桥--寓风桥,桥洞口悬有直径一米的金漆大“铜钱”,钱孔中挂一铜铃,游人至此喜用硬币投向钱孔,以望心想事成、财运亨通,十分有趣。往北行为灵官殿,内供灵官护法门神及关羽、赵公明等四神像。殿后的钟鼓楼,按东鼓西钟之制设置,区别于佛教等寺观。
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有五层殿。第一层殿为“灵官殿”,供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王善。第二层殿为“玉历长春殿”,但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第三层殿为“老律堂”,供全真道七位真人丘处机,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用、孙不二。第四层殿是“丘祖殿”,供长春真人丘处机,丘的塑相白面无须,因其自宫故不生须。据传丘死后,遗骇即葬在此殿的塑像下。第五层殿为二层楼建筑,上层曰“三清阁”,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并藏有明正统年间刊印的一部《道藏》共五千三百五十卷,是研究道教的珍贵文献。下层曰“四御殿”,供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官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中轴线上各殿内的塑像,均为旧塑,还是传统技法,有较高的水平。各层正殿两侧均有配殿。
四御殿之后是后花园,名曰“云集园”。花园入口处的门楣上悬挂“小蓬莱”匾一方。园中主要建筑有云集山房、戒台、退居楼、云华仙馆等,园中堆砌假山三座,山上建友鹤”、“妙香”二亭。楼馆之间有游廊连接,曲折幽深。树木葱郁,花草繁茂,颇有江南园林风光。白云观的这座后花园,是慈禧太后的副总管太监刘诚印捐白银二万两修建的。
后花园还有一景叫“小灵山”。白云观历年打碎的瓷器都不扔掉,道士在外云游,看到名贵瓷器的残片也带回观中,以示道家爱惜万物之心。观中把这些碎瓷片,堆砌成一座高约一米多,长约两三米的一座假山,名曰“小灵山”,俗称“瓷儿山”。《京华春梦录》也说:“小灵山者,在观东,以碎瓷砌成”。在堆砌时,凡带年款的器物,所有的年款都朝外,以便参观欣赏。尽管都是碎瓷片,但因其中不乏历代名窑中的珍品,也十分难得。小灵山不仅吸引了瓷器爱好者前来观赏研究,也是一些善男信女朝拜的对象,到“山”前磕头烧香者也大有人在。小灵山在十年浩劫中被拆毁,因无材料无法恢复。
此外,东西两路还有八仙殿、吕祖殿、碧霞元君殿、元辰殿、斗姆殿、南极殿、火神殿、葛仙殿、罗公殿等殿堂,供奉着众多的神仙,白云观内是神仙大聚会。另有供道士居住生活的房舍,及放生圈,菜园子等。
白云观正月开庙的主要活动是“会神仙”,其次是“顺星”,“打金钱眼”、“摸石猴”等等。传说正月十九日丘处机要降临人间超度有缘者。
2.北京大觉寺
大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旸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年),为契丹人所建,坐西朝东的寺院,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习俗。因寺内有清泉流入,故又名清水院。金代称灵泉寺,是金章宗时著名的西山八院之一,被称为“西山三百寺中之巨刹”。明宣德三年(1428年)重修后改称大觉寺。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花和环境的清幽而著称。寺内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自东向西由四进院落组成。山门、碑亭、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动静等观)殿、大悲坛、舍利塔等组成,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多是清代重建而成。殿宇雄伟古朴,布局深广严谨。寺内后山是一处别致的园林,麓林曲径,叠石流泉,情趣非凡。大觉寺环境优雅,群山环抱,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山上的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淙淙而下,沿着南北两路院落中的水漕流向前院的水池,泉水清澈,四时不竭。院内有一棵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00年上下,堪为京城玉兰之最。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千年之久。迦陵佛塔为清代主持僧迦陵的舍利塔,其状犹如北海公园里的白塔,塔旁松柏参天,风景秀丽。
著名的大觉寺八景为:辽代古碑山门口的藤李寄柏(老藤寄柏)、功德池里的石刻水兽(鼠李寄柏)、四宜堂和北玉兰院里的明、清两代的玉兰(古寺兰香)、无量寿佛殿前的千年银杏(银杏树王)、环绕全寺的两道泉水(灵泉泉水)、龙潭东侧的辽代古碑、北玉兰院里的碧韵清石(碧韵清池)和位于寺院最高处的迦陵佛塔(松柏抱塔)。
大觉寺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遗存的著名古刹,《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纪》石碑尤其珍贵,为建寺初年所立,碑文记载了建寺刻经的过程,是研究辽代北京的重要史料。殿堂内的佛像雕刻精美,形像生动,保存完好。在“最上法门”处陈列“大觉寺历史沿革展览”,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介绍了大觉寺的历史兴衰。
大觉寺
大觉寺坐落在海淀区北安河乡的台山麓,坐西朝东,背依山峰,随山势起伏而建殿宇。中轴线长约400米,从山门前影壁到寺的最后建筑藏经楼,依次升高,整座庙宇由低而高,仰视阁宇雄伟壮观。
1.寺史简介
该寺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初名清水院。金代为章宗完颜瞡驻跸之所,为西山八院之一,后称灵泉寺。明代宣德三年(1428),出内帑扩建重修,改为今名。正统十一年(1446)和成化十三年(1476)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重修。明末时期,寺内建筑被毁。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雍NFDBE王对大觉寺进行了修建,并增建了许多建筑,形成了现在之格局。乾隆十二年(1747)又重修主要殿宇,在大悲坛后为该寺主持迦陵和尚建舍利塔。
新中国成立初期寺院已荒芜,尤其南北两路殿堂毁坏较严重。后来北京林业学院占用该寺,出资修缮。1979年大觉寺被列为北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现寺院建筑基本完好。
2.景观介绍
坐西朝东的形式,是辽代契丹人喜东向阳"朝日"之俗。整座寺院分为三路
(1)殿宇综述
中路为六进院落,主体建筑保持了明代法式及风格,是寺中建筑之精华,由低而高,即山门殿,碑亭、功德池、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舍利塔、龙潭、龙王堂等。
右路是僧房。左路有戒台、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等。寺观后部是一座布局严谨而精巧,幽深又别致的寺观园林。
(2)古树奇观
由于该寺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名贵花木,成为旅游区内之胜景
桧柏寄藤
弥勒殿院内的石桥东端,有一棵古老的桧柏,树冠上生长着针叶和阔叶两种叶子,令人称奇。原来在桧柏的半空心部寄生着一棵老藤,数根藤条盘旋而上,形成奇观。
鼠李寄柏
四宜堂院中也有一棵巨大的怪柏树。自根向上一米处,分成两大树干,而中间挤生着一棵李树,因该树学名叫小叶鼠李,故称其为鼠李寄柏。远远望去,李柏难分,称为一绝。
千年银杏
在无量寿殿庭院内矗立着一株高数丈的银杏树,树冠浓荫遮盖了大半个庭院。树龄已逾千年,树围75米,需6人才能合抱,人称白果王。乾隆皇帝曾为此树题诗:"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林枝景荫肥……"。
古寺兰香
四宜堂内有一株玉兰树,花繁瓣大,玉洁香浓。据说此花原生四川。乾隆年间,该寺主持僧迦陵在四川病故,留下遗嘱,要将此花移置京师。随灵枢来京后,植于此处。树龄已300余年,堪称玉兰之最。文人墨客称"古寺兰香"者即指此处。
(3)红白莲花
弥勒殿院内有一长方形水池,名功德池,四围绕经花栏矮墙,池上建一石桥,将水池一分为二,南北两侧壁上各有龙头吐水。池中两池分植红、白二色莲花,争奇斗艳、蔚为壮观。
4.咸雍古碑
大悲坛北侧有一座1米多高、螭首龟趺的辽代古碑,镌刻着《台山清水院藏经记》1碑文。碑中记载着辽咸雍四年(1068)善人邓从贵舍资修庙。刻藏经的事迹。该碑对研究大觉寺史具有重要价值。日本侵略者曾将此碑打断,现已对接并砌龛保护。
5.迦陵舍利塔
该塔是大觉寺主持迦陵和尚的舍利塔,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为全寺最高点。高十余米,状似北海白塔,下部是八角须弥座。圆形塔肚,细长相轮,顶上有宝盖。这种塔形是由印度传入的。塔旁松柏环抱,犹如巨大翠盖为佛塔护荫。
3.北京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门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自然环景极为优美。
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北京城里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是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解放初期将部分年久失修的殿堂拆除,并新建了一些房舍,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观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捧月的众星,散布其间,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点众多,形式多样,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观丰富,而且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经名扬京华。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观,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潭柘寺在晋代时名叫嘉福寺,唐代时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其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潭柘寺”。
千百年以来,潭柘寺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优美的风景,神奇的传说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从金代熙宗皇帝之后,各个朝代都有皇帝到潭柘寺来进香礼佛,游山玩水,并且拨出款项,整修和扩建寺院。王公大臣、后妃公主们也纷纷捐出己资,大加布施,民间的善男信女与潭柘寺结有善缘的更是成千上万,他们长年向潭柘寺布施、斋僧,并且自发地组织了数十个民间香会,集资购买土地田产,捐献给寺院,成为潭柘寺维持日常巨大开支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到了清代,潭柘寺在寺院规模、土地财产、宗教地位、政治影响等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时代,特别是康熙皇帝把潭柘寺定“敕建”,使其成为了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潭柘寺在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从金代开始,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乘佛教禅宗中临济宗的领袖,并且名僧辈出,历代的高僧大德们,为了研究佛学宗诣,为了弘扬佛法,为了潭柘寺的扩建和修茸,为了繁盛寺院的香火,作出了呕心沥血的贡献,而在《高僧传》上标名,名传千古。由于潭柘寺在政治上具有强大的势力,在经济上拥有庞大的庙产,在佛门有着崇高的地位,再加上寺院庞大的规模,故而享“京都第一寺”的美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把潭柘寺开辟为森林古迹公园,成为了一处游览胜地,1957年10月28日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大规模整修,于1980年8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并于1997年初经有关部门批准,僧团进驻,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4.杭州灵隐寺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当时印度僧人慧理 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个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
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据说苏东坡守杭时,常携诗友僚属来此游赏,并曾在冷泉亭"画扇判案"呢?
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殿正中,佛祖释迦牟尼像高踞莲花座之上,妙相庄严,颔首俯视,令人敬畏。这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释祖像后壁为《五十三参》彩绘群塑,
共有姿态各异的大小佛教塑像一百五十尊,表现的是佛经中财童子历经磨难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名师),终于得证佛果的故事。这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壁塑的主像是足踏鳌背,手执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她意态潇洒,祥和地接受着善财童子的参拜。
释迦牟尼造像 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在1949年因大雄宝殿正梁被白蚁蛀空倒塌里被毁。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低眉细目,气韶生动,极度具风采。
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天、月天。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像线刻石。
巍巍殿宇,森森古木,伴随着一批珍贵文物古迹。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已巳岁闰五月》题记。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也是吴越末年雕造的。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5.苏州寒山寺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
穿过枫桥古镇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枫桥桥头,抬眼即可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坐落在绿树丛中,院内青松翠柏,曲径通幽。
唐朝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写有《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韵钟声千载流传,寒山古刹因此名扬天下。
考佛寺建筑,昔以佛塔为主体,至隋唐渐以佛殿为中心,置塔殿后,或云置寺观之后。塔,唐时译作窣堵坡或塔婆,实为古代印度之坟墓,佛教徒用以供奉佛陀舍利,其后则为佛教徒崇拜之对象。我国佛塔具分有五,即木塔(或称楼阁型塔)、墓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概分为二,即佛塔与祖师塔。我国虽有不少佛寺以塔名者,如七塔寺、白塔寺、双塔寺等,但未有以塔院名者。所谓塔院类多为祖师塔,属于某一佛寺,如虎丘之绍隆塔则属于虎丘海涌寺,以此证知,所谓"妙利普明塔院"即或有之,亦非独立佛寺,当系普明祖师之骨塔也。一般祖师塔,仅在其墓上用砖砌或石雕一类似佛塔之建筑物,以为标志而已,或在其旁建筑简易僧舍,供人照应香火。俗称为塔院者,即指此类建筑物。
6.昆明圆通寺
圆通寺位于昆明市东北角,占地26公顷。因山色葱翠,巨石盘亘,古称螺峰山。据说元佑7年(1320年),云南省左丞阿者思在螺峰南麓的南诏补陀罗寺旧址创建圆通寺,故改名圆通山。圆通山为昆明八景之一,历来是登高赏景胜地。山间奇石峥嵘,花木繁茂,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构成"螺峰叠翠"佳景,名传古今。
在螺峰的南麓的陡壁之下,有一座唐代古刹-圆通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圆通寺由放生池、八角亭、圆通宝殿、铜佛殿等组成,是云南优秀的古代建筑之一。富丽堂皇的圆通宝殿正中内柱上,彩塑两条盘龙,龙头伸向释迦牟尼佛,作聆听佛祖读经状,在我国佛寺中属上乘泥塑作品,是彩塑大师罗都道泰的叔父南纳福的杰作。
圆通山内,辟有昆明动物园,珍禽异兽多达130多种,如绿孔雀、金丝猴、熊猫等。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是全国十大动物园之一。
"圆通樱潮"是昆明最热门的景观。每当阳春3月,数千株云南樱花、日本樱花和垂丝海棠竞相开放,红白交映、灿若云霞。
7.苏州西园寺
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坐落于苏州城西阊门外,东靠以古典园林闻名的留园,西邻幽寂的寒山古寺,北倚美丽的虎丘风景区,南临阊门运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寺内古木幽深,梵宇重重,绿茵曲水,鸟语花香,经声梵乐中怡然使人步入了一个清净庄严的伽蓝圣地。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始名归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明嘉靖(1522--1566)之末,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今留园)时,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时间约在16世纪中叶。徐泰时故世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并于崇祯八年(1635),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改名戒幢律寺,该名反映出寺院高树戒律之幢,以戒为本、以律为宗的立寺原则。经茂林律师及尔后数代住持的努力,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法会盛极一时,列为江南名刹。惜于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只剩下残垣颓壁、荒草萋萋。光绪年间,浙江按察使盛康与吴郡士绅同倡议修复西园寺,请紫竹林寺方丈荣通及其徒广慧来主持此项工作。广慧法师自承担大任之后,任劳任怨,全力以赴。他托钵四方,化缘重建戒幢律寺。从43岁到73岁,在30年中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罗汉堂、天王殿、放生池及安僧的配套设施,待基本形成了全寺的建筑规模,及完成了内部塑像,已是民国十五年(1926)。广慧法师重振寺宇,劳苦功高,西园寺再度成为吴门首刹。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园寺即先后被列为苏州市和江苏省的文物保护单位。明开法师于1956年到西园寺,被选为寺务委员会主任。1962年恢复方丈制,明开法师任西园寺方丈,直至1994年4月,主持西园寺工作长达38年之久,可谓德高望重。法师又是江苏省、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在任职期间中,他首先把传统的传法制改为十方选贤制,使西园寺成为十方丛林,也使寺院管理趋向民主化。“**”期间,为使寺院免遭厄运,明开法师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一方面亲率僧众日夜巡逻,另一方面多方奔走呼吁,抢救文物,保护寺院,使西园寺成为苏州唯一没受严重破坏、基本保持完整的寺院。而且寺中所藏经书,也有赖于明开法师和安上法师的保护。从1970至1980年,明开法师对藏书作了全面整理、登记、编目,安上法师进一步分类、造卡,经过两位法师的努力,西园寺珍藏的六万多册古版经书得以保存。今天西园寺藏书数量之多、品种之富、版本之全,可称冠绝东南、载誉全国。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江南名刹,在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时,维修了大雄宝殿、天王殿和生活宿舍区。随后在1986年,对寺院佛像全面进行贴金,其中五百罗汉像还加罩玻璃佛龛保护,用去黄金约五千余克,共耗资六十余万元。另外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还捐赠了二十五万张金箔。到1991年又重建厨房、上客房、祖塔,耗资近五十万元。尤其是近年来,整个寺院几乎进行了全面大修,把天王殿至大殿之间高低不平的坑洼地面,全部换铺花岗石地坪,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还把过去的钢管护栏一律换成石雕栏,栏杆望柱装饰浮雕莲瓣。对天王殿、大殿、东客房、库房、斋堂、方丈室、图书馆、研究所、念佛堂、弘法部等都进行了修缮。现任住持普仁法师及寺院中青年执事班子具有开拓精神,在罗汉堂全面整修过程中,遵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同时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将罗汉堂屋顶升高60公分,并加了斗拱,使堂内的空气对流,既利于塑像文物的保护,又使整体美观大方。现在呈现在您眼前的西园寺是“黄墙青瓦滚龙脊,红柱彩绘佛装金”。修葺后的整个寺院、殿堂、僧舍已重现昔日风彩,巍巍壮观;金身佛像、五百罗汉熠熠生辉,光彩照人。西园古刹以其著名的律宗道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重又闻名海内外,游人香客纷至沓来。近年来寺院又征用和回收了寺院北面的土地八千余平方米,拆迁居民住房十余幢二百多户及煤球店等,耗资两千多万元,拟建以教育为主体的“三宝楼”建筑群,以适应新形势下佛教事业的发展。目前,此项工程设计方案尚在完善之中,欢迎十方檀越和各界人士献智献力,共襄功德盛举,福德莫大焉。
西园戒幢律寺在对外开放之初,就有明开方丈、安上法师确立了“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教育发展、重视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和“学修一体、持戒习律”的发展方向。1997年9月,安上大和尚在圆寂前的遗嘱中,将西园寺多年的发展概括为“道风、学风、家风”的“三风建设”。普仁法师于1998年9月升座,荣任西园戒幢律寺住持,不仅全面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并根据当前实际,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在寺院进一步深入开展以“坚持一个原则、强化二项实践、培养三类人才”为内容的“三风建设”,强调从律仪生活中培养僧人形象,从禅定修行中培养信心道念,从闻思经教中树立正知正见,为造就佛教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做了不懈的努力。作为育人道场,造就一批能传承优良传统,从事佛教师范教育的法师,为解决佛教人才奇缺的症结,贡献一份力量,这是西园戒幢律寺今后的重要奋斗目标。戒幢律寺将本着“继承传统、适应时代、开拓未来”的精神,和所有关心佛教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并共同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8.北京戒台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戒台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风景秀丽。戒台寺位于门头沟区的马鞍山麓,距京城35公里,离区政府11公里,西靠极乐峰,南倚六国岭,北对石龙山,东眺北京城。寺院坐西朝东,海拔300多米,占地面积4.4公顷,建筑面积8392平方米。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整座寺院既有北方寺观巍峨宏大的气势,又有江南园林清幽秀雅的情趣,既有浓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又有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不仅是中国佛教一座著名的寺院,同时也是一处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戒台寺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0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
历史上的戒台寺在中国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寺内的戒坛可以授佛门的最高戒律菩萨戒,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最高学府之一。又因其曾持有辽代道宗皇帝亲笔抄写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而从辽代到元代中期,一直是北方佛教律宗的中心。戒台寺自辽代建立戒坛以后,一直受到历代朝廷的重视,很多代住持都是皇帝亲自选派,不少名僧还被委以各种官职,有多位皇帝到此进香礼佛,特别是自明代以后,戒台寺开坛授戒必须要有皇帝"敕谕",将戒台寺直接置于朝廷的控制之下。
戒台寺(又称戒坛寺)夙以"戒坛、奇松、古洞"而著称于世。戒坛肇建于辽代咸雍五年,与福建泉州的开元寺、浙江杭州的昭庆寺的戒坛共称为"全国三大戒坛",而北京戒台寺的戒坛规模又居三座戒坛之首,故有"天下第一坛"之称。戒台寺的古树名木甚多,仅国家保护级古树就达88棵,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古松。这些古松或经人工修整,或自然天成,经过了千百年风霜雪雨的磨砺,形成了各种奇特的造形,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历代文人雅士赞咏的宠物,明清时期,"十大奇松"就已经闻名天下。戒台寺的后山为石灰岩构造,亿万年来在雨水的侵蚀下,形成了许多天然溶洞,洞中的石钟乳和石笋构成了千奇百怪,美不胜收的造型,"有龙跃、有鱼游、有狮坐,石乳所凝也",给人们留下了无数神奇的传说和美丽的遐想。这里的部分山洞曾经过人工修整,而建成石窟寺,是当年寺内部分高僧静修的地方,像这样密集的石窟寺岩洞群,在北京地区,这里是绝无仅有的一处。
1957年,戒台寺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北京市政府拨款对戒台寺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大规模整修,1982年12月25日,正式对游客开放,1996年12月,戒台寺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7年初,经有关部门批准,僧团进驻,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在寺外,摩崖造像群、摩崖刻字、石牌坊、墓塔群,以及众多神秘幽深的古洞,似众星捧月般地散布在红墙绿瓦的古刹周围,使戒台寺形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既有巧夺天工,又有自然天成,景点众多,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
早在明代,"耍戒坛秋坡"就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风俗。今天的戒台寺风景区拥有齐全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有公共汽车相通,是一处可以接待国内外各种旅游团体和中小型会议,理想的旅游休闲名胜景区。
9.峨嵋山报国寺
报国寺坐落于峨嵋山麓,是山下的第一座寺观,峨嵋的进山门户。该寺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全山八大名寺之一,寺内正殿原供奉着佛、道、儒三教的代表,曾名“会宗堂”,有“三教会宗”的意思,清康熙帝取佛门“报国主恩”意,改为报国寺。山门悬有康熙书“报国寺”匾额;正殿悬有“宝相庄严”匾。殿宇雄伟,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藏经楼四重屋宇,依山而建,逐级升高。
七佛殿下矗立一座十四层高(约7米)的紫铜华严塔,为明朝万历年间铸造,塔身铸有小佛4700尊和“华严经”全文,佛像历历在目,字迹清晰可见,是中国现存最大铜塔。
寺内还有高2.4米的永乐瓷佛,是明永乐年间江西景德镇烧制的瓷佛像,佛身上有许多小龙,每个小龙中都放有一个小金佛,各具神态。寺门正对的小山上有一铸于明代的莲花铜钟,“峨嵋十景”之一的“圣积晚钟”即指此钟。此钟高2.8米,直径2.4米,重量达到12500公斤,号称“天府钟王”。钟身铸有61600字,有《阿含经》及其他佛偈、铭、疏和晋唐以来历代帝王和高僧的名讳。
10.武当山南岩宫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明代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规模极其庞大。
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扩建。南岩宫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等建筑物。
南岩宫的总体布局是九宫中最灵活的,既严谨,又极富变化。人们带着一种“只见天门在碧霄”的幻觉,仰登天门。入南天门后,忽随山势转折急下至小天门,两座大碑亭虽耸立眼前,却完全突破了对称格局。再转崇福岩,才到宫门——龙虎殿前。进门以后,眼界略显开阔,饰栏崇台,层层叠砌。登上崇台,穿过大殿遗址,方才见到南岩石殿及相关建筑。
南岩石殿,额书“天乙真庆宫”。坐北面南,建于悬崖之上。为石雕仿木构建筑,其梁柱、檐椽、斗拱、门窗、瓦面、匾额等,均用青石雕琢,榫卯拼装。面阔3间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是武当山现存最大的石殿。殿体坚固壮实,斗拱雄大,而门窗纹饰则刻工精细,技艺高超。由于石构件颇为沉重,且又在悬崖峭壁上施工,故难度很大。因此,可以说南岩石殿的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两仪殿位于石殿右侧,坐北朝南,面临大壑。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琉璃瓦屋面。殿后依岩为神龛,正面为棱花格扇门,安在前金柱上,与檐柱形成内廊,直通石殿。面阔3间10.03米,进深3.9米,通高7.29米,殿前为著名的龙首石,俗称“龙头香”,长3米,宽仅0.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南岩宫整体布局是人工与自然巧妙融合的杰作。古代画家笔下的“仙山琼阁”、“丹台晓晴”等意境,在南岩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11.成都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庐,苦行修持。
文殊院坐北朝南,殿宇五重,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土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东西两厢是钟鼓相对,斋堂与客堂对称排列。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全院共有房舍190余间,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房舍为木石结构,柱础石琢磨精细;柱上斗拱雕饰玲珑;各殿堂的镂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精美,是研究我国古建筑雕饰艺术难得的实物样本。藏经楼收藏有各种佛经上万册,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赐的《药师》、《金刚经》等,十分珍贵。
五重大殿连同前后照壁,分布在长200米的中轴线上,各殿堂楼阁古朴宏敞,飞檐翘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得体,大小相当,院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景,环境极是清静幽雅。
文殊院文物荟萃,宝物众多。寺内供奉大小300余尊佛像,有钢铁铸造,有脱纱、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丰富。从年代而论,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有唐宋年间铁铸戒神,更有清代青铜铸像,还有缅甸玉佛,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雕塑、铸造等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此外,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
12.崂山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山东青岛东50里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海湾之畔。崂山地处海滨,岩幽谷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说。崂山方圆百里,宫观星罗棋布,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其中以太清宫最负盛名。据记载,汉时有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弃官来崂山修道,筑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三官庙”。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道士李哲玄来此修建殿宇,供奉三皇神像,名“三皇庵”,后称“太清宫”。金章宗明昌年间,全真道士丘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刘长生在此创全真随山派,信众甚多,太清宫便成为道教全真随山派之祖庭。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共有殿宇房屋155间。太清宫主体建筑为三座大殿、四座陪殿、长老院及客房组成。太清宫东有八仙墩、晒钱石、钓鱼台等礁矾奇观。胜景“太清水月”、“海峤仙墩”即在此区。三大殿为三清殿(祀玉清、上清、太清天尊)、三皇殿(祀伏羲、神农、轩辕)、三官殿(天、地、水三官)、四陪殿为东华殿(祀东华帝君)、西王母殿(祀西王母)、救苦殿(祀吕祖)、关帝祠。三官殿院内古“耐冬”树,隆冬开花,花期半年,传为明初张三丰手植。张三丰曾在太清宫修炼,崂山左侧靠海处有“三丰石堵”,塔底有洞名仙窟,即张三丰隐修处。太清宫奇花异草,四时不绝,水木清华,环境清幽。汉柏、唐榆、宋银杏历经千年风霜,今犹华茂葱郁。
太清宫从初创到现在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葺,其建筑风格至今一直保留着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这在国内的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这里也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大分支——寺观园林在崂山最早形成风格体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