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是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格物治学的思想在家训中占有重大篇幅,今天我们来重读这方面的金句名言,来指导现在的学习仍然很有意义。
格物,意为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当时的“格物致知”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家训中的治学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包括社会实践。这是治学的基础,初级阶段。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论辩,从而加深造诣,使学问提升到高级阶段。学问有相当造诣之后,却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然而也不因此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才能达到的“君子”的境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家训是先辈留与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本书从格物治学说开来,精选历代家训中的箴言佳句进行现代解读。本书主要从治学的原则治学、治学的方法、治学的注意事项以及治学的态度等来进行编著, 所选取的家训都是历代家训名言,如儒家的尘世代表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颜之推本人学问丰富,治学严谨,考据条理分明,今天来读颜氏家训的勉学篇受益匪浅;如康熙皇帝的《庭训格言》,康熙身为帝王,日理万机之余有志于学,对古今中外的学问都怀着探究之心,终是学贯中西,康熙的皇子皇孙即使一事无成也很少有不学无术的白丁,所以我们来看康熙的治学思想指导学习。比如曾国藩家书中教育弟弟们读书的片段,很有启发性,也选入本书,算作家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