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8200000039

第一节 粤剧概述

粤剧,汉族地方戏曲,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 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

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公元 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剧是一种唱腔多样化的剧种,她的唱腔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能力。粤剧是岭南剧派的主要品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香港、澳门,在东南亚和欧美等华侨聚居的地区经常有演出。明代弋阳腔、昆腔、梆子、皮黄等声腔剧种,在广东常有演出,清初徽班、湘班又在广东风行,随后,出现广东“本地班”,汇集众腔之长,独创自己的特色。后以梆、黄为基础,溶汇弋、昆诸腔,并与南音、粤讴、木鱼、龙舟等广东民间音乐曲调结合,遂成为南方一大剧种。

粤剧是由多种唱腔溶汇而成。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逐渐演进成南方一大戏曲剧种。

明清以来,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弋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

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黄)作为基本唱腔,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腔、弋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现在保留的粤剧传统剧目大多数以唱梆子腔为主。

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残杀艺人,并禁“本地班”演出,长达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粤剧艺人为了生活,或“插掌子”(搭班)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或“借衣乞食”。随着徽汉各班的普遍流传,粤剧中二黄的比重超过了梆子。

辛亥革命前后,在民族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粤剧演员受“春柳社”新剧的影响,对粤剧进行改良革新运动,经金山炳、朱次伯等人的反复尝试和实践,在1920年前后完成了从“戏棚官话”到广州方言的重大变革,改用平喉(本嗓)唱方言,完全脱离了梆子腔用假嗓的高亢唱法,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和谐统一起来。

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营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同时由于受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迎合资产阶级和小市民的荒诞剧也相应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全面革新,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广东粤剧院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成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粤剧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1966年至1976年“*****”期间,粤剧像全国其他剧种一样备受摧残。粉碎“***”后,粤剧重新焕发生机,粤剧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如电吉他、萨克斯等;剧目上也有创新,并将话剧、电影优秀作品改编成不少新戏,像《关汉卿》、《牡丹亭》等。

随着广东籍同胞在世界各地定居,粤剧也被传播到海外,并越来越受到香港、新加坡、东南亚等地粤剧爱好者的欢迎。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叶。建国以前的三十年间,粤剧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或称“落乡班”)两大派系。“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

三十多年来,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

热门推荐
  • 没什么大事情

    没什么大事情

    就算没有意义又怎样。
  • 盗墓江湖三十年

    盗墓江湖三十年

    山鬼夜挑灯,幽雨湿啼红,青苔夜半时人语,声声泣诉,子规子规,安兮安兮,魂兮归来!北派寻龙点穴,南派闻土望沙,一名纯真的少年,一群痴迷的疯子,一个盗墓的江湖,血眠复苏,活尸生子,惊悚的笔记,非人的游戏,腥气随风降临,九州走蛟龙,四海鬼抬棺,当尘封的世界被撕开一角,露出的却是人心……
  • 恒裁

    恒裁

    本书内容已移至新书《天星恒裁》
  • 影皇纪

    影皇纪

    山河风飘絮,风雷恸九州隋末乱世,枭雄并起,遥远的西域边陲,一个破败的驿站,一个孤儿,因机缘巧合卷入到争夺天下的乱局中。千年来绝无仅有的影皇传说即将展开。。。
  • 万灵归一

    万灵归一

    他一觉睡醒,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异世界的一座破败庄园之中。此地危机四伏,或入魔,或成仙。诡谲世界,光怪陆离,他不断探寻,发掘世界隐秘。他不羁放纵,作为一棵奇葩,独树一帜。他引动亿万星辰,打破世界桎梏,探索万物因果。人生在世,必先苟活。待到他朝,风云际会时。周钰向天怒吼:“关我鸟事,先苟住再说!”苟是一种态度,活是一门技术,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新人新书,欢迎入坑。每日20:00,稳定三更。
  • 从悲伤前走过

    从悲伤前走过

    新人一个,写写东西解压
  • 玄幻小人物

    玄幻小人物

    王痋穿越到玄幻世界,各族天骄辈出,而他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崛起于微末,于此世逆天称帝,我王痋有大帝之资
  • 了不起!我穿成修真界的一颗草了

    了不起!我穿成修真界的一颗草了

    【穿成植物 治愈轻松 爆笑甜宠 仙尊种草日常】一朝穿越,苏苏发现自己竟然成了一颗种子,好不容易熬到发芽了,第一天就被人商量着如何分尸是什么鬼?!你一瓣我一瓣……这是仙尊还有掌门?确定没有拿错剧本吗?那我不开花了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凌玄:开不了花就化不了形,化不了形就不能……苏苏震惊:这个仙尊还是正经仙尊吗?!-凌玄从宗门退休后继承了师傅的一亩三分地,竟然真的将天级灵草种了出来,惊喜之余发现这草有点奇特。戳灵兽屁股,摸他的脸,抽掌门的巴掌,凌玄疑惑,这些都是正常仙草会干的事吗?调皮是真调皮,无奈也是真无奈,但自己种出来的草,闭着眼睛也要养大,可渐渐地,仙尊发现这棵草竟然有点,可爱?与此同时,盯上他小仙草的人也越来越多。老狐狸总想帮他“照顾”一下小仙草,滚蛋徒弟们总想分一瓣师娘,魔修直接上手抢。对于他们,凌玄的拳头硬了!
  • 你好,我是孩子他爸!

    你好,我是孩子他爸!

    “这位先生,你是不是走错房间了?”苏雅欣疑惑的说道。这个男人气质偏冷,看着她的目光,给人一种孤傲的感觉。“凌云,你孩子的爸爸!”他的自我介绍很简单,简单的一句话,听在苏雅欣的耳中,却宛若晴天霹雳。
  • 七国妃

    七国妃

    一路艰难,一路相伴。我为你而在权力战争中苦苦挣扎,你为我死而白头,沧澜七国,莫留轩辕,愿站在她身前,为卿甘与天下为敌。乱世之中,谁能与我并肩天下,谁能与我相守到老?她是帝侯,她是上古遗迹的唯一真传,她是七国争夺的天下筹码,是北斗和云泽华服的唯一主人,是为神执剑定沧澜的异世之人。七国风云再起,朝堂,宫廷,国家,天下,一个异世女子的介入,让这盘天下棋局悄然变换!左手掌中莲,右手锦绣江山,谁取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