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8100000008

第七章 陶瓷文化

1.景德镇的陶瓷文化

提起瓷器人们知道有景德镇,提起陶瓷人们知道有佛山,或许你对某个陶瓷品牌很熟悉,或许你是陶艺产品的忠实追随者,但一旦深入发问陶瓷文化的渊源和代表,此时的你应该是有口难开。没错,佛山是陶瓷的发祥地,窑场里的老青砖、旧屋瓦都在诉说着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但殊不知佛山石湾才是陶瓷品牌聚集之地。别担心时间太长,我们带你直奔石湾,去感受悠久的陶瓷文化。

南风古灶

一窑炉火,历经500年风雨而不熄,至今还在燃烧,这就是传说中的“南风古灶”,以“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柴烧龙窑”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如果你想品味真实的佛山陶瓷文化,南风古灶则是必经之处。南风古灶有两座柴烧龙窑,登上窑体,你会发现道路两旁满是积薪,这便是它那传统烧制工艺的燃料,工艺流程也是“迂腐”得500年不变。陶工们把烧好的砖瓦从窑内搬出,再用小车把坯品推进窑内,完全是都是人工,窑内的电灯算是惟一现代化的设备了。另外,南风古灶的窑尾长着一株古榕,据说栽于明朝。枝繁叶盛,亭亭如盖。500年了,古窑炉火不熄,榕树也越发葱郁。树下有碑,其中一句“有榕乃大”,让人玩味不已。

石湾公仔

能代表佛山陶瓷文化的还有石湾公仔。“石湾公仔”是石湾艺术陶瓷的俗称。它起源于民间,在明代以后进入了鼎盛期,其特点是造型和釉色充满浑厚、粗犷、质朴、率直的审美情趣,是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主要有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等五大类。

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品,虽然模式化、量产化等因素使得石湾公仔无法摆脱匠气,但其对人物形神兼备的细腻刻画,恰巧是最为生活化的一种语言体现。正如一位陶瓷研究专家所说:“假如昔日石湾没有大宗日用陶瓷的制作,陶艺根本没有依存的余地,如今石湾陶艺的代表石湾公仔被人们珍藏起来,日后必将成为文化的积淀。”

陶师祖庙

承载着石湾陶艺辉煌的“陶师祖庙”重见天日不过一年时间,却是每个陶瓷手艺人定期聚集之地,感受陶瓷文化魅力自然不能落下此地。据陶瓷老艺人讲,位于石湾的陶师祖庙始建于南宋时期,后在战争期间被毁。当时原庙内收藏了石湾乃至佛山最优秀的陶瓷艺术品,该庙建筑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美,为佛山所有手工行业祖师庙之最。或许正因为如此,此次修缮一新的陶师祖庙力求做到精雕细刻,直至充分展现陶艺的魅力为止。

2.中国陶瓷名城——佛山

嵌镶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风和日丽,人杰地灵。城区、石湾、顺德、南海、三水、高明,正以无愧于共和国重托的自信和豪迈,走向繁荣,走向民主,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

历史悠久的佛山,曾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曾有过商业鼎盛,街市繁华的辉煌;曾有过“南国陶都”、“南国红豆”的美誉。

然而,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东方古国的大门,佛山亦曾历经百年离乱,百年求索,百年抗争。

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抹去祖庙的积尘,扶正梁园的断垣,佛山人民勃发鼎新革故的活力,创造了且还在创造着令世人瞩目的业绩。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之一;联合国评定的全球98个人类住区优秀范例城市之一;全国“十佳工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洁净城市”、全国“双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城”……犹如一束束报春花,佛山人以其传统的勤劳与智慧,以其放眼世界、瞩目未来的气魄与胆识,编织着繁花似锦的明天。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为了二十一世纪的召唤,佛山没有褪尽千年文明的荣耀,并将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城市的对接。一个科技振兴、繁荣富庶、文明进步、整洁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将崛起于珠江之滨,为祖国、为人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自然地理

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北纬22°38′—23°34′,东经112°22′—113°23′之间。距广州、江门、中山、肇庆、珠海、东莞、清远等工商业城市均在50公里左右,离香港、澳门也在100公里左右。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肥沃,临近海洋,温暖多雨,四季常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2.1°C,降雨量1490.6毫米。低山丘陵多发育红壤、赤红壤,有少量黄壤,平原则为水稻土、堆叠土。自然资源主要有陶土、玻璃砂、稀有金属和水稻、甘蔗及品种繁多的水果、花卉、江河水产资源等。

人口面积和区划

1998年,佛山市总面积3813.64平方公里,总人口324.98万人(非农业人口达139.88万人),其中市区面积77.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4.44平方公里,人口46.84万人(1949年,佛山市人口总数为14.3万余人)。佛山属广州方言语系,有汉、蒙、回、壮、苗等19个民族,汉族占99.97%。历史上佛山曾属番禺、南海、广州管辖。1949年10月16日,佛山解放,1951年1月12日正式改镇为市建制,称佛山市;1958年设立佛山专区,辖佛山、江门、石岐3市和中山等13县;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辖14个县(市);1983年6月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1985年以后,所辖区域全部划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佛山市现辖城区和石湾区,代管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四市(均为县级市),目前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佛山石湾

石湾——珠江三角洲一颗璀灿明珠,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东汉时期,这里的文化和农业经济已相当发达.石湾素有"南国陶都"之美誉,陶瓷生产始于唐,奠于宋,鼎盛于明清,今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陶瓷产地之一。

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秦汉时期,石湾制陶技术已有较高的水平,本地出土的大批陶俑、动物、器皿等,证明此时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六朝时期,石湾人已掌握了陶釉技术。唐代,石湾已出现陶瓷商品性的生产。宋代,石湾陶瓷产品已由圆型窑生产向龙窑生产过渡,逐渐形成了陶瓷商品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体系。明代,石湾陶瓷业进入繁荣时期,这时的石湾,作为民间陶瓷商品生产的集中地(即所谓民窑),已经形成显著的行业生产特色,兼融中原各大名窑生产技术和高温釉彩的普遍使用,使石湾陶瓷制造技术日趋完善,美术陶瓷以一种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艺术开始出现,又极大地提升了石湾陶瓷的艺术品位。《明诗综》有载:"石湾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当时石湾陶瓷生产的地位。清代,石湾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产和风格独特的陶塑瓦脊、建筑装饰构件、陶塑神仙佛像、园林用品、外陈设品、文房用具、艺术人物以及花鸟虫鱼等美术陶瓷的生产,不仅经营着中国华南多个省、区的广阔市场,而且******"大量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市场,成为当时生产技术和商品经济都相当发达的陶瓷生产营销基地,为当时佛山形成与湖北汉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列为全国商品集散中心"四大聚"之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中国陶瓷名城——景德镇

以瓷都闻名天下的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毗邻浙江、安徽,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同时也位于“五山两湖”(黄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九华山、千岛湖、鄱阳湖)风景区的中心,是我国的王牌旅游景点之一。不过,景德镇以瓷器著称,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其名称来历与瓷器息息相关: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由于该地烧制的精美御瓷获真宗赞赏,瓷器上底款书“景德年制”,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景德镇由此得名,并且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成为中国和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这是景德镇瓷器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景德镇的艺术陶瓷是根据宫廷画家设计好的画面、图案或根据民间沿袭下来的优秀图案,由专门的画工将其复制在胚胎瓷器上再经过烧制而成。由于品质佳,在唐、宋、元、明、清,景德镇便是皇宫用瓷的生产基地。瓷器从一产生便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尤其到了明代,景德镇便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所产瓷器不仅受到国人的青睐,而且还远涉重洋到了海外,同样受到热烈欢迎。

如今,陶瓷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日用陶瓷为主,兼制工业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特种陶瓷等百花争艳的大陶瓷格局。陶瓷在景德镇市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拥有原料、生产、销售、科研、教育的综合配套优势。陶瓷研究开发体系更是越来越完备,已经拥有包括国家轻工业总局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在内的三级研究机构,并成立了我国唯一的一所培养陶瓷高级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

我们知道,陶瓷的故乡在中国,英语“china”若大写就是“中国”,而小写就是“瓷器”。然而,中国的陶瓷艺术却荟萃在景德镇

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属江西省直辖市,位于江西东北部,毗邻浙、皖,下辖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全市土地面积524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49.92万人。

景德镇地处黄山余脉怀玉山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群峰林立,岗峦重迭,最高峰海拔达1618米,东南、西南部多丘陵和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较为舒缓。境内河川交错,北部昌江、南部乐安河纵贯全境,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

景德镇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适宜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中在全省名列前茅的有瓷土、沙金、煤、锰、石灰石、大理石、海泡石等。其中储量之丰、品质之优,首推瓷土,虽经千余年开采,就目前已探明的储量仍可开采300余年;锰的储量也较为丰富,是全国已探明的四大锰矿之一;金、大理石、石灰石等也具有较高的工业开采价值。山林资源有杉树、马尾松、毛竹、油茶、油桐、漆树等,并盛产山苍子、猕猴桃、橡子、金银花等野生植物和药材。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经过长期的发展,景德镇瓷器逐渐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独特风格。到明代时,景德镇更是“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所产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海上“陶瓷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与陆上“丝绸之路”交映生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景德镇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不仅保持了陶瓷的传统特色,而且机械、电子、建材、食品、医药、化工等新兴工业迅速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景德镇已发展成为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景德镇是江西省商品粮、林业、茶叶和蚕桑基地。盛产稻谷、大豆、小麦、花生、棉花、油菜籽、芝麻、茶叶、香菇等。所辖浮梁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是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集散地,大诗人白居易就曾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该县是“中国红茶之乡”,所产“浮红”茶在国际上久负盛名,191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优质绿茶“浮瑶仙芝”、“瑶里崖玉”、“得雨活茶”等更是畅销市场。特色农业迅猛发展,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发展,景德板鸡产销两旺,乐平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均已形成产业规模,在国内市场上已占据一席之地。

瓷业兴、百业兴,陶瓷在景德镇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拥有原料、生产、销售、科研、教育的综合配套优势,是我国重点生产基地之一。年产日用瓷近4亿件,产品品种共有20个大类,200多个系列,2000多种器型,形成了以日用陶瓷为主,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陶瓷、电子陶瓷及特种陶瓷并举的大陶瓷格局。机械、电子、汽车、直升机、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电力等新兴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昌河牌系列微型车、华意牌无氟压缩机和冰箱、德宇牌景德板鸡、得雨活茶、红叶牌高档日用瓷、江东牌青霉素、江维牌聚乙稀醇、景华牌电子陶瓷元器件、景德牌四开单色胶印机、景光牌金属陶瓷发射管、天乐牌铝解电容器、电化牌AC发泡剂、万平牌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等多种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相当竞争力。其中“昌河”汽车年生产能力已达15万辆,“华意”电器已形成家用冰箱年产60万台、无氟压缩机年产200万台的生产能力。

商品市场比较繁荣兴旺,具有瓷都特色的陶瓷市场正朝着全国陶瓷产品集散地发展,乐平蔬菜批发市场已形成年交易额8万吨能力,全市各类集贸市场竞相发展。景德镇近年来充分发挥陶瓷文化悠久、旅游景点较多的优势,旅游业发展较快,199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社会文化事业繁荣兴旺。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人才体系,特别是陶瓷科研实力雄厚,有国家轻工业总局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三级研究机构。教育事业稳步前进。景德镇陶瓷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一所培养陶瓷高级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1998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723所,其中高等学校3所。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陶瓷考古、文博事业蜚声国内外。医疗技术、医疗设施以及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体育竞技水平明显提高,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展开。

4.中国陶瓷名城——唐山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北京、天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唐山市位于东经117度31分—119度19分,北纬38度55分—40度28分,毗邻京津、南临渤海,北靠燕山,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全境东西广约130公里,南北袤约150公里,西距北京180公里,西南距天津120公里,东距秦皇岛125公里,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090平方公里,海岸线196.5公里,市区中心南距渤海40公里。唐山市位居燕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自西、西北向东及东南趋向平缓,直至沿海。北部和东北部多山,海拔在300—600米之间,最高点为迁西县北部的八面峰,海拔812米;中部为燕山山前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和西部为滨海盐碱地和洼地草泊,海拔在15米至10米以下。唐山虽临渤海,但属于暖温带,又受典型的温带季风影响,因此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唐山陶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产品品种、花色达数千种,年产日用瓷1.8亿件,其中80%以上出口到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覆盖星级以上宾馆、饭店近2000家;卫生瓷年产350万件,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工业特种陶瓷2500万件;釉面砖1090万平方米。唐山市位于华北平原东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基础工业发达,生产陶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产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403年,到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被世人誉为"北方瓷都"。同时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的陶瓷人。

5.中国陶瓷名城——淄博

淄博文化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地区就开始了陶瓷生产。西周初,齐国始专设"陶正"官,管理陶器生产,并在齐都城内设立制陶作坊,从事陶器的专业化生产。魏晋南北朝前后,淄博地区的陶瓷生产完成了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唐宋时期,陶瓷生产技艺日趋精进,规模不断扩大,窑址星罗棋布,逐步形成了淄博特色,生产了一批颇有影响的陶瓷名品。寨里窑的青瓷、磁村窑的黑釉瓷、博山窑的纹胎和彩瓷等都曾名噪一时。时清时期,淄博陶瓷产品器装饰独特,产销两旺,形成了以博山为代表的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淄博陶瓷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立足当地资源,开拓创新,开发出了滑石质瓷、高长石质瓷高石英质瓷,骨质瓷等新瓷种,刻瓷艺术更是独树一帜,开成了淄博陶瓷的新特色,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建筑陶瓷竞相发展,产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陶瓷生产技术和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6.历史名窑

官窑: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

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在汴京(即今河南开封)建窑烧制御用瓷器,命名为官窑。汴京官窑瓷器胎质细腻,胎釉都纤薄如纸,釉色有粉红、月白、大绿、灰油等。器形有鼎炉、葱管、空足、冲耳、乳炉、贯耳、壶环、耳壶、尊等及一些仿古铜器。不久,由于金兵入侵,汴京被破,官窑也随之终结。

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此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称为"蟹爪纹",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却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器型除碗、盘、碟、洗等日用器皿外,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礼器。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哥窑:

宋代一大名窑。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纹片多为黑色,俗称“金丝铁线”。按颜色分有:血、黑蓝、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哥窑开片总的特点是: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传世哥窑器为数不少,但哥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为我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属于青瓷系的哥窑器,以釉色取胜。鉴定哥窑瓷主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等方面着眼。它的胎质呈黑色,细腻、坚实。釉面浑厚滋润,釉面开有大小纹片。器物以瓶、炉、洗、碗、罐为主。

定窑:

继邢窑之后的著名的白瓷窑场,宋时属定州,故名定窑。始于唐朝晚期,终烧于元。定窑在宋代主要烧制白瓷,也兼烧绿釉、黑釉、褐釉。首创覆烧法。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的印花定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于下白。”以烧造白瓷著名的定窑瓷器质地洁白细腻,造型规整而纤巧。装饰以风格典雅的白釉刻、划花和印花为主,此外尚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

北宋早期定窑刻花的构图,纹样简单,以重莲瓣纹居多,仿似浅浮雕,十分优美。北宋中晚期的刻花更趋精妙,用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各种线条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富有立体感。装饰图案有花卉、禽鸟、去龙、游鱼、婴戏等。定瓷的纹饰布局严谨、线条清晰,常见器型有碗、盘、瓶、罐、炉、枕、壶等。在已发现的定窑瓷器上,有的还刻有“官”、“新官”、“奉华”、“禁苑”等字样,说明当时有一部分定窑白瓷已供宫廷使用。

北宋以后曾风靡一时的定瓷,由于战乱的影响,逐渐衰败。然而,由于定窑是当时具有相当规模的产瓷区,产量极大,故而传世的器物甚丰。提到定窑产量,与当时的烧制工艺有关。通常一个耐火容器──匣钵内只能装烧一件器物,定窑工匠采用覆烧法,一个匣钵内利用多层垫圈可放数件器物,这种方法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大量燃料。但是这种方法烧成的瓷器盘碗口无釉,俗称“芒口”。为弥补此不足,往往在口部镶上金、银或铜,迄今我们仍可以看到这些镶金属的传世作品。

汝窑: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过去一直以为汝窑窑址在临汝县境内,则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临汝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发掘工作后,仍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1986年底,考古工作者再一次进行实地调查,终于在与临汝相邻的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汝窑窑址,并出土了宫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从而揭开了汝宫瓷之谜。宝丰县在宋时属汝州,故名。

传世的汝窑器常见器型有碗、盘、洗、瓶、尊等日用品。盘有大小深浅之区分,以卷足者为多,也有的卧足。洗有敞口和直口两种,前者圈足外卷,后者口与底垂直,至近底处则为内敛平底,其中有椭圆形的四足洗,这类洗在其它窑尚未见过。汝窑制品素身多,极少以花纹作装饰。造型端庄,釉色晶莹似玉。汝宫窑的烧制时间短,一直都作为贡品,所以民间流传甚少,南宋时已属“难得”之物,视为珍品。

钧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古属钧州,故名钧窑。创烧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其独特之处是使用窑变色釉,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也是钧釉的特征之一。盆、托及尊等宫廷使用器物底部均刻一个由一到十的数字。

钧窑用的是一种乳浊釉,釉的着色剂主要是铜元素。当时烧成技术较为熟练。然而,铜红釉对温度和烧成时窑内气氛十分敏感,稍一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这种“窑变”却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神奇色彩,故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由于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在高温阶段釉料流动填补空隙,形成了如同“蚯蚓走泥”般的纹痕,这种缺陷美也是在鉴别时的重要依据。

钧瓷的传世品以尊、炉、瓶、洗、花盆、盆托居多。

7.陶艺的现代化变革

现代雕塑的发展给“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形体塑造的丰富图像和表现方式,两者都充分展现了人的观念和材料的美感。

从这点来看,“现代陶艺”完全改变了传统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和审美观。在近20年“后现代”的文化氛围中,“现代陶艺”独特的艺术特质和造型语言,使它与其他造型形式语言的界限被进一步打破,成为综合表达的组成因素。

与架上绘画相比,陶艺与雕塑有更多的相似性,两者都是三维空间艺术,而且现代陶艺常常借用现代雕塑的语言。现代雕塑的发展给“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形体塑造的图像资源和表现张力。两者都充分地展现人的观念和材料的美感,能充分挖掘材料本身所具备的语言表达功能。

“现代陶艺”在发展之初对雕塑的依赖和借助雕塑语言对传统陶瓷概念进行变革的做法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陶艺的泥性之美、釉色之美、烧成之美及工艺成型过程中艺术家通过手对粘土的引导和交流所留下的丰富“手语”痕迹,增加了陶艺与人性本源的诸多亲切感与广泛性。这也正是“现代陶艺”区别于现代雕塑的根本原因。

然而,“现代陶艺”开始出现多元取向和个性价值表达,渐渐摒弃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挪用,并进行着全面自我否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陶艺真正“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8.紫砂壶上的人文情节

“金鼎商标”是吴汉文制紫砂器的店号,吴汉文其人是一个深谙紫砂壶艺人。以“吴德盛”三字组成一尊金鼎,成为商标,他聘用了一批制紫砂器的名师名匠,如汪宝根、胡耀庭、冯桂林等人,不仅壶制得精致,而且在壶上刻画、刻字,使店号盛誉一时。

遂振鼓弹琴之,自叹生不逢时,托词于兰,借咏兰以寄志,从此以后,兰就成为后来文人墨客的诗画中常见之事;三是竹,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人们常以竹之节寓气节之节。传说在周灭商后,伯夷叔齐入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为有气节之人;四是菊,菊花在重阳前后开花,姿态千万,傲霜雪凌寒风而挺立,清香四溢。由于菊花有这种品质,所以历代咏菊、赋菊、记菊、画菊的诗文和画卷不胜枚举,如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少年来,被人们传为咏菊的杰作。这四幅“梅、兰、竹、菊”画面是墨石刻画的,以刀作画,运刀自如,刀法娴熟,神形兼备,潇洒飘逸,令人赞赏。壶底款是“金鼎商标”,在壶盖内有钤印“桂林”二字。

桂林即冯桂林(1907—1945年),是宜兴宜城镇人,是民国时期紫砂艺人的杰出代表,少年时期是江苏省立陶器厂陶工传习所第一批艺徒,受名师程寿珍、俞国良的传授。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九岁,他一直为老板制壶,曾在吴德盛处制壶,用的“金鼎商标”;帮潜洛许立生制壶,用“立信”印记;也在汪庄茶叶行制壶,用“卷翁”作款。这把四君子六方壶包浆很好,文人气息很浓,深得人们喜爱,我洗涤时,总是爱不释手。常思“四君子”的品行,这也是我们做人之德。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影后请别那么拽

    重生之影后请别那么拽

    被人渣男友和塑料闺蜜害死,连她的父母都不放过,重活一世必让他们——死!!!“老婆,能别这么冲动吗?”“怎样?有意见?”“不敢不敢...”某霸总跪键盘的腿微微颤抖。
  • 云间念惊鸿

    云间念惊鸿

    “好听吗”“好听,这是我听过最动听的音乐”某男振振有词的说道几年后…“好听吗”某男挑了挑眉“好听,这是我听过最好听的心跳”某女害羞的眨了眨眼“那等你下班,我们回家慢慢听?
  • 易学浪子闯江湖

    易学浪子闯江湖

    他出身于易学世家,却不愿继承家传绝学。他自幼聪颖过人,却顽劣非常。他理想冲天,报负远大,却慵懒致及,毫无恒心。他想成就一番事业,却又怕累怕苦。就这样一个易学浪子,凭着自己自恃聪明的大脑,凭着七拼八凑的易学杂品,混迹江湖,游戏人生。
  • 时沉道海

    时沉道海

    “十世并行,无先无后”,宇宙像颗石榴,时间像个线团。天地人三界拧结,不同维度的时空,却不约而同地纠结在一个少年郎上。他质疑着审判,设法逃离上苍设定的命运,凭着一柄短剑,跳荡在上古与今世、辗转在强汉与盛唐,快意情仇与嬉笑怒骂之间,撕破了衮衮诸公的神圣伪装,揭开了天地宇宙的另一层奥秘,却也引发了神魔之间的终古对决。三界拧结,十方倾圮,功在谁,过在谁?上天诸神都不曾面临的难题,难道要一个平凡少年一肩担责?
  • 在异世流浪

    在异世流浪

    每天在睡梦中穿越
  • 我在世界无人称尊

    我在世界无人称尊

    你们好!我是梦晓成真,我第一次写小说,因为这是我的梦想,我小学就开始接触小说看小说,从此深深的爱上了“它”到现在大学了还是十分着迷,我一直希望写出一部属于自己的小说,所以我鼓起勇气来尝试一次,哪怕没有粉丝也没有观众,但是没关系,我自己快乐就行。我也不知道我能否坚持下去完成这部属于我自己的小说(因为本人大四了,忙着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因为这个我的梦想!!!加油!!!
  • 后母带空间

    后母带空间

    田小曼是一名缉毒警察,执行任务中和毒贩从18楼坠下穿越到玄陌大陆,成为了一个五六岁孩子的母亲,在原主记忆觉醒的时候她也同时拥有了空间系统,而她的任务呢便是活着替原主报仇养孩子,寻找亲身父亲,算了不说了孩子饿了要去挖地去了。
  • 神域之桃花源记

    神域之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灵逍记

    灵逍记

    凡人流修仙与能力结合的小说,水属修士。这是一代海神成长的故事。前期觉醒能力: 水属本源之主法宝:水元珠 神兵海神戟配珠
  • 系统妈妈放过我

    系统妈妈放过我

    我叫黎明,嗯!我被雷劈了之后,意外得到纬度外的一个系统!可怎么想,这货让我管她叫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