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
令尹子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
——《吕氏春秋·慎行》
译文
沈尹戍对令尹说:“费无忌这个人,是楚国专说别人坏话的人,他使太子建逃奔他国,杀害了连尹伍奢,堵塞了国王的视听。现在令尹又听了他的话,杀死了这么多无辜,以致不少百姓都有所指责,祸患险些要降到您头上了。”
于是令尹杀了费无忌,连他同族的人也都杀尽了,想用这种办法平息群众的愤怒。做事情不讲道义,只知道害别人而不知道这也是在害自己,最终招致自己家族的毁灭,着难道说的不是费无忌吗?
杂家智慧故事
有诗云:为人切莫用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还作恶无报应,天下凶徒人吃人。
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伍子胥家族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仇雪恨。在帮助公子光杀死吴王僚(专诸刺僚)后,实行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报杀父兄之仇的机会。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
伍子胥访知楚平王之墓在东门外丙庄廖台湖,于是率本部兵卒赶去。只见平原衰草片片,湖水茫茫,并不知道陵墓的所在。伍子胥让人四下搜觅,也不见踪影。他捶胸向天哭号道:“天啊!天啊!难道您不愿让我报父兄之仇吗?”
忽然有个老父走到他面前,作揖而问:“将军是不是要找平王的墓冢?”
伍子胥说:“平王弃子夺媳,杀忠任佞,灭我宗族,天良丧尽,我生不能手刃其颈,死也要亲戮其尸,以报我父兄地下之灵!”
老父说:“平王自知多怨,担心被他人挖掘其墓,故而葬于湖中,将军欲得其棺,须抽干湖水方可见到。”于是登上台子指挥。
伍子胥让善水之人跳入湖中,果然在台东处找到了一个石椁,于是命军士各背沙囊一袋,堆积在墓旁,隔断周围的湖水。凿开石椁,发现了一个沉重的棺材,里面只有衣寇及精铁数百斤而已。
老父说:“这是疑棺,真棺尚在下面。”
扳去石板,发现下面果然还有一个棺材。伍子胥命人毁了棺木,取出尸体,正是楚平王之身。因为用水银葬敛,其肌肉尚如活着时无二。
伍子胥看到楚平王的尸身,顿时怒气冲天,手持九节铜鞭,连抽三百下,直至肉烂骨折。伍子胥左足踩住楚平王的腹部,右手挖出其眼球,骂道:“你生时枉有眼目,却不辨忠奸,听信谗言,杀我父兄,酿出大冤!”伍子胥仍不解气,接着扭断了楚平王的头颅,毁了他的衣衾棺木,连同骸骨抛弃在了荒野中。
伍子胥发了泄,问老父:“你怎么知道平王葬身之处呢?”
老父说:“我并非他人,而是石工。当初平王命我等五十余名石工砌造疑冢,担心我等泄露了机密,待疑冢砌成之后,将所有的石工都杀害了,独有老汉我一人得以逃脱。我感念将军孝心至诚,特来指明,也算是给当年的五十名冤魂一个交待!”
伍子胥便酬谢了老父而去。而楚平王的尸骨在荒野中,任风吹日晒雨淋,当真惨至“死无葬身之地”,他害人终害己,可悲亦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