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君上英明!”干辛、赵梁都高兴,他们现在在这里也搜刮不到什么东西了,到了西夏,可以继续搜刮事业,那可是一片新天地。
第二天,夏桀就在朝堂上宣布了迁都的决定,本来以为会有人反对,可没想到大家都同意。
其实大家心里都想:夏桀在东夏这里祸害得够久了,能迁到西夏去,这里的方国还能喘口气儿。
关龙逢、皇图开始都大吃一惊,眡祲官金镜还真算准了。
可仔细想想,先王为了加强对疆域的控制,也经常迁都,这个不能算违规,尤其是现在东夏这个样子,斟寻这里的确没法活,迁都没毛病,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来。
经过商议,夏桀带一部分军队和邑人一起走,把宗庙夏社的祖先神主(即牌位)划拉划拉都带走,因为宗庙社稷是国家的象征,君主走到哪里就要带到哪里。
同时,最重要的,就是把鼎台上的九鼎搬下来,装上大车一起带走,因为这时夏王朝权力的象征,夏后走到哪里就得带到哪里。
夏邑这里,就交给太师耕搭理,由司徒曲逆辅助,给他留下一部分军队和人民。
曲逆也很高兴,他的官职比干辛、赵梁低,这些年好处都让干、赵二人捞了,自己捞了没多少,总是心里过不去,现在他二人走了,自己可以在这里狠捞一把。
这样,等于把夏邑给分割了,分成了两半。后来商汤在数落夏桀的罪名时说“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周初的周公说夏桀“劓割夏邑”,都是这个意思。
可是许多夏邑的人民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走。
夏桀大怒,命令左师扁、司马触龙带着军队挨门挨户地抓人、赶人,不听从的立刻杀掉。结果邑人们慑于淫威,没办法,携家带口、拖儿带女,到夏桀指定的夏邑北门去集合。
夏桀让金镜带巫师进行占卜,选了黄道吉日,就下令开拔。
夏桀十二年(公元前1619)秋季九月,两万多夏民在6000多军队的监护下,开始了长途的西征,同时随行的,还有二百多个方国部族,主要是姒姓的近亲。
他们行走的路线,就是当年后羿分裂夏朝西迁时走的路线,先向西北走,一直到达济水,然后沿着济水之阴(南岸)向西行进,这样走的好处是由河流指引方向,不容易迷路。因为山东地区中部是山地丘陵地带,道路比较复杂,而且上古时期森林覆盖率非常高,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莽莽原始森林,一旦搞不好就容易迷路。
就这么沿着济水向西走了三四年,本来到达鲁西地区也就年把的路程,他走了这么久,是因为夏桀每到一个地方,觉得不错,就要住上一阵,出动强悍的军队把附近的方国部落镇压镇压、搜刮搜刮,摧残凌虐一阵,早晚榨不出东西来、失去兴趣了,再继续走,屎壳郎搬家——走一路臭一路,夏桀的恶名越来越响。
夏桀十五年(公元前1616年),迁徙的夏人向南越过泰山山脉,也就是上古时期的昆仑之虚,再往南走,就到达了有仍国,也就是今天山东的济宁市。
有仍是太昊之后,风姓,古书上也写作“戎”、“娀”、“陑”,到了周代的时候称“任”,都是音近的通假字,指的都是仍国。
在虞夏时期,有仍一直是个大国,国土面积很大,它是河济流域风姓诸国的宗主国,负责保守太昊一族的祭祀,地位很高,虞朝和夏朝初年的许多故事都和有仍有关,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
这时有仍的国君是仍宣王皓,对夏后称臣,是侯爵,称仍侯皓,是个身高九尺、魁梧雄壮的红脸大汉,连头发、眉毛、胡子都是红的,剑眉虎目,狮鼻阔口,高大威猛,象火神爷一般,他有个乳名,叫“火麒麟”。
得这个乳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红脸红发,最主要的是因为他出生时候的异象。
据说他母亲,也就是仍隗王颉颃的夫人,怀他的时候,梦见一只浑身喷火的红色怪兽入怀,醒来临盆,真的生下来一个怪物,不像人,却象一匹红色的小马驹,所谓“有仍夫人梦异,厥诞赤兽如马”,和夏人的先王骆明生白马(鲧)的情况相似。
这种情况在古代传说里很多,比如《山海经》里说犬戎的祖先弄明的夫人也生下来两条白犬,《傅说之命》里说商王武丁时期的失仲夫人生下两头小猪(二豕),其实就是有点象动物的怪胎。
全家人惊恐万分,仍隗王过来一看,勃然大怒:“怎么回事?怎么生下这么怪物?给你说了不要吃转基因食品,你就是不听……”
夫人哭哭啼啼地说:“您说这个有啥用?该怎么办呢?”
仍隗王以为不祥,要把孩子扔掉。
夫人舍不得,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再怪模怪样也不能随便扔掉,苦苦哀求,等上一夜,看看这东西有没有变化,万一是个人呢。
仍隗王让卜官占卜,卜官说,此子非同凡俗,是天上的离火之兽火麒麟下凡,万万伤害不得。
仍隗王心里不痛快,但冲着卜官的话,还是答应夫人等一夜看看,如果还是匹小马,就必定要扔了。
事情就这么奇怪,过了一夜,等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那个赤色的小马驹已经变成了一个通体赤红的婴儿,呱呱而泣。
仍隗王夫妇才放了心,可总觉得这事儿诡异。
夫人请丈夫给婴儿起名儿,仍隗王一想,不是火麒麟下凡吗?就直接叫“麒麟儿”罢了,所以这孩子的乳名就叫这个,但是国人都叫他“火麒麟”。
到了这孩子五岁的时候,从昆仑山来了一位披着黑色狐裘的道士,自称“狐裘子”,是西王母的门人,据说就是当年受西王母派遣传授给轩辕黄帝符箓打蚩尤的那位,是位有名的神仙,他登门来要求收麒麟儿为徒,仍隗王答应了,狐裘子就带麒麟儿去了昆仑虚,一去就是十五年。
直到他二十岁的时候,仍隗王颉颃得了重病,自知不起,就派人去昆仑虚召回儿子,准备自己死后让他即位。
结果,去的人回来报告说,麒麟儿自己已经偷跑了,不知去向。
可没多久,麒麟儿自己回到了有仍。这时,他已经长成了一个高大威猛的武士,红脸红发红须,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不仅武艺高强,还精通法术,仍隗王看了也自高兴,重新赐名“皓”。
第二年仍隗王去世了,伯皓即位,就是仍宣王皓,一直到现在。
他武艺高强,善于征战,有仍国开疆拓土,比原来的有仍国大了将近一倍,还节制着成、鬲山、南焦等二十多个方国部族,势力很大。
仍宣王皓拜见了夏桀,英雄爱英雄,夏桀见仍侯皓高大威猛,武艺也好,君臣相言甚欢,夏桀就决定在有仍作都,仍侯皓觉得这是无上的光荣,非常高兴,表示一定全力协助。
在仍侯皓的帮助下,把迁徙来的夏民暂时安顿下来,然后找地方作都城。
夏桀觉得有仍这地儿就不错,确定在这里建立都城定居。
他让金镜带着几名巫师,用堪舆术上观天文、下察地势,最后在有仍国的东南部边境选了一个地势开阔的地方,就在这里作新邑。
夏桀开始号令四周各国,出财出物出人,在有仍国的地盘内建了一个大城,作了一个新的夏邑,因为相对于东方斟寻的夏邑是在西边,所以古书里称为“西邑夏”,也简称“西邑”或“夏邑”。
东方的夏邑就归了太师耕管理,这个时候,夏朝实际上就是分成了东、西两国,也就有了两个“夏后”,即两个王:西夏就是夏王室的正宗,归夏桀管;东夏归太师耕管,也相当于一个夏后,所以古书里也称他为“夏耕”。东夏臣属于西邑夏,就是这么格局。
开始,四周的各个方国部落虽然也久闻夏桀的暴虐之名,可还抱着些希望,也许那都是谣传呢。所以接到夏桀发布的诏令之后,都来朝见,巴结奉承,出财出物出人,帮助修建都邑。
同时,还有一大群投奔到夏桀手下,想跟着老大混的,比如西周之国的不窋,伯益之后费氏的费昌,白夷的白吉,黑齿国的黑齿孟,都是忠心有能力之人。
不窋是西周国的国君,《史记》里说是后稷之子,其实那是误解。想当年高辛氏帝喾(即《山海经》里的帝俊)和妃子姜嫄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弃,一个叫台玺,兄弟二人都精通农业。
弃被帝舜封为“后稷”之官,建立了西周之国(不是商代以后的西周,虞夏时期还是个小国名),没有子嗣,死后传位给弟弟台玺,所谓“兄终弟及”制度。
台玺也精通农业,生了叔均,叔均是夏代的农官,发明了许多器物和农具,还发明了沟渠灌溉以及驱逐旱魃消除旱灾的祝祷方法,所以被后人尊祀为“田祖”之神。叔均的这一支,就是后来的周人的祖先,不窋就是叔均的后人,也是西周国的首领,也被夏桀任命为后稷(一作司稷),主管农业。
费昌,是个二十刚露头的年轻人,伯益之后,伯益曾经是虞夏时期的虞官,最善于调驯鸟兽牲畜,费昌也学会了这门手艺,会养马驯马,精通驾驭技术,夏桀就任命他为御仆,专门给自己驾车。
还有一些居心不良之徒,比如有斯氏的斯观,这家伙是个娱乐活动策划专家;跂踵氏的跂踵戎,也就是《山海经》中的跂踵国人,这家伙是个旅游狩猎专家,这两个专门给夏桀出一些吃喝玩乐淫佚的馊主意,他们也都被封为大夫。
这伙人惺惺相惜,和干辛、赵梁成了好朋友。
就在开始筑城期间,商汤带着商国的几位大臣,带着财物和工匠、徭役徒到有仍去拜见夏桀,因为这时夏桀暂住在有仍氏的国中。
商在诸国当中是个中下等的国,也就是个小国,并没引起夏桀多大的注意。
拜见完了,献上贡物,领工作。
夏桀下令商汤和几个小国的国君一起去筑城,当筑城的监工,等于是为夏后服役。
商汤也乐意留一段时间,看看夏桀和夏人的情况如何,这时候他的目的是想通过巴结巴结夏桀,为商族争取点利益。
商汤专门又带着礼物去拜见了相国关龙逢,因为他听说这位相国是个忠臣。其实商汤也有私心,他误认为关龙逢在夏桀面前有面子,所以想通过他在夏桀面前多讨要点儿土地。
关龙逢接见了商汤,他见汤高大魁梧,相貌英俊,虽然走路有点跛,可一点不影响他的气质,就非常喜欢,和他交谈了很久。
商汤发现关龙逢见多识广,学识渊博,非常钦佩,自愿执弟子之礼。
为了达到目的,商汤就不断地给关龙逢商国如何狭小,如何地处穷乡僻壤,如何饥寒交迫,如何苦大仇深,只希望相国大人能扶持一二。
关龙逢叹口气,摇摇头说:“商侯啊,不瞒你说,我虽然是先王的顾命大臣,身为相国,可现在说话基本没用了,夏后很不愿意听我讲话,看见我就皱眉头,朝政我也懒得管,只有一些大事我还问问,别的实在无能为力。”
商汤有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