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6700000005

第五章 幽幽乡土

年关将至,我跟着爸爸返乡过年。爸爸置办了年货,我们肩扛手拿,仓皇地赶上了车。坐在车上,爸爸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激动得像个孩子。仔细想想,我们都离家都快一年了。

我问爸爸,“为什么那么期待回家?”爸爸说,“那是个让人心安的地方,年级越大,越念叨家。”爸爸又说,“人要感恩,感恩生育你的土地,感恩帮助你的好人。多亏了澄澄爷爷,给我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还帮你找了学校。我们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澄澄爷爷。”我知道爸爸高兴的原因,今年过年我们可以还上欠乡亲们的钱了。

坐在车上,我的心早已经飞回了山里。学校的同学们都觉得,幽居山林是一件清苦的事儿,可我反倒看同学们每天家、校、辅导班三点一线,这样单调重复的生活才是清苦。山里有看不完的美景,玩不够的乐事。春如梦,看百花复苏。夏欲滴,览林木扶疏。秋成醉,望云卷云舒。冬化玉,赏雾凇凝树。

有次,霍煊给我品尝了城里的水果。我偷偷告诉他:“城里的土地都没有香味,所以瓜果也没有了香味。”霍煊哑然失笑,“城里没有瓜果,这些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运输过来的。考虑到运输和销售,不太熟的时候就摘了下来了,卖的时候再催熟。”我顿时觉得,光鲜的城里人其实也挺可怜的,蜗居高楼大厦,寡食时令蔬果,不接土地阳气。在山里,悬钩子、毛冬瓜、鸡爪莲,那可是要多甜有多甜。

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会撒腿跑的时候,我就敢去山里找食材,从没有迷过路。后来,大人们也会跟着我去山里一起找,他们说我看下山的阴阳,树木的长势,就能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山珍,很神。有些山珍不舍得吃,晒干后,等着小贩来高价收取。那时候,在山里的日子是烂漫的、无拘的,即便被藤曼绊倒在地上,闻到得都是泥土沁鼻的香味儿。

然而,“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妈妈病倒了,就像霹雳一样,猝不及防地击中了我们这个笙磬同谐的小小家庭。我的童年也随之而结束了。爸爸要干活赚钱,经常出门在外。我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去山上寻找药材、放养圈里的羊羔、生火做饭煎药......

有一次,我因为一心找药,弄丢了一只羊羔。回到家里,爸爸用藤条狠狠地抽了我一顿,教训道:“羔子要换钱给妈妈治病,你怎么还这么不懂事!”那是爸爸第一次打我,打的很重。第二天一早,我便到处去寻找羊羔,顺着羊齿蕨被啃过的痕迹,我翻到了山的那头。“咩,咩......”,它似乎受到了惊吓。走近一看,原来小羊被藤曼缠住了腿,不停地试图挣脱,后蹄已经勒出了血。帮它解开后,小羊却无法跟随我下山。于是,我把它扛在肩膀上,边爬边歇,踉跄着回到了家。爸爸看到了狼狈的我,一把抓住,紧紧地搂在怀里,一滴又一滴的泪水灼烫着我的脊背。

我悉心地照料着羊羔,以为等它们长大后,妈妈的病就能治好了。可它们长大了,妈妈的病却也变得更重了。妈妈被送到了镇上的医院,一个到处飘散着刺鼻味道的地方。我和爸爸在外面大厅焦急地等待着......后来,医生带我们进了病房。看着妈妈苍白的脸庞,她用嘶哑的声音,竭力地讲出了两句话,“娃要好好的,你们好好过。”然后,我就被医生拉了出去。等到爸爸出来时,我看到他眼睛通红通红的。爸爸告诉我,“妈妈走了。”......

我们把她带回了家,安葬在云顶峰上。爸爸说,“这样,妈妈就可以每天看到我们家了,而我们抬起头,也可以看见妈妈。”

那天的晚上,我跑到师傅的观里,跪拜在后土娘娘的面前。跪了多久,我已经记不得。只依稀能想起,师傅放在我旁边的粥碗大概换了五次。再醒来,我便躺在了观里的床上。“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之贵,在于心笃意定,能持恒,能守静。你是块质朴美玉,若经雕琢,必成良器。你愿意拜我为师吗?”,师傅询问我。我不知所可,答复师傅道:“我得有爸爸的同意,才能拜师。”

我回到家,禀告了爸爸。爸爸说,“观里的神仙,才学无双,多少人想拜他为师都不成。神仙肯收你为徒,是你的造化。原本爸爸来年要送你到镇里去上学,神仙比学校的老师本事还大。今后,一定要好生地伺候师傅。”

返回观中,我笃敬地行了拜师大礼。陪伴师傅后,我不再是山里的野孩子,渐渐懂得了“门开岩石千山月,帘捲溪楼一槛风。”是一种什么样的雅致生活。师傅也不是“相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的出尘神仙,而是一位“醉卧茅堂不闭关,觉来开眼见青山。”的风流名士。一年后,我再看着青山,他已经出落成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了。

“风带泉声流谷口,云和山影落潭心。”我的家就在群星谷的谷口,赤霞山的阳面山坡上,离月牙潭一里山路。

春天,“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月牙潭边的辛夷花率先传来了春的消息后,很快,群星谷的舌雀栀子花便会竞相开放。白色的花朵点缀满整个山谷,又有河水川流其中,像极了夏夜里的星空璀璨。赤霞山的杜鹃花也不甘示弱,争芳吐艳,烧红了整个山坡。

夏天,“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群星谷、赤霞山,全部披上了青翠色的盛装。走在山路,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投射下来,明亮的光斑迷幻了整个山林。当你沉醉而不知归路时,凝成了一颗祖母绿的月牙潭,会用她的波光粼粼,指引着这里的山民。在清澈的山溪里捉鱼摸虾,在清凉的山谷中顺藤寻瓜,你也会感叹,“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

秋天,“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群星谷、赤霞山翠色转黛,山坡上火红的鸡爪槭和金黄的银杏叶成了山林里的绝色。“高秋爽气相鲜新”,山雾消散时,卷帘看云朵变幻。姗姗飘荡像小船摇摇,冉冉吹起似轻纱袅袅,团团翻腾若波浪滔滔,绵绵连接如烟海淼淼。

冬天,“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晚风夕照间。最爱东边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山里的冬天,铺琼砌玉,分外灵秀,宛如进入了一片琉璃的世界,而其中最美的景观要属雾凇了。雾凇轻盈洁白,附着在林木上,好似玉树琼花,素净雅致,楚楚动人。

在没有遇到爷爷之前,我以为会这样,陪伴着师傅,永远沉醉于这方天地。

在山里时,我最喜欢在河边收集石头,这些卵石多是红、黄、白色,上面的花纹像风景、人物、花鸟,十分精巧,惹人喜欢。有一天,我正在潭边寻找瀑布冲刷下来的石头。忽然有人喊道,“小朋友,你是山里的娃娃吗?”我冲他点点头。“你可以做我们的向导,带我们游山玩水吗?我们是外地的‘驴友’,会给你报酬。”知道可以赚钱,我便答应了。后来,来这里的‘驴友’越来越多,不少村民也都开始做起了向导。

去年的暑假,爷爷和清清找到了我。游山玩水时,他们会驻足欣赏那些美景,并吟诗来咏哦。他们懂得师傅所说的那种审美意境,于是我明白了,他们并不是仅仅爬山玩水加拍照的‘驴友’,而是师傅常说的风雅之士。

师傅和爷爷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师傅跟别人这般情投意合。爷爷问我,“你可在读书?”我回答爷爷,“师傅教我识字,读过些许诗书。”爷爷对师傅说,“如今山外沧桑巨变,小朋友质朴颖慧,不可错过红尘里的劫历。”师傅点点头,“委托耆老了。小娃还有生父,尚需请示。”我行了三跪九叩之礼,出了观门。

家里非常寒碜,竟然找不到一张像样的椅子请爷爷坐下,只能委屈爷爷坐在小凳上。爸爸回来后,爷爷告知了来意,又好奇地问: “师傅做木匠营生,门外就有漫山的木材,为何家中没有器具?”爸爸答复:“师祖有训,‘木皆有灵,不可擅伐,伐之必为善用。’”爷爷肃然起敬,“可否领略祖传神技?”爸爸在屋外,随便找了根木枝,用刨刀削了几下,很快一只蜻蜓就在爸爸的手上振翅欲飞。送给了清清后,她爱不释手,喜欢极了。爷爷抚掌大悦,“学校有个木器博物馆,很多传世的木器因为残损不能再焕发光彩,恳请师傅妙手施以神技来挽救。”爸爸谦虚谨慎地回答:“不知先生所拖何物,但能施力,必不推辞。”爷爷说,“这个工作可以申请到国家项目,薪酬自不必担心。届时安住在学校宿舍,贤父孝子相伴,亦可共叙天伦之乐。”爸爸觉得一切甚好,便答应了爷爷,但是要等到手上的活计做完,明年暮春的时候,才能过去。祖师爷说:“‘匠’是一门技艺,‘心’更是一种修为。匠人易得,匠心难修。墨家技艺,非修心者不能传承。”爸爸一直恪守着祖训,不会随意放弃已经接过来的活计,更不会有半点懈怠。

于是,第二年春天快过完的时候,我便来到这红尘里开始“渡劫”。从未走出大山的我,第一次坐上长途大巴来到城市。大城市可真不一样,空气已不再清新,刺鼻的汽车尾气压倒了林木花草的芳香。有时候,天还灰蒙蒙的,行人都带上了口罩。

在这里,似乎什么地方都要花钱,每天都要计算着过日子,生怕一个不留神,把钱花多了。为了上下学能省下公交车钱 ,我准备学骑车了。我从大学的毕业生那里收来了一辆自行车,一有空,就在操场的跑道上练习。摔了几次后,也就学会了;没过多久,就敢上路了;再没过多久,都可以在城里面到处溜达了。就这样,我很快便熟悉了这座城市。周末晴好的时候,我会经常带着爸爸到处去逛逛。

有那么几天,城市开始飘散着草木的香味。“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我了解草木的习性,看下桂花的颜色,嗅下它的香气,就能知道它是否进入了落花期。进了落花期的桂花,轻轻一掸,花瓣便会纷纷落下,而且不会伤及花木。适逢周末,我东奔西跑,收集了很多桂花。我找到专门风干桂花的地方,卖给他们一大半,自留了一小半,等着过年的时候献给师傅。

在城里,除了与爸爸朝夕相伴外,更多的时间,是我一个人的自在。“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爷爷帮我办理了一张借书卡,方便我去图书馆读书看报。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城里人同情山里孩子的文章后,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于是,我写一封信投寄给了那家报社。

《一个山里孩子眼中的城市》

我生在大山里,那一方山水如诗似画、钟灵毓秀。也许,我们物质上相当匮乏,但是大山能够提供给我们安之若素的生活。如果你足够地勤奋,大山便能够给你不亢不卑的尊严,每一个山民都拥有一颗如大山般泰然且坚韧的心脏。

现在,我来到了城里,看到了城里人的奔波和苦辛。他们中的很多人拥有着我们山里人想象不到的财富,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很难像山里人那般坦荡如砥。他们也说不清楚,奔跑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是发自内心的初衷,还是被迫胁从的无奈。而在山里,山民们鸡鸣而晨兴,日落则暮归,守时劳作,过着最简单的人居生活。虽然日子清贫,也不乏忧虑,但是每个山民都坦然地面对着大山安排给我们的命运。

城里有很多贤能的人,他们传播知识和文化,用自己的智慧不断改变着生活。不管距离多远,一个电话就能够联系彼此。手机刷一刷,天南地北的货物就会自动到家。还能拍照、上网、微信......,手机拥有如此多好用和好玩的功能,这也就难怪城里人可以每天低着头而不嫌累了。但是,城里人五彩斑斓的生活里,却没有太多恬适的空间留给自己的心灵。于是,城里人一有假期就开始往山上跑,他们喜欢山里的清新空气,说是可以洗心换肺。这像极了诗里所写的那样,“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还有些城里人,甚至将家都安置到了山里,过着跟山里人一样的生活。

可是,长期在山里生活,人的确会变得相对闭塞。“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这样的生活,虽然放慢了时光,但是日子久了,也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

所以,未来的生活应该是,把城里变得更像山里,让每个住在城里的人都能够贴近自然的节奏;把山里变得更像城里,让每个住在山里的人都能够享受到都市的便捷。许多年以后,我们将不会无谓地去区分城里人和山里人,因为只剩下了唯一的称呼,那就是“文明人”。

后来,我收到了杂志社给我寄来的稿费,文章发表了。我用掉这个稿费,请爸爸下了趟馆子。自爸爸来到城里,这是他第一次走进馆子。我们点了一条西湖醋鱼和一份东坡肉,每个人都干掉了三碗米饭。回宿舍的路上,我问爸爸,“活难不难捯饬?”爸爸说,“东西都是老的,得祖师爷传下来的老法子才能侍弄,现在的新木匠都不会弄。爷爷说,我如果在这边开个木匠铺,能赚大发喽。可是我没想那么多,能还上给妈妈治病欠下的债就好。祖师爷赏的这碗饭,吃好吃坏,都是要传下去的。只是委屈娃你了,别人家的孩子是啥都有,要你跟着爹吃苦。”“我没事,师傅说在什么环境下都是修炼,我一定会努力,不辜负师傅和爷爷对我的期望。”,我坚定地回答道。一路上,我们就这样晃晃悠悠地走着......

期末的考试,我得了全优。我要感谢霍煊的帮助,他却说行侠仗义是他的本能,收我的回报有损他的侠名。我将成绩交给了爸爸,他激动了一个晚上。

......

车终于到站了。我们又转了一辆摩的,来到了山脚下。之后,我们驮着大包小包,顽强地向家的方向走去。路上,爸爸问:“重不重,累不累?”我逗趣道,“比起羊羔来,这个还算可以吧!”我们相视一笑。

通往山上的路已经被积雪堙没了,好在我们家住在谷口。回到家里,我们来不及缓缓气,就把给乡亲们准备好的礼物送上了门去。乡亲们也给我们回送了他们准备好的年货——腊鱼、腊肉、咸鸡、冬笋、香菇、石耳、芋头、芹菜、豆腐、青菜、白菜、黄元米馃和米粉。

第二天,腊月二十三,我们把家里好好地打扫了一边,这是“扫尘”,扫除一切污秽之物,干干净净喜迎春节。当晚,用碟子盛上茶叶、大米、红枣和糖饼放在灶上祭祀灶神,又称“糊司命”,祈求灶神“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

第三天,农历腊月二十四正是小年。这一天,备了些酒菜,陪着爸爸喝了两盅,这就是过了小年。今年,爸爸比往年都要开心些。

第四天,我们准备好打麻子。打麻子,是捣弄年货食物的一种活动。糯米浸透后蒸熟,起蒸马上放入石臼用捣棍槌捣,打匀后趁热做成圆饼状的团子,晾干后就是我们说的麻子了。

第九天,农历腊月三十为“除夕”,也叫“大年三十”。上午,爸爸带着我给妈妈上了坟。下午,我们准备好了祭品,烧纸钱拜祭了宗祖。在厅堂的大门外贴上了大红的春联和年画,连不用的羊圈、鸡笼上也贴上写有“六畜兴旺”、“金鸡报喜”的红纸。晚饭是丰盛的年夜饭,又叫“团圆饭”。除夕夜,灯火通明,我和爸爸围坐在火炉边“守岁”。到了午夜,爸爸放鞭炮封门辞旧。

第十天,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开门迎新。大门打开,放长鞭炮,迎接春意涌进。接着朝日出的方向走几步,口中念到“新春大吉、连年如意”。开门后,全家吃新年饭。饭是昨天剩下的,莱是4个素菜:一是芋头,寓意家里有“余”;一是芹菜,寓意“勤俭”持家;一为豆腐,寓意家庭“富裕”;一是青菜,又叫大菜,寓意新年里生机勃发。

我提着篮子,里面装着麻子和桂花,还有一坛我从城里带回来的老黄酒,爬上了山路。师傅的道观离我家有点远,当中隔了两座山头。雪封了山路,不太好走,但是这并没有难倒我。一个时辰不到,我就来到了师傅的观门。推开观门,进到了师傅的屋内。跪拜后,我把篮子奉上,“这是今年城里的桂花。”师傅打开桂花的袋子,嗅了一口,然后背转过去。良久后,吟道:“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我把我身上的香袋解了下来,双手奉给师傅,“这掊土随着我进得城,一直未曾离身。山里的幽幽香土已经侵染了城里的红尘气息,愿能够陪伴师傅左右。”

离开道观的时候,门外升起了大雾,我摸索着走下山去。回望道观,一团迷雾,隐约中能听见师傅的声音: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

同类推荐
  • 那本小说

    那本小说

    还没有写,没啥可介绍的。你还没结婚,有人说:来介绍一下你女朋友你还没孩子,有人说:来介绍一下你儿子这个“有人”多少有点哈。
  • 海屋乐园

    海屋乐园

    2112年,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前1%的智者被选入天穹系统,享受着世界一切珍贵的资源,包括教育,而剩下的99%的低产者只能凭借普通的生产活动获得生存资源。这天,天穹突然召集万余名低产者,进入海屋乐园,林曦也成为着万余名“幸运者”中的一员,满怀疑惑的进入了游戏副本,究竟前方会有什么在等待着她呢......
  • 穿越上古造机甲

    穿越上古造机甲

    洪安穿越到上古,变成了十岁的小孩子,但他却异常惊喜,他获得了系统,不过,这系统怎么是科技类的啊?我从哪里去找材料和仪器啊?洪安能否带着族人走向科幻未来的时代呢?
  • 第三方介入

    第三方介入

    浩瀚苍穹。原有一地,上有万里山脉,横跨日月。有狂人驾驶战车,牵引大日。有神灵手托明月,缓缓升起。有神女乘龙,行云布雨。有儒杉落魄的书生举酒对月,身上闪烁阵阵金光。可有一天,这样一片漂浮在宇宙之中的神迹大陆,碎了......
  • 这个错误的时间

    这个错误的时间

    男主叶伦,因为一场车祸,意识被拉出身体,踏入时空隧道。见到曾经的自己,能看穿一切,却无法复活,只好继续往前。
热门推荐
  • 星河罔罔

    星河罔罔

    傅家穷小子逆袭成唐家小少爷,面对逐渐长大的傅文卿,唐初瑾如何面对?
  • 网游火影之巅峰之战

    网游火影之巅峰之战

    公元2029年,由国际联盟在背后支持的超级网游《忍界》震撼发布。现实货币和虚拟货币的等额兑换,以及史无前例的多阵营模式,吸引了无数玩家!魏都重生回到游戏公测前夕,意外获得传说道具!进入游戏后,又发现自己竟然可以看到所有NPC的隐藏信息!
  • 锦陌倾殇

    锦陌倾殇

    前尘旧事,忆是半暖,思是倾殇。有的人可许你一字情话,却不能许你一生相伴,终究是一人浪迹天涯,老来归隐,死去归土,思来是殇不是伤。时宣辰:“千桑,我对你是‘喜’。”千桑:“就没了?”时宣辰:“没了。”千桑:“别人许诺都是海誓山盟,天崩地裂的,你就一个‘喜’字?”……在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谁又与谁有干系呢,谁又为了谁而活着呢,谁对谁错,谁又分得清呢?终究不过是为了那些看似相干却又不相干的人活着罢了。时宣辰:不能许你一生相伴,只愿你的余生有过我的欢喜。舍我一人之命换得千万人之幸,更何况那千万人里面有你,何尝不可?
  • 懒狗的末世日记

    懒狗的末世日记

    当一只“懒狗”遇上了末日,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
  • 你好!青春

    你好!青春

    苏墨是一个运气极差的女孩,一次意外她意外昏迷,期间她做了一个梦,梦回自己的高中时代,给自己划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局,醒来后,她的人生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我的系统是坑神

    我的系统是坑神

    玩游戏猝死是一个什么梗,还穿越到游戏的新手村。穿越就穿越呗,连系统都欺负我。我的男主光环还会在吗?
  • 都市:神仙微信群

    都市:神仙微信群

    大四学生林枫意外加入了神仙微信群,这群神仙不仅喜欢聊天,还喜欢发红包。自从加入了神仙微信群,林枫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我比打赏女主播?我有点石成金之术!跟我比唱歌?我有嫦娥送的仙乐唱法!跟我比跑步?我有凌波微步!林枫在神仙微信群获得了火眼金睛、太乙玄丹、缘分手册。。。。。。
  • 绝世孤星

    绝世孤星

    一道恶念,弥漫寰宇,天道泯灭,人伦尽丧。无知人类,尔虞我诈,背祖弃德,苍天滴血……卑微少年,以残破之躯,背负守护使命,凭着执着信念,千里独行、万里追凶,追溯父亲生死之谜;踏千山、涉万水、寻遍天地五行,誓必还师真身;炼真阳、踩河车、转法轮,丹河运转法证道。挑尊严、战权威、撼天道,天上地下维我孤星称霸。(《绝世孤星》已签约,信誉保证,请大大们大力支持,鲜花、收藏、票啊、章啊等等各个求。铁手在此谢了。)
  • 下嫁公主今朝妃

    下嫁公主今朝妃

    林婉公主奉旨远嫁南宁国王爷,初入王府,条规不熟,姬妾众多。她一个新人,王爷不爱,旧人排挤,还得与北城国公主斗智斗谋。最让人头疼的是,她得与众姬妾保持距离,又得防备自身安全。王爷面前,她还得表现出一副与君共勉、和平共处的友好现象。南宁王府,貌似规矩多多,却又不拘一格,让人怨不得恨不得。两国公主,谁先到达,谁是正妃!这不成文的规矩,谁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