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的一声,暄暄在睡梦中被惊醒了。天还没有亮,挤在一张大的炕上的还有许多同龄小伙伴。大家开始在昏暗中扒拉自己的衣服,然后悉悉索索地穿了起来。已经穿好下地的小伙伴冲着磨磨蹭蹭的暄暄催促道:“香钟响后,半刻内明道师兄就会过来查房。失仪者将被罚没早膳,以示惩戒。”不一而会儿,一位年长的少年便走进了卧房。师弟们列队整齐地向学长颔首示敬,准备着接受师兄的安排。暄暄得到了今天的任务:早上协助师兄们生火煮饭,上午到醉仙楼为夫子买酒,下午临摹《告身帖》十遍,晚间和师兄弟们一起聆听夫子讲经。
被灶房的柴火熏烤了一个早晨,巳时,暄暄终于等到了逃离书院的机会。一出院门,暄暄并没有去寻找酒肆,而是沿着集镇的大道一路急行。原来,暄暄正在找寻离开此地的官道和驿所,试图打探出彩虹谷的所在,然后赶去那里与其他伙伴们汇合。出镇的官道口立有石牌坊,上面刻着诗仙集三个大字。看到牌坊,暄暄满心兴奋,就要越过坊门。可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了:“使命完成之前,NPC的自由受到限制,不能离开诗仙集。”这个声音响过之后,暄暄就再无法突破面前的坊门半步。
无奈之下,暄暄只得折回醉仙楼,准备为夫子买上两壶新鲜的桂花酿。踏进醉仙楼,还没来得及跟小二哥搭话,暄暄就听到了楼上的包间里传来了吟唱:“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又见一个酩酊大醉的风流儒士踉跄着走下楼梯,出门时放声唱道:“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犹嫌小户长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莫非古代文坛久负盛名的文宗诗圣都被请到了这里吗?”,暄暄琢磨着。担心在外面逗留了太久,当小二把两壶酒递上柜台后,暄暄便急忙揣在怀里向书院的方向跑去。
刚到书院门口,就看到了一排整齐停靠的车马。进入院内,一个穿着素色锦服的小屁孩儿在书院里无所顾忌地嬉闹,头上扎起的两个冲天鬏却着实可爱。忽然,一只竹蜻蜓正当着暄暄胸口飞来,暄暄下意识亮出了鹤形,闪将开来。小屁孩儿冲着暄暄咧嘴一笑,捡起竹蜻蜓扬长而去。
将酒交付师兄后,暄暄询问起了院外的车马。原来,那个小屁孩儿正是李哪吒,陈唐关总兵李靖此次拜访夫子正是为他寻觅一个伴读书童。午间,夫子设宴来款待李总兵一行,师兄弟们自然少不了一番忙碌。
正在灶房清洗碗碟时,师兄前来传话,“夫子让暄暄前往明伦堂拜会访客。”听到了这个消息,暄暄顿感不妙:“莫不是要将我许给那个小屁孩儿?瞧他那顽劣劲儿,这可不是什么善茬!”奈何命不由己,暄暄只得硬着头皮前往明伦堂谒见。行礼过后,暄暄侍立在夫子右侧。夫子向李靖介绍了暄暄的秉性和学业,又嘱咐暄暄道:“李总兵戍卫边关,不辞苦辛且视民如伤。伴读世子实乃殊眷,切要牢记先贤教诲,务必做到勤慎肃恭。”
稍后,夫子便让暄暄下堂做好准备。在师兄弟们的帮忙下,暄暄忙不迭地整理出了远行的包裹。就这样,还没来得及弄清诗仙集的底细,暄暄便得跟随李总兵的车队前往陈唐关。只不过这次,暄暄却顺利地通过了诗仙集的坊门。
陈唐关是津海的一座关隘,空气里弥漫着海风的咸鲜。虽然不比诗仙集的熙熙攘攘,却也荫庇了千余户人家。抵达总兵府后,暄暄被管家安顿到了一处偏房。从管家处得知,私塾先生这几天回乡休沐,并未布置下任务。所以这两天,暄暄可以到处游逛一下,熟悉下这里的环境。
管家刚离开片刻,哪吒便鬼鬼祟祟地溜了进来。他骄傲地向暄暄宣示着主权:“从今往后,我便是你的大哥了。放心,在陈唐关我会罩着你。但你要好好跟我配合,来应付先生和严君的监督。”听完哪吒的话,暄暄差点笑出声来,心里不免吐槽道:“小屁孩儿还想得还挺美!”不过,忖度了目前的情形,暄暄仍旧言不由衷地回了声:“哦!”哪吒拍了拍暄暄的肩膀,并说好带他明天去九湾河洗澡。暄暄问道:“就我们两个人吗?你的小伙伴呢?”哪吒一脸乖张,吐槽道:“陈唐关就没有配得上小爷的伙计!”
在哪吒的率领下,两人翻墙逃出了总兵府。赶往河湾的路上,见到哪吒的百姓似乎都是一副敬而远之的模样。看到这些,暄暄的心里不免对哪吒生出了些许同情。途经一家粮店时,门前层层的人墙阻塞住了街道,好奇的哪吒便赶上前打探。原来,今年降雨成涝,淹坏了大片农田。到冬天时,很多关民恐怕就要饿肚子了。
夏末的河湾是孩子们永远的天堂,不知在这里耍了多久,暄暄突然想起了饭点。管家叮嘱过,用餐的时间一旦错过,就只能白白地饿上一顿。玩的正嗨的哪吒,怎会放他先走,便告诉暄暄:“我知道一个河口有许多龙鱼,等饿的时候,我们就去那儿吃烧烤。”烤鱼勾起了暄暄的馋虫,打消了他回府的念头。
哪吒的确没有撒谎,九湾河的入海口,这个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地方,果真有许多灰黄色的大鱼正在洄游。哪吒用混天绫套取了两条肥鱼,又用绫上的金乌喷出火焰,将鱼肉烤至透熟。龙鱼的味道果然鲜甜,甘美的滋味盖过了暄暄品尝过的任何海鲜。就在两个人饕餮正酣的时候,暄暄充满疑惑地询问道:“为什么关民们放着这么肥美的鱼肉不取,而去争抢那些存货不多的米粮呢?”
哪吒反问暄暄道:“这座关隘面朝大海,它防范的是什么?”
“海对岸的敌人吗?”,暄暄不解。
哪吒摇了摇头,道:“我们防范的是海族!阻止海兽上岸扰民,正是我们的责任。这几百年来,海陆两家互不相扰,做到了井水不犯河水。所以,关民纵使顶着饥饿,也不敢妄然下海。”
回到总兵府,哪吒和暄暄正要从后门溜进,就被管家逮个正着。管家捉急道:“老爷要检查你的功课,大半天都寻不到你人影。快随我去见老爷,看能不能帮你两句话,板子也能少挨两下。”哪吒随管家一到正厅,就看见李靖正冲着几名军士发火,“陈唐关秋粮欠收已是定局。让你们去帝都求援,竟然一无所获!”军士们战战兢兢地回复:“治粟尉有言,‘今年内九州皆涝,尚不知得几成秋收。如何敢先拨予我关粮秣?’”听完军士们的禀复,李靖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而后仰面叹息道:“德失而灾致,求诸心以正!”
看着父亲伟岸的背影,哪吒怯生生地站在一旁,不敢言语。似乎察觉到了哪吒,李靖猛一回头,大发雷霆道:“先生布置下来的笔墨,你可完成了几篇?一天到晚,只知道跑出去嬉闹。苏总管,将他拉下去打上二十板子。明天若仍不能完成,继续再打二十,直到作业如数上交。”
打板子的人是军中的执法,这一顿板子自然不会好受。趴在床上不断叫疼的哪吒,怎么会在这个跟头前认栽。寻思着,倘若父亲的心病不除,那这下半年要挨的板子自然不会少了。在疼痛的激励下,第二天一早,哪吒便拉着暄暄来到书房连写了几十份告示。
“九湾河河口有鱼群洄游,关民们可速去捕捞以解饥馁。”
哪吒叮嘱暄暄:“你去市集上,把这些告示张贴出去。趁着这些鱼洄游之际,让关民们多抓些做成咸鱼干,这样他们就能省出来过冬的食物了。”暄暄不放心地问道:“整个陈唐关都去抓鱼,那鱼群的损失肯定不小。你不怕海族来找你麻烦?”哪吒摸摸发肿的屁股,愤然道:“老爹的板子才是天底下一等一可怕!游进了陈唐关的鱼自然就成了咱们的东西。他们若敢来争吵,就先尝一尝我乾坤圈的威力。”
暄暄的动作相当麻利,须臾,告示便贴满了整个陈唐关。得到了总兵府的允令,关民们自然争先恐后地加入了猎鱼的队伍。此后的几天,陈唐关的百姓都纷纷涌进了九湾河,麻绳网、竹筛子、木桶布满了整个河滩。相反,总兵府竟然出奇地安静,这可不是好征兆!
果不其然,就在第七天的时候,陈唐关的上空乌云弥漫,风暴夹着雷电似乎要撕裂这座古老的城关。雨越下越大,后面竟变成了冰雹。眼看陈唐关就要被冰封起来,李靖夫妇心焦如焚,双双跪伏在神龛之前,为陈唐关祈祷。在一旁踌躇的哪吒,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突然,他拔出了父亲的佩剑,跑到了庭院里,朝着天空大啸道:“一人做事一人当,鼓动百姓去河口猎鱼的人是我。今日我偿还性命,放过陈唐关的百姓吧!”说完,便自刎了。失去生命的哪吒,在一团红光中化成了一颗闪烁的灵珠。还没明白过来的李靖夫妇看到眼前这一幕后,一个撕心裂肺地不停哭喊,一个如木头般彻底楞住......
过了好一会儿,李靖回过神来,捡起了地上的灵珠,放到暄暄的手中,嘱托道:“小学士原非陈唐关人士,可不必经历此难。恳请小学士携带灵珠出关口前往西北方的乾元山金光洞,求太乙金仙援手救救吒儿吧。我们夫妇二人万分感念小学士的恩德!”哪吒父亲的嘱托如同千钧重负,吓得暄暄慌忙道:“怪我和哪吒少不更事、愚妄无知,才导致了此次祸端,我怎敢不尽心竭力。事不宜迟,我这就前去朝拜太乙金仙。”
驰离陈唐关的路上,暄暄一刻也不敢逗留。就在关外二十里地的地方,暄暄终于忍不住回望,此时的陈唐关却已经变成了一座晶莹剔透的冰塑。
经过了千里孤烟的莽莽川岳,暄暄终于来到了一片松柏挺立、翠竹飒飒的仙林。缭绕的云雾,让人顿觉踏入了仙境。顺着山路上的石阶,暄暄蓦然听到了一声嘹亮的鹤鸣。顺着声音的方向,“金光洞”三个大字正进入了暄暄的眼帘。
叩响洞门,一名仙童前来应承。知晓了暄暄的来意,仙童喜道:“师傅掐指算到:‘今日哪吒师兄要归回洞府,果真不爽。’”言毕,便领着暄暄进入洞内。
金光笼罩的山洞朦胧了暄暄的眼睛,隐约中似乎能看到一处莲池。向着莲花池的方向走去,一切渐渐地清晰了起来。鱼儿色彩斑斓,在池中轻快地畅游,真是块世外桃源般福地。金霞仙童带着暄暄来到了太乙真人的座下,只见一位身着太极图道服老神仙,头挽发髻、额眉细长、长须飘飘,脖颈后的光环更是明亮耀眼、仙气逼人。
暄暄赶忙给神仙行礼,却听到一句慈祥却浑厚的声音响道:“小善人千里奔波,辛苦了。”暄暄将灵珠子奉于双手,祈请仙人道:“望真人救陈唐关百姓于水火。”看到灵珠后,太乙真人手挥袍袖,脚踩麻履,从莲台上走了下来。接过灵珠子,太乙问道:“你可知哪吒因何遭此劫难吗?”暄暄自是不知,摇头回道:“还请仙人指点。”
太乙真人拂尘一挥,团团仙气升起,照出了九湾河的景象。太乙真人讲道:“人界与海族之间泾渭分明,彼此守护着各自的领地。人类有帝王来维护人间的安宁,海族有龙王控制着海洋的秩序,他们在天界监督下保持着力量的平衡。人类不能涉足大海,海族不准踏上陆地,陈唐关正是防范海怪潜上陆地侵袭人类的关口。九湾河洄游的龙鱼更是跃过龙门山后便能飞升成龙的仙种。哪吒怂恿百姓捕捞,怎会不引发龙王的雷霆之怒。”
“那我应该怎么办,才能拯救陈唐关呢?”,暄暄一脸恳切地问道。
太乙真人的眼波,泓澈而煦润,涤荡去了暄暄目光里的焦灼,继续缓缓讲道:“禽羽展飞翼而翱翔,游鳞摆鳍尾而凫水,走兽龇獠齿而捕击,虫豸仗繁衍而不息,此万物维生之术也。然人勇不敌狮虎,奔不比獐鹿,力不逮象犀,韧不及牛马,独赖才智而成天下之贵乎?荀子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是故天下之物为用。’人以何群焉?孟子曰:‘仁义也。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就是说,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们能团结。弱小的个人一旦团结起来,凝聚的力量足以战胜任何困难。可是,人们常常因为利益争夺而相互倾轧,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团结起来呢?儒家说,仁义能够做到,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同理心。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不违逆此心,便是仁也;每个人都有羞恶之心,勿以恶小而为之,便是义也。有了同理心,人与人之间便能够产生共情,因而将彼此的信任联结。信任,最终把人们凝聚在了一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人与人之间恪守共情的准线。共情是一种能力,随着人的学识历练、精神涵养等方面的成长而成长,并逐渐延展到整个社会和自然。儒家以人类共情为基础,建构形成了以‘仁政’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儒圣们认为唯有实现了世间共情,天下才能为公,大同社会才会最终实现。
“圣人们致力于世人共情的求索,进行总结后形成了影响后世的经典——圣言。正如孟子所言:‘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圣人之言,以世间生民之共情心得凝练而成,故能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这正是孔孟之道被遵奉为人间达道的原因。
“但是,共情赖以生存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的正面情绪,圣人称其为善良。失去了正面情绪的依托,人们的共情就会沦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有采摘汲引之劳,而盈涸荣枯无常。例如,满怀优越感的人会在心理上瞧不起他人。人与人的情感是交互的,这般自以为是的人又怎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所以,傲慢的人会先失去与他人的共情联结,然后与群体脱离,进入自我孤立的境地。人被孤立人后又会因失败的人际关系而造成进一步的情绪恶化,进入到恃能狂妄的状态。这一切都是自我异化的进程,桀纣之君正是异化后的极端。是以,圣人言中庸。行中庸之道者,直正明理,遇挫不馁,才能守护住心中的良善。
“哪吒于人道中修行,本应秉持道心,然其常为离经叛道之举,是故有此劫难。幸其良善未泯,牵念百姓而罹祸,故有法门可助其渡化。此法门须有愿者肉身化鱼,协助鱼群洄游而上,于清池流溪中降卵,以确保龙族子嗣延绵。功成后,我便能折荷菱为骨、藕为肉、丝为筋、叶为衣为其复生。”
知晓了拯救哪吒的办法,暄暄自然是当仁不让。于是,服下了太乙真人赐予的仙池莲心后,暄暄随即一纵,果决地跳进了莲池。溅起的水花落下后,暄暄也就幻化成了一尾龙鱼。太乙真人口中念咒,暄暄便随着拂尘的甩动飞进了九湾河的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