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4200000006

母校两个班主任老师

一个当学生出身的人,谁没有母校呢?但我的母校和我的经历一样,显得……有点复杂罢。我父母都是军人,他们从山西昔阳1948年渡河南下,父亲在野战部队,母亲在公安部队,他们在栾川,我就在栾川,他们到洛阳我就在洛阳……在邓县(今邓州市)、在南阳……他们频繁调动,我便随队搬迁,不知道到底迁了几所学校。因为辗转不定,这个学校与那个学校教学进程又都不相同,教学质量也各有异样,因此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臭”——除了语文。语文这玩意儿不需要教学的严密连贯性,它大致的架势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博士后都是一致连贯的。数理化、生物、外语就另是一回事了,我从来在哪个学校里也不曾辉煌过。在学校,老师们也悄悄议论,“这孩子资质看上去很好,也不像是个花花公子,怎么学习就搞不上去”……他们之间背地里言语——大约因为都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是相当的文明,但是一到课堂上,那就变了脸,又像个受过教育的乡村干部,他们绝不当面破口痛骂,而是有点指桑骂槐那样,“有的同学条件很好,怎么就不肯用功?我看他像个大烟鬼子遛街狗!别人学习,他吊儿郎当——你转悠能转出个大学生?”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富家子弟!”

“别看你家条件好,父母都是领导干部,你照样是个饭桶,垃圾!”

“废物一个!”

……诸如此类的话,在课堂上铁青着脸教训人,透过闪着窗子光亮的近视镜片冷冷地瞪着你——他根本不会想讲台下的我是什么感受。我的母亲在家里,也训我是“吃僧”。这是昔阳话,大约也是饭桶的意思——和老师的看法一致,也许吧!她晓得我功课不好的一些原因,吃僧归吃僧,到该吃饭时,她仍端着最好的饭菜送到“饭桶”面前。

每年到暑假放假前,是我最困难的时光。因为要向家里缴“学习手册”,我就千方百计地拖拉、回避,不是说还没有发下来,就说在同学那里没有取回来,我知道他们拖一拖就“忘了”,或者就拉住。父母开始时还很认真,后来每次这样,成绩就那样,都是勉强及格甚或不及格,品德考语也差不多,说了许多模棱两可的鼓励话,再加上一句,“希望加强督促学习,争取较好成绩。”年年如此,像一本不变的旧挂历,父母每次都一样的失望。也许是忙,也许是怕自己给自己添烦恼,常常也就撂开手。1957年我十二岁,舅舅从广西来家,他执意要看我的学习手册。我说在学习小组长(同学)手里,还没有发给我。他不信,就翻我的书包,翻我的抽屉,结果在我的褥子下面翻出来,“啊哈!这不是嘛!你还骗我!”——他一下子眼中放光了,迫不及待地站在窗前就翻阅我那本倒霉的册子,母亲侧在门口,尴尬地看着这一幕。舅舅的脸色也慢慢地凝注,变得肃穆,眼神也有点黯淡呆滞了,慢慢放下手册,对妈妈说:“解放学习不行,这将来不得了。”他们姐弟俩出去,我则如同被雷轰了一样,脑子里一片空白站在那里许久没动。

谈母校,似乎说这些有些离题,但这是我所有学校千篇一律的遭遇。我的第一个母校在陕县。如今我们看电视,三门峡市的天气预报常有宝轮寺塔的伟姿,高高地矗立在晚霞里——那在当地叫蛤蟆塔,寺院好像被飞机炸碎了,独独的一座塔,若在塔前无论远近敲击两块石头会发出“咯哇咯哇”的声音,和池塘里雨前青蛙叫声一样。彼时我没有这样的知识——这塔是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它就在我们小学对门,不到一百米。我常和小伙伴一道来这里玩,敲石头,捉迷藏。我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叫牛转娣,这个名字很好理解,是她的父母希望她有个弟弟的意思罢。她个头不高,比我们平常人的脸红一些,很精神,只是放了足,显得脚还是小一点,走路略有点拧着脚的样子,第一堂课她一上台,一手执教鞭,一手掠一把乌鸦一样黑的秀发,脸通红,眼中闪着光,要多精神有多精神,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一课:开学了!”

“开学了!”那时语文课叫《国语》。第一课就这么三个字。

“我们上学”——第二课。

“学校里有老师同学。”

“学校里有教室、桌椅和黑板。”

……第三课。第四课。

那是一段终生难忘的学校生涯,除了因为我的顽劣、旷课、逃学、偶尔挨母亲的揍,几乎没有什么痛苦。牛老师似乎挺喜欢我,因为我虽然调皮,但我活泼、天真,老师和同学没有嫌憎我的。

但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父亲调到了洛阳,母亲还留在陕县,他们似乎商量过,谁有空谁带我。这么着,在陕县、洛阳之间来回流动上学,频繁转学。这当然只能算客观上的原因,我确实是一个不能静下心,动脑子踏实研究数理化的孩子,对外语单词更是深恶痛绝,不屈不挠地坚决抵触——明知它有用,至少是敲门砖,就是死不背诵。

像织布机上的纺锤,我在洛阳之间穿梭了四五次。母亲调到了洛阳,她在郊区公安分局当副局长,我又跟定了她。四年级之后又有了一段稳定,我在洛阳西南隅小学上学,徐思义是我的班主任老师。

他是个男的,从外形到内质和牛老师全然不同。徐老师清癯,个子高,肤色极为白皙,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他讲语文,课本本身似乎讲的不多,给我们讲莎士比亚、莫里哀,讲历史、讲故事。他年纪比牛老师要大许多——我现在猜想,牛老师可能是个初级师范学生,徐老师学历高,可能是个大学生。

洛阳是个大城,西南隅小学是个老校,分着两个大院落。四年级以下一个院。五六年级的院子就大一些。设着各种锻炼身体的体育器械:格子爬、单双杠、秋千、跳远、跳高、沙坑……有一种游戏器械叫“巨人步”——四个带腿套的绳子总攒在矗在中央的杆顶,四个学生各套左腿,反时针方向旋转跳动,一步可以跳跃七八尺。我自小有晕车症,这玩意儿一会儿就叫人头晕恶心玩不得。想想不能闲着,我便站在旁边帮同学起步,接扶头晕下来的同学。徐老师不知怎么瞧见了,在班里大事表彰:“同学们,我们每天讲共产主义精神。什么叫共产主义精神?凌解放这样,自己放弃娱乐,专门帮助别的同学,这就叫共产主义精神。”

但他不久便被打成了右派。我们那时当然不能明了这是一种多么惨苦的事。反而觉得好玩:老师也会犯错?也会像违反课堂纪律的坏学生那样,也会站在讲台上受羞辱,低下头,由着大人小孩——不,任何人的唾骂和质问?我平时多爱他啊,可是,我太不懂事了,随同学们一道起哄。到他的宿舍里起哄。随便翻他的书和生活用具。在课桌上和别的老师一块“斗争”他。平心想想,放学回家的路上也有隐隐的愧疚和刺痛。但十二岁的少年太容易思路转移——校长让斗他,总不会错的吧?这样,自我原谅了许多许多的年头。

我们在陕县小学,有一次修操场,工人们清理出一具死人白骨,很完整。学校老师们小心地把骨骼接对起来,做成了一人体骨骼标本。白森森地矗立在语文教研室。同学们有点怵那东西,有一次我问牛老师:“那副骨头有什么好看的?我害怕。老师为什么还把它放在办公室里?”

“解放,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都有这样一个骨架,放在办公室是让我们每个人都了解自己。”

一个人了解自己的白骨像,实在太困难了。过了中年,经历了千山万水的跋涉,读了成捆的书,才多少知道了一点自己——有的人可能终生都看不到白骷髅的本相。

我和陕县小学一别就是五十余年。离开陕县后,多少年只是梦中忆起。每当心中受委屈,每到人间冷暖炎凉,牛老师、李老师、徐老师——他们的影子就会出现在我枕边,走马灯那样在暗中旋转往返,凄清的泪会湿了我的枕头。到中年时遇到一个旧时同学,我问及牛老师,他说:“牛老师死了,她是地主(出身)。”再下来的话题便无法继续了。我常作这样的幻想,我的牛老师乌鸦般黑的秀发在黄河的浊浪里随浪散漾着消逝,消逝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徐老师在一次周末郊游时讲了这么一段故事:有一个人,从小在老师和父母亲人旁边,感到很无聊,枯燥,没意思,读书没意思,工作也无趣,和人交往也没有兴味,整个也累。人生都是很庸俗,没有快乐和欢乐。便祈求上帝让他摆脱这种痛苦。上帝满足了他,把他带到了天堂。那里有华美的宫殿,黄金和美玉雕成的园林,琼浆玉液流满的泉池。每天随时观赏仙乐和宫娥的舞蹈和歌声。心中想要什么立刻就会有天使用金盘献给他——这样无忧无虑过了三年,他所希望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拥有了。他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有一天,他去天上云山上玩,突然被书上的针刺了一下,他的手指滴出一滴血,他一下子省悟到,所有的一切都错了,自己原来的穷乡僻壤,父母的温存和教诲,师长的批评训责,生活的艰难奔波——所有原来所厌倦的事物,原来都是最美好的东西……

这个故事不知他从哪本书上读到的。我以后读了许多书,一直留意寻找,但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我始终没有找到这一根针,但我有一次读《楚辞》,想到了屈原。他驾着云龙回日的云车遨游在广袤绚丽的天国。在心满意足的得意中,偶然一个回眸,从云隙中他看到了自己苦难的楚国,这一针刺下去,他的心立刻滴出了血,一下子跌落到那个令他受尽折磨的故乡。

小学、初中、高中,我各留级一次。陕县的、洛阳的、南阳的、邓州的老师们,有的亲我,有的嫌憎我,没有人打过我,也有人骂过我。不论怎样,这是我脚下曾经走过的热土,我是在天堂上被荆棘刺了一下的那个孩子,心中只记得牛老师讲的那具骷髅和茫然无知的那个愚人——我知道他们都是我的最亲的人,他们爱我。心灵的熬煎是最珍贵的财富。

所以,当我成了所谓名人,我的一个母校请归来游子颂词,我写下了这四个字:吾师,吾母。

同类推荐
  • 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子》 【战国】韩非所著,是中国传统文化名著。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在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作品中,以著名军事将领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家将”系列小说,一直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比如:杨家将、薛家将、罗家将、狄家将、岳家将、当然,也少不了呼家将。出现于清乾隆年间的《说呼全传》就是完整、系统地演述呼家将故事的唯一一部通俗小说。 同杨家将系列其他小 说一样,呼家将的故事也是从杨家将故事中派生出来的。因为杨家将故事在民间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有好事者就凭借历史上的一点由头和杨家将故事,从杨家将故事中派生出了《呼家将演义》。
  • 诸公案

    诸公案

    《诸公案》 是晚清吴趼人、蓝鼎元所著的公案小说。
热门推荐
  • 原来你这么甜

    原来你这么甜

    她是个为了自己理想拼命努力的小编剧。为了让自己的剧本能被选中拍摄,她蹲点对谢辰堵截,却因娱记捕风捉影而被卷入绯闻。剧本再次被拒,她双眼通红:“谢先生这样的天之骄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们这种普通人为了生存和梦想会如何苦苦挣扎。我……以后再也不会来了!”“请……等一下。我想,我们现在可以再讨论一下你的剧本了,宋小姐。”宋萌萌被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砸懵了!一个更大的馅饼接着也砸到了她头上……“你说的对,我确实有女朋友!”谢辰斩钉截铁地回答。“放开我!”宋萌萌心碎挣扎。“不放!”谢辰低头吻上她的唇:“她就在我怀里!”“唔~放开我~”“原来你这么甜!不放~”谢辰低头继续……
  • 八荒

    八荒

    这里有你想不到和看不到的……这里有首次的八荒分割列写……这里出现了上古难获的神器……这里更有七大神器结合产物……天地盘古开辟后,又经伏羲规划,构成八卦形势的局势分配,外围的八卦代,(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荒地,中间阴阳代表着轮回之间,进入八荒则不入轮回。他为生存而战;为亲人而战;为黎邙而战…………******新书【驰战天穹】已发,可以前来一观…………http://520yd.com/book/520yd.com
  • 我,从洪荒苟到西游

    我,从洪荒苟到西游

    穿越到洪荒世界的陈六合,本来是一个弱鸡中的弱鸡,但却意外觉醒了最强的修炼系统。系统:“恭喜宿主来到洪荒世界,请赶快前去开天辟地,可立即获得三千混沌神通。”陈六合:“开天辟地?我看你在开玩笑,我要去闭关!”系统:“恭喜宿主天地已开,请前往洪荒打造属于自己的班底,可获先天灵宝一件。”陈六合:“我是那种贪财的人吗?闭关!”系统:“恭喜.......”陈六合:“把嘴给我闭上,我要闭关!”身为洪荒第一苟,不对,是身为洪荒第一稳健,怎么能如此的莽。深知洪荒发展的陈六合,立誓要一直这样稳下去。
  • 快穿:开局演技爆表,疯批反派为我倾倒

    快穿:开局演技爆表,疯批反派为我倾倒

    她,快穿界第一的满级大佬。能怒泼绿茶、直捣白莲、划烂渣男那张万恶的臭嘴脸,还顺路干掉了某男的白月光!一朝之间宋柒月成了国之公敌,就在她琢磨这该躲进那个地缝时,某男冷着一张俊脸,一把给她提溜了出来。她戏精上身,把她的戏精绿茶技能再放放放一遍!但是,这个疯批将军怎么不一样?这个总裁怎么又双叒叕变得这么宠?啥?那个皇帝连江山都不要了!宋染月有些震惊,这和原本的剧本不一样啊,这个时候,仲傅延一把拉过宋染月:“乖,这一世让我们好好走,可以吗?”听见这话,宋染月双倍震惊,没想到她家王爷又回来了!
  • 逍遥帮主传奇

    逍遥帮主传奇

    你认识逍遥帮主吗?他可比你见过鬼还难见一面!你想听他的故事吗,他可比你看过最精彩的书经历的还精彩。想听他的故事,点开第一个章节
  • 风起幽都

    风起幽都

    修道之人窃取天道之力,使得万物失去平衡。百年前,幽都决心覆灭修真体系,以求恢复天地自然秩序,但被各方势力联手击破。百年后,大战再起!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文武卫国

    文武卫国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巍然矗立。百族并立,人族夹缝求生,本无它事,直到一天,一位自称仙族使者的到来让一切的一切都改变了……当时代的车轮滚过,弱小的人族何去何从?是努力强大,于上界存活,还是自甘堕落,成为历史的尘埃……
  • 加菲猫的恋爱日记

    加菲猫的恋爱日记

    韩佳飞毕业以后,回到家乡,她和百分之九十的女性一样,长相普通,身材普通,爱钻牛角尖,半唯心半唯物,而且更悲剧的是她的恋爱比别人还要更加坎坷,更加心酸一点。一切都要从她23岁毕业开始.......
  • 交换时空

    交换时空

    王非王,侯非侯,千乘万骑上北邙,自古流传。那一日,少年头也不回逐渐消失在红白相间的路口。不过一时兴起,他立下誓言称王拜相,所以他们远赴人间惊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