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4200000033

曾臻书序

“南阳作家群”这个名字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了。除了我,还有一批如同周同宾等的全国作家协会会员相当一批的省作协会员和更大批量的市级作协会员。有人说,“在南阳街头,一不小心就会和一位作家擦肩而过”——这固是有些夸张,然而进行一下地域人文比较,确实是此地一幕异样的景观。

它是怎样形成的?谁也说不出个确切的所以然。有说因南阳区域文化形成较早,积淀很深。但我认为,洛阳、开封比南阳“还要深”,却并未出现类似的现象。有人说南阳是个盆地,相对的封闭。但全国大大小小的盆地,比南阳还要封闭的地方有的是,别的“盆地”怎么没有作家群?还有的说,南阳领导层关注文化事业,重视保护作家的创作积极性,这话是有道理,然而转思,哪个地方的领导“不关注”、“不重视”呢。有的地方甚至领导自己就是不错的作家在当,怎么也该有个“群”吧?

想来想去,这些理由都有根据,但都“不完善”。我躺在被窝里有时会想到这一问题,我觉得:首先是有几个热爱创作又爱好交朋友结文缘的,同时又有了相当创作成就的作者密切过从,互相鼓励搞创作,形成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兴奋点”,有一个能提供创作者的发表作品的阵地,如果当地的党委和领导有很仔细的注意保护和作养这个“点”,有这么一个小气候,一个适宜作家成长发芽的温室,慢慢地,“蘑菇”就在这气候和温室中生发出来,成了一个“蘑菇群”,也就成了一道景观。

大家多有认为我是南阳作家的领军人物。但我其实在南阳这一群中出道很晚,是年纪老大的“后起之秀”,是宛军的一员客将罢。我只是占了知名度高的一点,人们想当然的就那么认知了我。

送来的书稿请我写序的曾臻,她就是“宛军”的元老。她年纪比我小,小出几乎一个辈次。然而我的文学作品处女作发出是1986年,比她要迟得多,我真正要叫她一声“师姐”才对。

这个“军”真正的创始人,由小到大的奋战带头者,是乔典运,余者还有孙幼才,周熠、周同宾、廖华歌、马本德、兰建堂、秦俊行者……这些人创造了形成宛军的熵,他们的成就造就了他们的声名,现在也是显赫的。

但曾臻不是显赫的作家。她在宛军花丛中自在开放,随缘就分任从春荣秋谢的一丛小花,带着野性的芬芳,在门窗外无意识地飘散着自己的馨香。

我认识曾臻,是通过老乔的介绍。时间记不很清楚了,大约是七八年的秋天罢。乔老爷(我们都这样称乔典运),从西峡来,一块吃过晚饭,乔老爷说“走咱们看看曾臻去”。我们便一起去了“专医院”——曾臻,在那里做医院的宣传干事,“写稿”。第一面的印象,我觉得她很清秀,瘦而且弱。似乎是有点儿“不禁风”的那样,是个不事张扬,纳于言语但行动从容不迫的那样。住的一个筒子间,大约只有十二平方米,书籍资料很多,却打理得很齐整。她和乔很熟,只是时而和我说几句——我猜她是怕我枯坐尴尬吧。

从那以后,我们有了交往。我和乔比起来,最比不上他的就是他与人交往的热情,奖掖后进的那份主动自觉,对人的体贴与关怀。也因我正写着康熙,恰在最紧的关头,每晚要坐到三点钟。乔典运不在南阳时,我极少与近在左右的南阳朋友串门聊天。曾臻也一样。直到老乔患病,住进专医院,我在家写书也是心里发毛,常去看他,和他谈天慰藉,见得也就多了些,因为每次去,乔大嫂是“守摊”的,还有曾臻必在,再就是王桂芳,经常从西峡赶来,和曾臻一道帮助料理老乔琐务——和亲生女儿那是一样的。我为安抚乔有时也说说佛经性命之说,有一次曾臻听我背诵《心经》,她记录不下来,婉请我自己写出来,她眼中盈盈的泪,恳切的牵卷诚意,至今都宛然在目。

乔去世后,我们似乎没怎么见面,后来听说她结婚了,丈夫很好,家也很好,有次路遇,我见曾臻容光焕发很精神的样子,觉得她很幸福。

据我的经验或都是偏见,一个人要是幸福了,就不能哀恸,就会离开文学。

不料今年,近期,她突然打来电话,要出书了,要请我写序。

呀!这么多年,这丛野花仍旧在“春荣秋谢”!

她仍在“业余”,然而她仍在“专业”。

这朵“不禁风”仍在风中施放她自己的清芬。

我有一首牵牛的诗:

野生沟垃篱树墙,

此花人间最寻常。

尘冕倘无牵牛藤,

天上织女锁机房。

送给曾臻罢,是为序。

同类推荐
  • 人间世

    人间世

    《人间世》一书是二月河先生迄今为止首部人生笔记,共计收录杂文、随笔120余篇,绝大部分文章都是首次出版,并配有珍贵照片几十幅,对二月河迷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盛宴。
  • 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子》 【战国】韩非所著,是中国传统文化名著。
  • 诸公案

    诸公案

    《诸公案》 是晚清吴趼人、蓝鼎元所著的公案小说。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热门推荐
  • 重回七零:学霸小富婆

    重回七零:学霸小富婆

    关于程家那个了冷面黑神,外界传言这般。有人说,他孤傲冰冷,生人勿进......有人说,他性取向成谜,疑似不举......也有人说,他奢侈成性,拿着上千万的古董当餐具,家里随处可见......呸,都是扯淡。宋锦瑟只是一脚摔到七零年,原本想着发家致富奔小康,却没想着隔壁住了那个未来大佬,日日怼她怼到自闭,好不容易将童年脱离了他的魔障,却没想着日后这货竟然跟个狗皮膏药一般赖上了她?“宋锦瑟,你要老公不要?“只要你说一句要,我立马给你送来?”“不要,惹不起。”“啥?要的起?我这就把自己送来,你收拾下,今晚就洞房花烛。”【开新书啦!《直播流放后,靠冲上热搜种田养家》!病娇伪单纯忠犬弟弟VS颜控拯救系明媚小仙女!稳定更新中!】
  • 常常常

    常常常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末期。从一九六八年开始至一九九零年前结束。整个事件以记实为主。在辽宁省阜新市这座以煤炭、发电工业在全国闻名的城市里,初中六八届毕业生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以知识青年郑方同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学生在偏僻农村不畏艰辛、奋力拼搏、坚忍不拔,砥砺前行。取得成绩不骄不躁,遇到困难从不后退,最终都在不同层面上取得一定成就。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贡献;以农村青年李丽蒙为代表的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冲破世俗观念,敢于与旧传统叫板,虽然历经坎坷、受尽磨难,但她、他们在逆境中图生存、求发展,也都创造出光辉业绩,给农村青年人作出榜样。这些年青人,通过社会大熔炉的冶炼,从不喑世事的孩子,锻造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成为社会名人;还有的成为专家学者。虽然家庭、个人生活不尽人意,但也可圈可点,最终都有一个很好的结局。
  • 我是网游天道之子

    我是网游天道之子

    简介:(无女主 后期世界观庞大)我本是一介肥宅,奈何天要我去拯救世界!
  • 踏霄录

    踏霄录

    命运是什么?为何总有如此多的牵绊在你我的身上,莫非命运便是无法改变的东西?若命运总将你我玩弄,你会如何?坐以待毙?还是,冷笑碎天?沈天身世之谜?修真界之谜?太多的谜团尚未解开,唯有踏碎凌霄之巅,寻根问底!此书非YY文,庞大无比奇遇无限的修真界请各位看官跟随着沈天的视角慢慢打开这迷雾。此书非种马文,爱恨情仇纠葛,问人生在世一人心能伤几回?
  • Last hole
  • 回忆的记录

    回忆的记录

    人生百态,这只有一态。普通且平凡的日常生活,没有虐恋情深,没有深仇大恨,更没有丑小鸭摇身变成白天鹅戏码,有的只是一点后悔,一点迷茫。记录生活里值得记录得人与事。
  • 草莓味的暗恋

    草莓味的暗恋

    一向嚣张跋扈的小霸王,遇到了小仙女的同桌,立马变成了小绵羊
  • 蛮书

    蛮书

    《蛮书》十卷,唐樊绰撰。书中记载自唐朝进入云南的交通路程、云南的山脉河流、重要城镇、六诏和其他民族的概况、当地物产以及农业生产状况、民族生活习惯、特殊制度等,还涉及和南诏毗邻各国的情况,其中对南诏的情况记载尤详。宋代以后研究云南历史,历来重视此书。
  • 幸福丰顺

    幸福丰顺

    介绍一个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县城虽小,却承载了许许多多人的美好回忆
  • 团宠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