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4200000017

重阳随想

中国的年节,大致上说的是三件事:祀神、祭祖、放松吃喝。神仙祖宗不说,我们农业国,几千年如一日,劳作耕耘从土地里“刮金”,加上诸多的社会人文原因,从上到下的人们,可以说都累得可以。平日积攒一点好吃的,舍不得吃,好用的,下地锄禾舍不得用,到节日期间,除了求神祖保佑“越过越好”之外,所有平日郁结在心的欲望,统都释放出来。所以,与神祖无涉的节是没有的,与吃喝无关的节也是没有的。但有一个节似乎这三方面都很淡。三件事也都做,但俎豆香烟不盛,珍馐美食呢,也似乎做得不认真,这就是重阳节。

“两个太阳重叠”?不是的。九月九是两个“阳极”之数,重叠在了一起,因故有是名。这个节是个游兴节——我们过去说的“游兴”,说白了就是今日的“旅游”。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也没有柏油路,就自己一家人作短途的随喜。自己带吃的和“饮料”——酒,走——上山去,登高去,看碧云黄花去,看枫叶去!在山上玩,玩累了,回家,这个节也就过罢了。

中国人做事的认真诚敬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比,外国人过节要去教堂,你有事或心情不对没去,谁也不会计较,耶稣天主不计较,神父牧师和教中会友也都不会计较。在中国到祠堂祭祖你敢不来?那肯定族中就有人“收拾”你。跪天祈雨,要寡妇来,你有病?你越是有病越得来!所以即使在享受,我认为也是被“神佛祖宗”捆绑着“享受”那种感觉,真正自由放松的节日也只有这个重阳节。

“重阳将至,盲雨满城,凉风四起,亭亭落叶,陇首云飞。”就这么几句话,可以说是形容重阳的极致之语,我在不少笔记文章中见到,几乎都一字不易地引用。这个时气,不下滂沱大雨,然而也不是毛毛雨,很细腻柔和如烟似霾那样的雨重阳节也没有,盲雨的“盲”怎么讲,我没有考究过,想想见到的那雨的样子,该是不大不小的中雨,更确切地说是“中雨偏小”的那种雨,这个雨,出门登高做一日游,怎样说都是偏大了一点。但人,人啊,只要有心情,高兴,带着雨具,挑上酒食点心,也就上山了。那是什么样的盛况?清人申时行有诗:

九月九日风色嘉,吴山胜事俗相夸。

阖闾城中十万户,争门出廊纷如麻。

拍手齐歌太平曲,满头争插茱萸花……

这首诗相当长,他是叹息人们的奢靡之风:

道旁有叟长叹息,若狂举国空豪奢。

……

比岁仓箱多匮乏,县官赋敛转增加……

社会问题是另一回事,申诗真的把人们狂欢的形态写得淋漓尽致,酣畅之极,处身其中,即便你是个内向人也会开朗起来,你玩不成深沉。

其实,就人们的心理,人们盼着有雨。满山的秋叶艳色杂陈,斑驳陆离,如果在艳阳之下,那就太真切了,不够朦胧,不够含蓄,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多少有点不合。在太阳底下喝酒,看山也少了点“秋凉”意味。但还有一层更真切实惠的想法:“重阳无雨则冬无雨雪”,这会影响来年的收成,所以雨下起来,敲击着所有人的兴奋点,敢情是雨下得多点大点人们会更高兴。

插茱萸、饮重阳酒、吃糕、登高,寄托了人们两种心情,希望远方的亲人平安,希望自己的子女和生活“步步登高”,这实在是个吉庆有余的欢乐节。

我们现在一年要过很多节,我看有两个节是挺好的,一个是儿童节,那是六一;一个则是重阳节,是老人节。我有一个傻想头,不知我们的社会学家和政治家能否认同:儿童节要变成全民的节,大人们陪着儿童过节。老人节呢?要过成儿童节,变成举国狂欢日,因为儿童和老人们欢乐,大人们青壮年有什么理由不跟着狂欢的?构建和谐社会先构建老人和儿童的快乐,“抓两头带中间”——整个国和家都会和谐起来。而且这两天,应该全国停止收税催账,讨债、欠债的放弃两天权利也无甚干系。你不要账,就会有更多好诗。

我们的尊老爱幼,是自古民族的传统,***“八荣八耻”里头提的还有,这是需要永远张扬不衰的民族精神。西方国家比我们富,有钱主儿很多,他们的人文思索里没有尊老这个基因。我十岁读《镜花缘》,里头有错字先生教蒙童,“者吴者以反人之者,切吾切以反人之切”。当时不懂,后来才晓得,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误。你找个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说煞了,他们不能懂——凭什么我要像尊敬自己父亲一样对别的老人,待自己孩子一样看别人儿子?——他不行,因为他那个“学问”心理因根里头没有这个“理”。

九九是个极阳之数,也是举目登高寻欢作乐的日子,老人们讲究的是长寿与健康,这个日子再合适不过了。我查阅康熙的资料,他晚年最重视的就是“终考命”——这在《弘范》里头为五福之首,他起先想长寿,后来又战战兢兢向上天哀祈:愿减寿,完好结束做个“完人”。康熙皇帝是一代雄主呀,他只活了六十九岁,家庭朝廷打得乌烟瘴气。他到底也没有当上“完人”——以天帝尊,生存质量也不过尔尔。现在我们的人活六十九岁又有什么稀罕的?七十九、八十九……一百零九也有的是了。我们的意识里应该有“瑞”的概念,活过七十我们已经叫“人瑞”了,一个国家“人瑞”多了,那就是“国瑞”。

现在我们有高速公路,有汽车,上山“登高”的路也大多弄得很好。到日子,扶老携幼,带上可乐之类,加上“糕”——各种点心,在美国的、法国的远游亲人……不一定要插茱萸,弄点别的树枝子插**看也行,让我们心中的爱薪火相传。连吃带玩,还有爱的传递,重阳节的意思就大了。

还用申公一句诗:

杂逻笙歌引去槎,此日邀游真放浪。

农历里头没有“日”、“号”这一说,比如说两人见面,甲问:“老兄,今儿几号?”乙说:“九月一号。”或说:“九月一日。”得,你不用问,这说的准是阳历。如说“九月初一”或“初一吧”,那就说的是“阴历”。不过现在街头相向,谈日子,年轻人多不再说阴历了,他们忙活的和老人不一样,春节、阳历年、五一、十一、清明、愚人、父亲、母亲、情人……逢节,胡天胡地就“过吧”。然而你要问他:“几号?”他肯定对你说“一号”,绝不会说“初一”。

这事听起来有点微妙的,老人青年有这么小小的界分:老人们阴阳历都记,年轻人独记阳历——只有一个节,大家牢牢记住了“阴历”,那就是“十月一”。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一提“十月一”没人往别处误会,肯定是阴历“十月初一”。和清明一样,是上坟的日子,中国的“鬼节”一年有三,这是最后一节。但是这个节,二月河却长期“不晓得”,我生活在一个漂泊不定的家庭,自幼没有受过父亲的庭训、母亲的叮咛,我们祖坟在昔阳,家中又没有这概念,我虽读了不少书,这个事没听说,这个日子没印象——我三十岁就有人说“渊博”了,到三十三岁我从部队转业才知道还有这个节,赶紧去查资料,才算明白了。这个节,是活着的人追念地下亲人亡灵,为他们过冬做点准备。

先人们怎么过这个“十来一儿”、“十月一”我没见过。现在的十月初一,你可以上“郊垌”去看,坟地已平得差不多了,沟沟坎坎旁林间树影下,甚或坟头虽平,墓葬未迁的平地,连天衰草,枯杨败柳间,一伙一伙的人——你不用问,每一伙都是一个家庭体系——摆花圈、烧香、焚纸,还有纸电视机、纸汽车、纸别墅……只情烧起。

倘是集体陵园,那就更热闹不堪,烧纸烧得烈火熊熊,“香烟”不能用“缭绕”二字了,而是“浓重弥漫”。一家家的万响爆竹,响得像暴雨击打油毛毡顶房子,“呼呼”地响,凭你“盖叫天”、“杨小楼”那样的嗓子,吼煞没人能听到一个字。野意和众意就这么区分。又有相同的,那就是边烧边念叨,把苹果呀、橘子呀、点心呀往火里填,“请你们来享用哪……”

我看了看清代的“十来一儿”,过法差不多。一般的,也是上坟烧纸、烧香。只一样似乎今人少见,那就是新亡之灵要另作隆重祭奠,还要延僧道作功德荐拔。戈说过,中国人认真,有“事死如生”这个规矩,我们的先民虽有人写过《神灭论》,但就整个社会而言,普遍认为我们不过是生活在“阳间”。死亡,是从一个“阳间”——到阴间的过渡,中间只隔一条河,名字也起得极好,叫“奈河”(奈何)。如能进入“无间”——你可以从这一间到那一间随便来往,那好,这就是“神”。像清明、中元、十月一这些节,说得现代一点,是我们阳间的人,在此岸向“阴间”彼岸的人打信息,传递心语与情愫关怀。

这个节正规的名字叫“十月朔”,也叫“朝官府”,不算大节,但没有一家不认真对待的。民俗谚,“十来一儿,棉的儿的儿(的儿,方言谐音)”。过了节,就进入冬天了,要穿棉衣了。由此及彼去推想,阴间的“人”也该过冬了,要穿棉衣了。这是万不能忘的。烧纸、烧香、烧纸衣,这是必有的关目,因此它又有个名字叫“烧衣节”。我们现在过这个节,没有政府行为,因为我们的政府不信鬼神。清代可不是这样,府、县的主官都要出来,组织祭祀,“荐坛”,也叫“无祀会”。这是什么意思?没有的确的资料可查。但我思量,有两条:一条,政府每年要处决犯人,这些人的死它要负责,亡灵要有所安抚,不然这些捣蛋亡灵就会在辖区内制造麻烦。再就是,有些贫弱无依、冻饿而死的“野鬼”也应由政府负责安抚——这当然不是孔孟之道,官员们写文章时尊的是孔孟,作心灵祈祷时想的是释迦牟尼和老子。“无祀会”这名字就说明了一切问题,无祀无不祀,不是祭祀哪一个鬼,而是所有境内的鬼。那排场也是极大,但我想可能会办得稍迟一点。因为家家都在“家祭”,他要把时间错开,人家上坟家祭,要出门,既出门了免不了要转悠转悠;走,看“无祀会”去!这一天,人们是不做饭的,祭灵用的祭品都是上好的点心,古人没有我们今天这样大方,把好好的东西往火里扔。——小心收拾起来,带着它,一边看祀会,一边咀嚼,所以这节还有个名字叫“小寒食”。

有意思的是,这个鬼节过得有点博爱味。烧纸、祭酒、焚香。主要是“给亲人的”,然而他们认为亡灵也是有地下“社会关系”的,还有一些“野鬼”,如果和地下亲人们别扭起来,“亲鬼”们也不得安生。所以洒酒请众鬼都来饮用,还要多烧些冥衣,亲人们换上,还要打发他们没有衣服穿的穷鬼邻居朋友。人世间不就是这个样子吗?鬼们也做“慈善事业”,求得他们那一维空间的和谐鬼关系。

我曾和朋友聊天,说中国的人节不如神鬼节,鬼节其实是中国的旧妇女节。比如说过大年,祭祖,男昭女穆分排立定恭肃如对大宾,女人照样不能出门。八月十五赏月吃西瓜,是自己一家团聚,女人们终年在家,这一日照样,仍然是个闷。闷死了!只有玉皇大帝生日,文殊、观音、地藏、普贤……成道日,清明、中元、十月一,把女人封在家里这些事不能完成,女人们就跟着男人离开那个能把人憋神经的家,女人们顶多能到月亮底下嘤咛几句,冬至,女人你待家里摆供享吧!一年到头躲在小宅子,到郊外,看庙会,逛大庙,好好释放一下,大胆宽松一下,就这个意义。比如“十月朔”,从这个日子到正月初二闺女回门,女人要憋整足两个月闷在家中,不趁这日子“放”一下也真不得了。十月初一小节,过得这样丰满,也就是人们心理暗示的需要了,清人潘陆有《看无祀会》云:

吴趋人好鬼,风修自年年。

百戏陈通国,群神冠进贤。

气喧秋燕后,花晚岭梅先。

不断山塘路,香飘游女船。

“十月朔”的节,正规是“哭灵”的。女人们天生能哭,在坟上哭几声上船玩去了。

同类推荐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 诸公案

    诸公案

    《诸公案》 是晚清吴趼人、蓝鼎元所著的公案小说。
  • 人间世

    人间世

    《人间世》一书是二月河先生迄今为止首部人生笔记,共计收录杂文、随笔120余篇,绝大部分文章都是首次出版,并配有珍贵照片几十幅,对二月河迷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盛宴。
  • 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子》 【战国】韩非所著,是中国传统文化名著。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在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作品中,以著名军事将领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家将”系列小说,一直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比如:杨家将、薛家将、罗家将、狄家将、岳家将、当然,也少不了呼家将。出现于清乾隆年间的《说呼全传》就是完整、系统地演述呼家将故事的唯一一部通俗小说。 同杨家将系列其他小 说一样,呼家将的故事也是从杨家将故事中派生出来的。因为杨家将故事在民间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有好事者就凭借历史上的一点由头和杨家将故事,从杨家将故事中派生出了《呼家将演义》。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江湖论剑实录

    网游之江湖论剑实录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人不知道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查老先生为我们谱写了一个宏大的江湖,那是一个神奇如梦幻般的世界,在这里,荣耀、斗争、奇遇、爱情、遗憾、恩怨江湖、快意恩仇,这是一个侠者的世界,舞三尺青峰为荣耀而战,醉卧笑谈为风云变幻,作为一个马上步入中年的85后,谨以此书献给已经消逝得青春以及逐渐远去的梦里江湖......
  • 创世作家

    创世作家

    屡屡扑街的小说作家方安,在爱情与事业的双重打击下,精神崩溃,就在他准备自我了断之时,却在一股神秘力量的帮助下,看到了隐藏在这个世界下的真实世界的场景,随后,扑街作家方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代天创世”的创世作家---方安!在创世空间中,方安就是至高无上的主宰,摘星辰,揽日月,乃至无中生有,创造世界!但是,这终究只是方安的幻想世界,直到,他发现了可以将幻想转变为现实的办法......
  • 世子爷要娶的盛世白莲

    世子爷要娶的盛世白莲

    给人家做姨娘怎么了,姨娘也是有尊严哒,虽然嫁的侯爷已经七十又三。世子:原来你是这样四姨娘……沈媛:原来你是这样孙子!堂堂侯府,遇到公关危机了懂吗?连个新闻发言人都没有!
  • 嫡女锋芒之狂妃

    嫡女锋芒之狂妃

    新坑《神医毒妃:妖孽王爷枕上宠》,坑品良好,欢迎小伙伴们跳坑!娘亲从小教育她做个好人,可是好人如果没有好报,为何还要做个好人!江小鱼觉得应该要做个人人都怕的坏人!外公卷入谋逆案中,满门抄斩亲娘被逼自尽而亡她亦是从受尽宠爱的嫡女变得人人欺辱的丑女!她忍辱负重,发誓要报仇雪恨!一朝锋芒露,她一鸣惊人,踩小人,斗奸邪,除仇敌!至于人见人爱的世子殿下,不好意思,他属于本人了!朝局风云变,权力与欲望交织,到头来却发现,费尽心机,也不过一颗棋子!
  • 恋爱负罪

    恋爱负罪

    “晋磊,我没那么坚强,我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我也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也有需要安慰的时候,但是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我现在只要父母健康快快乐乐的活着,去想去的地方上自己喜欢的大学,而不是跟你晋磊在这里鬼混。我早就不喜欢你了,所以你放过我好嘛?……”
  • 御兽魔尊

    御兽魔尊

    御妖兽,称霸天下。
  • 卟知
  • 网游之混乱争霸

    网游之混乱争霸

    《混乱天下》,一款由超脑自主研制,号称仿真度100%的网游,各国无不追逐其中。吴杰,一个现实中的年轻武学宗师,为了逃避现实,无意中选择进入了《混乱天下》这个号称似真度100%的游戏。当年轻的武学宗师进入到号称仿真度100%的游戏里,会发生什么?......且看吴杰如何面对情敌的挑战和打压抱得美人归,且看吴杰如何跟NPC称兄道弟,打出一片天地,且看吴杰面对阴谋时,是如何突破重重困难,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推荐朋友的书《网游之领域神话》,值得一看!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古楼月

    古楼月

    古楼月从来不想做第二个谁他只做第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