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翊近子时回到府中,夜已深,府门前只有俞瑶侯着他。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人儿,他站在门前立了会儿,似有一声不可闻的轻叹,便拂袖走了进去。
她终还是忘了今天。
俞瑶给他打了伞,夜里飘起淅沥沥的小雨,小到根本不能沾湿地面的微雨,拂在脸上如同美人呵气般的轻挠。
今日是他的生辰,皇帝在宫内专设了家宴为他庆祝,身边是家人如坐,好不热闹温馨。谁不知皇帝如今是最器重于他,不光是因为他过人的才智,更是因为两人身上流淌着相同的血,他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武元帝还是太子时便是最疼这个胞弟,兄弟两人感情本就极好,更何况三年前若不是有静宣王的誓死相护,今日何来仁意治世的武元帝。
皇帝今夜本想留他把酒言欢,也好聊聊家常,他却推说自己身体不适,皇帝不好说什么便让他早些回去休息。
夜里的静宣王府冷冷清清,可就算是大白天,这里也没什么人气,当今最得宠的静宣王府上,门庭却是如此冷清,怪只怪这里的主人天生喜欢清静,那些个不必要的拜访一律谢绝,想攀附的人吃的闭门羹多了,也就了解了他的脾气秉性,久而久之就没什么人敢再登门。
虽然他平日里甚喜清静,只觉得这样让人觉着舒坦。可是如今,此时此刻,天边微雨绵绵,这般冷清的地方,却叫人心里生出凄凉来。
就连脚下平日里这条再熟悉不过的路也让人觉得特别冗长。
经过园子时,俞瑶停了下来,他正不解,俞瑶却已回过头说,“王爷,秦姑娘在园子里等着。”
他一怔,心中突然止不住地狂喜,想也不想抬脚便进了园子。
心里有个声音在不住地念,她没有忘,她没有忘!她还是没有忘。
可进了园子,四周黑漆漆的一片,仅在园子正中的雅亭中挂着一盏明灯,他步到雅亭下,却四下找不到她的影子。
心里又是一阵失落。
不远处传来唏嗦的脚步声,他猛地抬头,见到的却是秦燕身边的小丫鬟朝玉。
朝玉已走近,他突然抬头把她吓了一跳。她还是第一次看到王爷露出这样的表情,这般惊慌的表情,并不像平日里那个俊雅冷清的王爷,反倒像个怕失了玩具的孩子。
朝玉虽被吓得不自禁后退了一步,幸好手里的东西没打翻,她稳了稳,把手里的东西端到他面前的桌上,“王爷,这是秦姑娘亲手做的寿面。”
萧翊一怔,看向那碗面。一碗干干净净的面条,没有多余的配料,只洒了一把葱花在上面,那面条还有粗细,不仔细瞧倒看不出来,面像是刚做好的,还“腾腾”地冒着热气。
他呆呆地看着,这丫头从来不会做饭的,不过她从小就聪明,学什么都很快。
朝玉看他只看着那面,看着看着又莫明其妙笑起来,心里有些犯嘀咕。她又想起那小姑奶奶先前交待的话,头皮止不住一阵发麻,这不是想把她往死里整嘛!
她硬着头皮,清了清噪子,“秦……姑娘说了——”看一眼旁边的俞瑶,又看一眼还盯着那碗面发愣的萧翊,咬了咬唇索性就一口气说了出来,“这面是她亲自杆的,葱花是她亲自切的,这乌骨鸡的汤汁她熬了三个时辰,要是王爷嫌这面太清淡比不上皇宫的龙门宴,王爷自当不用把这碗小小的面疙瘩不当一回事,让人拿回去倒了就是。”
朝玉心一横,闭了眼伸手就要去取那碗面。
“慢着。”她的动作生生僵在那里。
却听他说,“难得能吃一回她做的东西,纵是比那琼浆玉露更让人稀奇。”
说罢,便见他执起筷子吃起来,他的动作雅然,却只用了一会儿功夫便吃完了面,连汤底也喝了个精光,仿佛那面真是琼浆玉露一般。
朝玉这才松了口气,上前收了碗筷,脱身下去了。
他面都吃完,却还未见她露面,心下正啄磨着这丫头到底在搞什么鬼,却又见她身边另一个丫鬟。
颜竹还未走近,他就道,“那丫头那底搞什么鬼?”
颜竹却是不慌不忙,只说,“姑娘说王爷要见她可以,但要为她奏一曲《梵清曲》才行。”
萧翊见她手里原来还捧着一把琴。梵清曲?亏她还记得?
他笑着摇了摇头,这倒底是给谁过生辰呢!?
“她架子是越来越大了,怎么也耍起这种花腔来了。”说完,等颜竹把琴放下,他一罢手,“你们都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