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小丫头又端了个盘子上来,上面摆满了玲珑的小粽子。褐色的粽叶包裹下,晶莹的糯米若隐若现,飘散着的热气,也透着盈盈的诱人味道。
一桌的人含笑望着这些粽子,刚刚吃过的肚子里复又有了一些食欲。云姨笑眯眯的招呼道:“这些粽子是星儿同我们一道做的,因大家都吃过了饭,便包的小了些,大家尝尝看,味道如何。”
刘据含笑望着柳星儿,眼里满是赞叹:“想不到星儿现在不止琴棋书画样样通,已然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了。”
听得刘据的话,柳星儿的脸上也是悄然浮上红晕,道:“据哥哥你过奖了,快尝尝看吧。”
刘据便不再说话,浅笑着拿起一枚粽子,细细拆开缠在外头的绳子,拨开粽叶尝了一口,啧啧赞道:“果然不错。”
玉瑶在一旁看着,心中漾起一股异样的感觉,面上淡淡的笑意,一时之间,显得有些苦涩。
……
酒足饭饱后,一行人都离开了水云阁。刘据、玉瑶一同将柳星儿安全送到柳府后,便安静的走在了回去的路上。
夜里的长安也是愈发的热闹了,街道上也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沿途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叫卖的东西也是各种各样,多是些新奇的小玩意儿。
由于很挤,人们行走之间总难免摩擦。刘据不放心的紧紧握住玉瑶的手,手心里传来的温度,让玉瑶的脸不自觉的红了,心里却有着满满的安全感。刘据在一旁默默的,脸上也挂着暖暖的笑意,温柔的望着身边正害羞脸红的女子。
忽然,玉瑶留意到,前面有一处摊位上聚集了很多的人,心生好奇,遂拉着刘据快步走上前去。刘据望着她急切的样子,一脸的宠溺,口里温柔的提醒着“慢一点”,却发现止不住她的好奇心和脚步,于是作罢,任由她拉着走到了摊子前。
那是一个卖着各种女子发簪的小摊,可不同的地方却是,在每一件物品之下,都有一个小绢条,上面均写着一句话,还有一个价钱。
玉瑶正疑惑间,店家笑容可掬的向人们介绍道:“这位小姐,这些发簪下面的绢条上标的价格,均是发簪的售出价格,但若是能答对绢条上的谜语,这支发簪便能拿走,分文不收。小姐若是有兴趣,可以尝试猜一猜。”
玉瑶会意的点了点头望向刘据,刘据也朝她暖暖的一笑,道:“既你有兴趣,便试试吧。”玉瑶便扭过了头,仔细的看着摊子上摆着的发簪。
忽然,一支月白色的簪子吸引了她的视线。素雅的月白色,俏皮的月牙星子的形状镶嵌在钗头,瞬间便勾起了玉瑶的回忆。
刘据见玉瑶盯着这支钗发起了呆,心知她看上了,便拿起桌上的绢条,仔细看了起来。
“清清流水入心田,打一字?”刘据抬首,疑惑的望向玉瑶。玉瑶一听,却是一个激灵,天底下竟真有这样巧的事情?
她也猛地抬了头,正对上刘据问询的眼神。玉瑶满怀希望的问道:“刘大哥,谜底……你可知道?”
刘据却是一脸的迷惑,看了看绢条上的字,又看了看玉瑶,随后却是费解的摇了摇头。
“猜谜并不是我的强项。”刘据的眼里满是歉意。
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玉瑶的心,瞬间凉到了谷底。为什么他的眼神里,有的只是疑惑不解,却无半点波光流转?是他早已忘掉,还是压根儿没有记住过几年前的那天晚上,那段早已在自己心里刻下烙印的故事?
“刘大哥……你……不记得了吗?”玉瑶的神色里,还是有了哀伤。
刘据仍是一脸的疑惑:“记得什么?”
“……好吧……”玉瑶已经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心中却满是苦涩。
那波光流转的上元节夜晚,那盏花灯,那个灯谜,那月色一样柔和的笑容,那月白色的玉佩,他不记得了么?难道这些早已在自己的心上刻下烙印的记忆,他却真的,全都不记得了么?玉瑶呆愣着盯着这支簪子,心中却是难过着,一时之间竟是沉默着。
刘据也不知该怎么做,但见玉瑶一直盯着簪子发呆,想是她一定很喜欢,便将手伸进怀中,准备掏钱,却被玉瑶制止了。
“我知道谜底。”玉瑶冲刘据笑了笑,便转过身去,对着摊主道:“谜底可是‘情’字?”
摊主立刻笑了,点点头冲玉瑶道:“是了小姐,您真厉害,这么一会儿功夫就猜出谜底来了。这支簪子便是姑娘你的了。”
玉瑶笑冲摊主点了点头,收起了簪子,心情却是沉到了谷底,怎么都想不通,为何曾经他能一语道中谜底,可如今面对一字不差的谜面,却是这样的一脸疑惑?
二人复走在了回水云阁的路上,玉瑶却是沉默了起来。刘据在一旁试探的问道:“瑶儿,你怎么了?”
“哦,没什么。”玉瑶只淡淡冲他笑了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刘据笑笑的回道:“无事便好。今天又见识了你的聪明才智。”
一句话说的玉瑶更是憋闷,这谜底明明是你告诉我的,为何如今,你一丝印象也无,甚至连猜都猜不出来?
直到刘据将她送到了阁子的门口,玉瑶仍是一副兴致不高的样子。刘据虽清楚发生了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问起,只好默默的回去了。玉瑶立在门口,呆呆的注视着他的背影,心内五味杂陈。
夜色中,亭子里,玉瑶手里握着那只玉簪,痴痴的发着呆。
柔和的月色铺陈在大地上,周围均是一片素淡的景色。淡雅的光芒照在月白色的簪子上,也隐隐的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玉瑶的心里却满是苦闷,完全无心欣赏这静谧的景色。
远远的,沈承欢见了玉瑶一个人坐在亭子里发呆,便踱着步进了亭子,在玉瑶的身边坐下。可顺着玉瑶的视线,望向了她手中握着的簪子时,沈承欢却是愣了,紧紧的捏了捏自己手中正安静躺着的月白玉佩,却是激动的颤抖着。
“瑶儿,这支簪子,你是从何得来的?”沈承欢没有意识到,他的声音里,正满是颤抖。
“今日在街上,猜谜得到的。”玉瑶的声音飘忽着,思绪却是凌乱不堪。
“猜谜?”沈承欢又是捏了捏手中攥着的月白玉佩,心中一紧,却升腾起一股期待。
玉瑶扭过头,望着沈承欢满是期待的眼神,眼里却闪过浓重的失落。
沈承欢却是急了:“瑶儿,你怎么了?”
玉瑶失落的望了眼沈承欢,耸了耸肩,叹了口气,道:“今日我和刘大哥送星儿回府后,便在街上散步,逛到一处摊子,正在卖玉簪,不过若是猜出了簪子边的谜题,就能分文不收的得到它。巧的是,这支簪子下压着的谜题,正是我第一次来长安时,刘大哥猜中的谜题。可是今晚,他却一脸不记得的样子,甚至连谜题也无法猜中。”
沈承欢的心中“咯噔”一下:“你说你第一次来长安时,就遇到的人……是太子?”
“是。从他送给我那盏灯笼起,我就知道,他就是我来长安要找的人。”说到这里,玉瑶的脸上浮出一抹温柔。
“瑶儿,那你能告诉我,你们第一次见面时,是怎样的情形吗?”沈承欢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一颗心,正在一点一点的下沉。玉瑶没有看见,在他宽大的袖子下藏着的手,正青筋暴起,用力的捏着那枚玉佩,不自觉的颤抖着,颤抖着。
玉瑶的脸上,却漾起了绝美的笑容,在月光的映照下澄澈无比:“那是几年前的上元节,我随哥哥到长安游玩。贪玩的我被一盏花灯吸引了视线,可摊主说,一定要答对上面的灯谜,才能领走那盏灯笼。我正在思考间,一位公子夺过了灯笼,不一会儿便说出了谜底,领走了那盏灯笼。后因发现我也中意它,便又到旁边的摊子上买了另一盏送给了我。”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灯笼的谜底。清清流水入心田,我始终相信,那是上天的安排。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笑容,如此温暖,一看到就让我觉得很心安。”
“只是,我却想不通,我为了找到他而来到楼兰,终于再次相遇,他却忘了当日的故事,连曾经猜出答案的谜底都完全记不得了。甚至当日他系在腰间的月白色的玉佩,我也不曾见他再佩戴过。可是他若是真的忘了,又为何会记得那盏灯笼,会记得谜底,却不记得谜面呢?”
玉瑶说着这些,脸上的表情也随着内容而起伏。沈承欢在一旁静静的听着,由先前的难以置信,到变为深深的伤痛。原来她来到长安,竟全是为了自己。可又是为何,她能把这段故事,就这样安放在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身上?
“沈大哥,我真的无法想通,明明是同一个人,为何会有这样的落差呢?”玉瑶扭过头,疑惑的望向沈承欢。
沈承欢的脸上,漾起一抹苦笑,道:“瑶儿,你可曾想过,会有这样的落差,可能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是那个人呢?”
“不是那个人?”玉瑶的脸上,疑惑之意更深。
沈承欢埋在袖子下的手,又捏了捏那枚月白色的玉佩,刚想要拿出来递给玉瑶,就看见不远处一抹人影,慌慌张张向这边跑过来。
玉瑶诧异的回头一看,见来人是沐兰,便放松了神色,起了身迎了上去,道:“何事如此慌张,还跑到这里来寻我?”
“小……小姐,宁儿……”沐兰终于跑到了玉瑶的面前,举起了手里抱着的一团雪白的东西递到玉瑶面前,玉瑶诧异的低头一看,这才发现,竟是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