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成雪在宣王府用过午膳后便回了靖王府,靖王则回了大理寺,这段时间大理寺也比较忙,他要赶回来处理案子。
刚静下来没多久,就见寺正急匆匆的从外面赶了回来。
司徒生问道:“什么事,如此急躁。”
寺正拱了拱手,禀报:“临安街发生了命案,一家三口,除了未满月的孩子,其他两人都被杀了!”
“去现场了吗?没有发现什么?”司徒生问道。
对完了案件的细节,又等大理寺去探查的人回来禀报了一下,现在就等仵作的验尸结果出来了。
谁知道这一等就是一下午,等他离开大理寺时,天都已经黑了。
第二天一早,他就去大理寺忙案子,暮成雪由方长岭护送,到了宣王府,宣王还没起来,暮成雪便问在外守候的丫鬟和小厮。
丫鬟说宣王昨晚睡的好多了,自从生病以来,从未有过如此高质量的睡眠。
暮成雪又问了宣王吃药的情况,除了今天早上的没吃外,都按照她定的量服用的。
宣王听见暮成雪在外面和丫鬟说话的声音,便醒了过来,丫鬟连忙过去伺候。
漱口,洗脸,擦身,在端上清淡的粥,伺候他进食,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司徒婉今日一早也赶了过来,她带着暮成雪给的口罩进了小院,宣王见她来了,含笑的看着她问道:“你怎么来了,不是不让你过来吗?”
“三嫂说了,带上这个口罩就没事了,我想在这里多陪陪你!”司徒婉微笑着说道。
宣王知道,自己这个妹妹最执拗,只要是她认定的事情,就必须要做的,所以他也就随她而去了。他抬头看暮成雪就在司徒婉身后。
屋内却不见三哥。
暮成雪看宣王一直吵着屋外看,知道他想找司徒生,便说道:“靖王没来,听说京城中出现了一桩惨案,他忙着调查案子去了!”
这几日司徒生都很忙,早出晚归,原本说要送她来宣王府的,这差事还是落在了方长岭的身上。
“三哥现在认命大理寺卿,京城出了这种事情,是要去处理好案子。”宣王点点头道。
“是啊,等他这边忙好了,就回来看你的!”暮成雪道。
她从衣袖中取出手术刀,掀开宣王包扎好的伤口,继续清理创面,宣王手脚结痂的地方多又深,一次性是不能完全清除的,最起码还要清除个两三次才行。
丫鬟那日已经见过暮成雪是如何清创的,所以她很熟练的配合起来。
暮成雪清创完毕之后又消毒重新包扎,不得不说,在这个没有西药的时代,西药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他们这些人的身体内是一点耐药性都没有。
这些药下去之后,效果比她想象的还要好一点!
照例问了一些用药之后的感受,看看副作用怎么样,宣王回答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效果,暮成雪这才放心的加大了剂量。
想要尽早将这些麻风病菌都给驱除。
“三嫂,你拿的是这是什么东西啊,我怎么从来都没有见过!”司徒婉见暮成雪拿出一个注射器好奇的问道。
“这是专门针对麻风病症的药,等第一个疗程过去后,在减少剂量,这时麻风病症估计就会减轻了,从重症转为中症状,在持续用药治疗,大约半年左右的时间,就有可能将中症转为轻症,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初夏之时,差不多就可以痊愈了!”暮成雪笑着解释。
这已经算是她保守估计了,这几种药对宣王的病症见效很快,如果按照最好的推算来计算的话,大约在初春的时候,这病也就差不多痊愈了。
司徒婉闻言,睁大了眼睛问道:“三嫂,你没骗人吧,这病真的能治好?麻风可是不治之症啊,你若是真的能治好七哥,那简直太厉害了。”
暮成雪没有过多解释,她看了宣王一眼,发现宣王在听到自己的病症能痊愈时,并没有丝毫的兴奋之意,看来他还是不太相信自己啊!
“其实这麻风病也不算什么绝症吧,只要对症下药,是能治好的,之前我师傅就治好了麻风病人,这得病之人,心态是很重要的,我曾经就见过很多人,已经是无药可治了,但是他心态好,有着活下去的信心,还是坚持活了很久,有些人明明可以救活,但是就因为他已经心灰意冷,对人世间没有任何留恋,很快就走了,所以王爷你有这么多爱护你,关心你的人,你也一定要振作起来!”
宣王听得这话,微微有些动容,他张了张嘴,似乎是有些话想说,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暮成雪知道,他是有心结的,但是这心结在哪里她不知道,看来还是要给他做一下心理疏导。
毕竟就算是她有能救命的药,只要病人没有活下去的信念,这病症也不太容易能好。
宣王看似非常配合治疗,但是也只是做给别人看罢了,他打心底里还认为自己已经必死无疑了,或许这和用药的副作用有关,他厌世的感觉似乎又加深了一些。
“婉儿,你们先出去,我和你七哥有话说!”暮成雪转过头说道。
司徒婉见她神色凝重,也知道她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招呼着丫鬟小厮都出去了。
最近宣王府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特别是萧王妃,基本上就把宣王府当家了。
司徒婉刚出来时就看见萧王妃准备进去,她立马拦在了门口说道:“三嫂正在给七哥治病,谁都不可以进去!”
“公主看来很信任靖王妃嘛!”萧王妃淡淡的笑道。
“那是当然!”司徒婉道。
萧王妃笑的越发深沉:“公主,你还年轻,尚不懂得人心险恶,可不能随意的就相信别人,靖王妃能治好宣王,那是皆大欢喜,这功劳也都会算在靖王妃的头上,可若是治不好宣王呢?回头要是出了什么事,公主这日日跟在身边,怕也是会受到牵连的。公主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