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科普阅兵
李世民震惊了十几秒钟缓过神来,没想到此事带来的负面效果如此久远。
李世民与房玄龄三位执宰当即思路狂转思索破解之法。
刘丰反倒不急不忙的小口喝着酒水,耐心等待四人发问。
不知不觉十五分钟过去了,李世民四人情急之下,愣是想破脑袋也没想出应对之策。
房玄龄摸了下生疼的额头,开口向刘丰求助道,“小郎君所见如此深远透彻,想必腹中已有破解之策吧。”
刘丰点了点头,“想要破解此事又有何难,只是……”
“只是什么?”
四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只是你等皆是校尉衙役说给你们听也是没有屁用。”
李世民等人一愣,心中排复到,我等一个当朝皇帝,三个当朝执宰,你特么说我们没屁用。
杜如晦揉了下发疼太阳穴,“小郎君直管讲,我大理寺主事大理寺卿王康也是明事之人,倘若方法可行,我等必像大理寺卿禀报。”
“老杜说的极是,小郎君的计策通过王康之口传到当今陛下的耳中,那便是上达天听,说不定不陛下一高兴就破格让小郎君你入朝为官,妙时我等几人还得仰仗小郎君辐照一二。”李世民接口道。
刘丰迟疑了下说道,“方法也不是不可以说给你们听,只是你看某正在长身体,食量如此惊人,每日光是饭钱就让我入不敷出,你看……”
李世民当即拍着胸脯说道,“只要小郎君计策得行,今后你小郎君你在长安的花费全算在我李民头上。”
见此,刘丰也不卖关子了,“办法也是简单,其一,从即刻起,大理寺停止稽查凶手,全力翻查往日往年番邦使者欺压百姓的案件,不管大小统统再审。如果可以最好连前朝的案件也通通翻出。其二,从现在起,凡是有百姓状告番邦人,无论大小一律接受,不限地域。”
李世民四人当场楞住了,泥马,这是要玩火的节奏啊。
刘丰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这事肯定会引起不小的百姓民怒,此时就要当今陛下有意无意的透露点消息,他老人家是偏袒大唐百姓这边的。”
李世民猛拍下大腿,“到这时这原本就是倭国使者失礼在前的命案,反倒成了诸国使者的心急。”
刘丰点了点,“嗯,孺子可教也。”
魏征理了下胡须思索道,“往年案件还好说,可这前朝案件!!!”
“你这眼光就短浅了不是,请问前朝的百姓和今朝的百姓有区别吗?既然圣皇陛下能取前朝公主为妃,就为什么不能为前朝百姓翻案?再说那些前朝百姓到现在也不是陛下子民吗。”
四人皆是一惊,这思想,也太特么前卫了吧。
房玄龄迟疑了下,“小郎君,如此策动民怒与番邦使者对抗,倘若番邦诸国不买账,破罐子破摔要联合与大唐开战,我大唐又当如何应对。”
“这便就考验陛下与他身边执宰大臣的时局掌控能力了。”
李世民等人眉头一皱,你这是坑我们的节奏啊,这火玩的,稍有不慎就是千古昏君,无能庸臣。
望着几人黑如煤炭的表情,刘丰开解道,“你们不必如此,开战?哪有那么容易,现在可不是隋炀帝时期,当今陛下身边贤臣无数,猛将如云,当朝陛下的大军又皆是上过战场的百战之兵,而世家大族在民怒面前也不敢造次,诸多因素加在一起,诸番国主除非脑子有泡,怎敢贸然开战。”
喝了口酒,见李世民等人仍有些愁容,“倘若时局实在不利,大不了耗费些钱财举办次阅兵,向众来使秀一下肌肉,让诸国投鼠忌器。”
众人一愣,秀肌肉!阅兵?
秀肌肉几人到死能理解字面意思,但阅兵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校场阅兵?
但校场阅兵又为什么会花钱呢?
几人愣是想了半柱香的时间,也没有完全明白刘丰的全部话意。
房玄龄揉了揉生疼的额头,“小郎君,这这阅兵不是在校场就可以了吗,怎么还要花钱呢?”
“你们都是校尉,这点都不懂……”说到这,刘丰猛拍一下额头,国庆阅兵是后世各国向世界与国民彰显国力、军武科技的手段,这千年前的古代都特么恨不得把军队藏在地下然敌人敌国吃不透摸不着。
刘丰整理了下思绪,便开口解释道,“我说的阅兵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讲的阅兵不仅要花钱,还要花大钱,而且不不是立马就能举办的,还要两到四月准备时间。”
听到这众人心中皆嘀咕到,如此费事?
而刘丰却话锋一转,“李民,你是军中出身的校尉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
“那我问你,军中最高荣誉是什么?”刘丰呡了口小酒问道。
李世民:“将军!”
刘丰摇了摇头。
房玄龄:“大都督?”
刘丰摇了摇头。
杜如晦:“大将军?”
刘丰摇了摇头。
见前三人都被刘丰否定了,魏征迟疑了下说道,“国公?”
“你们说的都是实权军职,当然也算军中最高荣誉,但是这荣誉有人多少人能得到呢?最多几十人而已。那大唐军营中其他几十万人怎么办?”
众人一愣,这他们真没有想过。
“倘若在长安城及长安城墙周围举办一场两万人的行军阅兵会怎样?”说完刘丰便意味深长瞅着李世民等人。
“而且这两万人只有大唐军中战功卓越军技最好的兵能参加。你想想这样的兵带着大唐最好的兵器装备在长安城走一遭,会给诸藩带来什么样的震撼感觉。”不待几人开口,刘丰又接着说道。
“小郎君这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啊。”李世明紧紧盯着刘丰脸庞,吃惊道。
刘丰笑了笑,举起右手摇了摇食指,“不仅如此,倘若这阅兵每年举行一次,你知道这对大唐军丁意味着什么吗?又对大唐百姓意味着什么吗?这又对大唐周边藩国意味着什么吗?”
其说完便放下手中酒杯腐朽扬长而去。
只留下发呆思考的李世民一众人等。
刘丰离开十五分钟后,魏征缓过神来,当即对李世民施了一礼,“恭喜陛下,喜得治世能人。”
“恭喜陛下,喜得治世能人。”
房玄龄与杜如晦一等人等异口同声道。
李世民痴痴的盯着消失的楼梯口,“几百年一遇稀世大才呀,真是大唐之福,大唐百姓之福啊。君羡传我命令:从今以后没有朕的圣旨,此人不可离开大唐半步。”
“遵命,陛下。”
应声后,李君羡冲冲离开。
李世民带着众人也着急忙慌的离开了。、
……
两小时后,大明宫内一道道惊世骇闻的政令传出。
见李世民拟完追查前朝案件的圣旨后,又拿出一空白文牒正要写阅兵一事,魏征当即开口道,“阅兵一事,暂且不急,按小郎君所说只要我等时局把控得当,或许有用不上阅兵威慑诸藩。”
“这朕知道,你不也听到小郎君说阅兵一事也利军、利民吗。这阅兵一事必须立即筹备不能马虎。”李世民罢了罢手说道。
见李世民如此执着,魏征丝毫不让步,“臣也知晓阅兵一事如能顺利筹办好处甚多,可咱们国库空虚没钱呀。”
李世民当即一愣,放下手中毛笔,满是无奈的说道,“钱钱钱,我堂堂大唐皇帝,竟每日为钱发愁。”说着到这其又拿其买毛笔说道,“这阅兵朕必须要办,钱不要户部出,就从内侍省钱库调拨吧。朕就是每日俎菜拌饭也要把这阅兵给办了。”
(俎zu,是酸菜、泡菜的意思。)
杜如晦施了一礼,“陛下,这还是没有筹备呀,我等皆只是听小郎君说了个大概,并不知道其中章程细节。待改日去询个明白在下旨也不迟。”
李世民当即停住了手中的笔,确实他们一众人等也只是知道大概,而且阅兵一事也没前车之鉴,不去详细问下刘丰,还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到此李世民也不在纠结,拉着房玄龄一纵人等商议起位民翻案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