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00000037

第三十六章 难道是汉奸

卫青的确被抓走了,而且是吴明亲自下令抓人的。

卫青走出帐篷,要去看看他特别嘱咐的病号饭做好没有,没走多远,几名士兵一路小跑来到他身边,带队的正是白不信。

“卫游击,”白不信慢慢说道,“吴将军亲自下令,要我把你抓起来,直送吴将军处。”

卫青一呆,他没想到他私藏赵月如的消息会泄露的如此之快,不由向白不信脸上看去。

白不信轻轻摇了摇头。

卫青的心中暗暗吃惊。

白不信明白卫青的意思,卫青是在询问,是不是因为赵月如的事情而抓他?白不信否定了这一点。

卫青也想明白了,吴明这次下令抓他,至少目前绝不是因为赵月如,如果是因为赵月如,白不信也会一样被抓,吴明又怎么会下令白不信抓他?何况他刚刚离开赵月如,如果是因为赵月如抓他,赵月如也不可能仍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导致吴明会亲自下令抓他,而这种可能性是只有卫青一个人知道的。想到这个可能,卫青的心都凉了。如果真是这个原因抓他,那么,他必死无疑。

他向自己的帐篷看了看,对白不信说道:“我正要去看我特别嘱咐的饭菜做好了没有。”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旁人听了自然莫明其妙,但白不信明白,卫青看向他的帐篷,意思是他挂记着那个姑娘,而他特别嘱咐的饭菜,就是病号饭,他的意思是说,让白不信帮忙照顾那个姑娘。

白不信立刻回答:“我去看,在你回来之前这件事我会负责。”

卫青点了点头,他明白白不信所说的“这件事”是指哪件事。“走吧。”他冲着几个士兵说道。

白不信没有亲自押送卫青,因为吴将军只要他负责抓卫青,没有要他负责押送,他招手叫过一个士兵,在那士兵耳边轻轻耳语了几句,那士兵领命而去。

白不信安排完毕后,就开始兑现给卫青的承诺,亲自端了病号饭去喂赵月如。

卫青则被关在吴明特别安排的一个帐篷里。

吴明没有见他,也没有把他关入牢中,只是安排了一个四下无人的帐篷,在帐篷四周布置下岗哨,既不准卫青走出帐篷,也不准别人走近帐篷。

没有人知道卫青为什么会被这样对待,除了下令者吴明和被抓的卫青。

吴明的心中十分、十二分的为难。他不能相信这样的事是卫青干的,无论如何这是不可能的,是违背常理,甚至是违背常识的,但眼前的证据却那么清楚,让他实在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这证据是一封信。

如果这一次金军不是如此惨败,这信是不会落入吴明手中的,因为这信是在金军元帅的帐中发现的。金军元帅匆忙逃走,根本没来得及回营,他帐中的所有东西都成了战利品,而在一堆金银珠宝中,这封信却十分的刺眼。

这信是用汉语所写,封皮上书:“呈金军大元帅”,信内先是恭维一番金军兵强马壮,然后曝出重大机密:“今汉军军心不定,将无战心,如大元帅举兵来攻,可一战而定也。”

写信之人一看就是汉人,而且明明的是汉军中的高级将领,不但清楚汉军对敌情讨论时的犹豫,而且知道吴明已倾向于守而不攻。信中所提供信息之准确和详实,不由人不相信。

吴明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原本按步就班慢慢扎营的金军会突然全军来攻,原来是有内鬼!侥天之幸,这一战汉军大胜了,但这个内鬼是必须抓出来的!

吴明第一个怀疑的人是顾卫东,在这些将领中,只有这位顾大公子是最让人放心不下的。然而,吴明很熟悉顾卫东的笔迹,这个笔迹明显不是顾卫东的。

于是吴明亲自调来各将领的公文一一对照,结果是,无一符合。于是,吴明想到了卫青。

既能知道如此高级的机密,又不是高级将领,只有卫青一个人。然而在对照卫青笔迹之前,吴明认为自己不过是在做一个无用的工作。很明显,如果卫青是这个汉奸,那么汉军早就大败了,他吴明现在是不是还活着都很难说。如果不是卫青领着左三队一路血战,汉军能有如此大胜?大营能安然无恙?江侍郎能全身而退?所以吴明真的不认为自己能在卫青这里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然而,事实却是,卫青的笔迹与此信居然是一样的!

当确认了卫青的笔迹与这信一样时,吴明只是叹息了一声。他认为自己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居然连笔迹都看不明白了,真的到了该告老还乡的年纪了。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请自己的书记来对比一下这两个笔迹。

结果是,书记也认为这两个笔迹是一样的。那书记甚至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来比较。他把卫青公文中的字和这封信的字相比,找出同样的字来,一一对比,结论是:这绝对就是一个人写出来的,有的字甚至连笔划的错误都是一样的。

吴明只好下令把卫青抓起来。

但他仍不敢认定卫青就是这个汉奸。这不是因为事实,事实已经足以证明这封出卖汉军情报的信就是卫青所写,而是因为一个基本的逻辑:打败金军保住汉军大营几乎全仗卫青之力,如果这样的人是汉奸,那么谁又不是汉奸?

所以吴明左右为难。他想当面问卫青,却又怕卫青一个不承认,让他无法招架,想要说服自己这个汉奸一定不是卫青,却又无法否定这活生生的证据。他只好在大帐中团团乱转。

“叫白不信来!”连续转了七八个圈后,吴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者说,他决定进行一次赌博。

白不信衣服上带着菜叶,匆匆忙忙的来到吴明的大帐。

他总算让赵月如吃了一顿饭,毕竟他不是赵月如的仇人,所以赵月如不但吃了饭,还喝了点水,并且告诉了他自己姓赵,是赵有力的女儿。

白不信很快就把卫青和赵月如之间的关系猜了个七七八八。至少他是知道赵有力这个人的,那是卫青亲手杀的唯一一个汉军士兵。

不过他还没有想明白如何劝解赵月如为好,吴明就派人来传招他了。

他只来得及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花荣,请他在自己被抓后帮忙照顾赵月如----他以为吴将军这一次传招是他和卫青违反军纪留宿妇女的事情东窗事发了呢。

然而吴明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让白不信放下了心----同时犯起了糊涂。

吴明见到白不信,直接了当的问了一句话:“卫青可能不可能是汉奸?”

“回大帅,末将以身家性命担保,绝对不可能。”白不信虽然脑袋里对吴明问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明所以,却深知这个问题有多严重,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你能肯定?”吴明居然再次追问。

“能,卫青永远不可能是汉奸,正如末将永远不可能是汉奸一样!”白不信心中越来越惊惧,实在不知道吴明为什么要反复追问这个问题,但嘴上却毫不放松,答的爽快响亮,底气十足。

“你去吧,今天的事永远不要再提起。”吴明挥手。

白不信一脑袋浆糊的走出大帐。

现在他至少可以肯定,卫青此将被抓绝对不是因为赵月如,但现在的问题只怕比因为赵月如被抓还要严重的多,因为吴将军居然怀疑卫青是汉奸!

他用力晃了下脑袋,现在他那冷静的大脑也乱成一团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实在猜不出。

还有几个人和他一样大脑乱成了浆糊。

刘安邦是第一个,当他面对吴明“卫青可能不可能是汉奸”的问题时,嘴巴张的和马车轮子差不多大了,一时间以为吴大将军是不是犯了痰气上涌之病。

李广、花荣、马超同属第二个。他们是接到了白不信所派士兵的传话,知道卫青被抓,本是一起来向吴明求情兼打听消息的,没想到吴明正好想要找他们,既然来了,也就同样被问了这个问题。

花荣在惊呆了片刻后总算是以“绝对不可能”回答了吴明的问题,李广和马超却双双跳起,马超差点向吴明挥拳头,要不是李广还残存那么一丝理智及时拦住了马超,吴大将军就要被马牙将当场打翻在地了。

三个人最后都是用力拍着脑袋走出的大帐,谁也想不通吴将军为什么会问这么一个怪异的问题,更想不通为什么吴将军一句也不解释就把他们三人强行赶出大帐。

赶走了三个猛将,吴明仰天长出一口气。他决定赌了!虽然有如此清楚的证据,但他实在想不出卫青当汉奸的任何理由,而且,白不信也好,刘安邦也好,花荣李广马超也好,都不认为卫青有当汉奸的任何可能,这么多人,如果真的全部都看走了眼,他吴明也认栽好了。

“带卫青!”吴明大声发令。

同类推荐
  • 间者

    间者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探花出身的秦络,本该有大好的前途。然而一场战争,国破家亡,不幸被俘。从他踏入草原的那一刻起,他的一生便处于黑暗之中,潜伏敌方,成为间者。苍茫草原上,古老而神秘的游牧民族中,上演一曲曲忠诚与背叛,信任与猜忌……———————————————————————————————以往完结文:《将相》(架空历史)作者微博:太子姑娘读者群: 554980467
  • 刺客猎国

    刺客猎国

    一个终日为着生计而苦苦挣扎的小保安员,因为一场意外事故穿越到了古代,附在一个叫陆晋的刺客身上,可身为刺客的我能做什么呢?飞檐走壁我不会,但可以浑水摸鱼。乔装潜伏我不会,但可以瞒天过海。刺杀敌酋我不会,但可以借刀杀人。贴身护卫我不会,但可以反客为主。左拥右抱我不会,但可以金屋藏娇。狩猎猛兽我不会,但可以猎取国家。治国安邦我不会,但可是平治天下。公认的低能刺客,却是让敌人胆寒的魔鬼,各位书友,请屏住你的呼吸,舒缓你的心跳,与月明故里一起解开刺客脸上那神秘的面纱。新建刺客群:228506358
  • 明末极品无赖

    明末极品无赖

    看这世间什么样的人最是难缠?问这世间谁能把不论什么样的女人都哄翻在床?是手掌重权的高官吗?还是握有兵将的悍臣?或者是计算杀人的奸妄小人?还是草菅人命的酷吏?世间最难缠的就是那些从小在市井间混迹长大的臭无赖。也只有他才能把上至官家的大小姐,下至青楼中的妓女都哄翻在床。而乞儿出身的童牛儿作为明朝末年的极品无赖,只为和水火天下、祸害苍生的明朝宦官魏忠贤作对,拼尽心力救下被卖入青楼为娼的户部尚书林水清之女林凤凰的清白,用尽手段和一班宵小周旋,把极品无赖的品性演绎到极致,成为野史上的一段传奇。布衣新书《猛龙修仙传》已经开始上传,请各位大大前去围观!去晚了可没有位子了!并把各种鲜花、票票、章子都砸过来吧!布衣统统笑纳!
  • 绝色江山

    绝色江山

    诸国纷战,暗潮云涌。诡道,还是王道?世事沉浮,云谲波诡。英雄还是枭雄?绝色与江山,倾国与城国,究竟哪一个才是英雄的正解?百媚与千红,新欢与旧爱,到底谁才是所谓伊人?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沉。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看落魄废黜太子,逆转乾坤!
  • 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

    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

    “小佶佶快过来,‘名垂青史’开播了,今天也要元气满满嗷!”“皇叔,今天七夕,师师有约,您看朕请假一日…”“你把我当小屁孩骗吗?早朝这个时间约会?”八岁史官赵大锤肉乎乎的小手把龙案拍的啪啪响。“那个…皇叔,您前几日不是说书房新置的那对花瓶好看吗?朕这就派人送到您府上!您看这假条就给批了吧…”“好叭,那今天直播间改名‘宣和六年七夕,陛下以约会为由旷工一天,并欲以钧瓷插瓶一对贿赂收买史官…’”徽宗泪:我太难了…哼,跟我斗,老子就算八岁,你大爷也还是你大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