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5章 土司城王城花家
吃完午饭后,夏超生龙活虎的来到我房间,我在他们三人的帮助中下了床,虽然浑身无力,但是慢慢走下路还是没多大问题。
这样过了三天,我认识了不少的花家人,也见到了鳝鱼的姑姑和姑父,他姑姑是一位美艳的女人,看着三十出头;他姑父是个帅气的男人,看着也是三十出头。要不是鳝鱼说他最大的那个表姐已经快三十了,我还真会以为这对看着很是年轻的夫妇是他表哥表嫂之类。
这三天我也恢复了不少,自打听鳝鱼说这里是土司城后,我一直想在这一块看看,毕竟恩施土司城被誉为“中华土家第一城”,但身体不允许。现在能自己走动了,便想叫上他们在这城里逛逛,从小到大也没到过恩施这边,而且对土司城的认知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而鳝鱼的姑父花帅则安排了一个城内导游给我们作向导。这个向导是土司城内土家族的一个女孩子,年约二十五六,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她带我们逛完了大半天后才了解了这座土司城的大概历史,土司城落座在恩施市城区西北方向,全城人口接近一万,占地面积三百余亩,距市中心足有四十多公里。而住在里面的原居民,都是土家族。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古时的土司制度是历史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达450余年。土司与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王朝纳贡称臣,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王朝版图,人口不入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说到土司,其实就与现在的民族区域自治差不多,后来实行改土归流就没土司什么事了。
在土司城城门下,首先见入眼帘的便是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据她介绍,这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
听完她的讲解,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这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还有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古人叫它‘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钱就是铜钱了,真算是无字胜似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
这门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门楼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在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
门楼前面左右是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右侧墙上有三幅壁画,左边的一幅是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中间那幅是一群人手牵着手围成一个圈;右边的一幅,而是一个像原始人形象的怪物。据她介绍,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 ;左边的那幅是土家语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中间的那幅表达的是土家族族民团结;右边的那幅
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这时土家族对稻谷神的崇拜。
进入门楼后,再出现在我们眼里的是一座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两边,桥亭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此桥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过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据她介绍,这些长坐板是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歇气纳凉、遮荫避雨,因而得名‘风雨桥’。我问过她,风雨桥一般多建于河流渡口之处,这土司城内的小溪流为什么建这种不着调的风雨桥。她听后表示这是先人所为,她也不清楚,还打趣这风雨桥虽无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或恋人幽会的绝好地方。
再进入后面的是土司校场,也称射圃,是古土司兵丁操防习武的地方,除置有一般刀枪剑戟外,还设有赤脚攀登的苗族刀梯、箭垛、桑木弓、爬竿和练习臂力的石磨、石锁等。
再里面的是土家族民居,典型的土家族建筑-吊脚楼,都是依山傍水而建,房前屋后多植果木与竹林。在绿树掩遇中,一楼挑出,凸显出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
位于最中心位置的便是九进堂,堂前有一只长啸的白虎,之所以能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为它是土家族崇拜的图腾,是土家族的族徽。楼阁下的一面巨鼓很打眼,那是土家鼓王,古时视鼓为通天神器,击鼓能带来平安吉祥。
在古代,九进堂可是土司们的王府,也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里面土家族干栏式吊脚楼古建筑群落,它将传统的土家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及月台、戏楼等融为一体,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十分雄伟、富丽堂皇和巍峨。据她所说,这九进堂建筑群落总高九十九米,宽三十米米,呈纵向层台递进式布局,全部建筑构件中,有三百零三个柱础,三百三十道门,九十个窗户,全由榫铆相接的木结构组成,建筑面积四千三百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群。
而花家就是在这土司城中九进堂内!
九进堂是土家族干栏式吊脚楼仿古建筑群落,它将传统的土家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及月台、戏楼等融为一体,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十分雄伟、巍峨。九进堂建筑群落总高九十九米,宽三十米米,呈纵向层台递进式布局,全部建筑构件中,有三百零三个柱础,三百三十道门,九十个窗户,全由榫铆相接的木结构组成,
穿过一进又一进堂楼,路过典雅的古楼、栩栩如生的廊上木雕、与历史一般厚重的屋瓦、宽阔喧闹的庭院...一重楼上一重景。站在九进堂最高处,登楼远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宛如一座雄伟巍峨的皇城,让我不禁感慨:当真是不负‘土司王城’之名。
经过一天的闲逛,我们将整个土司城的角角落落全部都逛了一遍,在临近吃晚饭时才回到九进堂中的花家。
据鳝鱼说花家的祖上是扁鹊,对于熟读历史类的我来说,扁鹊我也深知不少。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擅长各科,还创作了《内经》和《外经》两大医书,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
我一直都很佩服扁鹊对自己的原则,但我好奇的是,他一个战国时期齐国渤海莫人,也是如今的河北任丘,离这里一千多公里,怎么是跑到这边来的?而且扁鹊是姓秦,他的后人又怎么会姓花?清政府的改土归流政策的实行给了土司王另外的出路,他们归顺了清政府,依然享有以前的权利,这花家显然是享受这权利住在了土司城王城内,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隐情不成?而且自从观看了整个土司城后,总觉得这土司城里面很不对劲,但哪里不对劲我也想不出来,如果能知晓他们的族史,应该可以将我这些想法都一一清理开。而我这条小命还是别人救的,也不能这样不礼貌得去问他们家的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