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仰章人格论文夭祥说过一句精妙的话,概括了古往今来义士烈汉们的特征:‘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而今我行走于他们伟大的人格中,感受那些历史洗涤不去的,伟大人格.--题记
他手握持节棒,傲然立于茫茫雪原中.苏武,曾有人这样评价过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节气的人"。十九年异国他乡,多少夜以泪洗面.
因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冷战,凶暴的匈奴人竟将苏武囚禁于稀有人迹的大漠荒野中。他饿了,就只能食雪、野草;他困了,倦卧于冰天雪地之中.他不屈服于威逼利诱,不屈于严刑拷打,只因为他有一颗顽强坚定的爱国之心,去时正值风华正茂,归时已是白发苍苍,而苏武不曾抱怨,只是在回长安的路上噙满泪水.史铁生说约伯的信心无上帝的担保,是真正的信心,而今我要说的是,苏武的一颗爱国之心更是无任何福祉的承诺,是一颗令人敬畏的真正的爱国之心.
行走在苏武伟大的爱国人格中,我只有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他给历史留下一座不倒的爱国丰碑.
我不知道屈原是以何种心情何种脚步来到汨罗江边.奸臣的陷害,王君的昏庸,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所无法挽回时,他选择葬身波涛汹涌的汨罗江中,他选择与曰月争光,他也选择了让后世的我们扼腕痛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的志,忠诚为国,造福百姓的宏图大志;‘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他的心,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疲惫之心。司马迁饱含感触地写下了《屈原贾生列传》,写屈原的意气风发,写屈原的精准谋略,写屈原的穷困窘境,终究还是落笔到那个形容枯槁,站立于汨罗江边的屈原,终究还是让我落泪了。
行走于屈原伟大的正直人格中,我只有怀一颗仰慕之心,仰慕他给历史留下一首余音不绝的正直之歌。
"士为知己者死”,当豫让喊出这句话时,我想连天地都敬畏也不敢出声应答,行刺赵王襄子不成,豫让并没得到心灵上的丝毫宽慰,他乔装打扮,易容改面,跪在赵王襄子的轿前,恳请襄子脱下他的王袍,好让自己对着王袍刺三剑。襄子落泪了,而豫让却说:“智伯国士逼我,我必国士报之,今方可归去而见矣."白刎于轿前,只为了智伯的知遇之恩、肝胆相照、侠气逼人。?江淹的话也写得好:‘?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志,割慈忍爱,离邦去里."豫让让六国剑
客动容落泪,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豫让用他的行动筑起了牢固的"义"字.行走于豫让义气的伟大人格中,我只有怀着一颗被震撼的心,震撼于他给历史留下这样的浓墨重彩.
这是场不悔的行走,行走于他们不屈的人格当中,有畅快淋漓的感觉,不必伤感,因为他们真的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活得潇洒,活得坦荡.
善良的本质是奉献,奉献果实,奉献爱心。每当你奉献了爱心,你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十分欣慰-??我为世界人民做出了贡献.对此,我深有体会.昨天,我和陈曦一起去了游泳池.游完后在更衣间里,我把钥匙插进钥匙孔里,不知是锁太旧了,还是钥匙不好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衣柜打开.突然,我瞥见在我旁边,
有一个小男孩,他也拧不开锁,两只小手搭在衣柜把手上,无助地朝四周望着.我看到了,心里突然涌出一种冲动,我要帮他打开衣柜.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朝他一笑,说:??“打不开吗?我来帮你吧.”小男孩让开了.我把钥匙插进去,向右边拧去.我脸憋得通红,钥匙却懒洋洋地一动也不动。
好像千斤巨石一般.我又试了一遍,也没有成功。我想把钥匙还给小男孩,看看他能不能找到其他的人帮忙,我正准备把钥匙从孔里拔出来的时候,突然改变了主意。看看其他的那些人,他们说说笑笑,就是天塌下来了也不管他们的事,何况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呢!再说,现在已经快关门了,游泳池里已经没有多少人剩下,估计也不会再来人,万一没人帮助他呢?我越想越糟糕,突然我听到。
陈曦在门外喊道:??“高志昊,快来踢足球!”,?更想离开这里了,我为什么不把泳裤和泳镜塞进包里,然后提着包就走呢?为什么非要让自己走进一个击退两难的地步呢?然后,我有了答案。
是爱心!是爱心使我留在了这里,我把钥匙插了回去,又试了一次.一开始,好像一只大象被塞进了一个小小的试管理,“大象”怎么也转不动.我又把钥匙往里插了插,用另一只手按住松动的锁,使劲把钥匙往右边转.就在那一瞬间,我感到了钥匙往另一边歪了一点,然后我又用全力把钥匙向右推去锁终于开了!
顿时,一股成就感夹杂着看到小男孩兴奋的喜悦一齐涌向心头,一般热流流变了我的全身,这就是帮助别人后的感觉,这就是奉献了爱心后的感觉!我激动地把钥匙塞到小男孩手里,说:??“锁开了,给你钥匙。”“谢谢。”小男孩羞涩地说.这时,陈曦在外面又喊了起来:??你到底来不来呀!??来”了!??我高兴地叫道,提着包离开了游泳馆.是啊,如果每人都奉献自己的爱心,哪怕只是一丁点,世界上也不会有战争,暴力,和平和幸福将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