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6800000007

第7回 访能人酒客说真话 受愚弄干役入牢笼

且说林公告养归家,被张保仔密遣李彪去行刺,饱受了一场虚惊。红娥当夜虽然把李彪吓走,自知不是对手,倘然刺客同着帮手再来,非但自己性命难保,连带义父也危险万分,就把心事直告林公,说明此间住不得,只有暂时秘密移居亲戚家,方保无虞。此时林公的父亲病已告痊,也叫林公借居岳丈家中,郑夫人也竭力怂恿,林公拗不过众人,便秘密移往郑公馆,安居半年。

一日奉到上谕,补授淮扬道,不必来京请训,着即赴任。林公遂挈郑夫人动身赴任。那淮扬道衙门在清河,林公先到南京,见过孙寄圃制军及石振声藩司,然后往清河接任。周保绪得悉林公补授淮扬道,即向周漕督托病辞职,仍至林公处办理文牍。林公待以义婿之礼,与红娥同居别院。淮场一带,最多私枭,明目张胆,猖獗非常,虽有两淮缉私营,不过奉行故事,每季和枭匪接洽,交出几船税私盐,缉私统领就可销差,倘若认真办理,派水师兵船,驻泊海口,截击大帮贩私船,枭匪人人拚命,总把官兵杀得大败;势炎滔天,弄得缉私营兵丁畏匪如虎,不敢拿捉,两淮盐税因此年年短少。江督孙寄圃素知林公胆略过人,办事认真,专折奏请,调林公补授淮扬道。林公到任以后,即与保绪商量整理盐政。保绪说道:"大小枭匪,不下数十帮,一网打尽,颇非容易,只可一面招募缉私小队,勤加训练,使成劲旅;一面向督辕请领枪炮,并探明大帮盐枭头目姓名和出没所在,设法诱捕,方有肃清之望。"林公称善,马上备文,禀准江督,然后出示招募小队三百名,委保绪勤加训练,不及两个月,已成劲旅。林公另编二十名侦缉队,四出哨探。

那时大帮枭匪头目,最凶悍的叫做煎海干方老哥子、闹海夜叉李八、海虎刘歪嘴,三人手下各有一千多匪党,百十来号小艇,每次装着私盐进口,都用炮艇开路护送,如入无人之境,向下水开往通如、崇海、江常、太宝等处销售。以西麻镇为根据地,停泊在那里的私盐船,约有三四百艘。林公心想:手下只有三百名小队,二十艘枪船,兵力单薄,哪里敌得过数千盐枭呢?只有用以毒攻毒之计招降一二大帮,命他们去剿灭各帮,除此别无办法。保绪也很以为然。林公当即派侦缉员杨春生,前往方、李、刘三枭匪处接洽,不料春生几乎被李八所害,亏得方老哥子相劝,说他来招降并无恶意,愿降不愿降,他也不能相强,我们也不当伤他性命。春生才得狼狈回衙,向林公禀明前情:枭匪都是青红帮中人,誓同生死,不肯自残同类。林公听说,晓得以毒攻毒之计难行,便与保绪密商。保绪说道:"只有设法诱捕,现在枭匪已有准备,急切不能得手,宽假时日,别作计较。"林公也知欲速不达,只好暂时搁过一边。每遇空闲,就出外探访民情风俗。

那一日,行经城外遇雨,路旁恰有一家酒店,林公便走入店中,一面喝酒,顺便避雨。坐了一会,喝了几杯,忽见门口进来一人。全堂酒客,一见此人,尽行起立招呼,有的称他头儿,有的称他老伯,当下店主人就招呼他到账桌上坐下。林公暗想:这是谁呀?听一班酒客的称呼,估计上去定是个极有势力的差役,心中一动。那时恰好同座有个老者,年约七十以外,林公便向老者问道:"请教老丈!进来这位酒客是谁?好大气派!"老者答道:"这位是清河县里的捕快头儿,姓施名顺。提起他的名字,方圆数百里,无有不知,本地的缙绅先生,贩夫走卒,无不与他往来,就是江湖上的私盐贩子、绿林响马、九流三教之人,凡是稍有名望的,也无不相识,端的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好汉子,因此人家给他起个外号,叫做赛秦琼施顺。他在清河县里充当都头以来,经手破获的疑难奇案,莫不下数百起!因此大家都敬重他。记得他儿子做亲,县太爷也送礼登门道贺,可称红极一时的了。前年告病退卯,虽经县太爷竭力慰留,他老人家终究摆脱开了公门生活,家居享他清闲之福。"林公道:"他既然红到如此,又为什么要退卯呢?"老者答道:"他历破巨案,不免与绿林中人结下深仇,尤其是长江帮首领韩大麻子,和他最过不去。有一天他赴西乡吃喜酒,被韩大麻子得知,率领党徒,等候在西麻镇。施头儿不曾晓得,乘船归家,经过西麻镇,被大帮围住。正在这千钩一发的当儿,恰巧私商大首领方老哥子坐船经过,见此情形,竭力劝解,才算彼此无事。那方老哥子也是水路上有名人物,平昔与施头儿往来极好,幸而遇着他,否则施头儿的性命就恐不保了。施头儿受了这一次挫折,十分烦恼,回来就想退卯,无如本官不答应,只得敷衍下来。后来县官命他去捉拿方老哥子。他想姓方的曾经救过自己性命,岂可恩将仇报?于是装病退卯。"林公听罢这一席话,心中暗想:他和枭匪原有渊源,兼之早已退卯,岂肯听咱调遣?但是另访一个与各帮盐枭通往来的人,也非易事,舍他不用,又觉可惜!正想间,却巧周保绪也闲游到此。林公向他招呼,搬到他桌上共饮,并指着施顺说道:"那个是名捕施顺。"接着把老者的话略说一遍,并商收用办法。保绪道:"不晓得他的住址,无从着手。"说到这里,恰巧酒保走来,林公便向他问明,施顺就住在道署相近。保绪在旁听得明白,记在心头,酒罢回转道署。林公密嘱保绪收用施顺。

有一天保绪正在署前散步,瞥见对面走来一人,身高八尺光景。仔细一看,正是施顺,就假装怒容,向他大喝道:"施顺你干得好事?"施顺骤闻此言,吃了一惊!定神观看,只见道署前站着一个人,怒冲冲地瞪着眼。施顺悄悄答道:"我安分平民,久居家园,只知吃饭睡觉,不曾干什么好事坏事。你是何人,敢来冤诬我?"保绪答道:"我是道署周师爷,你干得好事,还敢抵赖?胆子可莫不小。"说时将手中旱烟斗向施顺头上轻轻连击几下,叱道:"速去速去!"施顺顿觉击处隐隐作痛,想和保绪理论时,保绪已转身走入署中。施顺只好含怒归家,连称晦气。不料头痛渐渐增剧,到得晚间头肿如斗,痛不可忍,**了一夜。直到天明,他老婆薛氏向他问明得病原因,情知必是周师爷作怪!就赶到道署,跪在保绪面前,哭泣求救!保绪说道:"欲治此病,可将他扶来。"薛氏叩谢回家,叫人扶施顺到道署。保绪仍用烟斗,在他头上轻轻遍击一番,施顺便觉肿痛若失,便向保绪说道:"周师爷你这种恶作剧太使人难当了。至于你昨天的说话,也未免太含糊了,究竟你知我干了什么坏事,要下此辣手呢?"保绪答道:"你有所不知,我们大人前天到南京去,孙制军说你与盐枭合伙贩私盐,命我们大人密拿重办。我奉命密查,才知你是个好人。犹恐人言不足取信,有意在署前和你作耍,见你并不还手,才信是好人,只是此事干系重大,上边既然注意了你,若不设法自白,如何可以了结此重公案。你也曾是公门中人,懂得此中底细,你道这件公事怎样办法?"施顺听说,急得一筹莫展。

同类推荐
  • 人间世

    人间世

    《人间世》一书是二月河先生迄今为止首部人生笔记,共计收录杂文、随笔120余篇,绝大部分文章都是首次出版,并配有珍贵照片几十幅,对二月河迷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盛宴。
  •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是【明】凌濛初所作的“三言二拍”系列之一。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在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作品中,以著名军事将领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家将”系列小说,一直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比如:杨家将、薛家将、罗家将、狄家将、岳家将、当然,也少不了呼家将。出现于清乾隆年间的《说呼全传》就是完整、系统地演述呼家将故事的唯一一部通俗小说。 同杨家将系列其他小 说一样,呼家将的故事也是从杨家将故事中派生出来的。因为杨家将故事在民间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有好事者就凭借历史上的一点由头和杨家将故事,从杨家将故事中派生出了《呼家将演义》。
热门推荐
  • 一不小心成了神

    一不小心成了神

    本来在现代活得好好的,准备大一抽个时间旅个游什么的,可一不小心,直接biu的来到了古代,本来还以为是恶作剧...来到古代的第一天。遇到穿着古装的江同学在看店...什么什么,不是江同学?天师大人?好吧,人生总是这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你下一刻会在哪,遇到谁,以及...还能不能活下去...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惑与迷

    惑与迷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想将一个人锁起来,让他属于我一个人……我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而不是你的金丝雀。
  • 重生之我的皇帝陛下

    重生之我的皇帝陛下

    前世,她被奸人迷惑了双眼,害死了处处维护她的他,如今重生归来,定叫那些人血债血偿,好好补偿那个曾经的他
  • 时空边疆

    时空边疆

    浩瀚星辰,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仰望,却终究无法得到宇宙的终极奥秘,当宇宙是否存在人们眼中的终极奥秘,原本就没有意义
  • 首辅大人的七零日常

    首辅大人的七零日常

    首辅大人重生在七零年代。卖古法酸梅汤,写正宗毛笔字,售‘首辅牌’水饺,办汉式婚礼……还有一件重中之重的事,他想重获小娇妻的心,然后把她往死里宠!#看古代穿来的多智近妖的权臣首辅,如何玩转七零年代#
  • 神的进阶

    神的进阶

    白城中学的学生在高二新开学的第一天夜晚竟集体在睡梦中陷入另一个世界。迎接众人的小丑说的话是否能信?神秘莫测的七王七侍者究竟有多强?谁将成为新的一任七王七侍?谁又将成为真的的神?疲惫的羔羊能否活着回到真实的世界。
  • 局长大人实在太能吃了

    局长大人实在太能吃了

    主角陆三龙天生怪胎,走吃修之道,专靠吃天材地宝提升修为,以吃正道。自创九天管理局,率领手下十万兵。有诗云:九天祸害陆魔头,率领十万土匪兵。专吃天材和地宝,妖魔鬼怪一边靠。
  • 浩渺仙宗

    浩渺仙宗

    怂之一道,为吾所求,不可妄言也。古语有云:从心走者为君子,而怂则为从心。怂者,虽行非君子,言似小人,为外人所耻。然非也,古之廉颇怂一次,则留芳百世。而刘邦怂数载,斩项羽,立汉朝名传千古。故怂之一道,乃万世之真理,为吾辈所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