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000000086

第八十六章

孙无忌(?—659年 ),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文德皇后同母兄,母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

长孙无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长孙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历任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储之争时支持晋王李治,太宗临终前任命他为顾命大臣,高宗李治即位后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四年(659年),他被中书令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最终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于昭陵。

唐朝统一过程中,李世民功勋卓著,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引起李建成不安。李建成勾结齐王李元吉,数次加害李世民,李世民的幕僚都非常忧惧。房玄龄对长孙无忌道:“如今两方已经结怨,一旦祸患暗发,不只是秦王府难以收拾,便是国家存亡都成问题。不如劝说秦王行周公之举,安定家国。”长孙无忌道:“我早就有这想法了,只是一直不敢说,你的话正和我的心意。”于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一同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

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向李渊进谗,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李世民的心腹幕僚只剩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坚决支持房玄龄政变的动议,与舅父高士廉和秦王府部将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日夜劝说李世民,让他诛杀太子与齐王。李世民仍犹豫不决。这时,李建成以反击突厥侵犯为名,推荐李元吉督军北征,又抽调秦王府精兵猛将,并计划在饯行时伏杀李世民。李世民得知,遂决定发动兵变,命长孙无忌将房玄龄、杜如晦秘密召回,一同谋划。

同年六月,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埋伏在玄武门,成功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久,唐高祖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左庶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册封妻子长孙氏为皇后,以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后来,罗艺在幽州反叛,长孙无忌担任行军总管,征讨罗艺。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同年七月,唐太宗又拜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当时,有人进密表劝谏,认为长孙无忌权宠过盛。唐太宗将密表出示给长孙无忌,以表明君臣无猜,又召集群臣,表示对无忌的信任。但长孙无忌担心富贵至极会带来灾祸,一再恳请辞去相位,长孙皇后也为之极力劝说。唐太宗无奈,只得改任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册拜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上表推辞,被驳回后,又通过高士廉再次提出请求,认为以外戚担任三公,会招致“圣主私亲”的非议。唐太宗仍旧不许,表示授官是以才德为标准。长孙无忌又亲自上表辞让,唐太宗批复道:“我为秦王时,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辅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内,君临天下。以你的功绩、才干、声望,完全能胜任三公之职,你就不要再推辞了。”他特意撰写一篇《威凤赋》,赏赐给长孙无忌,追思自己创业之艰与无忌的佐命之功。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十四位功臣为世袭刺史。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他认为实行分封有害无益,便上表反对,并道:“臣等披荆斩棘的侍奉陛下,如今四海一统,陛下却让我们世代治理外地州郡,这跟流放有何不同?”唐太宗叹道:“分封功臣,是要让你们的后代世代捍卫王室。你们却把我这山河般庄重的誓言看得淡薄,反而心有怨言,我又怎能勉强诸位到封地去。”分封之事因此作罢。 贞观十六年(642年),长孙无忌进拜司徒。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则位列第一。 同年四月,唐太宗命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萧瑀、李勣,会合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一同审讯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不久,唐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长孙无忌与岑文本、杨师道一同随军出征,并代理侍中之职。? 在围攻安市城的战役中,长孙无忌率一万一千精兵埋伏在山北峡谷中,作为奇兵冲击敌后,并拆毁所有桥梁,断绝高句丽援军归路,迫降敌军主帅高延寿、高惠真。

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师长孙无忌与太傅房玄龄、太保萧瑀一同辞去三师官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长孙无忌遥领扬州大都督。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中书令马周病逝。唐太宗任命长孙无忌为检校中书令,并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于行宫翠微宫,遗命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政。 太子李治悲痛欲绝,抱着长孙无忌的脖子痛哭。长孙无忌请李治处理政事以安内外,李治仍哀哭不止。无忌道:“陛下将宗庙社稷交付殿下,您怎能只知哭泣?”他秘不发丧,并让李治迅速赶回长安。 六月,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长孙无忌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任扬州都督,主持朝政。当时,长孙无忌以元舅的身份辅政,每有进言,唐高宗都优先采纳。 曾有洛阳百姓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高宗立即下令将其处斩。

永徽四年(653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审理房遗爱谋反案。吴王李恪名望素高,拜司空,因为储位之争与长孙无忌有旧怨。长孙无忌欲借机诛杀李恪,以绝众望,便诬称李恪也参与谋反。二月,房遗爱等人被处斩。李恪也被赐死,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陷害良善,祖宗有灵,必让其宗族覆灭。”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因与长孙无忌不和,也被流放岭南。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欲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他担心大臣不从,便与武则天到长孙无忌家中饮宴,赏赐金宝缯锦十车,又任命无忌的三个庶子为朝散大夫,并以皇后无子来暗示无忌。长孙无忌却假装不明白高宗的意思,顾左右而言他。高宗怏怏而归。后来,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多次到长孙无忌家中请求,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加以劝说,但都被无忌正色拒绝。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决定废后,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入内殿商议。李勣称病未去,于志宁噤不敢言,褚遂良则激烈反对。长孙无忌虽未明言反对,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褚遂良。 但唐高宗最终还是将王皇后废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因长孙无忌接受赏赐却不肯支持自己,对他怀恨在心。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指使人向高宗呈奏密章,称监察御史李巢勾结长孙无忌,图谋造反。唐高宗便命许敬宗与侍中辛茂将一同审查。许敬宗奏道:“长孙无忌谋反已露苗头,我担心他知道事情暴露,会采取紧急措施,号召同党,必成大患。希望陛下能果断处理,尽快拘捕。”唐高宗哭道:“我怎忍心给舅舅判罪,后代史官会怎么看待我?”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唐高宗也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

同年七月,唐高宗又让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无忌谋反罪状。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自缢。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

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并将他陪葬昭陵。

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承乾后,曾将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李勣留在两仪殿,对他们道:“我三子一弟(三子指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齐王李祐,一弟指汉王李元昌),都如此作为,我心里实在是苦闷。”他扑倒在御床上,拔出佩刀要自杀。长孙无忌等人惊惧不已,连忙上去抱住太宗,夺过佩刀,交给侍立在旁的晋王李治,并问太宗心目中的太子人选。太宗道:“我想要立晋王为太子。”无忌道:“臣谨奉诏令;如有异议者,请将其斩首。”太宗对李治道:“你舅父答应让你当太子了,你应当拜谢他。”李治下拜。太宗又道:“你们已跟我意见相同,但不知社会舆论如何?”无忌道:“晋王仁德孝顺,天下归心已久。请您召集百官询问,如有不同意的,就是臣等有负陛下,臣罪该万死。”太宗遂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唐太宗虽将李治立为太子,但对他的懦弱性情忧虑不已。他私下对长孙无忌到:“你劝我立雉奴(李治乳名),但雉奴懦弱,恐怕不能守护社稷。吴王李恪英武果断,非常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长孙无忌极力反对,太宗笑道:“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你才反对的吗?”无忌道:“太子仁厚,乃是守成之主。而且储君至关重要,怎能多次更改。请陛下熟思。”太宗遂作罢。

唐太宗曾得密表,称长孙无忌权宠过盛。他把密表给无忌看,道:“你我君臣之间,没有什么可猜疑的。如果我们都把听到的话放在心里不说,那么我们的思想就不能得到沟通。”太宗还召集群臣,当众训诫道:“如今我的儿子年纪都很小,无忌为我立过大功,我信任他,就跟信任我的孩子一样。关系疏远的离间关系亲密的,新朋友离间老朋友,这都是不合情理的。这些挑拨离间的话,我一律不听。”

同类推荐
  • 从废皇子到谋局天地之王局

    从废皇子到谋局天地之王局

    弈者,执一方子,而定输赢。与人弈,可论真伪、定胜负、判生死;与天弈,可分阴阳、定乾坤、逐天下。他是废皇子,也是一枚弃子,可他偏要与这天地一争,以这天下为局,众生为子,下一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局!
  • 我以我眼看三国

    我以我眼看三国

    穿越三国成为曹操的长子曹昂 是名留青史,还是消散在历史中,当然是做出一番大事业啊 我不要在这英雄倍出的时代过早的离去,我曹子修一定要改变我的命运,我以我眼见这三国
  • 云树之思

    云树之思

    你是否相信一见钟情,你分得清楚是敬佩,是欢喜,还是爱慕,你是否会将这份情义永远埋在心中。
  • 弗洛尼亚大陆传奇

    弗洛尼亚大陆传奇

    一千年前,阿莱克修斯·德·弗洛尼亚在世之时,应该没有想到过,他的继承者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大陆,命名了纪年历法,后世之人依旧乐此不彼,奉其为大陆历史上最光明的开拓者以及伟大君王的典范。而这一千多年历史过去了,从弗洛尼亚到都培林,从希提斯至奥兰德,大陆每一次政权更迭无不经历着鲜血的浸染,战争的洗涤,因而每一代学者在提笔论述历史时,无不感慨大陆文明史的每一次前进或者后退,都代表着当前时代的繁荣华丽或者动荡不堪。一千年以后,即弗洛尼亚大陆历1002年秋,主人公阿莱克斯·克亚尔、查尔曼·奥兰德、希尔维娅·杰莱尔、贝斯特·科维洛他们的故事正式拉开帷幕……
  • 曲尽流觞落微澜

    曲尽流觞落微澜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这是一个挣扎的时代。皇族,政客,侠客,杀手,平民,粉墨登场。忠诚,背叛,相爱,憎恨,无数的情感交织,逃不过,挣不开。
热门推荐
  • 鲜嫩娇妻:顾少,别心急!

    鲜嫩娇妻:顾少,别心急!

    十年前,她从车祸中救他一命。十年后,未婚夫外遇,沈家破产,父亲入狱,亲姊妹反目成仇,他救她于苦难。他是权势滔天,万人仰慕的风云巨子,却因为一个阴谋对她穷追不舍,步步紧逼。她是落魄的财阀千金,一心撑起家庭的责任,上有好赌赖账的母亲,下有报复心极强的妹妹,却因为一个意外,误入他的圈套。阴谋来临,她躲,他追,她藏,他逼。他用自己的方式,爱她,宠她,护她,却换来一次又一次的遗憾。“既然成了我的人,就乖乖地给我做好顾太太!”“凭什么?明明是你逼我的!”“那我就再逼一次!”“……”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沉溟:迷落

    沉溟:迷落

    他在灵魂上丢失了自我,没有了希望。缤纷多彩的世界与他再无干系。曾经的他也是个无虑少年,却被他们所毁。他渐渐的坠入深渊,放弃心中的太阳。“我再无希望,没有人会救我。”_他在深渊颓废,无意找到缝隙。缝隙里的光,一点点放大。他想要更多的温暖,死死地困住这束光。_他找到了属于他的光,可是光也会陨落。得到的越多,就会越贪婪。他开始挽留那束光,不借代价的留住她。光没有离开他,留在他身边。_“你说,我的世界会有光吗?_原来,我的希望一直都在。”_阴沉偏执的大灰狼x半黑半白的小兔子_“对你的喜欢,早已是蓄谋已久。”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丝来线去

    丝来线去

    刚刚毕业打算找工作的景泽租了一个便宜的房子,在这个房子的里面,还有一位特殊的“房客”,同住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个房客不对劲,这“房客”离开之后,再次见面,两人又会擦出什么火花?
  • 乱世之童

    乱世之童

    顽童少年误入乱世,踏上修仙之路,奇遇的捉弄,世俗的偏见,亲人的爱恨别离,终成大道
  • 生命邪奏曲

    生命邪奏曲

    每一次抬头看向无垠星空,可知道在那茫茫宇宙有多少无尽的欲望和折磨。遥远的未来,饱受创伤岌岌可危的地球,七道身影,七神座从天而降,好似神灵一般俯瞰着这个世界。一次次的折磨,一次次的伤痛,让他意识到这世界本就是一切欲望构成的。我,必将颠覆世界,找寻生命的意义。
  • 快穿之将军府家四小姐

    快穿之将军府家四小姐

    好不容易穿越,一定好好玩,有事没事逛个青楼,感觉烦躁就隐居山林,感觉无聊就闯荡江湖,实在想不到玩的,便进宫当娘娘去。
  • 盛夏婉歌

    盛夏婉歌

    在被推进手术室前,她紧紧抓住她和他的手。“婉歌,如果我醒不来,来生我们还要做姐妹……”“盛夏,假如我睁不开眼,来世我还要做你的新娘,为你生一大堆孩子……”清明节,她站在墓碑前仰望天空,“语菲,天堂没有痛。我们的爱和思念永远陪伴着你,你一定要快乐……”古人说,亡人有灵。农历七月十五,他站在天台遥望东方的夜空,“语菲,听说,药师佛是东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念闻药师经,相貌威严。等我驾着七彩祥云来迎娶貌若仙子的你……”
  • 乱世争雄之荆楚

    乱世争雄之荆楚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望不在,是时诸侯并起,此消彼长,各领风骚。而楚国又是继赵、齐、魏又一强国,经国多年经营终是不满偏安一隅时时北上,问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