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元老院讨论决议之后,大基国决定施行通航许可证制度,消息放出去之后,可让那些海商们吓坏了,他们海上行船有两怕,一是怕遇上大风暴,搞得他们的船只船毁人亡,二就是怕遇上海贼,被抢个血本无归,而现在由于大基强势崛起,沿海一带出没的海贼势力越来越少。不少人正裂嘴笑首呢,突然传出要办通肮许可证,要不然,大基海军就抢你没商量。
而如果有了这个通航许可证之后,起码可以保证了那些海商,在海上不会再被大基海军当肥羊给宰了。就算被抢了,也可以找大基海军来帮忙讨回公道。于是一听说这个消息,许多海商们盘算一番后,便立即前往基隆购买。这可是等于给自己买了个保险,反正在生意上,增加的成本,都可以转嫁的商品价格之上。要是没有这个许可证从而被抢了,那到时候找谁喊冤去?那岂不是等于成了傻子了吗?
因此,通航许可证一经推出,大宋沿海泉州,福州,明州,漳州等地,那些实力较强,又需要从流求海峡通航的海商们,大多数都乖乖地把船开到基隆交税,再驶往目的地。当然,也不乏死杠着不交的。那些都是本钱实力较小的海商,博的就是一个运气。他们的运气通常会很差的,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差的,总有一些幸运儿。对此,基隆海军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次抓住他们。而大商家都是一个稳字当先,通常不会那么做。
虽然南宋朝廷在宣传上,一直说大基国都是一股海贼,但是那些船只的船主,在第一次试探着来这里交税,并且领取了通航许可证,随带还做了一些买卖之后,却发现大基国并非谣传中那样的穷凶极恶,而且在做买卖时,至少官府从来没有欺诈过任何一个人,简直堪称童叟无欺,说货到付款就是货到付款,从不拖欠任何人货款,即便是一些商人来此地是和其它人交易,他们大基国也提供便利,只收取比大宋港口市泊司低得多的税金,便让他们自行交易,这样一来渐渐的以前不敢来的海商,也开始试探着搞一些货物来到这里碰碰运气。
然后,那些大海家就纷纷在这里开设一些分支机构。而更有一些实力强大的大宗族,到这里来开枝散叶,把族中一些偏房子弟,送到这里,落地生根。
通航许可证事情忙乎了差不多一个月,基本上手了,不用张旭天天来盯着了。张旭开始有点儿空闲下来来。这时,那个陈宗德又来问张旭道:“小后生,你说的那个什么造纸作坊。唉,我就是找不到造纸匠师,开不起来。你还是帮我重新想一个办法,弄一点别的吧。”
张旭说道:“三叔,你在本地找不到会造纸的工匠师傅,那你可对去大宋境内去找啊。我想那么大的地方,总归会是有的吧。”
陈宗德说道:“我一把老骨头了,那能跑那么远的地方呢?那还不要了我的老命么?”
张旭说道:“我又没说一定要你一个老人家去弄。你们陈族人那么多,大家可以合起伙来搞么。你找不到工匠师傅,那你们干脆就泉州那边里去,买下一个造纸作坊好了。把整个作坊迁移到这里好了。”
陈过德摸着自己的下巴,点点头,说道:“好吧。我找族中的人试试。”接着走了。
陈宗德刚刚走,那个李姓族长李得旺又来了。却说那个李得旺本来作为前身鸡笼十八村最大的一个宗族族长,本来无意之中,是所有的族长老大,拥有最大的权威。但后来立国,成立政府后,却明确了由十八个族长轮流当执政官,他抽倒第五组,结果,这三四年来,他都只在元老院中,当个元老,无形之间,他的权威严重下降,令他大为不爽。理论上,这大基国成立,他是最大的权力受损者。一想起这些,他就有些耿耿于怀,但是却也没有办法。
现在他来找张旭,也是因为前段时间,家族中分到了大量的黄金,想找张旭帮他想个比较赚钱的生意。张旭听他说了来意后,陷入了沉思,六七八那三个月份,基隆十八家宗族都分了大批的黄金。很多人拿到黄金之后,都装到坛子里,挖了地窑,藏了起来。但也有一些人,想把那些金子,当作本钱,投入商业。但只是一时不知道做什么生意好。该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张旭想了一会儿,对李得旺说道:“李族长,你先回去吧。待我想好了,再告诉你吧。”
李族长离开后,张旭拿着笔来,在一张纸上开始写道:工业1.钢铁。2.造船。3.晒盐。4.制茶。5.香胰。6.皮革。7.印刷。8.采矿。9.制衣。
然后,张旭数来数去,发现基隆目前能够称得上手工业的东西,就这八项。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无论如何都不算健全。缺什么呢?于是张旭又拿笔写道:
1.纺织。虽然这里也有家庭纺织,但却不成规模和体系。
2.造纸。造纸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却还没一家造纸作坊。
3.玻璃。这对以后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张旭不懂配方,也没弄起来。
4.瓷器。这东西也没有。现在基隆有陶器,没瓷器。这东西是大宋大宗出口商品。
5.制糖。张旭发现宋代制糖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
6.铸钱。这重要生不言而喻。
这么一罗列,张旭发现至少还得再发展六个产业,大基国方才能够在这个时代说是有完整的经济体系,可是自己对那些产生完全不懂,纯门外汉。没办法,最后张旭只好给十八宗族都出了一个类似的主意。让他们去宋国境内同,整个整个地收购作坊,然后搬到基隆来。
陈宗德派了族中几个比较精明的子弟,到福建路泉州府过去,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终于找到一个造纸作坊,并且谈妥价格整个连人带物全部盘了下来,搬到流求来。
张旭给李得旺出的主意则是,去找一家棉纺织作坊,也连窝端过来。接着,十八宗族的其他族长和族长们,也纷纷行动,开始整个整个的收购各行各业的作坊,使得大基国工业基础丰富完善起来。
给那些族长们出完主意,张旭便找到韩竹韵,有些不满地说道:“我说你这个工商署长当的,怎么就一点也不想办法进行招商引资呢?不尽责啊。”
韩竹韵道:“什么叫招商引资呢?”
张旭说道:“这件事情,简单地说来,就是去外地招募一些商人来我们这儿开办作坊,造一些我们不会造的东西。”
韩竹韵一脸鄙夷地说道:“这商人你还要巴巴的招徕?不知道自古以来,无商不奸么?招那么多商人来,败坏社会风气么?”
这韩竹韵出身于儒学世家,一向心高气傲,不大看得起人。对商人更是鄙视。张旭只好耐心讲解给她听道:“招商人来,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可以增加税收。其次是可以吸收就业,让那些无地可种的人,都能够找到饭碗。而不至因为饿肚子闹事。”
韩竹韵噗哧一声,笑道:“你说笑也不用这样吧?这里就这么一点人丁,会没地种?”
张旭说道:“我哪有说什么玩笑?我们这基隆周围,是一个盆地平原,也就够两万壮劳力。现在已经基本上开垦完了。 而我们国家人口突破八万了。要是没有那些商人作坊招人,再来人的话,可就没地方可安排了。”
韩竹韵惊异地说道:“没地方安排?你是喝醉了说胡话呢,还是被什么附体了神智不清呢?这个岛这么大,这一片盆地里耕地没有了,可以翻过这个盆地,在南边再建一两个新城,把新来人口安排到南边的地方去啊?这几天,我已经准备了一个折子,准备提交给执政官,让他们拿到元老院商议。”
张旭听了楞住,这几天他一门心思只想着这里人口多了,已经没有土地可供开垦了,便只想着怎么发展工商吸收剩余人口,一时却没想过扩张疆域。他这么一说,心里方才转过弯来。一时间大觉羞愧,自己咋还不如一个十三世的女孩了呢?
韩竹韵的建议,很快就被元老院批准。然后就派人沿着流求岛海岸线,到西南边的一个大河口,建立一座新的城市定居点。以后有新的移民人口来时,就安排到那里去。那个河口以前并不是不知道,只是那个河口湾子直直的对着福建路,让基隆十八宗族的人没有安全感,怕被宋室官府发现。而基隆这边,好歹是一个湾子,只要不是特意跑过来,在航道上,根本就发现不了。而现在不用怕了,在这儿建立一个新的城市定居点,当然没有人反对了。
张旭去看过之后,发现原来就是淡水河口。于是随口就给这条河取名为淡水河。这个名字受到韩竹韵的嘲笑。但是元老院那一批不识字的族长元老们,却觉昨直白亲切,就采用这个名字了。
淡水河口宽大, 进入到河口之后,河面更加宽阔,水深也足够行航行目前基隆的大型船只。在这里建立一个大型造船场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以后大基国造船场可以大规模地扩建起来。
淡水河流域面积2725.8平方公里,更是又可以安排七八万人口在这儿开垦种地,发展农业。当新设立的淡水城定居点正式成立后,基隆有大批的想要得到土地的人,纷纷移民过来,使得淡水城迅速地发展起来。当然,如果发展海贸商业,淡水城其实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