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参加讨董会使得王允受的性命受到威胁,但是这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挽救的,况且李群安排甘宁去了洛阳洛阳接王允。至于鲁肃说什么王允死了,李群的名望受损这些事情,李群根本不在乎。实力,才是根本。
片刻之后,诸葛圭开口接着说道:“主公,圭也认为,主公必然要参加讨董之战。”
李群见诸葛圭说话了,笑问道:“君贡又有何解?”
诸葛圭拱手说道:“主公,新招募的士兵有赵校尉、典校尉,管校尉,裴校尉?训练,如今已经有了精锐之师的模样,所欠缺的就是战场厮杀了,只有通过沙场交战,才能真正的锻炼出一直精锐之师。”
“至于黑虎大队,也是一个道理。”
“周公瑾将军孟则猛矣,麾下士兵也是骁勇善战,然而黑虎特种大队刚刚建立起来,还需要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来磨练破士兵,百战之兵,无所畏惧,这样的士兵组成的军队才是一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锐部队。”
“主公志向远大,不能囿于彭城。”
“逐鹿中原,才是主公的未来,此次诸侯讨董,主公可以借这次机会锤炼士兵,锻造出一支凶猛的精锐之师。如此好事,不容错过,望主公三思。”
诸葛圭的论断,是从练兵的角度出发。
每个人出发点不同,考虑事情的落脚点也就不同。
诸葛圭一番话,是让李群必须参加诸侯讨董,至于鲁肃所说的问题,诸葛圭根本没有去考虑,一支精锐之师,才是一个诸侯立足的根本。
不管赵云、周仓、周瑜,裴元绍如何训练,想要让士兵成熟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战斗。
诸侯讨董,天下英雄云集,各路兵马集合。
李群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士兵,也能够观摩每一个诸侯麾下的士兵情况如何,同时打探出各路诸侯的情况。
本来李群是不想让周瑜的黑虎特种大队跟着一起出战讨伐董卓的,他认为黑虎特种大队现在最需要的还是训练,
但是现在看诸葛圭,鲁肃两人的意见,好像黑虎特种大队不出战是不行了。
李群想了想,笑说:“君贡之言,甚为有理。”
简单的评价了一下,李群便没有继续说话,目光一转,望向王朗,和声询问道:“景兴,此次讨董,你有什么看法?”
王朗神色一整,说道:“主公,朗的意见与子敬先生、君贡相同,都是必须讨董。”
“子敬、君贡说过的话,嘉就不重复了。”
“以朗看来,所谓诸侯讨董,无非各路诸侯为了抢地盘,抢人才,扩充自己的实力,才会纷纷响应号召。”
“参加诸侯会盟的人相当多,聚集了天下间各路英豪霸主,主公可以作壁上观,看看当今天下诸侯,哪些诸侯可能成为主公的敌人?或许现在还是站在一条船上,但是天下已成乱象,主公今后肯定会与这些人有碰撞的,因此提前做出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主公此去,有三点要做,练兵、练将、观人。”
“此三者,为主公之谋。”
王朗性子直爽,但是大局观却非常强悍。
诸葛圭、鲁肃的分析往往是局限于自身的事情,而王朗则不同,比二人多了一丝远见,看问题的出发点也是从根本出发,往往三个人一番讨论下来,李群心中便能有了决断。
三人分析,只是提供参考而已。
李群才是真正的决策者,他听取了王朗、诸葛圭、鲁肃三人的意见之后,结合自己心中的想法,才能更准确的下决定。
李群的每一个决定,都非常重要,不得不慎重对待。
关于讨伐董卓这件事情,李群早就打定了注意,是必须参加这次讨伐董卓的,其想法不仅是起兵反抗董卓,还有会一会袁绍、曹操、刘备这些枭雄巨擘的想法,只是李群不能搞一言堂,要多听取众人的意见。
独断专横是非常不错,但是李群不希望什么事情都事必躬亲。
有些事,直接交给下面的人做,李群从中挑选答案,亦或是组合答案,就是最方便的处理方法。
有道是劳力者下,劳心者中,劳人者上。
李群要做的便是劳人,而不失劳心。
综合鲁肃三人的分析,李群当即说道:“起兵,讨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