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使君的感情总是刚刚好,这是我很久很久以后才发现的。
——秦钟亲笔
*****************
刘备大人也不着急,完全没有收到来人慌张情绪的感染,反而镇定的先向我介绍了来人。
“这位是简雍,我的同乡和左膀右臂,这些年来亦随我东征北战,任劳任怨。这位就是挡住了徐晃的少年将军秦钟。”
刘备大人如此的抬举我,将我说得好像能跟那日的大将徐晃不分胜负似的,虽明知不属实,可是我的心里依然是美滋滋的。看这简雍大人帽歪衣斜的样子,我断定事情肯定紧急,所以急忙见礼,并不用什么虚话浪费时间。而简雍略微抱了抱拳就算是见过礼了,接着带着赞赏的看了我一眼,便接着对刘备大人说。
“主公,方才曹…丞相来了上谕,说是强攻下邳伤亡惨重,要各个将领都上交自己的曲部,让丞相府的人统一打乱提取六千人后,再重新分配。可这场仗根本没有如此大的损失呀!曹…丞相这是摆明了要削弱我们!若是我们真的将曲部交了上去,恐怕就要任人鱼肉了!若是曹操…丞相日后要我们陪他回许都,我们岂不是只能俯首听命当儿子吗?”
简雍几次口误都被刘备大人的眼神所纠正,心中渐急,最后腔调中甚至带出了浓浓的幽州口音。大汉官话乃是首都所在的“洛阳口音”,称为“洛语”。寒门士族子弟为了将来进阶,自然自幼就要学会去说官话,甚至被迫学会去分辨各地口音,我自然能够认得刚刚简雍说得腔调并非官话,应该是北方幽州一代的腔调。
大汉将军手下各有曲部,也就是亲卫部队,这些才是一个将军真正意义上的自己人,只效忠将军一人。乱世之中,很多将军安身立命之道,就是要拥有更多的曲部,更精锐的曲部。而曹操却要剥夺刘备大人的曲部,这在我看来几乎就是在斩草除根,将刘备大人立足之本挖掉。
关羽严肃的劝道,“大哥,决不能交出去。曹操素来和我们不和,我们也多次阻挡他的部队同他交战。如今只是暂时的合作,又怎么能将曲部交出去!曹操这个狐狸定然没有安好心,我们不能让他的奸计得逞。”
“大哥,若是俺老张率队,定能保着两位哥哥,各位嫂嫂杀出得脱。俺们打了十年的战,还没听说过什么人要夺俺们兄弟的曲部呢!”张飞一听曹操的意思就大火上头,那嗓门恨不得拆了房顶子。
刘备大人还没有给我分配职务,我也就没有离开,所以才听闻了这么重大的一件事情。忍不住有些好奇,我这位刘玄德大人会怎样去应对呢?我心中已经多次的告诉自己,刘备大人似乎比奉先公更加适合做主公,平易近人,招贤纳士,气度不凡,这些都是奉先公所不具备的。奉先公有的,只有战神一般的武勇和对自己妻女的爱。我明确的记得那时在演军场,奉先公扶我起身的时候,没有看我一眼。哪怕是轻视也算。
刘备大人显然陷入了思考之中。我记得宣真曾经跟我说过,曹操此次伐徐州带了万人,却在途中击败了孙观、吴敦、伊礼、昌豨率领的四万泰山贼,一举收降了两万余人,又在小沛、彭城以免死为代价,招收了三万大军,打下邳之前已有近六万人。不知道下邳一战损耗多少,可按照我自己的分析,损失绝不超过一万。可刘备大人却一直没有机会出战,自然也就没有降兵可以整编,算上下邳收容的七百人,刘关张三兄弟只有曲部不足四千。若是此时不交出曲部,万一曹操兴兵来攻,恐怕凶多吉少。若是交出曲部,则等于自废武艺,将生死寄于曹操之手。不论交不交,结果都不怎么样。我也不知自己是暗赞,还是暗叹曹操的阴毒,用这么简单的一个调兵令就将刘备大人几乎推到了死境。
显然刘备也清楚这个选择的两个结果,所以陷入了犹豫之中,那眉间的皱纹更是深深的陷了下去。关羽熟读春秋,只是深深一想,便也明白了前后,同样一脸的担忧。这厅堂上共有五人,现在唯一只有张飞一人还在苦劝刘备拒绝曹操的命令。
“主公,大事…大事不好啊!”
门外又进来一人,此人身材不高,年过三十,面奸,带纶巾,穿布衫,急匆匆的进了厅堂,行了一个囫囵吞枣一般不合礼仪的拱手圈礼,立刻对刘备大人说,“主公,曹操麾下徐晃及四千士卒已经到了我大营西面,许褚领五千士卒到了我大营东面,张辽、郭嘉带四千士卒到了我大营南面,我大营北对泗水,如今已是被四面包围了!若非我子仲是骑马飞奔前来报信,恐怕也被围在营中了。而且刚刚见门外似乎有不少便装军士,主公也要多加小心啊!”
各军大营均在下邳城外,而将军们则多住在城内。我虽然不知自己在哪里,但是光看这厅堂便知不在城外,这里距离刘备大人曲部的军营应该还有一段路程。看来,若不立刻回复曹操,恐怕这三千多的曲部恐怕立时要被歼灭,而且刘备大人也要有性命之忧。
“宪和,你速去下邳官衙通知丞相,就说下官领命。子仲,你赶紧回军营叫他们不要抵抗,放下兵器接受丞相的收编,另外你想办法以我们三兄弟亲卫的名义将屯长以上的军官带出来。”
刘备大人自然知道事情紧急,必须迅速决断,不然立遭祸事,果断的下令同意收编,将自己立足的根本交了上去,却留下了重要的军官。我暗自将这些措施、计谋记牢,在心中暗赞。这样既避免了曹操借题发挥,伤了自己的性命,又为了将来有机会重建曲部留下了种子。这些军官就是现成的曲部架子,若是有了士卒,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重建三千人的编制。刘备大人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在这两难的问题中做到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