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峰从桌上拿起传达室刚送来的《蓝海晨报》,他已经是第六次看这篇让他头疼的报道了。
在《蓝海晨报》头版中间位置用花边框出一个专栏,栏内标题异常醒目:我市惊现“死亡短信”。
副标题:今晨蓝海大厦值班人接到诡异短信后坠楼而亡
内文:本报讯 (记者:雪珍)今天凌晨12:35,我市最奢华的写字楼——蓝海大厦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坠楼事件,死者是蓝海集团科技开发部部长黄淮。据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死者在坠楼前20分钟收到了一条诡异的短信,发信人是他已故五年的中学同学,最神奇的是在死者坠楼现场发现一只死猫,这只猫和死者坠楼是什么关系成了一时难以解开的谜。目前警方还在对这一离奇事件做进一步调查,有关案件进展情况本报将做进一步跟踪报道。
陆峰放下报纸,喝了口水,正准备起身走出办公室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他老母亲来电话:“小峰啊,晨报上说的是真的吗,咱们小区里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好吓人啊!”
陆峰连忙解释说,“就是有个人跳楼了,没有报纸上说的那么邪乎,您别操这心啦。”
他刚放下电话,蓝海集团副总经理常玉海又打来电话:“陆队长吗?晨报怎么能这样报道啊,我们公司今天就像炸了窝似的,谁都不干活了!我刚才给晨报打电话,他们的热线电话一直占线啊,您帮我们说说这件事,别让他们继续搞什么跟踪报道了,那非把我们公司给整黄了!”
陆峰听到这里,随手把桌上的晨报一把攥在手里,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气愤地说,“我们正准备和晨报交涉这件事,一定会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您放心吧,常总。”
常玉海听后非常感激地说,“那太谢谢您啦,给您添麻烦了。”
“应该的,应该的。”陆峰说完挂了电话。
刚消停不到两分钟,陆峰的手机再次响起。陆峰看了一眼,手机屏幕显示“电视台戴娜”,便接通了电话。
“陆队您好,我是戴娜,您还记得我吧?”来电显得很亲切。
“哦,戴——娜,您是蓝海市电视台法制节目主持人,对吗?”陆峰想起一年前自己曾作为她们法制节目的特邀嘉宾。
“谢谢您还记得我。”戴娜说。
“干嘛那么客气,您经常在电视上主持节目,谁能不认识啊。”陆峰说。
“您过奖了。”戴娜表面谦诚,心里美滋滋的。
“好,您说什么事吧。”陆峰说。
“我们看到今天晨报关于‘死亡短信’的报道,现在市民都挺关注的,我们台也想就这个话题对您做一个专访。”戴娜说。
“现在不行。”陆峰断然拒绝。
“为什么?那明天行吗?”戴娜有些着急。
“这个事件现在还在调查中,还不适合对外报道。”陆峰说。
“那《蓝海晨报》不是已经报了吗?”戴娜问。
“他们的报道是非法的!”陆峰说完气愤地挂了电话。
恰在这时孙浩手里拿着几张打印的文稿走进了陆峰办公室,知道陆峰在气头上,没敢搭话。见到地上的报纸,连忙捡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陆峰桌上。
陆峰拿起报纸重重地摔在孙浩面前,吓了孙浩一跳,随即气愤地说,“以后办事跟我长点脑子!”
孙浩半天没敢说话,怔怔地看着陆峰。几分钟后,他看陆峰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水,便趁机把几张打印文稿递给陆峰,“陆队,这是为明天上午案情分析会起草的汇报材料,您看看。”
陆峰拿起文稿翻看了一下,没好气地说,“怎么没把《晨报》的事情写上啊,明天打算怎么向市领导解释啊?”
“陆……队,这事儿……都赖我自作主张,我……我明天在会上检讨……”孙浩哆哆嗦嗦地说着。
“想得简单,你以为这是小孩子过家家呢!”陆峰生气地说着拿起桌上的文件夹,对孙浩严厉地说,“给我好好反省反省!”说完气冲冲地走出办公室。
蓝海晨报是蓝海报业集团出版的综合性都市报,是蓝海市改革开放后第一份城市晨报。2003年1月1日正式创刊以来,历经数次改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蓝海早晨零售量最高的日报,也是发行量最大的早报之一。蓝海晨报关注蓝海市每天发生的重大新闻、社会事件和生活动态。及时、全面、大量刊登来自政府、商业及各业丰富的时政信息、经济信息、市场咨询和科教文动态。反映蓝海方方面面的重大变化、市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社会新时尚的流行及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等。它使读者最快地了解到蓝海市的发展,体会都市变化的节奏和韵律。
蓝海晨报社位于蓝海市中心新华大街188号,是个独门独院,又分为里外院。
外院中间原来有个祭坛,**时被拆掉了,现在只是个空场地,当停车场用了;里院是个三路五进的四合院,即所有的房子纵向分为三列、横向分为五重,整座里院又分为十五个小院,屋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据说原来是清朝某个宦官的王府。
陆峰的车在蓝海晨报社门口停了下来,因为他看到报社门口立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外单位车辆严禁入内!
这里是市中心,根本就没有地方停车。
他琢磨了一下,便硬着头皮将车直接开进蓝海晨报社院内。
传达室的万大爷拿着个本子追了出来,一看是警车,愣了一下神。
陆峰下了车,整了整自己的衣服。他穿的一身警服,在中午这强烈的阳关照射下显得格外威严。
陆峰给万大爷行了个礼,说:“老大爷,我是市局刑警队的,找您报社的郑雪贞谈点公事,我这车停这里行吗?”
“哦,行行,当然行!不过您得在我这里做个会客登记。”万大爷非常客气地说。
“那当然,这是必需的。”陆峰从万大爷手里接过《会客登记簿》,在上面填上了会见人姓名、时间,并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会客登记簿》递还给万大爷。
万大爷接过《会客登记簿》,认真看了看,然后微笑地对陆峰说,“请您出示一下您的证件。”
“您这儿还真严啊!”陆峰说着拿出自己的警官证递给万大爷。
“我们这都是例行公事。”万大爷看完陆峰的证件后,微笑着把证件还给陆峰。
“就应该这样。”陆峰微笑地说。
“您和郑记者约好了吗?”万大爷问。
“约好了。”陆峰说。
“那您去吧,您进了里院向右转,沿着长廊走第二个出口再右转,那边有个小院,门上有块金丝楠木的牌匾写着“天香庭院”,她就在那个院里办公。”万大爷说。
“好,谢谢您!”陆峰谢过万大爷后,便直奔里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