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以芫,从小到大被人认为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其实她不是不爱说话,只是觉得没什么好说,选择闭嘴,以免说错话。在朋友面前可是一个话袋子,吃饭都堵不上她的嘴。
从小父母忙于生意,吃过好几家邻居的饭,有时也得自己做饭,于是汪以芫很早就学会了独立生活。
两个月的暑假匆匆而过,她认为的快乐高中生活正在等着她。
汪以芫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熬夜跟着老哥看了两场世界杯球赛——阿根廷的半决赛和决赛,知道了有个球员叫梅西。
老妈带以芫去购置好了所有生活用品,明天就要开始她向往已久的高中生活了。
汪以芫自己也不了解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跟大多数孩子一样靠爸妈靠自己靠很多人就这么渐渐长大了。但她很清楚自己是一个丢在人海里马上就淹没于人海的人 。
汪以芫并没有考上这座小城市最好的高中,但当爸爸问她想上哪个学校的时候,她说出了一中。她其实对一中一点了解都没有,只不过在这座城市里人们都认为进了这所高中也就半只脚踏进了大学的校门。
她自然并没有非上这所学校不可,说说而已,当然能进这所大家心目中最好的高中也不错。然后,汪以芫爸爸找了一些关系花了几万块让她进入了这所优秀的高中。
只是当时的她不知道,一句说说而已让人生截然不同。
夏末的时候,这所高中迎来了很多新面孔。
以芫被老爸送到学校,走进校门就看见一群男孩子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篮球场旁的两条路有几棵大树矗立着。
以芫去宿舍的路上都是来来往往送孩子们来的父母,跟以芫老爸一样,扛着被子提着东西。孩子们怀里也抱着生活的必需用品跟在爸爸妈妈身边。以芫看着那些父母,脸上有笑容有不舍都在给自己的孩子布置好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一部分同学选择在学校里住读,一星期或一个月回一趟家里,另一部分同学走读,都是住得离学校比较近的,每天早出晚归。
以芫因为爸妈生意繁忙并没有很多来照顾她,选择住校是最好的选择了,这是她十五年来第一次长时间的没有住在家,她当然不习惯,晚上都能听见大家的呼噜声了她还是睁着眼睛望着漆黑的墙壁发呆,每天都不知道自己是何时睡着的。
开学第一天,全班同学及班主任的第一次见面,简短的老师的自我介绍,接下来就是同学们自告奋勇的上台介绍自己了。
以芫怯怯的又好奇的看着上台的每一位同学,当有一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时,不知道说了句什么,以芫没有听清,却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以芫也跟着笑了,她觉得他看着憨憨的,笑起来有点像自己很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维尼小熊。以芫看着站在讲台上穿着一件白T恤的少年,笑得那么温暖。
让以芫心里满是陌生和疏离的感觉因为这个少年——曾子梚,感到了一丝放松和对高中生活又多了几分期待。
眼前这个站在讲台上的少年会带给以芫的,或许是她当时及以后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高中生活不比初中,变得紧凑忙碌很多,哪怕是初中最好的朋友小敏同在这所高中却也没有多少时间去约着走走操场聊聊天、吐槽吐槽新同学和老师。
刚开始的接受和去习惯总是很难,所以以芫那段时间过得异常艰难,虽然不止她一个人靠走关系和金钱进入到这所学校的,但她还是觉得自己花这么大功夫来到这儿不好好学习,分数不考高点对不起爸妈,似乎别人也会嘲笑她。可是事情常常事与愿违的多,或许是她把高中生活想到太过于美好,导致与理想中的差距太大,让自己的心里落差也如此巨大。
老师不会去关系太多你心里想什么,他认为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同学不过才开始相处,还没有达到那份信任,一切都只能你自己心里闷着。
大概生活总要过得去,于是上帝让汪以芫的高中生活出现了曾子梚。
以芫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她能通过窗户看见外面走廊曾子梚有没有向教室走来,每天早自习曾子梚何时会来到教室。曾子梚也是自费进入这所学校的,在这一点上汪以芫和他同病相怜。
以芫觉得曾子梚也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他早自习经常迟到,常常班主任站在讲台上看着同学们早读。那两个月里有很多次以芫会看到曾子梚出现在教室门口挠着头嘴型是“报告”。曾子梚坐在教室的另一边,以芫只需要头往那边一偏就能看他又趴在桌子上了,睡觉或是发呆。
十五岁的年纪,以芫并不懂得怎样算是喜欢一个人,她只是觉得每天能看见曾子梚从窗边走过进入教室仿佛就很安心。那段时间,她每天看着偌大的教室,看着班上六十多个同学,除了满满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她好像失去了所有感觉,而曾子梚的存在是她在当下环境里能感受到的唯一一份温暖。哪怕他们之间一句话都还没说过。
那是她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差距,整个班乃至整个学校。大部分靠自己实力考上这所高中的家里经济条件都不太好,爸妈都在外面打工。他们每天就是认真上课学习,乖孩子那般。而自费进入这所学校的,普遍来说家里不是当官的就是做生意有钱的。他们人脉广,高一到高三很多班都能交到朋友,属于学校里的活跃分子。
以芫在班上算中等,没有全身上下都是名牌,也没有说少吃少穿。没有那么安分也算不上活跃,处于尴尬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