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话
七年后
滴滴滴滴 滴滴 。闹钟响了。
李云知在洗漱间睁眼起身,冲脸,补妆。出门冲向第三会议室。
这是周一。补眠了20分钟。
李云知任职一家钢厂的技术咨询职务。简单讲,就是钢材使用前后的技术支持和产生问题时,现场探勘不良原因并提供索赔的职务。这可不是一份美差,但云知喜欢。
况且,有千守在,再难的疑难杂症总能水落石出。是的,毕业后,他们进入了同一个行业的不同公司。至于千守呢?这是穆炎第二次进入人类世界工作,但事隔1200年,什么都很新鲜。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幸有云知在,总算没出太大岔子。
第三会议室
今天的会议,除了营业,技术人员外,还有来自负责进出口贸易的商社负责人,也就是蔡千守出席。这是总括会议。
眼下云知报告的问题并不复杂,但也耗时30分钟。
整个过程主次清晰,浅显易懂。能把时间压缩到这点,算是云知的功底。
(拖拖拉拉是云知讨厌的。在席旁听的蔡千守,泯唇不语,细细聆听。如果说曾经最爱的将军府二小姐桓诺云是个胆大泼辣浑不怕天地的女孩,那么李云知正相反,胆小谨慎敬畏天地。)
听完云知的报告,所长发话‘蔡千守,云知在杭州的那个案子,你一起跟踪。如需营业途径,报告东京。’
千守点头,‘了解。’
说起那个案子,是一个奇小无比,但需要保险公司涉入的case。钢卷加工厂用吊车搬运7吨钢卷时,木质托架发生开裂,钢卷当场跌落。操作员未及躲避,死亡。
对于云知来说,调查的只有木托架。很可能只是一次偶发事故。除了拍照留念,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可做。
第二天.工厂
云知和千守进入地面温度超40℃的现场。等待工厂长出现,讲解详情。
千守:轻吐一句’工厂介绍手册’,一本花花绿绿的小册子由不知哪个角落飞到千守面前。
云知:’千守!小心点!’云知轻声警告。
千守:’放心。工厂长走到这还要15秒呢。’
果然,15秒后工厂长领了2位品管出现。这2位级别不低。袖标上分别是绿色和蓝色,一位课长,一位部长。
简单的寒暄之后,众人被带到了事故现场。
课长: ‘事发于4月25日。卸货员需卸下7吨的钢卷共4卷。至第3卷时,托架一边断裂。眼前这个,请看。’绿色袖标的课长指着一个倾斜断裂的木托架,率先发话。
果然,搭建成井字形的木质托架向一边倾斜,其中一边的中点处彻底断裂。
千守:’好大的一个木结’千守拿出相机拍照取证。
很明显断裂的中心正是位于木条中心的一个木结。直径20cm左右。
千守:’这个托架的长宽大小,比其它的略小一圈。托的是几吨的卷?’
课长:’7吨。8吨以上的大卷,才有大托盘。’
云知: ‘以前发生过类似的事吗?我指没人伤亡,尚未上报的’云知追问。
课长:’有。去年秋天有一起。亏得卸货员机灵躲过了。但是,那次是S社的,所以没有通知你们。’
千守:’当时的情况也是这样的断裂吗?’
课长:’是。’
千守:’有照片吗?’
课长:’嗯。应该有,需要找找。需要那个吗?’
千守:’暂时不用。’
千守绕着托架周围转了一圈后,与课长展开了对话。
而云知,沿着通道,往里走了几步。想看看他们的库存情况,由此判断近期生产经营的好坏,这是她的习惯。
这里没有拆包的钢卷,都是用钢条与托架捆包在一起的状态。留神扫一眼托架,竟发现有不少都在1边或2边的木条上,带有节结。其中两个甚至更大。
千守的意思,云知能了解。如果节结容易开裂是个起因的话,那么告知厂内注意选择木条是必要的事。但是眼前的这些,为什么没有问题呢?
回头望向千守,发现他的视线,此刻也正交汇在她所看到的这一边。
是的,千守读到了她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