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600000013

第013章 以利连齐鲁 凭威服陈蔡

书接上文,郑公姬寐生即位位君执掌郑室以来,堪平内乱勤政务实,致军亲民和;远交近攻独掌朝纲,可见羽翼渐丰。

近数年年,宋、卫与其不睦数起兵争,卫牧一战,大败卫人,致其元气大伤;宋孚一战,又胜宋人,使之折师丧地,郑室屡战屡胜,诸侯为之震惊。

后宋人不堪其辱,挥师西出兵围长葛,郑公与朝商定图宋之策。

公元前717年,新春伊始,郑公姬寐生秉持既定之策,出访鲁地。

二公相会渝平。渝平城楼之上,二人并肩而立,共赏春雪之余共商国事。

郑公姬寐生说道:“天下大乱,兵争不断,余鲁公乐享安宁,不与世争,何能如此?望公教吾!”

鲁公笑道:“公笑吾耶?且不说别邦,吾与郑公亦有交锋!”

郑公笑道:“吾知非公本意,皆为宋、卫撺掇而为,往事过则过矣,勿要再提!话说回来,天下大争,维鲁少有战事,亦是不争之实!”

鲁公自嘲道:“吾本代人看家,只求安稳度日,别无他求!”

原是惠公死时太子允尚年幼,于是鲁公姬息代掌君位,郑公闻言有感,目观远处说道:“吾意亦求独善其身,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吾领政至今战乱不止。眼下,吾地长葛仍被宋兵所围。”

鲁公知其来意,明言问道:“公欲何为?”

郑公转面回道:“吾自非欺人之人,然人欺吾,吾必奉还,吾欲联合天下诸侯共伐宋人,公以为如何?”

鲁公陪笑道:“此举非王命不可为之,恐以公一人之力难成此事!”

郑公亦笑道:“事在人为,成败与否但凭天命,吾此行入鲁,便欲与君共镶大事!”

鲁公摆摆手自嘲道:“吾一管家,有心无力也!”

郑公肃颜问道:“公不助吾,欲助宋人耶?”

鲁公抚其肩回道:“太子允业已长大,再过得几年,吾便交权下野,安享余生,避战犹不急,何敢自揽战事,望公谅解!”

郑公接道:“既然如此,吾亦不再强求,望郑、鲁永结盟好,共享太平!”

鲁公愧问道:“接下来,郑公做何打算?”

郑公回道:“即鲁公不愿相助,吾欲入齐游说!”

鲁公闻言心生向往,言道:“齐公大名,早有耳闻,吾亦欲结识,奈何不得机缘!”

闻言,郑公回道:“既鲁公有意,吾愿为其引见!”

鲁公大喜:“如此,吾便谢过郑公!”

说罢,拱手俯身施以一礼。

郑公上前托起,客套一番。

继而二人携手走下城楼。

次日,郑公辞别鲁公,出得渝平取道入齐。

一路无话,行得半月有余,抵达齐都临淄。

齐公闻知郑公来访,依国礼待之。

是夜,置宴为其接风洗尘。

宴上,二公会面,互施一礼,进而分主宾坐定。

齐公举樽开口说道:“郑公驾临,蓬荜生辉,瑾以此酒为公洗尘!”

郑公亦端起面前铜樽和道:“石门一别,不觉三载以过,今得重访齐地,心中感慨颇多,千言万语化于酒中,吾与齐公共饮此杯!”说罢,当先一饮而尽。

齐公随之饮下一杯。

放下酒樽,齐公言道:“石门一别,郑公险遭暗算,孤引兵救之,到地闻知郑公脱险而去,吉人自有天相,还好有惊无险,可查清系何人所为?”

郑公摇头叹道:“邦中事务繁杂,未着人细查,然孤亦猜知八九,时郑卫争战为孤所败,定是其不甘落败才出此下策。”

齐公接其言慰道:“恶人自有恶报,此子亦落得尸抛山林之果。往事不提,不知郑公此次入齐何以教孤?”

说及正事,郑公肃颜道:“非为他事,眼下孤之长葛为宋所困,此次入齐,便是欲与齐公联兵伐宋,不知齐公可愿助孤?”

齐公不解问道:“齐处东海之滨,与宋遥距千里,恐鞭长莫及也。郑公何不求取附近诸侯想助耶?”

郑公回道:“宋、卫狼狈为奸,陈、蔡维其马首是瞻,其余弱小诸侯不堪与助,维余鲁人可和,孤亦去鲁连之,然鲁公秉持明哲保身之态不与为伍,孤思齐、郑交好订有石门盟约,何不入齐求助,这才使孤重仿齐地!”

齐公频点其头回道:“既然如此,孤愿出兵相助,然孤能助汝一时,何能助汝一世。中原之争,郑公势单力薄,可曾想过与众诸侯和解?”

郑公闻言惨然一笑,回道:“纵是孤有此想,怕是宋、卫无意,郑与宋卫积怨颇深,恐难以说和!”

听其如是说道,齐公贴身向前笑道:“孤有一策,可使郑、宋、卫三邦弃怨生和,不知郑公愿为否?”

郑公拱手回道:“常年争战,以致百性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真若齐公所言可止刀兵,孤之所愿也!但郑、宋卫多年积怨,非一朝一夕结成,不知齐公将以何策化之?”

齐公闻言,端起面酒杯淡然笑道:“郑公安心,孤自有谋划,静候佳音便可!”

郑公闻知不愿相告,亦不在追问,陪之饮酒谈心,畅所欲言大谈天下局势。

远道来客,齐公略尽地主之谊如此款待三日。

郑公受其所邀请,再三婉拒不成,只得客随主便,三日后而返。

郑公辞别齐公,出得临淄取路向西,轻装而行,不及一月便抵新郑,刚及入城便得奏报,言及晋侯入随。

随处郑北与其接壤,郑公忧心郑室安危问其缘由,原是翼城一战,晋侯大胜曲沃姬鳝,然被其逃脱未断其根。

后姬鳝伤重而亡,其子姬称续位,其为人杀伐决断胆识超群,承父之志四处游说。

晋侯姬光数度与其交手,熟知其心气秉性,断定其定会卷土重来,为免重走亡国之路,亦于四处求援。

得其属臣九宗、五正顷父谏议领兵二万如随,其子嘉父随行,欲纳诸鄂以御曲沃之师。

郑公得知缘由,知其与郑不成威胁,遂搁下置之不理,转而召集群臣商议伐陈事宜。

庙堂之上群臣揭见,郑公当先说道:“齐鲁一行,收效甚微,伐宋一事,眼下难以成行,不若先服陈、蔡,诸卿意下如何?”

待其言毕,颖考叔出列谏道:“现长葛任被宋人所围,公子性命堪忧,臣意当先解长葛之围,此时不宜分兵,伐陈之事容后图之。”

郑公回道:“齐鲁不欲出兵襄助,郑室势孤,难以全胜宋人,以致做拉锯之争,空费粮草而以。至说长葛,非孤不愿救之,只因宋人重兵围城,孤若强起大军救之,宋人见我大军来袭,必寻陈、蔡相助,其时且不说能否解长葛之围,如若不胜,新郑亦有陷落之险!”

闻言,颖考叔心有不甘道:“那便听凭宋人取我长葛,如此郑室颜面何存,何以告慰长葛百性?”

郑公轻闭双目含泪道:“百性因孤遭此大难,实非孤之初衷,然孤为一邦之君,为大局所颇,不得不如此!”

待其言毕,祭足担心君臣失和,出列圆场言道:“图宋之事需做长远考虑,颖考叔何必急于一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待胜得陈、蔡,吾军后顾无忧,便可长驱入宋以报今日之耻!再者话说回来,公子书信明言可保长葛半年不失,其时吾以伐陈归来,宋人无齿猛虎,何足虑耶!”

颖考叔闻其言愤愤而退。

祭足转而问道郑公:“陈、蔡二邦,不知君上欲先伐何邦?”

言回正事,郑公肃言回问道:“以卿之意,当先伐何人为佳?”

祭足拱手回道:“臣意应先伐陈,往岁郑难之时,曾如陈求助,殊不知陈公亲附宋、卫而拒吾千里,今正可借此出师,天下诸侯亦对此无可言之。更可借此一战,教其知晓孰尊孰长!”

郑公闻言,点头称是,谓顾众臣言道:“便依祭卿之言,谁愿为将为孤一战?”

出师为帅,怎能少得颖考叔,方才还是气愤不已,此刻见要出征,不待其话音落地,便出列自荐道:“老臣不才,愿往为之!”

郑公亦笑问道:“考叔需兵几何,方能胜陈?”

将者豪气,颖考叔亦不例外,应声回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拨吾五千精兵,定教陈人俯首臣称!”

郑公闻言为其感染亦生豪迈之气,赞道:“能出此言者,郑室之内亦只考叔一人,便依卿之言,许汝甲士五千,然伐陈事关重大不容有失,加拨战车三百于卿,许胜不许败!”

颖考叔应诺接过兵符,郑公起身续道:“自孤继位郑君至今,转眼已过二十五载,原本只想尽周室卿士职,辅佐周王治国安民,然内有叔段之乱,外有宋、卫之患,以致未能成行。如今眼见已过不惑之年,任未安邦立命,孤之罪也。孤非喜战之人,然战火烧至门前,不由得孤不战。现今天下诸侯混战弱肉强食,强者方能喘息,郑室新立,遭至邻邦欺辱。然强邦之路,以孤一人之力难以铺就,需众卿合力共为之!”说罢,面朝众臣弯腰施以一礼。

众臣见状一齐弯腰回施一礼,齐声道:“忠君爱民,臣等所愿!”

朝散之后,颖考叔自去兵营调兵,帅师伐陈。

一路无话,且说另一边,前言叙过,齐公谋划中远非一日之久。

及至郑公访齐,约其联兵伐宋,齐公认定此时便是入主中原绝佳良机,一番言辞博得郑公信任,应诺说和郑、宋、卫三家。

然从何处着手,齐公心中谋定先入鲁地以试水深,之后伺机而动活用权谋。

继而邀约鲁公艾地面。

鲁公应邀而往,二公会于艾地。

齐公置酒摆宴款待鲁公。

席上,齐公谓顾鲁公言道:“人言鲁公性善,今日得见,孤之大幸!”

鲁公闻言,轻摆其手笑颜回道:“齐公谬奖,孤愧不敢当。大争之世仅有强者若者,何来善者一说!”

齐公接其言道:“鲁公何其谦虚也,齐鲁相邻,自立诸侯迄今数百年间少有兵争,愿吾二邦永续谊好,止戈息兵同辅周室!”说罢,提樽敬其一杯。

鲁公亦举樽回敬道:“齐公放言,敢不从命?吾意亦是如此,同为周臣,何分你我!”说罢,饮尽樽中美酒。

齐公大笑言道:“既是如此,吾等何不定盟缔约示之天下!”

齐室为尊民富军强,天下诸侯无出其右,与其成盟乃鲁公平生所愿也。

闻其所言鲁公大喜,笑颜回道:“孤心所愿,求之不得!”

齐公笑颜相对,与其共饮一樽,放罢酒樽,转念一想,续言道:“既以同为周臣为由成盟,单吾二家会盟,难掩众人之口,不若邀约郑、宋、卫等天下诸侯齐来会盟,鲁公意下如何?”

鲁公闻言低头叹道:“齐公自是一番好意,非吾泼公冷水,此举恐难成行。”

齐公问道:“为何如此说道,系孤号召力不够?”

鲁公连连摇手回道:“非也!齐公久处东海,中原之事有所不知。郑室自郑桓公之时立为诸侯,后经郑武公开疆辟土雄踞一方,至今时郑伯领政,远交近攻施政有方,俨然已成一方列强。宋、卫与其相邻,惧其威胁到自身,数度联兵伐郑,皆为郑所破,郑人不甘被其欺辱,亦数起大军侵入宋、卫境内。二十余年间,郑与宋、卫争战不止,今日汝占吾地,明日吾夺汝城,积怨之深,难以化解。”

齐公闻言点头称是,接其言道:“孤亦曾闻言,宋、卫与郑不和,未曾想三邦之争如此之烈。也罢,此事搁后再议,眼下孤与鲁公尽二邦之谊,借以周臣为由成盟,恐惹诸侯猜疑,不若结为姻亲之盟可好?”

鲁公不解,问道:“此话怎讲?”

齐公笑颜回道:“鲁有公子姬允,孤有爱女文姜,孤欲将此女下嫁公子姬允,鲁公以为如何?”

鲁公拱手谢道:“能得齐公赏识,此子之福也!然此子年纪尚轻,恐其难担人夫之责,不若先行许亲,待其成人再行婚事可好?”

齐公闻言,点头回道:“鲁公所亦有道理,便依鲁公所言。”说罢,二人举樽同饮一杯。

其后鲁公借言先行离席,齐公亦不加阻拦。

次日,二公应约行会盟大典,自此齐鲁交好。

话分两头,郑公定下伐陈大策,下令颖考领军出征,此刻已抵鄢陵。

过得鄢陵便是陈境,颖考叔下令大军停止前行,入城休整。

既而聚将议事,商讨伐陈方略。

此次出征,颖考叔携带副将为公孙子都、小将祝聃。

颖考叔问计于二人,子都言道:“吾军兵力有限,陈公坐拥一邦之军,与其硬碰,吾军难讨便宜,吾意当步步为营徐图之,可将其分割包围,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祝聃驳道:“依公孙之言,何日可得凯旋?属下谏议擒贼先擒王,当轻装疾驰直取陈都宛丘,如若擒得陈公,便可一举破陈!”

闻言,子都摇头摆手道:“陈都宛丘必有重兵把守,岂是说取便可取得,祝聃之策太过冒险!”

其话音刚落,祝聃争言道:“吾军仅有五千人众,陈室有兵约三万余众,不出奇兵,恐难取胜!”

二将各执一词,争执起来。

颖考叔端坐将台,由其争吵不予理会,自顾低头闭目思索。

二人争得几句,不约而同望向颖考叔,欲请颖考叔决断,见其闭目沉思,双双不再言语,退归一侧。

约过半个时辰,颖考叔突睁双眼拍案而起,说道:“吾已有计破陈矣!”堂

下子都、祝聃二将闻言,同声回到:“祈请将军示下!”颖

考叔笑颜回到:“老夫结合二将所言思得一策,此策唤做围城引援,奇兵袭主!先以三百战车佯攻项城,项城被围,陈公必起兵救之,然陈公将于何处调兵前往?”

二将闻言一片茫然,颖考之见之,谓顾二人续言道:“所谓远水不解近渴,陈都宛丘距离项城最近,老夫断定陈公必调宛丘守军前往项城解围。此时吾等则调集五千精锐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取宛丘,活擒陈公,到时携主降陈,大事成矣!”

堂下二将闻言,对其心悦诚服,其声言道:“将军妙计,破陈势在必得,臣等祈请将令!”

颖考叔起身回道:“诸将既无异议,老夫将令,子都领战车一部佯攻项城,祝聃领骑甲一部奇袭宛丘。老夫座镇鄢陵,以备不时之需!”

二将齐声应命,继而转身离去。偌大军帐之中,此刻仅剩颖考叔一人,其缓缓落座,眼望帐外喃喃自诺。

次日,不待日出,公孙子都领兵车三百开出鄢陵,直奔陈地项城。

急行军一昼夜,公孙子都大军行抵项城郊野,大军稍事休整,继而列阵项城城下。

公孙子都令人城下叫战,城中无人应答,便将战书缚于箭头射进城中。

项城守将陈晔突遇郑军兵临城下,惊慌失措不知所以然,下令紧闭城门,对城外郑军叫战不闻不问,此刻捡获郑军战书,自知难免一战,然未探知郑军虚实,未敢贸然出城应战。

谨慎起见,陈晔令人偷出城外,快马奔往宛丘,面见陈侯报知战事,自己则据守城池,占地利之先,与城外郑军对峙。

公孙子都早已料知陈晔有此一手,此举正合其意,由是对偷出城外陈兵不加阻拦,任其离去。

其后细下想之,围而不攻恐难调动陈侯援兵,遂令军士伐取城郊树木,于城下点起篝火数十堆,并燃起狼烟,以作攻城之像。

陈公得项城守军奏报,遥见南边火光冲天,狼烟直窜云霄。

项城是为都成宛丘南门屏障,陈侯恐项城陷落波及都城,亲帅大军前往救之。

郑军细作探得此事,火速传讯鄢陵。

此时,颖考叔独坐中军帐,信手翻阅竹书,闻得此讯喜出望外,立马丢下手中竹书,传令召见祝聃。

约过一盏茶功夫,祝聃快步走入帐中,拱手问道:“将军急召属下来见,可是战事有变?”

颖考叔笑颜起身,上前抚其肩回道:“真乃天助我也!”

祝聃双目紧盯颖考叔面庞再次问道:“敢问将军喜从何来?”

颖考叔负手而行,背对祝聃言道:“如尔所言,确是战事有变,然此变于吾军大为有利。前者吾等谋定陈公必回起兵往解项城之围,未曾料道陈公会亲自领军而往。老夫还曾担忧五千步卒能否下得宛丘,如今竟送上门来,岂不是天助我也!”

说罢一阵大笑,祝聃亦大喜道:“如此,吾可领军半路截击,将其擒捕,胜算可谓大增矣!不知将军欲在何处设伏?”

颖考叔将其引至行军图的手指图上说道:“欲救项城,必过颖水,吾军可伏兵于岸边,待其半渡而击之!”

祝聃闻之接言道:“将军妙计,属下这便领兵前往!”说罢,施以军礼而退。

待其走远,颖考叔犹自欣喜不已,磨拳擦掌立于行军图前,久久不能平息。

不过一日,陈公领军行近颖水,欲涉水而过副将栾奢上前制止道:“彼岸形势不明,恐敌设伏,不若先行遣一队人马过河查探敌情,如无埋伏,吾后续大军则可安全渡河!”

陈公闻之,觉得其所言在理,依其言行事,当下传令三军停止前行,扎营岸边稍事休整,着栾奢前去对岸查探敌情。

栾奢领命而退,于河下游寻得渡船数只,带领百人小队,先行过河为大军探路。到得彼岸,栾奢扎令军士,三人一组分散开去,以此为圆心,查探十里之内可否有郑人伏兵,如遇异常鸣金示警。

任务下达,百人小队分散开去各自行事。

再说郑将祝聃闻知陈兵渡河,阵前查看,原是陈军先头探路小队。

退回阵中,传令三军不得暴露行径。

既而亦挑选精兵一百,令其悄然跟随陈兵,伺机全擒此股陈军小队,不得惊动对岸陈公大军。

约莫一个时辰过后,传令兵来报,得知陈军先头小队尽被郑军俘获,祝聃大喜,传令将其全部羁押营中。

随后传审栾奢,郑军甲士依命拥推栾奢入帐,只见其昂首挺胸,傲目斜观天际。

祝聃怜其将才,有意招降之,遂令左右去其缚,赐以座椅,继而问道:“营中军士可有为难将军?”

栾奢怒颜回道:“败军之将,只求速死,何用汝来假言相济!”

祝聃笑道:“吾与将军素不相识,更无新仇旧恨,何用妄言慌欺将军耶?今擒将军于帐下,各为其主是也!将军领队过河查探险破吾军伏兵之计,吾怜将军将才,有意相邀将军同心事郑,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栾奢转头侧目回道:“食君俸禄,当忠君之事,今被俘帐下,当以死报君,何能弃主而事新君?”

祝聃苦口婆心几番劝说无果,只得遂其心意以成其名,将其推出辕门斩首。

其后令一心腹兵卒换过陈军衣甲,独驾小舟去到到对,引诱陈公引军过河。

陈公从其口中得知,对岸未见郑兵踪影,无兵把守。

对其所言,陈公深信不疑,随后即起大军渡河。

陈公旗舰领头,大军随后跟进。

祝聃遥见陈军渡河,知其中计,下令全军戒备,待其大军半渡之时,发动突然袭击,以求一举将其截断打乱陈军阵脚,令其前后不能相救。

半个时辰过后,陈公旗舰帅先登岸,后续陈军亦陆续登岸,上岸陈兵便在岸边休整。

一刻钟后,约有千余陈兵登岸,后续大队仍在颖水河中。

陈公正于岸边视察渡河情形,突闻杀声四起,抬头望去,郑军旗号映入眼帘。

此时,陈公方知中计,连忙整军迎敌。

郑军五千铁甲压上,箭雨迎面落下,陈军早已心惊胆寒,此时别说作战杀敌,便是逃跑亦无气力。

河中陈军大队见前军遇敌,拼死救之,然沿河一线遍布郑军,陈军数次强攻,终未能踏上河岸一步。

岸上陈兵亦已回过神来,护得陈公左冲右突,杀出一条血路夺舟而讨逃。

历经万险陈公得以保得姓名退归彼岸,面对郑军相阻,只得忘河兴叹,下令退兵固守宛丘。

颖河大败陈军,郑军士卒无不欢呼雀跃,维有主将祝聃面色肃穆不发一言。

因其心中明了,此战旨在活擒陈公,挟主而服陈。

如今陈公逃脱而去,颖考叔大计难以施为,何能言胜?然事已至此,祝聃亦无可奈何,隔河望见陈军退去,亦只好下令退军。

行军一昼夜,退归鄢陵大营,下马便入中军大帐,面见颖考叔请罪求缚。

颖考叔闻知始末,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今被陈公逃脱,亦属天意,非人力可阻!”说罢,上前扶起祝聃安慰一番。

此时,郑公信使突至,入帐奏道:“宋人获悉吾军伐陈,集结重兵攻打长葛,郑公口令,暂缓伐陈,望将军领兵前往长葛援救!”

颖考叔闻报大吃一惊,言道:“长葛若破,公子姬忽命悬一线,有劳信使回复郑公,老夫即刻领兵前往援救!”

送走郑公信使,颖考叔紧急召回项城子都所部,连夜发兵赶赴长葛。

此时长葛战火连天,喊杀之声不绝于耳,两军相据长葛激战正鼾。公子姬忽亲帅大军守城,城上城下来回穿梭,已不知是第几次顶住宋军夺城冲锋。

城虽未失,然伤亡太大,五千守城甲士,此刻仅余得一千余人,粮道被被断,亦不能得到有效补充,谁也不知是否能抵挡得住宋军下一波进攻。

时近天明,宋军退兵休整暂停攻城。

几日下来,宋军亦损失惨重,主将孔父嘉集结剩余精兵,欲待天明抢城,以做最后一博。

趁此歇战间隙,公子姬忽召集城中守将商议御敌之策,众将齐言道:“城在人在,誓与长葛共存亡!”

姬忽独坐将台,闻言默思,良久方才言道:“宋军知我势若,天明必将既然纠结全部精兵抢城,其时长葛必破,亦为吾等最后一战!”

众将闻言愤然,皆言以死护城。

姬忽申手轻摇,抚平众将急躁情绪,继而言道:“诸将之心,吾尽明了。然若吾等战死,城中百性手无寸铁,将如何躲过宋军屠刀?此战,宋军亦损失极大,城破之日,宋军必将迁怒城中百姓而大誓屠杀!”

众将闻言,细下一想姬忽所言是也,纷纷上言求策,姬忽见状,缓缓起身回道:“长葛既难以守住,不若出城与敌决战,吸引宋军归于一处,争得时间留予百姓出城逃命!只是此战,宋军势大,吾等难以保全性命!”

众将闻言,齐声回道:“吾等誓死追随将军!”

众将如此,姬忽亦是豪气顿生,拍案言道:“能与诸位同生共死,吾之所幸也!天明出城,与敌一绝生死!”将令下达,诸将退去各自准备。

日出东方,长葛城门缓缓开起,公子姬忽一马当先,领军来出城外,列好阵势。

宋兵措手不及,围城将近一年,未见郑军出城接战,此刻全军而出所为何意?

护营卫兵连忙将战报与主将孔父嘉知晓,孔父嘉闻言亦是一惊,然为将者胸怀毕竟大过下属,随即下令整军迎战,并言道:“其出城送死,吾等便遂其心意,谅其千余残兵亦耍不出何诡计!”

随后亲自披挂上阵,领军出征。

两军对垒沙场,两军相持年余,激战数日,此刻两军相见满目仇恨分外眼红,姬忽缓缓抽出佩剑,眼盯敌军阵前主将孔父嘉。

孔父嘉令人阵前喊话,喊话士兵策马上前,及到一箭之地止住,敞开嗓门喊道:“汝军非吾敌手,何不束手就降?”

姬忽闻言不为所动,其副将催马上前,于马上张弓搭箭,望准宋军喊话士兵松开箭尾,利箭划过战场发出一声戾响,宋军喊话士应声落马。此时姬忽以剑为鞭,拍马冲出阵来,朝向宋军杀将过去,身后郑兵一随之杀出,喊杀之声响彻云霄。

宋军见状一阵骚动,维有主将孔父嘉不动如山,只见其大手一辉,一阵箭雨迎向郑军落下,既而抽出长剑,斜手剑锋前指,身后宋兵犹如脱缰之马争相冲出阵外杀向郑军。

转眼间,二军纠缠在一起各自寻敌厮杀。

长葛城中百姓趁此时机,老幼相携于后门撤出,各自逃命而去。

姬忽帅军且战且走,奋力拖住宋兵,欲图争取更多时间留予百性逃命。

激战半个时辰,姬忽随行郑兵仅余百十来人。

眼见宋兵围将上来,姬忽环顾随行将士一眼,发出一阵长笑,随行将士亦随之大笑不已,继而列阵以待以做最后一博。

宋军愈加迫近,姬忽刚要领兵杀将上去,只见宋军阵脚大乱,一面郑字将旗映入眼帘。

姬忽大喜言道:“援军至矣,吾等有救也!”

随即领军亦杀将上去,前后夹击之下,宋军不知郑兵实力几许,阵势大乱四散奔逃。

孔父嘉见状,急忙下令鸣金退军,抢入长葛城中。

再说援救姬忽者何人?

此人正是颖考叔,颖考叔自鄢陵领得君命,日夜兼程奔赴长葛,幸得赶到及时,方才救得姬忽一命。

杀散宋军二人合兵一处,来至长葛城下,颖考叔欲待重整兵马夺城,姬忽上前拦住,言道:“长葛城防,世上无人比吾更熟。宋人二万大军围城一年无计可施,强攻数日无果,皆因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以吾等现有兵力强取恐难攻下!”

闻其言道,颖考叔只得束手就罢,回道:“老夫若早道一刻,长葛亦不会落入宋人之手!”

姬忽出言慰道:“将军亦无需自责,此战吾亦有不当之处,若吾派出探子,早知将军来援,亦不会冒险出城应战,宋军亦奈长葛无何!”

待其说罢,颖考叔长叹一气问道:“依公子之意,吾等该当如何?”

姬忽闻言,眼望城上回道:“收复长葛不急于一时,不若先行退归新郑,面君复命再做打算!”

闻言,颖考叔轻点其头,回道:“眼下亦只好如此也!”

说罢,二人同领大军回营,连夜退回新郑。

再说长葛城内,宋军主帅孔父嘉亲上城头,遥见郑军退却心中大喜,围城一载终有所获,当即下令传回战报,禀奏宋公与夷长葛战报。

宋公与夷获知长葛攻下,得报郛地之耻,由是君颜大悦,当堂耀升孔父嘉伯爵,食邑阔增十里。自此孔父嘉于宋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堂上另右有一人,闻得孔父嘉获赏心生愤恨,此人便是华父都。

其人野心及大,与孔父嘉同朝为官,多因政见不同而生龃龉,早想将其铲除,奈何不得良机,今见其获君封赏心中更不是滋味,此后二人党争是愈演愈烈。

此是后话暂且搁置不提,话锋转回郑境,颖考叔并公子姬忽二人同朝揭见郑公姬寐生,报奏长葛战事祈请赐罪。

郑公出言抚慰道:“宋军势大,长葛有失本在意料之中,今二卿平安归来,孤心甚慰,二卿亦无需太过自责也!”

二将谢恩而起,郑公续言道:“然长葛重城为宋所占,犹如一把利刃嵌入孤之心腹,如若不取回,宋军顺势而下,新郑首当其冲,其时郑室危矣!由是,孤欲起兵收复长葛,众卿意下如何?”

公子姬忽出列请命道:“因吾失职,致使长葛陷落敌军之手,儿臣愿领兵前往,不复长葛,提头来见!”

待其言毕,颖考叔亦出列附道:“老臣亦愿随从公子一道领兵而往,长葛有失,老臣亦有失职之处!”

满堂求战之声,郑公大喜,正待颁令发兵,祭足出列谏阻道:“长葛新败,军心士气有损,不可贸然出兵,且眼下正值秋收之际,戎狄泛滥之时,各处需增添兵马戒备,此时出兵则有腹背受敌之险,望君上三思!”

郑公闻言默然,暂时压下行军命令不发,继而陷入沉思。

良久,郑公抬头面向众臣说道:“祭卿言之有理,秋收事大,关乎社稷民生,光复长葛不必急于一时!”说罢,当堂拨付甲士一万,交于颖考叔,令其保障秋收无虞。

说及秋收,周室洛邑遭逢罕见旱灾,今秋颗粒无收,百性生计维艰,周王姬林无奈只得下告诸侯求借粮草。

行文至鲁,鲁公大礼迎候王使,因其怜惜百性,自愿请命代为请粟于宋、卫、齐、郑。

天下诸侯虽是各自为政,然周室天子仍为天下共主,由是各诸侯亦不愿因此而落下背主骂名引来战祸,纷纷出粮资周。

郑公姬寐生身为周室卿士,更是亲自押运粮草赴周。

然周王姬林见得此景得意忘形,误以为天下仍是周室独尊,及至郑公压付粮草如周,周王林对其避而不见不加礼遇,周公黑肩谏道:“周之东迁,皆奈晋、郑之力。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来,况不礼焉?”

周王姬林闻言,怒言斥道:“寡人贵为周室天子,寐生仅为诸侯公卿,寡人需向臣子问安,礼法何在?”

周公黑肩叹道:“君命若此,失郑之助也!”

周王姬林对其所言充耳不闻拂袖而去,其后收纳郑公粮草,之后便将其遣回。

此举再寒诸侯之心,诸侯仅存尊周之心亦被其抹灭。

郑公姬寐生虽是岔愤不已,然其知晓大势所驱,未与周王姬林计较,留其子姬忽于周协王理政,自己领兵愤然而归。

还都以后,郑公姬寐生一门心思扑在如何制服宋人一事之上,每日集聚百官朝议此事,一连半月之久。

其间议出十数条伐宋之策,如偷师过境取敌都城;连鲁抗宋东西对进;借兵于齐携师强取等,然推敲过后均有掣肘之处,从策而行过于涉险。

连日商议无果,祭足再奏献策道:“连日所以对宋策略,皆倚邦交之重,眼下大局不明,各邦诸侯坐山观虎斗,轻东刀兵伐宋,胜则诸侯惧郑,必起兵救宋;败则国力有损,难有东山再起之日。臣思不若邀宋和谈,先行索取长葛,日后伺机图宋!”

听其说罢,郑公姬寐生低头陷入沉思,继而问道:“祭卿之言不无道理,然宋人岂能轻易交还长葛?”

祭足接其言回道:“空手讨要,宋人自是不肯,然要以地易地,宋人则求之不得!”

郑公闻言生惑问道:“何为以地易地?”

祭足回道:“长葛于宋可谓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长葛远离宋境,位于郑境腹地,对宋而言仅是飞地一块。前者,吾军所占宋境郛地则不同,与宋室领土连为一体,以利而言,得郛地胜得长葛十倍不止。若此,何不以郛地易得长葛?”

闻其所言,颖考叔等一帮将领气愤不已,言道:“郛地乃是万余将士拼死取得,何能轻易拱手奉还宋人,至说长葛,老臣祈请二万精兵,定取长葛献与君上!”

郑公闻言亦觉颖考叔之言有理,然祭足之言亦非妄言,顿时陷入两难境地难以抉择,正值此时祭足再献言道:“兵法有云,上善伐谋,下善伐城,考叔为将几十载,应知此理也!臣何尝不知为取郛地激战宋军,致使数千将士埋骨他乡,然今大势所趋,为邦国大业计,数千将士英魂亦会谅解今日所为!”

颖考叔闻言,欲待开口辩解,郑公姬寐生申手将其制止。

口中说道:“诸卿不必再争,今为大势所迫,无奈只得暂与宋人言和,然郑宋仇深,早晚必有一战,眼下需积蓄国力,不宜兴兵大战。孤知此举愧对郑宋之争中阵亡将士亡魂,然孤在此起誓,他日定叫宋人血债血偿!”

待其言毕,朝中众臣义愤填膺,接其言齐声喊道:“血债血偿!”

朝后,郑公姬寐生命祭足为使,令其全力促成郑宋和谈。

眼下正值寒冬腊月出行困难,出使宋地需待开春以后方能成行,由是多出数月可让祭足准备。

自获君命之后,祭足闭门不出亦不见客,接连派出数批细作潜入宋地及其他各诸侯境内打探各邦情形,自身则埋头书房梳理天下局势。

一场伐交棋局布定,且看孰胜孰败!

同类推荐
  • 神武九州志

    神武九州志

    一个朝代的结束,另一个朝代的崛起!王室内乱,君王战死!异族入侵,天下动荡!无数英雄的热血,演绎了五千年九州的不朽传奇!
  • 洪荒明月

    洪荒明月

    在中秋之后的清晨,于高桥可见日月同辉,直线对射,可为何月亮不反射出满月? 地球到底是如何运转的?长城真的有多少防御力的吗?它到底是为何而建?白公山有十五万年前的铁管?飞来峰竟然是这样‘飞’来的?医学竟可以如此简单,病毒都无所遁形?神秘洪荒,三千大道,战国风月,诡谋先秦。这是一本只存在于枢密院中的书!这是顶级机密!
  • 断宋之谜案天下

    断宋之谜案天下

    谜样的人生,各怀鬼胎。恐怖、悬疑、推理、暧昧、寻龙夺宝!狐仙、蛇精、降世童子、丧尸!水晶棺、悬棺、木盒、灰烬!深宫、祠堂、洞窟、鬼楼!为了什么?黑夜带来数不尽的灾难,白日又无法摆脱尘世的牵连。丑陋与貌美之间是否存在黑与白的碰撞。歇斯底里的呐喊轻声细语的喃喃权利的斗争,是鬼怪的驱使,还是人心的难测。走进本书,它会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包青天传奇!QQ群:320122930
  • 博弈初唐

    博弈初唐

    发前人所未发,写前人所未写,将老故事发掘出新内涵,旧人物塑造出新形象,让读者于轻松阅读中了解历史,了解隋末唐初众多风云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尤其是描述了一个与传统说法更为复杂、更加多面化的李世民形象,是本书的最大亮点。寓历史真实于小说情节中,既具可读性,更具历史文化底蕴与厚重感 。把小说写得像电视连续剧一样精彩好看,是作者永远不懈的追求。本书绝大部分情节都可以直接搬上影视屏幕,欢迎各相关单位联系改编采用。本书由17k网编小鱼特邀驻站。
  • 大隋堂

    大隋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大隐于市,小隐于林。乱世之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临了,道一声,柳树前的她还安在,会否以嫁做他人妇。
热门推荐
  • 花落孤城烟雨红

    花落孤城烟雨红

    因为一个错误,误打误撞进入皇宫,都说皇宫,深似海,初入茅庐的小女子,遇见冷若冰霜王爷,像太阳融化一块冰,或许期待才是值得等待的……
  • 陆相的在逃夫人

    陆相的在逃夫人

    男主在一次任务中遭遇不幸,后穿越,成为势力强大的陆相
  • 成为大人物之前

    成为大人物之前

    一个小城市里的人如何走向大世界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情劫难料

    情劫难料

    你幸福就好,师父我爱你
  • 我和渣男谈恋爱并结婚了

    我和渣男谈恋爱并结婚了

    此文并无细究考究文笔,就是单纯作者写着好玩。如果您喜欢,那么我很开心。如果您不喜欢,也请不要骂人物,本人随便骂,但是不允许骂人物。谢谢。
  • 误入豪门:恶总裁的娇宠

    误入豪门:恶总裁的娇宠

    他——出生豪门,远志达集团接班人,却惨遭陷害,死里逃生。她——出生平凡,遗弃的孤儿,努力的生活,却误入豪门被人算计。她好心相救,他却隐藏身份;她真心相待,他却处处欺骗,甚至不辞而别。那夜吻后,彼此终是擦肩而过,留下无尽的思念与解不开的误会。再遇,他已是高高在上的慕大总裁,她的大老板。她拼命的忘记却还是抵不过自己的心……直到发现自己爱上的男人,已为人夫,自己也莫名的落个小三的恶名。究竟是命,还是放不下的纠缠……当爱与不爱纠绊时,痛在心口渐渐蔓延。当误会,阴谋,利益,身世……渐渐浮出水面,故事又该如何收场?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吾本道庶女之重生的爱

    吾本道庶女之重生的爱

    宇星浩,落星湖,两人牵系着命运的线即将启程,过去的也将随即揭开吾的真面目……纠结,爱恨,情愁,煎熬,嫉妒,套路,心机,使坏,误会,闯祸,出事,关心,重生……一段夹杂着复杂情感的社会和娱乐圈之间发生的故事在底下慢慢延伸开来……宇星浩,原来你也有不一样的今天?我落星湖会让你付出“代价”的!因一场家庭战争引起,吾乃身外之物,且不知,在现实生活中,是死是活,吾之父母将其弃我之,在这个残酷无情的世界,吾将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 这个世界有点怪??

    这个世界有点怪??

    刚刚结束大学生活的方浩意外的重生到了平行世界。这个世界好像和原来的世界一模一样啊!稍等,又好像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至于是哪不一样,嘿嘿嘿。“饶了我吧!为什么,别人穿越直接面临高考进入大学,我还得从幼儿园开始,算了,从头开始就从头开始,反正也都没差了。”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方浩开始了属于他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