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吗?”子名问道。
“谁啊?”从前厅左侧回廊外走进一位满头银发面目慈祥的老妇。
“您是刘婆婆吧?我叫幻子名,是新进的学子,被分到万极峰居住修行。”
“子名公子好。”刘婆婆俯身行礼。
“万万不可。”子名连忙飞步上前扶起她。“您是长辈,无需如此称呼,更无需行礼。”
“天启学院规矩如此,老身不敢僭越。”刘婆婆起身微笑道。“额……”刘婆婆突然一怔。
“我的眼睛?”子名疑惑道。
“让我想起了一位故人……”刘婆婆望着子名的眼睛若有所思。“公子,是否要用些茶点?”
“不必了。这样吧婆婆,称呼不必改,但这行礼就算了,晚生万万承受不起。”
“好的。”
“那烦劳婆婆先带我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可好?”
“老身职责所在,公子无须客气。按常例,每座山峰应该有一位管事。山峰上的每座别院配有两名杂役,负责在门房通传和平时杂务。还有一副管事,负责饮食起居。这些人几乎都是无亲无故,年迈之人。乃是学院行善举给了我们这些可怜人一个安身之所。这万极峰鲜有人住,我也好清静,就请求学院只留有我一人。既然公子来了,我就让学院寻几个人来侍候公子。”
“不必麻烦,婆婆我先住着熟悉下,以后要是真需要再找人也不迟。”子名连忙推辞。
“好,这前厅无甚特别,左右两条回廊可通往后院,请随老身来。”子名跟在刘婆婆身后,穿过回廊,到了后面的院子。
“这便是公子的住所了。这正面三间是公子起居修行之用。院里右面的一大间是饭厅,左面的一大间常备着炭炉,峰上长年寒冷,方便给公子温水沐浴之用。”
“哦。”这院子的布置和前厅无甚区别,依旧是石头所建,青石板主路,碎白石铺满院落。唯一不同的便是院子左面种的是一棵木棉古树,清新淡雅,木棉树旁有一口古井。虽然简朴,但多了物件就显杂乱,少了物件又过于冷清,布置的甚是合理。
“请公子继续往后走。”刘婆婆继续带着他从回廊往后院走。“这里五间便是客房。”
这三进院中的格局和前面的不同。正面三间石室,左手有一个葡萄藤架,架下有石桌石凳。另外两间石室在院子右边正对回廊。中间隔着一个小池塘,池内生着朵朵白莲。从回廊口延伸一座石桥正达对岸。院内依旧是白色碎石铺满。
“再后面五间便是老身的居所,还有厨房、柴房等。会定期有人从后院送生活用品上山。没什么可看的,公子就不必去了。”
“好,敢问婆婆,每日开销这么大,天启学院是如何维持的?”
“天启学院有自己的产业,而且每年神都、离恨天和其所辖各州都会捐不少财物,以表支持。还有一部分捐赠来源就是毕业的学子们。”
“那这每个院子铺的白色碎石是什么?我从未见过。”
“此石名唤星碎。万极峰峰高寒冷,咱们虽是在山腰,高度也接近于其他峰的峰顶了,常年不暖。再往山顶走更是白雪皑皑。这白色石头是创院时先贤们不知从哪里寻来的宝石。白日导光而入,让院中暖和。晚上也可以再将白日吸收的光放出,不至于入夜寒凉,十分神奇。惟咱们万极峰独有。”
“我说怎么进了这别院就比外面暖和很多了。”
“公子先歇息,稍后会给你送去一些日常之物。”
“不必劳烦,我跟着您自己去拿。”
“好吧。”刘婆婆笑道,“请随我来。”二人又继续往后院走。
眼前一处十分干净的院落,一点看不出是下人所住。
“那扇门就是咱们别院的后门,送上山的物品都从这里进来。院内腌臜,请公子在此稍候。”不一会刘婆婆便提着一个二层漆制锦盒出来。 “这里面有茶叶,熏香,火折等日常之物,还有几碟我做的糕点。公子回去看看缺什么,或者有什么吩咐,便拉动一下屋内的石鸟我就知道。酉时老身会将饭菜放到饭厅,就不去叨扰了。待你休息好起来用饭便可。”
子名回到居所,室内依旧简素,但所用物品一应俱全,布局依旧十分妥当。虽然无人居住,但院中所有屋子的炭炉依旧燃着,暖意融融。看得出来刘婆婆每日维护的十分尽心。
子名放下包袱佩剑还有锦盒。打开香炉撒上一勺香沫。一股清雅之气立刻弥漫开来。天启学院果真不是俗处,分派的例香都如此不凡。淡淡的木棉花香夹着梅花的清冽还有其他说不出的香气,搭配的十分得宜。
折腾一天子名也着实累了,小睡了片刻已经接近酉时。他走到窗前看着夕阳余辉慢慢从院中消失,心中一阵难过,想念起父母来。刘婆婆此时也提着锦盒走入院中。
“婆婆我自己来吧。”子名跑过去接过锦盒。
“那就有劳公子了。老身也不知道公子口味,公子先勉强用一餐,哪里不合口味的还请告知老身。”刘婆婆微笑道。
“已经很让婆婆操劳了,婆婆无需多想。”子名谢过。
“公子先慢用,老身去把大门闭上。过会儿再来取餐具。”
“夜深露重,您就别动了,一会儿吃完我去关,餐具我给您送过去。”
“不可,规矩是不能错的,他日要是来了客人如此这般会被人耻笑了去。而且公子要是修行有成早日进入辟谷境,就不怎么需要饭食了,也辛苦不了几日。老身尽心就是为了让公子更专心的修行,公子就不必客气了。”
“那就有劳婆婆了。”子名打开锦盒菜香扑鼻,都是十分家常的饭食,闻起来就像母亲所做的味道。
刘婆婆退出去,从井里打了水,提到子名房内,又给炭炉加了些炭,撒上一勺香,烧上一壶水,便去前厅落门了。
子名用过晚饭,已是玉兔东升,稀星渐现。院中星碎石隐隐露出微光放着微热。让人并不觉得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