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9300000153

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温其人

刘岩这个人十分聪明,之前他还攻占了虔州控制的韶州,占据了岭南的土地,还控制着安南(今越南),不断向中原政权大梁纳贡。

贡纳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提要求。

他向大梁皇帝朱友贞请愿,说你看闽国、吴越这些地方的老大都被封了王,你也给我封个王当当呗。

朱友贞回复就俩字儿:不准!

开玩笑,你以为王爷是谁人都能当的吗,岭南现在就是一些土著部落,你刘岩就是部落首领,给你封个节度使当当就是抬举你了,还想称王,美得你!

刘岩怒了,辖区百姓还没开化,这是他自卑的一个点,这个点不能提,你朱友贞不管明示还是暗示,总之是提到了,这不是冲着光头喊秃驴,指着矮子说腿短吗,真是岂有此理。

不纳贡了!跟大梁断绝来往!

你不给我封王是吧,老子自己称帝!

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刘岩称帝,建立大越政权,明年(公元918年)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

刘岩称帝建国的过程中,害怕大臣王定保捣乱。于是派他到荆南高季昌那里去出使。

王定保是北面流落到南汉的文人,不止是刘岩的幕僚,还是南汉的顶梁柱。

这样的文人一般都忠于大唐,很有一番匡扶社稷的志气,人家辅佐你是为了大唐,你敢称帝,人家就要撂挑子。

所以说这样的文人不能得罪,他给你来个死谏就够你喝一壶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支走。

等到王定保出使回来的时候,刘岩皇位也坐了,国号也建了,生米煮成熟饭了,问你王先生还闹不闹呢。

王定保说你丫都成既定事实了,我还闹个啥呢,虽然不闹,刺儿你两句解解气总是可以的。

刘岩派人专门到城外迎接王定保,王定保从南门入,拜见刘岩,说了一句话:

“建国应该要有国家的制度,我从南门进城,看到清海军(刘岩之前为清海节度使)的匾额还在城头挂着呢,这不是贻笑大方吗!”

刘岩大笑:“我为了迎接你回来做了很多工作,偏偏把这件事儿给忘了,被你取笑也不冤枉。”

这样看来,刘岩还是气度蛮大的一位君主。然而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刘岩的大肚量是针对士大夫的,对于辖区子民却是另一副嘴脸。

他崇尚酷刑,创新了刀锯、支解、刳剔等杀人手法,而且在杀人的过程中他还喜欢旁观,每当看到杀人的时候就手舞足蹈,感觉大快朵颐,忍不住流口水,时人都认为他是蛟蜃转世。同时他还搜刮南海珠宝,建玉堂珠殿,很是豪奢。

所以说刘岩这个人是个矛盾体。他的家庭背景算得上是中上层阶级,骨子里是以崇尚中原文化的,所以对文人士大夫很是看重。

同时他统治的地区又偏远落后,很多地方都被部落酋长统治着,这些人虽然表面臣服于他这个皇帝,但还有很大的自主性。

跟蛮夷打交道,就要用蛮夷的策略,为了威吓众人,他就要展示出自己凶残的一面,所以才有了观看杀人时的那些夸张表演。

刘岩对南汉的统治肯定也是可圈可点的,其文治武功,四方战绩也是有的。

其终其一生都在削尖了脑袋往中原文化圈子里钻,极度想要得到中原文化的认可。而一旦不被认可,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把中原皇帝贬的一文不值。

刘岩,狂妄的表象下面隐藏着一颗自卑的心。

………………………………………………………………

好了,现在各国是称帝的称帝,称王的称王,天下最不缺的就是皇帝和国王。

这样一来大梁的朱友贞坐不住了,他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天下各路诸侯还要听他的啊。天底下皇帝只能有一个,你们一个个儿的全部做刺儿头,把我往哪里放呢!

不行,谁敢露头我就打谁!

南汉太远了,打不着,那就打吴国!

吴国能打着,但是力不从心啊,北边李存勖那个王八蛋正在虎视眈眈,时刻都有可能杀过黄河来,主要兵力得用来防备他啊。

既然抽不出兵来,那就让小弟们去打吧。

现成的小弟,也是最听话的小弟就是吴越。

朱友贞跟钱镠说,劳烦老爷子出马一趟,把杨隆演那兔崽子揪下来痛扁一顿。

钱镠说没问题,你不说我都想打他呢,说了我更要打了。

既然这样,那就打吧。

钱镠任命节度副使钱传瓘为诸军都指挥使,带领战舰五百艘,起兵伐吴。

吴国派舒州刺史彭彦章(注意与王彦章、谢彦章等人相区别)以及副将陈汾带兵抵御。

双方战于长江之滨的狼山。

钱传瓘耍阴,在每艘战船上都装满灰土、豆子、沙子,带这些东西做什么呢?有用。

吴军势大,彭彦章率兵急进,冲击吴越军。钱传瓘并不硬敌,避其锋芒,放对方过去。吴军舰队过去之后,吴越军紧随其后,如影随形。

彭彦章怒了,冲着吴越舰队回头猛击。如此一来,正中钱传瓘下怀,对方把船上灰土啦、沙子啦全都搬出来了,顺风扬灰,让吴军睁不开眼睛。

这还不算,等到双方战舰靠近了,钱传瓘又命令士兵往对方战船上撒豆子,船上的吴军不动则已,一动就要摔跟头。

眼睛睁不开,手脚还动不了,这仗还怎么打?

结果就是不用打了,钱传瓘把吴军折腾得够呛,然后顺风放火,焚烧吴军战船。彭彦章抵敌不住,大溃而逃。

然而现在想逃还逃得了吗。吴越军四面合围,把吴军包了饺子。

彭彦章挥军力战,鲜血满襟,武器被砍折了,就拿着木头与敌军作战,斩杀吴越军无数,最后身上创口十余处,血尽而亡。

副将陈汾被吓破了胆子,按兵不动,导致吴军主力全面溃败。

这一战,吴军将领被俘七十多人,士兵折损一千,士气尽丧。

徐温问讯大怒,斩杀陈汾,籍没家产,将抄家所得一半赏赐给彭彦章家属,供养其妻子(妻子和孩子)终身。

吴越乘胜进军,吴军在沙山阻敌,大败吴越军,扳回一局。

当年秋,吴越钱传瓘带兵三万攻打常州。徐温大怒,亲自带兵拒敌,并命令右雄武统军陈璋率水军出海门,包抄敌后。

双方战于无锡。刚一开战,徐温病了,卧床不起,无法领兵。

主帅是一军之胆,你卧床不起,士兵还能打仗吗,这在士气上就已经败下阵来了。

趁他病,要他命,吴越军集中兵力猛攻中军,矢如雨下,锐不可当。

关键时候,镇海节度判官陈彦谦把中军旗鼓移到了左军,挑选了一个和徐温长得相像的士兵,戴上徐温盔甲,高立马上,指点江山,号令众军,很是像模像样。

这样一来,军心稳了,可以好好打一场了。

当时秋高气爽,大旱数月,草木枯黄,吴军顺风放火,火烧吴越军。正所谓上次你烧我,这次我就烧回去,一报还一报,报应不爽。

吴越军大乱,吴军乘势掩杀,追亡逐北,杀伤无数。吴越将何逢、吴建死于乱军之中,吴越军损兵万人。

钱传瓘引败兵疾走,吴军紧追不舍,追到山南,又败了对方一阵,吴越军人心惶惶,不敢再战,四散奔逃。

与此同时,陈璋率领的水军也在香弯击败吴越军,导致对方全线溃逃。

敌军一逃,徐温开始清理叛将。

之前吴国将领陈绍以及马军指挥使曹筠叛逃吴越,徐温指令各军,能够生擒陈绍的人,赏钱百万。

一看有钱拿,各路将领奋勇争先,一齐去拿人。最后指挥使崔彦章(好吧,又一个名叫彦章的)把陈绍给捉住了,送到徐温面前。

按说这陈绍费了徐温这么多钱财(赏金百万),被抓住应该是死的了。未曾想徐温不计前嫌,认为对方勇武与计谋都很难得,让其光复原职,继续在吴国领兵。

这可谓是心胸宽广了。

这个是陈绍,还有一个就是曹筠。

这个人早几年就叛逃到了吴越,本人虽然逃走了,家人还在吴国呢。

徐温也够意思,厚待其妻子,并派人去告诉对方:“让你不得志而离去,这是我的过失,至于妻子儿女,你不用挂念,他们会被照顾的好好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曹筠借着两国这次大战,又回到了吴国。

徐温大喜,亲自去接见,细数了自己当年很多过错,对于曹筠的叛国之事却只字不提。不仅如此,徐温还把之前没收的曹家田宅都归还给了对方,恢复期官职。

曹筠脸皮薄,心里那个惭愧啊,郁郁而病,随后而卒。

这些叛逃的人,多半是杨行密时代的忠臣,因为不满徐温专政而离去。

徐温之所以不计前嫌,网罗这些人,多半还是为了与吴国的功勋旧臣达成和解,不想内斗下去。

至于徐温专政是对是错,这个不好说,毕竟杨家后人多半不成气候,如果没有徐温,也许就没有现在的吴国。

吴国与吴越的这场大战以吴越完败而告终。

徐知诰向徐温进言,想要亲自带领两千名步卒,换上吴越军队的旗帜铠甲,尾随着败卒东进,去攻取苏州。

这个计策很棒,多半会成功,但是徐温没有采用,他说了一句话作为回复:

“你的计策固然很好,但是现在我只想着息兵止战,所以还是作罢了吧。”

众将又有人建言:“吴越所倚重的是水师,如今大旱,水道里的水都干涸了,这是天要亡他。当下之势,应该依靠我们的马步军优势,乘胜进攻,一举讨灭其国!”

这个计策也不错,徐温仍然没有采用,儿子(徐知诰)的计策他可以一口回绝,手下将领的建议他就要多解释几句。

徐温叹息道:“天下战乱太久了,人民苦不堪言,吴越的钱公(钱镠)也不是善与之辈,如果我们与他长年用兵,这是取祸之道啊。

如今我们连战连胜,已经让对方知道畏惧了,这时候息兵止战,使两国居民安居乐业,君臣高枕无忧,有什么不好呢?又何必妄动兵戈,再造杀孽呢!”

这一番话见解独到,又怀着一颗为民之心,也算是难得了。徐温做通了各位将领的思想工作,即刻退兵,不打了。

非但不打了,徐温还主动派人出使吴越,归还之前俘虏的吴越将士。吴越的钱镠投桃报李,也派使者到吴国请和,于是两家息兵止战,今后二十余年相安无事。

这真是百姓之幸,家国之幸。

同类推荐
  • 赵孝成王英烈传

    赵孝成王英烈传

    《赵孝成王英烈传》,主要讲述的是赵孝成王继位之时,及邯郸之战结束,那段战国风云。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战国。欢迎大家一起走进,那段风云跌宕、诸侯取天下、能臣定江山、名将征疆场、英雄辈出的时期。
  • 褚家飞燕纷飞三国

    褚家飞燕纷飞三国

    汉桓帝时期,党锢之争,宦官亲信杀死父亲,掠走姐姐,褚燕长大后报家仇国仇随张角起义,撼动大汉江山,褚燕讨伐董卓,征袁绍,又偏偏喜欢敌将的妹妹……
  • 扫水浒

    扫水浒

    《扫水浒》,又名《扫水浒传》,都头郓哥著。金批本水浒续书,共五十回。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整理并参考了历史上关于宋江起义的诸多零星史籍文献记载(正史典籍、文人笔记、墓志铭等)、民间传说、近现代相关水浒研究著作及论文等资料,加以合理想象,力求还原梁山泊大聚义后由盛转衰及梁山好汉归宿的全过程,为读者呈现出了梁山大聚义后,基于历史材料的另一种发展可能性。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酒徒QQ粉丝群31174986,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 晋歌

    晋歌

    那是一个至情至性,且歌且行的年代;动乱,隐忍,迷茫,狂放……在毒品与性爱里,思辨玄学变得日益昌盛。那是一个亦真亦幻,或悲或喜的故事;契约,誓言,幽冥,九重……在高风亮节中,求仙问道成为毕生夙愿。而他们,似乎与这些无关。因为,那是一段山水间遗忘的清音,是一段千古间亘留的恩怨……一个不经意间的偶遇,便可以打开一卷或芳香或苦涩的残卷,成为开启一段荒诞不羁闸门的钥匙……她是人?没错,再平凡不过的人。辗转于乱世,存活于一个人的怜悯。他是妖?也许不仅仅是妖。带着不变的印记,阴差阳错的徜徉于红尘世间。一个最不应当发生的契约,以晋书做裱。且看谁比谁,更执着。谁比谁,更薄情。种种,种种,还请笑纳这满纸荒言。
热门推荐
  • 九州仙宫:灵儿封神

    九州仙宫:灵儿封神

    风和日丽的太平镇,百姓幸福的生活着,忽地一天上古巨兽出现,吸食人髓,为祸人间,九州天宫为民除害,本以为消灭了祸患,可不知道引来了更大的灾难……吊儿郎当的小伙儿图灵在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通过一系列的磨难,终在九州仙宫封神,受万人敬仰。
  • 桃之夭夭挽梦篇

    桃之夭夭挽梦篇

    第一本,桃之夭夭挽梦篇在这里首登了,这是桃之夭夭系列的第一本,写了桃夭夭这个桃花村少女如何进宫斗敌受封。本人还只是小孩子哦,今年十二岁,请大家多多支持,这套书属于我的处女作接下来是第二本惜华篇,写了夭夭先被皇帝为另一名女子打入冷宫,那名女子却是敌国的奸细,导致夭夭的国家濒临毁灭,皇帝这才后悔了,把夭夭放了出来和他一起东征至于第三本,敬请期待吧,哈哈作家是我前进的目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
  • 鲸雨落人间

    鲸雨落人间

    少年自幼没了父母,幸拜得一位良师,随着渐渐成长,少年眼界越来越大,但直到少年游历时才发现,这天下还有许多未曾看过。沧海桑田,故人心间,少年不知为何而活,于是为了他人出剑,为了寻找活着的意义而出剑。独自远游的少年现如今已能独当一面,为了身后之人,为了苍生,为了心上人,少年站了出来,就像当年鲸雨落下,光阴流转,风语人间。人间万万年,再次举起手中剑,这一次,苍生在后,少年独在前。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寄个微笑予你

    寄个微笑予你

    内容简介:游苓沫活了24年,人生的大起大落已经经历了一个遍从小一起长大的未婚夫挽着别人的手走进她们的订婚典礼父亲跳楼自杀作为一个经纪人,自己手下的艺人被人泼脏水自己无能为力日子越来越艰苦一朝重生回到小时候“渣男,解除婚约,看到你就恶心。”谁知道渣男也穿越回来了“日久生情,我们还有机会。”“做梦,今天我就转学,别想找到我。”星探“妹妹,来我公司当艺人吧。”莫影帝“有个恋爱想跟你谈一下。”
  • 网游:神创

    网游:神创

    《神创》是神创造的吗?一个游戏可以让人获得力量,魔法,还有永恒的生命!难道是神明的福泽,还是神明玩弄的游戏?
  • 时王序

    时王序

    这是一个在时域当混摸鱼的故事
  • 喜欢你,信不信

    喜欢你,信不信

    李燃对刘溢告白过三次,第一次她故作玩笑随口一说,他满脸惊讶,却走了心。第二次她放声大喊,无所畏惧,他却内心忐忑,故作坚镇定。第三次她语气淡淡,但包含深情,他却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当一个没心没肺的女汉子遇上一个心思细腻的老好人,会有些怎样的火花?18岁的年纪,风风火火的岁月,我敢说喜欢你,你敢信不信?
  • 遇见你,生命值得

    遇见你,生命值得

    沈家大小姐从小成绩就特别差,出国前跟宫俞野说:“陪本小姐睡一晚,我给你一百万。”第二天她履行承诺给他一百万后出国学习,一年时间,服装 珠宝,钢琴,画画,她样样精通,回国后却被宫俞野在宴会上堵着:“宫太太,我们该去领证了吧。”下一秒,她被男人甩在沙发上,在她耳边厮磨:“我等你长大。”
  • 死对头穿成了我的贴身侍卫

    死对头穿成了我的贴身侍卫

    和死对头双双穿越,没想到对方穿成了太子,还强行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时刻贴着,美其名曰要保护她!自己却成了将军府庶女,只能靠着死对头翻身。乔若雪秒变白莲花,手撕嘴欠姐姐,教训心机嫡母,手起刀落英姿飒爽,没成想却又败在这个如同狗皮膏药一样的男人手里。“娘子,这一次,你可别想再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