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李铁枪赶紧起身,抱拳揖礼道:“魏将军刀法娴熟,无人匹敌,如在马上,李某不及也!”
魏胜也抱拳还礼道:“李二哥枪法出众,出神入化,六合枪能练到如此火候,魏某也是由衷佩服。多谢赐教!”说罢,一手捡起大刀,一手捂着屁股,下场领着随从,径自下山去了。
辛弃疾看到这里,由衷叹道:“大刀魏胜,果然名不虚传,真乃虎将也。如果是在战场马上撕杀,二哥不及也!”
耿京开心笑道:“战场且休论,不过铁匠连胜数场,果然不负众望!”
在他身后的张安国也“嘻嘻”笑道:“二哥的枪法出神入化,谁人能敌,我看这即将到手的富贵,非大哥莫属了!”耿京嘴上没说什么,心里确是无比受用。
这时,李铁枪从地上捡起铁枪,冲四下团团揖了一礼,道:“各位英雄,适才小弟又侥幸险胜一招,下面不知哪位英雄再上场赐教?”
话音未落,只见场下又上来一个身背单刀、渔夫打扮的青年大汉,自称是海州张旺,要与李义较量,显是想为同乡讨个面子。谁知刚打了十几个招面,便败下阵去了。随后,又有单州杜奎、大名府王九郎、太行山陈俊等人上场较量,均皆败阵。最后,上来一个契丹人自称名叫撒八,手使一柄开山大斧,虽然身高力大,勇猛异常,但是招数平凡,缺少灵活,打了二十几个招面也败下阵去了。
这时,李铁枪也已有些乏累了,正准备退场时,忽见开山赵队中走出一个身形消瘦的中年汉子,手持一条梨花枪,冲李铁枪拱手道:“李二哥且留步!”李铁枪转身一看,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汉子,虽然身形有些消瘦,但是鼻直口方,二目放光,显得精神焯烁。王世雄偷眼观看,见正是日间在“醉仙居”酒店内遇到的那三个汉子之一,心里不由升起一丝惊诧。
不等李铁枪开口,那汉子揖礼笑道:“在下姓杨名俊,字广威,乃益都人氏。本来我不想上场,也不应该上场,因为我们赵大哥的队中已经有人出场了,如果我再上场的话,不免有‘车轮战术’的嫌疑,让人耻笑。不过,我看李二哥的‘六合枪法’确实是出神入化,变幻莫测,在下实在是忍禁不住,跃跃欲试。为什么呢?李二哥你也看的出,你是使枪的,我也是使枪。俗语说‘遇高人不可交臂失之’,我见二哥枪法如此出众,在下又酷爱使枪,所以实在按奈不住,要与二哥切磋一下。你放心,咱二人不论谁输谁赢,这头场比武都是你们‘东山六虎’赢了,在下绝无抢功之意!不知二哥意下如何?”
“二哥,休要听他胡说,你先下来休息再说!”李铁枪还没有开口,“东山六虎”中的老四“跛脚虎”张安国已经按奈不住了,冲场外的开山赵那边叫道,“开山赵,你们兄弟好不仗义。怎么,看我二哥累了,要来车轮战是不是!”
李铁枪冲身后摆了摆手,示意张安国不要乱插言,随即冲杨俊抱拳道:“看来,杨兄也是一个使枪的高手了。正如你所说,‘遇高人不可交臂失之’。好,李某愿领教高招!”说罢,铁枪一摆,先使了个“夜叉探海势”,蓄势待发。
杨俊一看,心中大喜,赶紧抱拳揖礼道:“好,二哥果然爽快,不愧人称‘李铁枪’。”说罢,梨花枪“唰”地一指,摆了个“太公钓鱼势”。
这正是:英雄夺宝论高低,铁枪大战梨花枪。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注释:
一、本回目“炼气颐神常有乐”,形容王世雄随李灵阳修练内功,其乐无穷;“上街展手略无羞”,借以形容众英雄比武之事。
二、本回中的义军众英雄,大部分实有其人,有史记载,众英雄施展的各种武功,也是有史有据,只不过因书需要,将其张冠李戴而已。据明戚继光《纪效新书》载:“枪法之传,始于杨氏,谓之日梨花,天下成尚之,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有得其奥者……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何良臣《阵纪·卷二·技用》:“能杀人于二十步之外者,六合枪法也,复有马家长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之名。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宜,锐进不可当,速退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也”。据史记载,真正将“梨花枪”发扬光大的,乃是本书后面所提及的“红袄军”李全之妻杨妙真,即本回中的杨俊之女。杨俊,字广威,实有其人,但并非杨妙真之父,因本书需要,仅以借用而已。
三、耿京起义实有六人,时称“东山六虎”不假,其中有李铁枪、刘溪忠无疑。但是,张安国、辛弃疾和邵进三人乃是后来入伙的,显然不在六虎之中。因本书需要,牵强并入六虎之中,仅作小说家言,切勿曲解。
四、赵开山乃沂州(今山东临沂)人氏,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他领导当地农民起义抗金。为表其决心,他把姓名倒置,自称开山赵。起义爆发后,队伍很快达到一万多人,先后攻占了密州(今山东诸城)、日照等地。后来,起义军发展到三十多万人,在淄、齐等州,向金军发起猛攻,有效地阻止了金军南侵的步伐。